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09 浏览次数:2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海草起源于陆地被子植物,是地球上唯一一类可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高等被子植物,与陆地高等植物相比,其种类极其稀少,全世界共发现6科13属74种,中国有4科9属16种。

    除南极外,海草在全世界沿岸海域均有分布,通常生长在浅海和河口水域,从潮间带到潮下带,最大水深可达90米。全球海草分布区主要有6个,包括热带印度—太平洋区、热带大西洋区、温带北太平洋区、温带北大西洋区、地中海区和温带南大洋区。

    海草与海藻,一字之差但区别很大。作为高等植物,海草具有根、茎、叶的分化,根系结构复杂,可将海草固定在沉积物中,并从中提取养分和矿物质。并且海草可通过开花、传粉和结种进行有性繁殖,也可通过根茎进行无性繁殖。

    而海藻属于低等植物,并无根、茎、叶的分化,有的海藻(如海带)具有假根状固着器,可简单固定在坚硬的基质上,如岩石或贝壳,且海藻只能通过孢子繁殖。

    此外,海草通过叶细胞进行光合作用,而海藻所有细胞均可进行光合作用;海草可通过通气组织和腔隙(叶脉)运输矿物质和营养物质,而海藻通过扩散从水体中吸收矿物质和营养物质。

    过去,海草常常以“藻”字命名,易让人们把海草误认为海藻,造成混乱。因此,2014年11月,“第十一次国际海草生物学研讨会”在中国召开之时,国内海草研究专家们经过研讨,将中国3科7属16种被命名为“藻”的海草统一命名为“草”,给中国海草的研究、科普带来了便利,促进了中国海草床的保护与管理。

    海草床是指由单种或多种海草植物主导的海草生态系统,和红树林、珊瑚礁并称为地球上三大典型的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功能,被誉为“海洋之肺”“海底草原”“海底森林”。

    海草床是重要的海洋渔场,可为各种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育幼场所、庇护场所,是儒艮、绿海龟及水禽等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如在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茂盛的海草蓄养了大量的鱼类、甲壳类等海洋生物,还为上万只大天鹅提供了越冬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其中大天鹅摄入的食物超过60%来自海草叶片。

    同时,海草床是地球上最有效的碳捕获和封存系统之一,其贮存碳的效率比森林高90倍,是全球重要的碳库。虽然海草床仅覆盖全球海洋面积的0.2%,但其每年的碳封存数量为全球海洋碳封存总量的10%~15%,且碳储存时间可达数千年,因此对于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海草床的高效固碳能力得益于其极高的生产力、强大的悬浮物捕获能力以及海草床沉积物中有机碳较高的稳定性。首先,海草床每年生产量的15%~28%长期埋藏于海底,对海草床沉积物有机碳库的贡献约50%;其次,海草冠层可高效捕获水体中大量有机悬浮颗粒物,从而实现固碳;最后,在缺氧性海草床沉积物中固定的有机碳,具有相对较低的分解率和较高的稳定性。

    此外,海草可以调节水体中的悬浮物,溶解氧、重金属和营养盐,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它还可以通过细长叶片的阻挡作用降低波浪和水流的能量,同时海草稠密的根系可以固化底质,从而防止或减缓海滩和海岸的流失与侵蚀。

    据粗略统计,以我国面积最大的海草床——唐山海草床(3217公顷)为例,它可支撑2.4亿尾鱼和3000亿个无脊椎动物,每年可固定1.2万~2.1万吨二氧化碳,每年可吸收60万人生活污水的营养盐(3.6吨),每年可释放3亿升氧气,其评估价值为每年1.2亿美元。

    随着海洋开发利用强度的日益增大,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我国海草床发生严重退化。

    我国海草床退化的直接原因包括生境损失与破坏、海草机械性破坏、水体透明度下降、水温超过海草耐受极限等。目前我国海草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海岸工程建设及围填海活动、陆源污染、渔业活动、大型藻类暴发、互花米草入侵、气候变暖和台风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

    据最新普查结果(2015—2020年),我国海草床面积约26495.69公项,海草4科9属16种。对比历史分布与种类记录,发现宽叶鳗草、具茎鳗草、黑纤维虾形草、全楔草、毛叶喜盐草和大果川蔓草等6种海草已消失不见,我国近岸海域超过80%的海草床已经消失。

