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历史高考冲刺训练(二)试卷

更新时间:2023-06-27 浏览次数:22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2高三上·德阳开学考)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败楚国后,在黄河以北的河阳举行诸侯会盟,并召周襄王参加。《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狩”是天子的大权之一,以狩猎为名巡视境内),这表明(    )
    A . 春秋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B . 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 C . 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 D . 《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
  • 2. 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有登录户主姓名、妻子、儿女的年龄,以及财产,如奴婢、田宅等;在居延(内蒙古西部)汉简中也保存了户籍的片段,每户名下均登录属于本户的人口及奴婢、田宅、牛马、车辆等状况。这些信息可以直接印证当时(   )
    A . 土地私有是否取得优势地位 B . 边疆农耕的经济状况 C . 国家治理向基层延伸的情况 D . 法律制度的严苛程度
  • 3. (2020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

    A . 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 . 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 . 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 . 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 4. (2023·普宁模拟) 宋朝年间,来广州贸易的蕃舶常苦飓风,地方政府便开凿内壕,以便船舶避风;每年十月蕃舶归国的时候,广州官员也会设宴为之饯别,以示慰劳。材料表明(   )
    A . 唐宋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 . 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C . 传统朝贡贸易形式有所变化 D . 官方积极行动推动外贸发展
  • 5. 清末思想家龚自珍(1792-1841)面对嘉道年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弃绝考据训诂之学,讲求经世之务,指出社会动乱的根源在于贫富不相齐,要求改革科举制,多方罗致“通经致用”的人才。他的这些主张(   )
    A . 是经世致用学术思潮开端的主要标志 B . 体现出寻找社会变革方案的改良意识 C . 成为晚清变法和改革运动的思想根源 D . 反映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时代特征
  • 6. (2022·) 1898年,英国发出照会,要求清政府“确切保证不将扬子江(注:长江)沿岸各省租押或以其他名义让予他国”。清政府答复称:“查扬子江沿岸地方均属中国要地,中国断不让予或租给他国。”这意味着(   )
    A . 英国将长江流域辟为殖民地 B . 长江流域成为英国势力范围 C . “门户开放”政策宣告失败 D . 清政府成功维护了主权完整
  • 7. 20世纪20年代,在武昌附近的一个村庄,吴佩孚的军队败走后,村里人就像自己打了胜仗一样,非常高兴地说“我们南军怕有几百万人马啦”“南军胜利,我们老百姓就有出路了”。这反映了当时(   )
    A . 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 B . 农民阶级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C . 军阀混战的局面基本结束 D . 国民革命运动得到民众支持
  • 8. 1932年8月,由共产国际指导的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决定在上海召开远东反战会议。在筹备过程的新闻报道中,会议的名称最初有“上海反帝国主义战争大会”“世界反帝非战大会”等,后来又成为“反法西斯蒂非战大会”“远东反战反法西斯蒂代表大会”等。会议名称的变化反映了当时(   )
    A .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 . 阶级斗争服从于民族斗争 C . 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 . 反战运动阵线有扩大趋势
  • 9. 《吉林省驻京办事处简志》在阐述1955年吉林省驻京办事处设置的动因时指出:当时,在工农业生产和市场供应等方面,有许多事情不仅需要向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汇报,而且也需要通过与其它省市之间协作和市场采购求得解决。据此可知,吉林驻京办设立的目的是(   )
    A . 加强中央对吉林的管理 B .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C . 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D . 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10. 中共中央在《关于1980、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的报告》中提出,1981年计划安排工业总产值增长6%,轻工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8%。在《关于198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提出,1982年计划轻工业总产值比1981年增长7%,整个工业总产值增长4%。这些决议旨在(   )
    A . 调整经济产业结构 B .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 . 放缓国家城市化进程 D . 改变原有工业布局
  • 11. 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中指出,赛里斯人以从森林中获取毛料而著称,他们将树叶浸入水以将白丝梳理下来,然后将这些线解开再织好,供应给罗马的妇女。直到公元2世纪,希腊地理学家波桑尼阿斯才正确地认识到丝是来自于蚕这一小动物。这反映了(   )
    A . 东西方交流逐渐深入 B . 海上丝绸之路已达地中海 C . 西方对中国了解精确 D . 养蚕缫丝技术已传入欧洲
  • 12. (2021高二下·湖北月考)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在非洲大肆侵占土地,开办种植园和大农场,主要经营蔗糖、咖啡、棉花和畜牧业。工业革命时期,则以自由贸易为口号,与殖民地相互免除或降低关税。欧洲殖民者推行这些措施,意在(    )
    A . 扩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B . 满足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需要 C . 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D . 建立殖民地依附型经济形态
  • 13. 1868年,德国化工染料业巨头赫斯特、拜耳等率先在企业内部建立实验室。19世纪70年代,这一做法在德国推广,各大企业为科学家提供了与业绩相关的薪酬方案,企业实验室制度后在美国、日本等国广泛建立。由此可知(   )
    A . 垄断组织在德国的普遍建立 B . 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C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 欧美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
  • 14. 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社会主义革命会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设想;但是,列宁于1915年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观点。列宁提出这一观点主要基于(   )
    A . 帝国主义阶段的新变化 B . 国际工人运动的不断高涨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 . 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教训
  • 15. 20世纪60、70年代在欧美国家兴起的学生运动、妇女权利运动、保护环境的生态运动等新社会运动,冲击和挑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权力结构,尽管与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工人阶级运动不同,但它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和活动是分不开的。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   )
    A . 指引着人们追求社会公正和文明 B . 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 . 受到资产阶级政治家的高度重视 D . 为工人运动提供思想武器
  • 16. 20世纪80年代,社会党领导人密特朗就任法国总统之日,特地前往象征法兰西思想和精神圣地的先贤祠为三位先贤进献了三支玫瑰,其中一枝献给了19世纪40年代为殖民地奴隶的解放而奔走呼号的政治活动家。密特朗此举的意图是(   )
    A . 帮助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B . 积极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C . 强调第三世界在法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 D . 突出社会党对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贡献
二、材料分析题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司马光修史

