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02 开国大典

更新时间:2023-06-06 浏览次数:111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3八下·宝安期中) 标志新中国诞生的事件是(    )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 . 开国大典   C . 《共同纲领》的制定 D . 西藏和平解放
  • 2. (2023八下·东台期中) 下面所示诗歌内容反映了(    )

    雄鸡一唱东方白,万里山河换锦装。

    马列坚心谋幸福,人民作主感荣光。

    军容检阅多威武,鼓乐佾行尤激昂。

    从此乾坤时运转,天安门上国旗扬

    A . 解放战争的胜利 B . 政协会议的开幕 C . 开国典礼的举行 D . 土地改革的推进
  • 3. (2023八下·临县月考) 史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或历史现场遗留下的历史材料。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研究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 电影《开国大典》的片段 B . 学者著作中的有关开国大典的描写 C . 开国大典亲历者的回忆录 D . 开国大典时的新闻照片和影像资料
  • 4. (2023八下·靖江月考) 在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28响的寓意是(    )
    A . 当时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B . 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C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 D . 有28个团体参加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 5. 《人民日报》刊发的报道《首都十月一日之夜》中,记载了记者对几位在现场观看典礼市民的采访。有的说,今天要来看看这“万年不遇的大喜事”,有的感慨:“共产党来了,各行各业全组织起来了,这该是有多少人呵!”这“万年不遇的大喜事”是( )
    A . 开国大典 B . 日本无条件投降 C . 重庆谈判 D . 西藏和平解放
  • 6. 史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在研究开国大典时,以下可作为一手史料使用的是( )
    A . 电影作品——《开国大典》 B . 开国大典时升起的第一面国旗 C . 小明同学的课堂笔记提纲 D . 历史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 7. (2022八下·深圳月考) 下面是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部分叙述。其表述的是新中国成立的( )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

    A . 背景、目的、意义 B . 时间、地点、人物 C . 背景、方式、经过 D . 时间、经过、意义
  • 8. (2022八下·农安期末) 一位同学想了解新中国诞生的故事,应该给他推荐哪部电影(    )
    A . 《大决战》 B . 《长征》 C . 《南昌起义》 D . 《开国大典》
  • 9. (2022八下·西双版纳期末)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材料反映的是(    )
    A . 开国大典 B . 抗美援朝 C . 国民经济的调整 D . 一国两制
  • 10. (2022八下·龙华期末) 朱敬德(开国大典亲历者)回忆说,在开国大典的群众游行活动中,天安门城楼路段出现了拥堵,扩音器不断播放“同志们,前进”的呼喊。他认为,这句话有双重含义,一是希望游行队伍尽快向前走,缓解拥堵;另一方面也是在鼓励人们努力奋斗,自强不息。这表明,新中国的成立(    )
    A . 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B . 给人民带来新希望 C . 提高中国人民素质 D . 推动解放战争进程
  • 11. (2022八下·灌阳期末)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其中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
    A . 开国大典 B . 土地改革 C . 三大改造 D . “一五”计划的完成
  • 12. (2022八下·三水期末) 据《黄炎培日记》记载:“上午十一时,到北京车站欢迎著名作家法捷耶夫率领的苏联代表团:下午二时,出席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三时,□□□□□,直到‘入夜,灯炬,五色火焰升雪’……”日记中缺失的内容应该是(    )
    A . 出席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B . 在天安门城楼观礼阅兵 C . 讨论制定一五计划的方案 D . 对新宪法进行投票表决
  • 13. (2022八下·光明期末) 1949年,《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会后他撰文:“我庆幸个人此生不虚,更庆幸中国由此进入了一个人民民主的时代。”他的感慨来自于( )
    A . 解放战争获得巨大胜利 B . 全国政协会议成功召开 C . 开国大典宣告国家新生 D . 祖国大陆实现完全统一
  • 14. (2022八下·福田期末) “从石库门的初生红日,到天安门的万丈光芒”,中国共产党-路走来, 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天安门的万丈光芒”标志着( )
    A . 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B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D . 民族解放战争胜利
  • 15. (2019八下·安康期中) 一首歌中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标志是(   )
    A . 抗日战争胜利 B . 西藏和平解放 C . 开国大典 D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16. (2022八下·惠阳期末)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该情境发生(    )
    A . 1921年 B . 1949年 C . 1978年 D . 1980年
  • 17. (2022八下·襄州期末) 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历史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里的第二个“天安门”指(   )
    A . 开国大典举行 B . 西藏和平解放 C . 抗美援朝胜利 D . 香港回归
  • 18. (2022八下·襄州期末) 1949年10月1月,历经沧桑的中国人迎来了自己的节日。这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B . 开国大典 C . 西藏和平解放 D . 土地改革
  • 19. (2022八下·乐昌期中) 周恩来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里的第二个“天安门”所代指的历史事件是(    )
    A . 遵义会议 B . 五四运动 C . 抗战胜利 D . 开国大典
  • 20. (2022八下·东至期中)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五星红旗象征(    )
    A . 革命人民大团结 B . 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C . 全国统一的实现 D .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 21. (2022八下·惠城月考) 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 我们在研究“开国大典"”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 开国大典时的实录影像资料 B . 亲历者回忆录中相关的描述 C . 历史论著对开国大典的描述 D . 电影《开国大典》中的片段
  • 22. (2021八下·克山期末) “井冈山上展红旗,四渡赤水显奇才。为赴国难抛仇恣,八路新四抗日忙。重庆谈判挥手间,沁园春雪有文才。三年转战终成事,天安门上露风彩。朝鲜一战扬国威,两弹一星惊世界。……”“天安门上露风彩”是指哪一事件(    )
    A . 五四运动 B . 开国大典 C . 国庆阅兵 D . 中共八大
  • 23. (2022八下·湛江月考) “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盛大的阅兵式随后举行。”这个场景是(    )
    A . 西藏和平解放 B . 开国大典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 24. (2022八下·电白期中) 某同学想了解开国大典举行当天的盛况,下列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选用的是(   )
    A . 书籍《中国共产党历史》 B . 电影《开国大典》 C . 开国大典举行时摄制的老照片 D . 参加开国大典的记者自述
  • 25. (2022八下·新会期中) 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等标志“新中国”的核心元素大量出现在各阶层的游行队伍中。这(     )
    A . 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结束 B . 宣告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 C . 寓意着中华民族统一大业完成 D . 表明了民众对新生政权的认同
  • 26. (2022八下·桦南月考) 1949 年 10 月 1 日,历经沧桑的中国人民举行了隆重的庆典。这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西藏和平解放 C . 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 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27. (2021八下·叶集期末) “天安门上望,城下人如海。举头红五星,共庆山河改。”陈毅这首诗真实记录了(    )
    A . 民国建立 B . 五四运动 C . 开国大典 D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28. (2021八下·福田期末) 1949 年,共青团北平市委筹委会和北平市学联,要求各校在9月10 日星期六下午组织4300名学生到北平天安门广场义务劳动。消息公布后,两天里就有18000人报名。这些人的努力是为了(    )
    A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B . 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 C . 欢庆西藏实现和平解放 D . 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 29. (2021八下·曲阜期末)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图片是研究哪一历史事件的第一手史料(    )

    A . 开国大典 B . 西藏和平解放 C . 抗美援朝 D . 八大二次会议
  • 30. (2021八下·大邑期中)  周恩来曾经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里的两个天安门分别是指(   ) 
    A . 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胜利 B . 新文化运动、三大战役的胜利 C . 五四运动、开国大典 D . 鸦片战争、戊戌变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