    近些年来,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海草床的重要性,有关海草床的保护和恢复逐渐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海草床保护方面,首先,应尽快建立海草保护管理体系,制定有关海草床保护管理规定,使海草保护工作走向正规化和法制化,禁止围填海等人类活动对海草床的直接破坏。

    其次,合理规划海草床保护区,建议设立6—8个国家级海草床自然保护区。截至目前,我国仅建有两个省级海草床保护地——海南省陵水新村港与黎安港海草特别保护区和河北省唐山海草床自然保护地。

    再次,建立海草床生境监测体系,科学管理和保护海草床,建议建立1—2处国家级海草床野外生态监测研究站。

    在海草床修复方面,应加强海草床生态修复和重建,实施海草床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海底森林。加强海草床科学研究,提升海草资源保护能力,特别是要集中力量针对我国海草床的退化现状和生境特征开展高效海草床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发。

    随着研究的深入,海草床保护与修复将逐渐成为一种全民参与的环境保护公益行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如同“植树造林”一样,人人都可以参与到海草保护与修复过程中。

    (摘编自周毅《我国“海洋之肺”须倍加呵护》)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海草具有根、茎、叶的分化,是地球上唯一一类可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高等被子植物,种类极其稀少。 B . 海藻属于低等植物,并无根、茎、叶的分化,具有假根状固着器,所有细胞均可进行光合作用。 C . 海草床是指由单种或多种海草植物主导的海草生态系统,常被誉为“海洋之肺”“海底草原”。 D . “植树造林”在文中指海草床保护与修复将成为一种人人可参与的普通、平常的环境保护公益行动。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海草既可以通过开花、传粉和结种进行有性繁殖,也可以通过根茎进行无性繁殖;而海藻的繁殖方式比较单一。 B . 海草床贮存碳的效率比森林高出90倍,是地球上最有效的碳捕获和封存系统之一,且储存时间可达数千年。 C . 海草床的高效固碳能力就体现在海草冠层具有强大的悬浮物捕获能力,可高效捕获水体中大量有机悬浮颗粒物。 D . 生境损失与破坏、海草机械性破坏、水温超过海草耐受极限等会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海藻”与“海草”,一字之差但区别很大,严格区分有利于中国海草的研究、科普,促进中国海草床的保护与管理。 B . 海草能够蓄养大量海洋生物,为大天鹅提供越冬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因而海草床是大天鹅最佳的栖息地和育幼场所。 C . 我国近岸海域超过80%的海草床已消失,多种珍奇海草已消失不见,我国海草床严重退化,已到了无法修复的地步。 D . 目前,国际社会已制定管理规定,使海草保护工作走向了正规化和法制化,禁止了围填海等人类活动对海草床的破坏。
    4. (4) “我国近岸海域超过80%的海草床已经消失”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5. (5) 材料是怎样体现科普说明文严谨性、逻辑性、通俗性的特点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冲棒打洪教头  

     施耐庵

    不觉红日西沉,安排得酒食果品海味,摆在桌上,抬在各人面前。柴进亲自举杯,把了三巡,坐下叫道:“且将汤来吃。”吃得一道汤,五七杯酒,只见庄客来报道:“教师来也。”柴进道:“就请来一处坐地相会亦可。快抬一张桌来。”林冲起身看时,只见那个教师入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那人全不采着,也不还礼。林冲不敢抬头。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道:“这位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林冲的便是,就请相见。”林冲听了,看着洪教头便拜。那洪教头说道:“休拜,起来。”却不躬身答礼。柴进看了,心中好不快意。林冲拜了两拜,起身让洪教头坐。洪教头亦不相让,便去上首便坐。柴进看了,又不喜欢。林冲只得肩下坐了,两个公人亦各坐了。

    洪教头便问道:“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柴进道:“这位非比其他的,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师父如何轻慢?”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上头,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大官人如何忒认真。”林冲听了,并不做声。柴进说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洪教头怪这柴进说“休小觑他”,便跳起身来道:“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林武师你心下如何?”林冲道:“小人却是不敢,”洪教头心中忖量道:“那人必是不会,心中先怯了。”因此越来惹林冲使棒。柴进一来要看林冲本事,二者要林冲赢他,灭那厮嘴。柴进道:“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

