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4章 地球和宇宙 /第1节 太阳和月球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科学试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太阳和月球同步练...

更新时间:2023-05-15 浏览次数:2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在太阳活动期间出现在太阳色球上最显著的现象是 (    )
    A . 黑子 B . 耀斑 C . 太阳风 D . 日珥
  • 2. 按照我们观察的结果,太阳大气层离我们最近的是 (     )
    A . 光球层 B . 色球层 C . 日冕层 D . 日珥
  • 3. 下列有关太阳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肉眼可见的太阳层次为光球层,因此它是太阳外部层次唯一发出可见光的层次 B . 由于耀斑和日珥都可能导致色球层增温,所以色球层是温度最高的层次 C . 因为极光是太阳大气中带电粒子流高速碰撞地球高层大气所产生的,所以只有太阳活动极大年时,地球两极地区才能看见极光 D . 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温度较低的斑块,有时人们用肉眼就可看到太阳光球层上的黑子
  • 4. (2021七下·丽水期末) 在月球上,航天员可完成的活动是(    )
    A . 放风筝 B . 扔石块 C . 打雪仗 D . 听雷声
  • 5. 太阳风暴指的是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的剧烈爆发活动,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从里到外可以将太阳大气层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 B . 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通常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个太阳风暴的活跃期 C . 太阳活动只对地球上的通信有影响 D . 太阳活动强时,会导致大面积停电、在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现象
  • 6. 下列现象可能由于太阳活动的影响所形成的是 (       )
    A . 有线电话突然中断 B . 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 . 气温的升高 D . 山体滑坡
  • 7. (2022七下·温州期末) 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图①处的太阳活动叫做( )

     

    A . 日珥 B . 耀斑 C . 太阳风 D . 太阳黑子
  • 8. (2022七下·滨江期末) 如图是我国卫星风云三号E星首次拍摄的太阳高清图,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 B .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 C .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之一 D . 早晨人们透过地球大气层看到的“太阳”实际是太阳的虚像
  • 9. (2022七下·杭州期末) 我们刚刚学习了太阳与月球的知识,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B . 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可分为3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C . 月球表面的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類繁撞击月球的产物 D .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 10. 科学家预测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则“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 )

    ①全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

    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

    ③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

    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减弱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1. 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太阳内部进行着氢核聚变 B . 八大行星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相等 C . 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D .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 12. 下列有关太阳和月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太阳比月球体积大很多,且日地距离比月地距离大 B . 太阳内部较外部的温度高 C . 看月球照片时,较亮部分是平原或低地 D . 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往往是陨星撞击月球形成的
  • 13. 二十一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月球资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若科学家未来在月球表面实验站进行科学实验,其利用的月球表面特殊条件是( )

    ①弱重力②超高温

    ③低辐射④高真空

    A . ②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 14. (2022七下·兰溪月考) 若太空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绕月球飞行的宇航员不能听到撞击的爆炸声,是因为( )
    A . 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没有产生振动 B . 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振动微小,导致声音太小 C . 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但真空不能传声 D . 以上原因均不是
  • 15. 读图,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1890年黑子相对数为波谷时,降水量为波峰50mm B . 年平均降水量从多到少,呈现出约11年的周期规律 C . 黑子相对数与年平均降水量有时呈正相关,有时呈负相关 D . 1905年黑子相对数为波峰时,降水量为波谷200 mm
  • 16. 根据以前对太阳黑子数量变化的观察记载,1987年.是太阳活动谷年,1990年是太阳活动峰年。请你预测2020年后遇到的第一个峰年是( )
    A . 2025年 B . 2021年 C . 2022年 D . 2023 年
  • 17. (2021七下·长兴期末) “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月球的展示,体现了很高的科技含量。为了能让红旗在月球表面长时间保存,科研队员在设计时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的是(   )

     