    材料 因反对变法,司马光被贬出中央,正是在退居洛阳的15年内,他完成了《资治通鉴》的大部分内容编撰。编纂《资治通鉴》时,他以官修的正史、实录为基础,同时还参读了野史、文集、谱牒、家传、小说等各种史料320余种。另外撰成《资治通鉴考异》,说明斟酌取舍的理由。元丰七年(1084年)书成,宋神宗赐书名为《资治通鉴》,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序以奖之。

    《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为其开篇:

    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

    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社稷无不泯绝。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是故能_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日: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资治通鉴》为何以“三家分晋”为开篇。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治通鉴》对研究“三家分晋”的史料价值,并谈谈你对“司马光修史”这一行为的认识。
  • 18. 历史研究与论文写作

    下面为学术论文《北洋政府文官制度及渊源研究》的部分内容。
    一、概念界定

    1、北洋政府:……

    2、文官制度:是近现代官员选用和管理的制度。该制度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在其发展过程中,文官制度曾出现官僚习气、争权夺利、工作效率低等弊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北洋政府文官制度的研究兴起于 20 世纪初 60.70 年代鲜有研究。80 年代以来,大量文献资料出版,如《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北洋军阀 1912-1928》(共 6 卷)等,收录了不少与北洋政府文官制度有关的政府公报、文献档案等;国内学者对北洋政府的研究论著增多,研究由整体、宏观转入了专题研究;美国白鲁询采用政治学研究方法、美国齐锡生围绕文化心态层面、加拿大陈志让提出“军绅政权”,都对北洋政府文官制度有深入探讨。由此推动国内该问题研究进入高潮。

    正文

    第一章 晚清选官制度的蜕变

    第二章 南京临时政府的文官选拔制度

    第三章    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

    参考文献

    ①《保举过滥请定限制折》,1906 年

    ②《裁撤吏部上谕档》,1906 年

    ③《大总统咨参议院决议文官与外交官及领事官考试令草案》,《临时政府公报》,1912 年 2 月 28 日

    ④《劝各省勿自举都督原因》,《盛京时报》,1912 年 3 月 24 日

    ⑤《文官任用法草案》,《政府公告》,1913 年 1 月 9 日

    ⑥《纪广东卖官案》,《申报》,1914 年 7 月 5 日

    ⑦《论今日保荐之滥》,《盛京时报》,1914 年 8 月 5 日

    ⑧谢俊美:《晚清卖官鬻爵新探——兼论捐纳制度与清朝灭亡》,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 年

    ⑨徐辉:《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及其践行失败根源论析》,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 年

    1. (1) 阅读“概念界定”,补充“1.北洋政府:……”中省略的内容。
    2. (2) 阅读“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所学,说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相关研究进入高潮的原因。
    3. (3) 依据“参考文献”,结合所学,从“正文”三章中任选一章,进行子目录设计。要求:至少依据两条参考文献。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城市化、工业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粮食需求。19世纪开始,英国从世界大规模购买便宜粮食,逐渐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粮食体系。粮食的出口方为沙俄和广大殖民地,工业国成为粮食消费国。这个局面被“一战”打破,接替沙俄的是美国。美国利用优越的资源尤其是政府干预,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国际粮食体系。少数国家对农业进行补贴,部分国家和地区大量生产粮食,体系中其他地方则吸收这样的粮食。第三世界国家逐渐变成世界粮食最大进口方。

    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纷纷开展工业化。但大部分国家,往往就用国际市场来解决问题,大量进口看似价格低廉的美国粮食。这当然是一种看起来成本很低的工业化方案。但廉价的国际粮食也往往有毁灭性的影响,不利于培育自己的粮食生产,第三世界国家逐渐受制于国际粮食市场。在世界局势更加不稳,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粮食体系运作不好的时候,常陷饥荒阴影之中。

    ——摘编自许准:《粮仓或是粮荒——走出两百年来的国际粮食体系》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到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以及延续至今的粮食流通体制的深度改革,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起了极大推动作用。目前,中国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生产世界1/4的粮食,养活世界1/5的人口,成就举世瞩目。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不断凸显。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明确将粮食安全上升到了国家安全战略层面。

    ——摘编自王钢钱龙:《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粮食安全战略:演变路径和内在逻辑》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两百年来国际粮食体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相比,新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路径特点,并说明二者路径差异带来的不同影响。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粮食安全战略的认识。
三、论述题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由于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行为,历史上人的活动的结果和作用即历史行为的客观作用,与行为者的主观目的是相联系的,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观目的与客观作用一致的形式,可称为历史的自觉工具,反之,则称为历史的不自觉工具。但不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它一旦产生,其价值和影响就不再局限于行为本身,都已经载入史册,都对历史发展产生了作用。

    ——董小川《历史行为的客观作用问题——主观意志与客观效果的历史思考》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证。(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