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华师大版 /九年级下册 /第四章 健康与保健 /1 健康、亚健康和疾病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4章1 健康、亚健康和疾病

更新时间:2023-06-10 浏览次数:1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长兴模拟) 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被称为“现代文明病”,下列生活方式中,不会增加这些疾病风险的是( )
    A . 积极锻炼 B . 暴饮暴食 C . 吸烟酗酒 D . 经常熬夜
  • 2. (2021九下·丽水月考) “过劳死”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现象。在对“过劳死”人群深入研究时发现,猝死直接死因多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溢血。上述病因归结起来都属于(   )
    A . 恶性肿瘤 B . 烈性传染病 C . 遗传病 D . 心、脑血管病
  • 3. (2021九下·嘉兴月考)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2人患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远高于包括癌症、艾滋病在内的其他疾病。下列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脏和血管的病变引起的传染病 B . 为心肌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的血管是心脏上的冠状静脉 C . 心血管疾病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 D .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4.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体育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因此体育锻炼的量越大越好 B . 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增强心血管的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C . 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也会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D . 为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青少年学生应克服偏食、厌食或暴饮、暴食的不良饮食习惯,不吸烟,不酗酒
  • 5. 癌症病人的死亡率高,其致死原因是( )
    A . 癌细胞释放毒素使人死亡 B . 癌细胞分裂并广泛转移侵犯其他组织,病人衰竭而死 C . 癌细胞本身有毒,使人死亡 D . 癌细胞使人体组织停止生长
  • 6. 引起冠心病的根本原因是( )
    A . 冠状动脉硬化 B . 心肌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应 C . 冠状动脉管腔变窄,血流量变小 D . 胆固醇和脂肪类物质在冠状动脉壁内堆积过多
  • 7. 导致冠心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 . 心绞痛 B . 冠状动脉硬化 C . 心肌梗死 D . 高血压
  • 8. 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 )
    A . 肿瘤,心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 B . 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C . 心理不健康导致的疾病 D . 车祸等非正常死亡
  • 9. 现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 )

    ①呼吸疾病 ②心血管病 ③肺结核 ④急性传染病 ⑤脑血管病 ⑥恶性肿瘤

    A . ②⑤⑥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③⑤⑥
  • 10. “过劳死”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生命现象,在对“过劳死”人群深入研究时发现,猝死直接死因的前5位是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上述病因归结起来都属于(   )
    A . 恶性肿瘤 B . 烈性传染病 C . 遗传病 D . 心血管疾病
  • 11. 肿瘤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   )
    A . 能不间断地进行分裂 B . 能转移和侵犯多个细胞 C . 能分裂产生同样的细胞 D . 局限于原发部位
  • 12. 有关人士预测:未来家庭都可能被三大癌症——胃癌、肺癌、肝癌所困扰。研究表明:胃癌与食物有关,肺癌与空气有关,肝癌与水有关。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霉变的大米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可致癌 B . 免疫力强的人产生的癌细胞能被自身免疫系统杀死 C . 体育锻炼、良好的心态、健康的饮食、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以有效预防癌症发生 D . 癌症的发生与外界环境有关,而与人体的免疫、遗传、激素水平等无关
  • 13. 人类的下列疾病中,不属于“现代文明病”的是(   )
    A . 恶性肿瘤 B . 流行性感冒 C . 心脑血管疾病 D . 糖尿病
  • 14. 下列关于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不吸烟、不酗酒、不偏食 B . 不食用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 C . 少吃油炸、烟熏和高度腌制的食品 D . 及时隔离肿瘤病人以减少传播机会
  • 15.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下列因素与它的发病没有密切关系的是(    )


    A . 高血压    B . 甲型H1N1流感 C . 肥胖    D . 高血脂
  • 16. 下列关于肿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与外界因素无关    B . 肿瘤无法医治     C . 肿瘤就是癌    D . 由细胞分裂失控引起
  • 17. 患心绞痛的病人,可服下列哪种药:( )冠心