    A . 月球表面随处可见环形山 B .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 C . 月球表面有很强电磁辐射 D . 月球表面有紫外线
  • 18. (2021七下·越城期末) 如图是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月球卫星发回的月面照片,下列与月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较暗部分是海洋或湖泊 B . 陨石撞击月面会形成环形山,同时发出巨大的爆炸声 C . 月球上的昼夜温差比地球上的昼夜温差大 D . 如果你乘坐“嫦娥N号”登上月球,你的质量会是地球上的1/6
  • 19. (2021七下·拱墅期末)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着陆,并传回着陆影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月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 B . 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是由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 C . 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称为月陆 D . 月球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大气
  • 20. (2020七下·乐清期末)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下列四幅月面景观图中不是由于没有空气引起的是(   )
    A . 月球表面环形山的形成 B . 月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较小 C .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达300℃ D . 月球表面听不到声音
二、填空题
  • 21. (2022七下·仙居期末) 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

    1. (1) 甲图是用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A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是 。
    2. (2) 乙图是嫦娥四号拍摄的月球背面照片,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月坑,即
  • 22.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产量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具有周期性,2012年太阳黑子数处于峰值,下一次太阳黑子数的峰值会在年出现。
    2. (2) 图乙为当地野生山菇年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野生山菇产量总体呈趋势。
  • 23. (2020七下·长兴月考)   2009年7月22日,浙江省出现了300年一遇(下一次日全食得等到2309年6月9日)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食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时间超过6分钟,如图为中国最佳观测点拍摄的日全食时太阳的“贝利珠”照片。

    1. (1) 图中被遮挡住发黑的部分属于太阳大气层中的       (填字母,下同)。
      A . 光球层 B . 色球层 C . 日冕层 D . 对流层
    2. (2) 图中闪亮主体部分的主要太阳活动是     
      A . 太阳黑子 B . 耀斑 C . 太阳风 D . 极光
    3. (3) 下列现象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A . 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 B . 昼夜交替现象 C . 扰乱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 D . 产生“磁暴”现象
  • 24. 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是,其中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和地球间的平均距离是38.44万千米,月球本身(填“发光”或“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太阳光照亮的月面。
  • 25. 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太阳大气层中,亮度最大的是(填字母,下同)层,厚度最大的是层。

    2. (2) 发生在A层中的和B层中的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 26. 在“嫦娥一号”成功撞击月球后,“嫦娥二号”也已成功发射升空,并正在绕月飞行。我国探月工程的下一步目标是发射一个月球着陆器和月面车,以对月球表面进行进一步探测。“嫦娥二号”在绕月飞行时, (填“受”或“不受”)月球引力的作用;月球着陆器不能利用降落伞进行月面着陆,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

三、实验探究题
  • 27. 小军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小军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细沙的盘子、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  m(克)

    体积V(厘米3

    下落高度(厘米)

    坑的深度d(厘米)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有关。
    2. (2) 由(填实验序号)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 (3) “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
    4. (4) 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另外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 28. 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 (1)

