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初中道德与法治期末大串...

更新时间:2023-06-07 浏览次数:80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3七下·南宁期中)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学生观察到家庭晾晒衣物费心费力,发明了能够感知天气自动晾晒、叵收衣物的智能晾晒机。材料启示我们开发创造潜力要(   )

    ①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③立足个人兴趣,另辟蹊径

    ②用智慧和双手努力探索、实践

    ④谦虚谨慎,善于接纳他人意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2. (2023七下·惠来期中) 创造离不开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催生新的需要,才能产生新的动力。这说明(    )

    ①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

    ②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

    ③社会实践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微发我们创造的热情

    ④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① D . ①②③④
  • 3. (2023七下·东莞期中) 任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广州市12名选手代表国家参加了11个项目的竟逐,最终取得4金7优胜奖的佳绩,实现广州参赛史上金牌数和奖牌数双突破。广州在移动机器人、时装技术、砌筑、混凝土建筑4个项目中斩获金牌。这激励我们( )

    ①要积极努力,大胆探索,开拓创新

    ②要积累丰富的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承担历史的重任

    ③只有代表国家参赛的选手,才可以让青春绽放光彩

    ④要勇做新时代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4. (2023七下·名山期中)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这表明青春的我们(    )

    ①充满着动人的活力   

    ②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力

    ③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   

    ④特立独行、恣意妄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2023七下·惠州期中) “米老鼠”的创作者华德•迪斯尼,在他成名前没有一家报社愿意推销他的漫画。后来一家教堂雇佣他为教堂画海报,那里有许多老鼠,启发了他的灵感,创造了“米老鼠”这个形象,从此名扬天下。迪斯尼的成功道路启示我们(    )

    ①创造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②要敢于打破常规,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③到教堂里画画就能有所创新   

    ④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6. (2023七下·咸阳期中) 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新教室”一问天实验舱,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他们相互配合进行授课,在轨演示了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掉头的扳手等一系列炫酷又好玩的内容,再次点亮孩子们眼中的好奇之光。“天宫课堂"的开讲(    )
    A . 通过科普太空知识,就能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 B . 目的在于使广大青少年掌握太空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 C . 通过培养科学思维,激发青少年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D . 展示了中国航天的荣光,将中小学生们都培养成航天员
  • 7. (2023七下·咸阳期中)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起初学习文学和绘画,但是成绩都很糟糕。后来他试学化学,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燃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说明(    )
    A . 青春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 B . 每个人只有一种创造潜力 C . 创造潜力不会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只有科学家才有 D . 关注别人的创造能力,把它“山寨”过来,就变成了我们自己的创造能力
  • 8. (2023七下·桂林期中) “工匠精神”自古受世人推崇。鲁班发明的每一件工具,都是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创造出来的。这说明(    )
    A . 想象力是社会实践和创造的源泉    B . 敢于打破常规,才能开发创造潜力 C . 人类社会的发展取决于“工匠精神”    D . 社会实践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
  • 9. (2023七下·砀山期中) 在基层工作的8年里,李浩然先后参与一线灭火救援800余起。为提升胡同火灾作战效能,他创新发明城市多功能巷道电动消防车;为了让消防员的灭火战斗更安全,他研发了消防单兵AR战术导航头盔;为智能化防控电动自行车火灾,他发明电池安全监测系统和新型灌溉式灭火充电柜。从中我们感受到(    )
    A . 只有灭火救援才是创造 B . 创新是追求的终点 C . 依赖已有知识才能创新 D . 实践是创造的源泉
  • 10. (2023七下·歙县期中) “米老鼠”的创作者在成名之前被雇佣在教堂里画海报。那里有许多老鼠,这启发了他的灵感。后来他创作了“米老鼠”形象,名扬天下。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创造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B . 到教堂里画画就能有所创新 C . 我们要做勇于创造的人    D . 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
  • 11. (2023七下·定远期中) 中国有句古语:“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这启示我们要(    )
    A . 多参加集体活动,调节心理矛盾 B . 投身于社会实践,开发创造潜力 C . 敢于向权威挑战,培养批判精神 D . 表达独到的见解,发展独立思维
  • 12. (2023七下·汕头期中) 四川泸州,乡村教师彭龙,因学校偏远找不到像样的程序员,便自学代码为学校开发了43款软件应用,解决了留守学生寝室管理等老大难问题。彭龙的经历说明(        )

