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济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综...

更新时间:2023-07-30 浏览次数:4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合金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下列物质所使用的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碳化硅光学反射镜

    B.下水道井盖(生铁)

    C.航母甲板(钢)

    D.潜水器外壳(钛、铝等)

    A . A B . B C . C D . D
  • 2. 现有MgCl2、AlCl3、FeCl3、NH4Cl四种溶液,如果只用一种试剂把它们鉴别开来,应选用的试剂是( )
    A . 氨水 B . AgNO3 C . NaOH溶液 D . NaCl溶液
  •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很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本草纲目》记载的“金刚石”与“石墨”都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B . 古剑“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中“剂钢”是铁合金 C . 古代湿法炼铜“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中矿石“曾青”的主要成分为CuO D . “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 4. 近期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2在催化剂表面生成CO2的历程(部分微粒未画出)。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状态Ⅰ→状态Ⅱ发生了化学变化 B . CO2是具有极性共价键的直线型分子 C . CO和O生成CO2的过程不涉及电子转移 D . 状态Ⅲ→状态Ⅴ表示CO与O2的反应
  • 5. 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Na+、Fe3+、SO、Cl B . Ba2+、Mg2+、HCO、NO C . Na+、K+、NO、CO D . K+、NO、AlO、OH
  • 6.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 CO2的电子式 B . Cl的结构示意图为 C . 氮气的结构式为N=N D . 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为Cl
  • 7. 目前,科学家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可将水形成像棉花糖一样的气溶胶的冰,该冰称为“气态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冰具有丁达尔效应 B . “气态冰”与普通冰化学性质相同 C . 18g“气态冰”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等于22.4L D . “气态冰”分子中存在极性共价键
  • 8. (2020高一上·牡丹江期末) 将5.1 g镁铝合金投入500 mL 2.0 mol·L1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4.0 mol·L1的NaOH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则应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 ( )
    A . 200 mL B . 250 mL C . 425 mL D . 560 mL
  • 9. (2022高一上·高县月考) 分类思想是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 . 根据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C . 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 .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10. 亚硝酸盐中毒,又名乌鸦病、紫绀病、肠源性青紫病。亚硝酸盐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使组织出现缺氧现象。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中毒时亚硝酸盐发生氧化反应 B . 在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被氧化 C . 药品美蓝应具有还原性 D . 解毒时血红蛋白被还原
  • 11. 下列电子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2. 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如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渐加入另一物质,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

    A . 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B . 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 . 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 .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 13.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 B . C . D .
  • 14. 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25.0 g质量分数为34%的H2O2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为0.5NA B . 2g 2H2含有的中子数为2 NA C . 常温常压下,22g CO2中含有1.5 NA个原子 D . 2L 0.3 mol﹒L-1的NaCl溶液中含有0.6 NA个NaCl分子
  • 15. 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酸性比较:H2SO4>H3PO4 B . 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C . 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不是化学变化 D .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16个族中,第ⅢB的元素种类最多
  • 16. 关于O2与O3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两种气体所占体积相同,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为2∶3 B . 若温度及压强相同,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2∶3 C . 若两种气体的原子数相同,两种气体的质子数之比为2∶3 D . 若两种气体的质量相同,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2∶3
  • 17. 下图所示的实验或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制备氢氧化亚铁

    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酸作用)

    排水法收集H2

    钾的焰色试验

    A

    B

    C

    D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2020高一上·丰台期末)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B

    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溶液呈红色

    原溶液一定含Fe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

    向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A . A B . B C . C D . D
  • 19. 在硫酸溶液中,NaClO3和Na2SO3能按物质的量之比1: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棕黄色气体X,同时Na2SO3被氧化为Na2SO4 , 则X为(    )
    A . Cl2 B . Cl2O7 C . ClO2 D . Cl2O
  • 20. (2019高一上·黑龙江期末) 将一定质量Fe2O3和Al2O3的混合固体溶解在200mL 0.1mol·L-1的过量H2SO4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Fe3+、Al3+刚好完全沉淀,用去NaOH溶液100 mL,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   )
    A . 0.4 mol·L-1 B . 0.2 mol·L-1 C . 0.1 mol·L-1 D . 0.8 mol·L-1
二、填空题
  • 21. (2020高一下·大庆期末) 填写下列空白:
    1. (1) 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
    2. (2) 周期表中位于第8纵行的铁元素属于第族。
    3. (3) 下列几种物质:①Ca(OH)2②H2O2③He④H2S ⑤MgCl2 , 只含有离子键的是(选填序号,下同);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4. (4) HClO的结构式,I2的电子式
    5. (5) 下列变化中:①干冰气化;②硝酸钾熔化;③KHSO4熔融;④蔗糖溶液水⑤硫酸溶于水;未破坏化学键的是
    6. (6) 下列不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强的是