    A . 硝酸甘油 B . 小柴胡颗粒 C . 牛黄解毒丸 D . 阿司匹林
二、填空题
  • 18. 人体的一个或多个组织器官的结构或生理功能发生失调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不正常并引起不舒服感觉的反应,这种现象称为。根据疾病的,疾病可分为传染性疾病和两大类。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有:等。
  • 19. 冠心病

    含义:的简称。

    症状:和心肌梗塞等。

    引起原因:冠状动脉硬化使血管管腔阻塞,或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或由于心肌缺血性坏死导致急性缺血引起

  • 20. 糖尿病

    含义:因分泌功能减退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

    症状:持续,久病可引起多个系统损害,严重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并发症。

  • 21. 在致癌因素的影响下, 失去控制,不断分裂形成肿瘤。肿瘤可分为  肿瘤和  肿瘤两种,后者包括     肿瘤和   肿瘤。

  • 22. 心血管疾病是由于 的病变引起的疾病,冠心病就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由 病变所导致的心脏病.

  • 23. 肿瘤细胞是由正常细胞变异来的,与一般体细胞相比,其特点是不间断地进行分裂而不发生 ,产生出许许多多与自己相同的肿瘤细胞.恶性肿瘤细胞还能发生转移,难以用手术完全摘除.

三、解答题
  • 2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正趋于多元化,在此过程中,肥胖病患者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青少年和儿童肥胖患者也逐年增多。“关注肥胖,增进健康”日益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命在于运动,下表是各种活动方式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你认为最佳的减肥活动方式是

      活动方式

      打篮球

      慢跑

      静坐

      睡眠

      踢足球

      散步

      耗氧量(升/小时)

      90

      120

      25

      14

      115

      60

    2. (2) 肥胖易引发高血压,如果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千帕,则认为是高血压。对肥胖患者而言,预防高血压除了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外,在饮食上还要注意控制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3. (3) 肥胖易引发糖尿病,小华同学的父亲检查身体测得血糖浓度为78毫摩尔每升,医生诊断为糖尿病,该病人患糖尿病的可能原因是其体内的分泌不足,使血糖浓度升高。
    4. (4) 请根据以上叙述,总结出引起少年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
  • 25. 下表是1957年和2009年中国城市前7位主要疾病占死亡总人数的百分比。该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对环境、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请分析:

    顺位

    1957年

    2009年

    死亡原因

    占死亡总人数的%

    死亡原因

    占死亡总人数的%

    1

    呼吸系病

    16.86

    恶性肿瘤

    27.01

    2

    急性传染病

    7.93

    心脏病

    20.77

    3

    肺结核

    7.51

    脑血管疾病

    20.36

    4

    消化系病

    7.31

    呼吸系病

    10.54

    5

    心脏病

    6.61

    损伤及中毒

    5.59

    6

    脑溢血

    5.46

    内分泌营养

    和代谢疾病

    3.28

    7

    恶性肿瘤

    5.17

    消化系病

    2.67

    1. (1) 50年来,占死亡总人数的百分比增长最快的疾病是
    2. (2) 请将表中心脏病的相关数据转化为直方图,绘制在相应位置。

    3. (3) 50年来,肺结核等由引起的传染病在减少,而心脑血管病等“生活方式病”却在攀升。为远离“生活方式病”你认为要养成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写一点)
    4. (4) 艾滋病不在表中,但却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几乎所有健康人都不具有对该病的免疫力,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他们属于
四、综合说理题
  • 26. 血糖平衡对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一个正常人在早晨进食前,血糖含量约为5毫摩/升,进食后1小时内血糖含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达到约7.5毫摩/升,进食后2小时内血糖含量又下降到约5毫摩/升,并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会有微小波动)。请你在图中绘出这个人从开始进食到饭后3小时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并解释血糖含量出现一定幅度上升或下降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