    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却早月上来了,照见厅堂里面如同白日。柴进起身道:“二位教头较量一棒。”林冲自肚里寻思道:“这洪教头必是柴大官人师父,不争我一棒打翻了他,须不好看。”柴进见林冲踌躇,便道:“此位洪教头也到此不多时,此间又无对手,林武师休得要推辞。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柴进说这话,原来只怕林冲碍柴进的面皮,不肯使出本事来。林冲见柴进说开就里,方才放心。只见洪教头先起身道:“来,来,来!和你使一棒看。”一齐都哄出堂后空地上。庄客拿一束杆棒来,放在地下。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拽扎起裙子,掣条棒使个旗鼓,喝道:“来,来,来!”柴进道:“林武师,请较量一棒。”林冲道:“大官人休要笑话。”就地也拿了一条棒起来道:“师父请教。”洪教头看了,恨不得一口水吞了他。林冲拿着棒,使出山东大擂,打将入来。洪教头把棒就地下鞭了一棒,来抢林冲。两个教师就明月地上交手,真个好看。怎见是山东大擂?但见:山东大擂,河北夹枪。大擂棒是鳅鱼穴内喷来,夹枪棒是巨蟒窠中拔出。大擂棒似连根拔怪树,夹枪棒如遍地卷枯藤。两条海内抢珠龙,一对岩前争食虎。

    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使了四五合棒,只见林冲托地跳出圈子外来,叫一声:“少歇!”柴进道:“教头如何不使本事?”林冲道:“小人输了。”柴进道:“未见二位较量,怎便是输了?”林冲道:“小人只多这具枷,因此权当输了。”柴进道:“是小可一时失了计较。”大笑着道:“这个容易。”便叫庄客取十两银来,当时将至。柴进对押解两个公人道:“小可大胆,相烦二位下顾,权把林教头枷开了。明日牢城营内但有事务,都在小可身上。白银十两相送。”董超、薛霸见了柴进人物轩昂,不敢违他,落得做人情,又得了十两银子,亦不怕他走了。薛霸随即把林冲护身枷开了。柴进大喜道:“今番两位教师再试一棒。”

    洪教头见他却才棒法怯了,肚里平欺他做,提起棒却待要使。柴进叫道:“且住。”叫庄客取出一锭银来,重二十五两,无一时,至面前。柴进乃言:“二位教头比试,非比其他,这锭银子权为利物。若是赢的,便将此银子去。”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洪教头深怪林冲来,又要争这个大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步已乱了,被林冲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洪教头那里挣侧起来?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选自《水浒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林冲初见洪教头时,洪教头“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林冲“躬身唱喏”,洪教头却“全不采着,也不还礼”,可见洪教头性格随和,不拘小节。 B . 柴进极力劝说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甚至还说“林武师休得要推辞”,是因为他想看看两人武功的真实水平,他担心林冲不给他面子,不愿露真功夫。 C . 两人比武时,林冲“就地也拿了一条棒起来道:‘师父请教’”,一个艺高且儒雅的形象跃然纸上,而随即又认输,虽意料之外却又符合人物个性。 D . 小说结尾写众人一齐大笑、众庄客一头笑一头扶起洪教头,反映了他们对洪教头被打败感到理所当然,说明他们都一直很畏惧、反感洪教头。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通过对林冲与洪教头言行的描写,在鲜明的对比中,把林冲与洪教头两人的个性刻画得淋漓尽致。 B . 小说通过“来,来,来”等语言描写以及“去上首便坐”等动作描写,形象地揭示了洪教头的骄横。 C . 月下景色的环境描写,看似“闲笔”,实则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景,使得月下比武情节合理,也舒缓了故事情节。 D . 柴进前后拿出三十五两银子,是故事矛盾冲突发生的基础,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林冲打赢洪教头埋下伏笔。
    3. (3) 柴进说“此位洪教头也到此不多时,此间又无对手”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4. (4) 小说题为《林冲棒打洪教头》,可每每要写到正题,却又宕开一笔闪开去,如: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使了四五合棒,只见林冲托地跳出圈子外来,叫一声:“少歇!”用这种“忽然一闪法”,闪落读者眼光,真是奇绝。这样的写法文中还有多处,请找出三处并指出这种写法的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 , 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 , 余收尔骨焉!”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麇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选自《左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 B .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 C .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 D .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劳师以袭远”与“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远”字用法相同,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B . “必死是间”与“道芷阳间行”(《鸿门宴》)两句中的“间”字意思不同。 C . “居则具一日之积”与“居为奇货”(《促织》)两句中的“居”字意思不同。 D . “何施之为”与“功施到今”(《谏逐客书》)两句中的“施”字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穆公扩张领土的野心很大,他得到杞子的密报后虽然专门去征求蹇叔的意见,但并没有听取蹇叔的劝说,仍然出兵。 B . 蹇叔忧国忧民,他加入了这次远征的军队,随军出征时,他的儿子哭着送他,表达出父子诀别的无比悲痛之情。 C . “夏四月辛已,败秦师于殽,获……以归”交代了交战的时间,地点和结局,战斗过程则一笔带过,言简意赅。 D . 秦穆公勇于自责、悔改,他没有撤换孟明的职务,而是说这是他自己的过错,并说不会因为一次过失而抹杀大家的大德。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②使归就戮于秦,以逞秦君之志,若何?