    ①只要学习了理论知识就能创造成果

    ②创造是多姿多彩的,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

    ③创造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和实践

    ④创造让一切成为可能,我们要把精力放在创造上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2023七下·塘厦镇期中) 冬奥会让整个世界认识了叫谷爱凌的女孩,谷爱凌在十八年的旅途之中,已经是遍布了掌声和鲜花,不管在任何的方面,她表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要靠努力的,天赋虽然重要,但是能够利用好自己的天赋,并且为之而不断地努力,则是更为重要的。进入青春期,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我们也要学习谷爱凌培养自己的创造潜力,开启精彩人生,下列正确做法的是(   )

    ①只要敢于打破常规无所顾忌,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就能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②我们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③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④我们只要听老师家长的,自然就会有创造力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2023七下·普宁期中) “米老鼠”的创作者华德•迪士尼,在他成名前没有一家报社愿意推销他的漫画。后来一家教堂雇佣他为教堂画海报,那里有许多老鼠,启发了他的灵感,创造了“米老鼠”这个形象,从此名扬天下。迪士尼的成功道路启示我们(   )

    ①创造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②要敢于打破常规,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③到教堂里画画就能有所创新   

    ④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5. (2023七下·渭南期中) 2023年4月,徐州初一学生李淇申的科创作品“无线蓝牙智能遥控空调服”,获得国际发明展金奖。据李淇申介绍,作品的创意来源于他的生活经历,看到父母夏天因高温非常辛苦,在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后,反反复复拆、装、实验,终于做出了成品。向他学习,我们要( )

    ①关注生活实际,注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

    ②积极探索,用智慧和双手去实践

    ③打破常规,突破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④开创前人未走之路,追求创新的多姿多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 16. (2023七下·瑶海期中) 【透视现象 启迪智慧】

    1. (1) 这两幅图片分别启示我们应培养什么思维品质?

      图1:              图2:

    2. (2) 任选一幅图片,谈谈你如何培养这一思维品质?
  • 17. (2023七下·汉阴期中) 提升思维能力

    七年级(1)班的学生在进行“青春·成长”主题演讲活动过程中,做了如下分享。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关任务。

    ▲青年时期的袁隆平敢于质疑权威,他发现“无性杂交”理论的致命漏洞,冒着被批判的危险坚持杂交水稻研究,奠定了杂交水稻培育的正确基调。

    ▲袁隆平说:“要说杂交水稻的成功有什么秘诀,那就是不安于现存结论的创新思维。”为了寻找雄性不育株,袁隆平和夫人邓哲顶着骄阳,在田间一找就是三年。

    1. (1) 请你补充上述对话中①②③④的内容。
    2. (2) 向袁隆平爷爷学习,我们应该如何开发创造潜力?
  • 18. (2023七下·覃塘期中) 【荷美阅读,激发创造】

    材料一:2023年4月9日,“书香贵港,荷美阅读”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拉开惟幕,通过开展青少年阅读推广等“六大”行动,传承弘扬贵港崇文重学、书香传家的优良传统,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贵港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和知识力量。

    材料二: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简称“双创周”)中,从青年大学生、 科研工作者到科技界院士,一位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创客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服务社 会,一批新兴前沿产业开辟“新赛道”、闯入“无人区”,展现美好前景.

    1. (1) 爱读书还要善读书。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你认为如何正确看待书中的 知识和观点?
    2. (2) 小宇了解2022年“双创周”的成果后,也想去参加该活动。请你为他制定一份切 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 19. (2023七下·蓬江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身心也在迅速变化。他们与社会交往增多,对家庭的依附性减少,要求独立,摆脱成人控制的思想情绪日益上升。因此,他们不满足于家长、教师及其他成年人对事物现象的描绘和解释,不轻信家长、教师和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喜欢独立探索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辩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1. (1) 材料中的“要求独立”是指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独立”的?
    2. (2) 除了独立思考,我们中学生还应具备哪些科学素养?
    3. (3) 规划青春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过青春之路。青春的探索不会停止,请你谈谈如何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
  • 20. (2023七下·定远期中) 小华升入中学后发现自己发生了很多变化。

    变化1:个头长高了,喉结突出,还长了胡须。

    变化2:总觉得自己长大了,做起事来我行我素,还觉得爸爸妈妈的话“真烦人”。同时开始喜欢关注社会热点,并经常与同学一起讨论。

    1. (1) 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 (2) 如何正确理解独立思考?
    3. (3) 青少年要开发创造潜力,应该如何去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