      ①HCl的溶解度比H2S的大  ②HCl的酸性比H2S的强  ③HCl的稳定性比H2S的强④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 , 而S与铁反应生成FeS  ⑤HClO4的酸性比H2SO4的强  ⑥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 22.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8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如图所示。请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元素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 (2) 元素D、G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热稳定性较差的是(填化学式)。元素G、H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填化学式)
    3. (3) 化合物BD2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是
    4. (4) 化合物E3C遇水反应生成氨气(NH3)和一种强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氮气(NH3)的电子式为
四、填空题
  • 23. (2020高一上·东城期末) 84消毒液是一种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如图为某品牌84消毒液的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

    产品特点

    本品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液体消毒剂。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并能灭活病毒。

    注意事项

    1.本品易使有色衣脱色,禁止用于丝、毛、麻织物的消毒。

    2.不得将本品与酸性产品(如洁厕类清洁产品)同时使用。

    3.置于避光、阴凉处保存。

    4.需稀释后使用,勿口服。

    1. (1)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用化学式表示)。
    2. (2) 常温,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制得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写出离子方程式:
    3. (3) 某同学研究84消毒液的漂白性,实验如下。

      资料:84消毒液中含氯微粒主要有ClO、Cl、HClO;相同浓度时,HClO的氧化性强于ClO;ORP是反映水溶液中所有物质表现出来的氧化—还原性,ORP值越大,氧化性越强。

      Ⅰ.向2mL84消毒液中加入2mL水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慢慢褪色。

      Ⅱ.向2mL84消毒液中加入2mL白醋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迅速褪色。

      Ⅲ.测得84消毒液在不同温度时ORP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

      ①已知白醋显酸性,不具有漂白性。实验Ⅰ、Ⅱ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②实验表明,向84消毒液中加入较多稀硫酸时会产生氯气,生成氯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由实验Ⅲ可得出的结论是。ORP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4. (4) 针对不同物品的消毒,84消毒液需要稀释到不同的浓度来使用。取含次氯酸钠14.9g/L的84消毒液1mL,加水稀释至100mL,则稀释后的溶液中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五、工业流程题
  • 24. 某工厂的酸性废水中主要含有等离子,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程师设计了如下流程,回收铜和绿矾(FeSO4·7H2O)。

    1. (1) 酸性废水中加入铁粉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 (2) 操作1是
    3. (3) 试剂甲是
    4. (4) 检验溶液B中是否除尽的实验方法是
    5. (5) 获得的需密闭保存,原因是
    6. (6) 绿矾可消除某种酸性工业废水中价铬()的污染,使之转化为毒性较小的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六、实验题
  • 25. 某兴趣小组欲设计实验探究氢氧化钡溶液与过量CO2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配制氢氧化钡溶液

    1. (1) 现需配制950 mL 0.1 mol·L-1氢氧化钡溶液,应称量氢氧化钡晶体质量为g[已知Ba(OH)2·8H2O的摩尔质量为315 g·mol-1];下图配制步骤中,按先后顺序排序为(用字母A~F填写);如果操作F俯视刻度线,配得溶液的浓度将(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A

      B

      C

      D

      E

      F

    2. (2) Ⅱ.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氢氧化钡溶液与过量CO2的反应

      接通电路后,缓慢通入CO2至过量,整个过程中灯泡的亮度变化为,观察到溶液中的现象为

    3. (3) 通过上述实验某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为“CO2可与BaCO3反应”,该结论存在漏洞,理由是;下表可验证该方案漏洞的实验方案为 (填选项字母)。                                                                  

      方案一

      将装置甲产生的气流通入少量纯水至饱和,测pH值与饱和二氧化碳溶液做对比

      方案二

      将装置甲产生的气流通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A.只有方案一    B.只有方案二    C.方案一和方案二均可 D.方案一和方案二均不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