      有科学家用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  。

    2. (2) 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           。

  • 29. 根据我国“风云二号”卫星的实时监测,2001年3月28日17时40分至22时,太阳连续爆发6起中等强度的耀斑,其中19时40分左右和20时20分左右的太阳耀斑持续时间近1个小时。29日17时50分左右,太阳又爆发一次强烈的耀斑,持续时间约1个小时,耀斑喷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一一一“太阳风暴”几个小时就可抵达近地空间。本次太阳峰年自1996年8月拉开“序幕”,1999年3月进入极盛期。从理论上说,目前太阳活动已逐渐走下坡路了。但它似乎并不服气,仍不时给地球通信、卫星、电力一点“颜色”看,专家认为这种现象还是正常的。
    1. (1) “太阳风暴”对地球的重大影响是( )
      A . 给予地球特别多的能量 B . 使地球的温度升高很多 C . 使地球的降水增加很多 D . 产生磁暴现象
    2. (2) “耀斑”出现在太阳的( )
      A . 核部 B . 光球层 C . 色球层 D . 日冕层
    3. (3) 根据太阳活动的周期,本次太阳峰年要真正滑入“谷底”,即太阳活动极小年的时间大约是( )
      A . 2007年前后 B . 2004年前后 C . 2001年前后 D . 2012年前后
    4. (4) 文中“颜色”主要是指太阳活动给地球和人类带来的哪些影响?
  • 30. 2017年4月初,太阳出现了3次强烈的辐射爆发,导致世界许多地区出现了无线电中断。据科学家分析,这次太阳活动分为3个阶段,其中最后一个阶段是日冕物质抛射,对外释放出太阳大气中的部分物质,运动速度较慢。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结合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国际上规定,从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1周,从2009年开始为第周。观测太阳黑子时一定要注意,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会对造成永久性损伤。
    2. (2) 这次太阳活动中最后阶段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来自图中的      (填字母)。
      A . 甲处 B . 乙处 C . 丙处 D . 丁处
    3. (3) 太阳活动对地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现象中,与太阳活动的强烈程度没有关系的是      
      A . 发生日食现象 B . 地球上的短波通信受到干扰 C . 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 D . 地球上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
  • 31.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产量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具有周期性,2001年太阳黑子数处于峰值,下一次太阳黑子数的峰值会在年出现。
    2. (2) 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野生山菇产量总体呈现趋势。
  • 32.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如图甲),实现了中国航天历史性的突破。

    1. (1) 如图乙的太阳系示意图中,火星是其中的 (填写字母)。
    2. (2) 着陆火星前,巨大的降落伞打开(如图丙),使着陆组合体速度降低到100米/秒以内,然后依靠底部强大的反冲火箭工作使之进一步减速,直到着陆组合体进入悬停避障状态。

      ①若打开降落伞减速时恰好竖直下降,并只受到阻力F1和火星引力F2的作用,此时F1 (填“>”“<”或“=”)F2

      ②我国载有“玉兔”号月球车的月球着陆器在落月过程中也要减速,但不能用降落伞实现,这是因为

      ③着陆组合体悬停时,相对火星表面来说反冲火箭喷气的方向为

    3. (3) 着陆组合体着陆时间只有9分钟左右,也被叫做“恐怖9分钟”,需靠组合体“自主判断、决策”,这是因为火星距离地球至少5.4×1010米,最远超过4×1011米。如果着陆组合体通过电磁波信号与地面控制中心通信,信号来回至少需要 分钟。(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
四、解答题
  • 33. (2021七下·嘉兴期末) 如图为嫦娥五号着陆器依靠四个“脚掌”停留在月球一平原低陷地带的情景。着陆器总质量为2.4吨,每个“脚掌”与月面的接触面积为3000厘米2。已知1千克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为1.62牛。

    回答以下问题

    1. (1) 月球表面平原等低陷地带被称为
    2. (2) 在图中画出此时着陆器所受重力示意图。
    3. (3) 计算着陆器对月面的压强为多大?并说明把每个“脚掌设计如脸盆大的原因。
  • 34. “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这为继2008年实现太空行走后,我国科学家对宇宙更进一步的探索,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 (1) 如图,在月面图像上,我们可以看见许多大小不一的月海和环形山,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月球遭遇小天体撞击后形成的 B . 月球上缺少像地球大气一样的天然屏障 C . 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图形 D . 月球上存在大小不一的海洋和环形山地
    2. (2) 据报道:月球上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温差可超过350摄氏度。最主要原因是 ( )
      A . 月球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B . 月球上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C . 月球表面重力小,没有大气 D . 月球上的一天时间比地球长
    3. (3) 科学家们发现,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要比正面多得多,请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 3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11年11月3日,科学家观测到一个巨大的耀斑从太阳表面喷射,其强度达到X 1.9级,是迄今观测到的最大的耀斑.此次太阳耀斑非常强烈,中断了地球通讯系统长达45分钟.

    材料二: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亿焦耳/(米2•年)]

    1. (1) 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层,它的形成原因是
    2. (2) 与耀斑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因此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3. (3) 除材料一中提到的以外,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还有哪些?
    4. (4) 材料二中等值线a为,b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