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安康市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0-04-14 浏览次数:17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 1. 一首歌中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标志是(   )
    A . 抗日战争胜利 B . 西藏和平解放 C . 开国大典 D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2. 标志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
    A . 西藏和平解放 B . 三大战役的结束 C . 新中国的成立 D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3. (2016八下·长春期中)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 .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 基本上肃清了残余反动势力 C .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 .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4.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就十分重视民主法制的建设。下列法律文件中,能够反映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成就的是(   )
    A .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 《共同纲领》 C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D . 中央“文革”小组成立
  • 5.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 《共同纲领》的制定 B . 新中国的成立 C . “一五”计划的完成 D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6. 20世纪60年代,在河南雀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带领人民治理灾煮,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 . 吴天来 B . 邓稼先 C . 王进喜 D . 焦裕禄
  • 7. (2017八下·广饶期中)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二大 B . 中共十三大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五大
  • 8.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表明中国在21世纪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    )

    A . 中国重返联合国 B . 中日邦交正常化 C . 中国加入APEC D . 中国加入WTO
  • 9. (2018八下·苍溪期中) 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们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二大 C . 中共十三大 D . 中共十五大
  • 10.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歌词“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和“南海边写下诗篇”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
    A . 设置经济特区与“南方谈话” B .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与“南方谈话” C . 设置经济特区与开放沿海城市 D . 设置沿海经济开放区与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二、非选择题:(30分)
  •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缅怀英雄】

    材料一:半个多世纪前,上百万中国军人踏上抗美援朝战场,有些人魂断异国埋骨他乡。时隔六十多年之后,他们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踏上回家的路…

    【扬眉吐气】

    材料二: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回忆录

    【纪念反思】

    材料三:“它(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1. (1) 在抗美援朝中,涌现了无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试举两例并谈一谈他们所体现出的崇高品质?
    2. (2)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什么?率军入朝的司令员是谁?
    3. (3)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简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 (4) 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结合抗美援朝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谈一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族入侵的胜利?
  •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 (1) 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两项主要成就。
    2. (2) 材料二是在哪一年召开的哪次会议上确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3. (3) 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的社会主义总路线?它制定后,党中央在实践中发起了哪两大运动?
    4. (4) 针对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
  •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二:“在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材料三:“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材料四:

    1. (1) 材料一内“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2. (2) 结合材料二回答: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面貌,在农村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这种政策对我国农民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材料三中的“政策”首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
    4. (4) 根据上图结合所学,完成下列知识填写。

      ①图一:在中共十五大上确立为中共的指导思想。

      ②图二:在中共十六大上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为中共的指导思想。

      ③图三:在中共十七大提出贯彻,促进社会和谐。

      ④图四:在中共上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