    5. (5) 导致秦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四、古代诗歌阅读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 , 君休读。狂处士 , 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注】①此词作于公元1081年,苏轼被贬黄州,朱寿昌时任鄂州知州。②高楼,武昌黄鹤楼。③南山,陕西终南山,朱寿昌曾任陕州通判。④《江表传》,书名,这里指三国典籍。⑤狂处士,指三国名士祢衡,他有才学而行为狂放,曾触犯曹操,后因辱骂江夏太守黄祖而被杀。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写景,长江和汉水碧涛汹涌,浩浩荡荡,滚滚东流,富有雄伟气势。 B . 词人由深碧想到锦江春色,还说自己是“剑外思归客”,表达了思乡之情。 C .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承上启下,下片词人向友人开怀倾诉。 D . 词人认为君子不宜读《江表传》,词人感慨祢衡因狂放而招致杀身之祸。
    2. (2) 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是因为“”。
    2. (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千乘之国,,加之以师旅,;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3. (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在点评几位弟子的志向时,感慨地说“”,可见他对公西华才能的高度肯定。
六、简答题组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就要紧贴人们的现实生活,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利用,生活里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唤醒人们“日用而不觉”的文化情怀,在     中让更多人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者和守护者。《2023中国诗词大会》将镜头对准      ,讲述普通人与诗词结缘的故事,进而在当代语境下阐释诗词的内涵。

    从机长、农民工、学生到铁路工程师,节目通过讲述各行各业的人与诗词,降低人们与诗词文化的距离,润物细无声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非遗传承人的绒花制作、琉璃烧制等技艺,手艺人的煎饼花、地面彩绘等才艺,都可以成为诗歌创作的素材。在诗与画的结合中融入竞技感,“画中有诗”环节强调生活中的诗意,文化衫、帆布包、灯罩等生活用品,都是展示诗意的舞台,寄托了人们的诗情。“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被诗意浸润的日常生活中,在被传统文化丰富的生活空间里,人们能切身感受到     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于梦境的研究更加深入,他们发现做梦的机制可能比之前的想象更为复杂。我们知道,人在睡眠中会有两个阶段: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时,      ;而在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时,大脑神经元活跃度很低。可神奇的是,在这两个睡眠阶段中,人们都会做梦,并且概率并没有很大的差别。难道做梦与否跟脑部活跃程度无关吗?

    随着高密度脑电图技术的诞生,脑电帽上的电极数增加到了256个,科学家们得以更加细致地研究人们在做梦时不同大脑分区的活跃情况。他们发现,同一时刻大脑不同区域的睡眠状况并不一致,就好像海豚能够左右脑交替入睡一样,      

    实验数据表明,人在做梦时,脑部的“后皮质热区”高频活动增多。这一区域包含视觉区、楔前叶、后扣带回等,能够将不同感官整合到一起,所以即使在虚构的梦境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图像,听到声音。

    研究还表明,要在睡眠时产生意识,       , 仅需要激活后皮质热区这一相对狭窄的区域即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和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人们都可以做梦。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请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七、材料作文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如矜持端庄、擅长为人处世的薛宝钗,如聪明能干、心狠手辣的王熙凤,如心直口快、乐观开朗的史湘云……《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的男性英雄,如胸怀大志、求才若渴的曹操,如料事如神、忠贞不渝的诸葛亮,如儒雅多谋、气量狭小的周瑜……

    在《红楼梦》塑造的女性形象和《三国演义》塑造的男性英雄中,哪一位让你感触最深并给你启发?请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