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

更新时间:2023-05-07 浏览次数:37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2023高三下·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网络文学在中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这个“现实”是包含几亿读者、上千万写作者、数十万签约写作者、数百家网站、数万部作品的网络文学活动。从广义的角度看,凡是那些在互联网上首发的作品都是网络文学;如果从狭义的角度看,只有那些在互联网上首发,与网络读者产生互动,并以此创作获得收入的文学作品才可称为网络文学。中国网络类型小说接续的是中国传统类型小说的文脉,有人将网络文学称为中国当代通俗小说。从文学的功能上说,网络文学关注的首先是文学的娱乐功能,当然文学的认识、教育功能在网络文学中并没有失去,只是网络文学更注重读者体验,更强调寓教于乐。

    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以现代精神和现代的形式完成了文学的现代变革。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的对象是鲁迅所批判的封建旧文学,陈独秀所说的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从形式上看,网络文学将五四文学批判的旧文学(类型化的通俗小说)重新复活了。那么,网络文学是否在走历史的回头路呢?

    网络文学与五四新文学面对的历史语境不一样。五四新文学面对的是晚清以来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局面。救国、图强是文化先驱们面临的根本任务,因此他们认为应当致力于器物之变、制度变革和文化变革。中国现代文化变革借助于文学,通过文学改变国民的精神灵魂。中国现代文学是写实的文学,普通平民代替才子佳人、王侯将相成为作品的主人公,现代文学作品中充满了祥林嫂、阿Q、觉新、祥子等悲苦的人物形象,整体风格是沉郁的、悲凉的。在文化上,积极向西方学习,以民主、科学、自由、博爱、平等、个性解放等现代思想对国民进行精神启蒙。在文学形式上,借用欧化的语言和欧化的形式,开启了中国文学的“雅化”道路。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网络文学面对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文学开始边缘化。高等教育不断普及,全民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文学对民众启蒙的意义下降。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文学的世俗化色彩增强,文学的消遣功能增加,网络媒体的普及应用与中国社会的世俗化和多元化发展相契合,娱乐化的网络文学应时而生。

    网络写作发表的环境与传统文学有根本的不同,写作的内容和风格自然也有较大改变。在网络上,作者和读者不喜欢一本正经地说话,轻松、戏谑的表达成为网络流行的语言风格。在网络语境中,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网络流行语、符号、表情等,各种调侃、有趣的表达写进文学作品。网络文学的兴起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成就的表征:改革开放为网络文学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使大批通俗化、消遣性的文学作品通过互联网获得了读者;改革开放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使更多的人有大量的消遣娱乐时间来阅读小说;改革开放以来自由、开放的文化环境,使网络文学广泛吸收、借鉴中外文化与文学资源;改革开放4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力,为网络文学提供了文化自信,带来了网络文学积极、开朗、乐观的格调。

    (摘编自周志雄《文学史视域中的网络文学》)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传统类型小说具有认识和教育的功能,中国网络类型小说也保留了这些文学功能。 B . 面对落后挨打的局面,五四新文学试图寻求器物、制度、文化的变革以实现救亡图强。 C . 中国现代文学变革,在作品的主人公身份、思想文化、文学形式三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D . 改革开放为网络文学兴起提供了良好环境,网络文学的发展也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成就。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相较于网络文学对娱乐功能和读者体验的重视,传统文学更侧重于将娱乐当做实施教化的途径。 B . 现代文学革命批判封建旧文学、贵族文学和山林文学,可见这些文学在精神和形式上无可取处。 C . 网络文学同五四文学所批判的类型化的通俗小说在形式上有相似处,但在内容上已经与时俱进。 D .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全民文化水平提高,文学的消遣功能大于启蒙意义,文学边缘化成为必然。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网络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区别()
      A . 前者面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计划经济开始转型的形势,后者面对晚清以来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局面。 B . 前者借助网络语境中的表情符号等形成轻松有趣的风格,后者用欧化的语言和形式,开启了中国文 学的“雅化”道路。 C . 前者借鉴西方文化与文学资源的同时具有文化自信,后者积极地向西方学习民主、科学、自由、博爱等现代思想。 D . 前者得益于综合国力的增强,呈现出积极、开朗、乐观的格调,后者肩负特定的历史使命,整体风格沉郁、悲凉。
  • 2. (2023高三下·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知道我们在探索最深奥的秘密。人类的未来取决于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宇宙间有若干千亿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在这样庞大的数量里,为什么我们这些隐藏在宇宙中某个被遗忘角落里的人类就这样幸运呢?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只是人类尚未发现而已。

    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而地球仅是其中之一,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人类是在这里诞生和成长和成熟起来的。正是在这个星球上,我们激发了探索宇宙的热情,我们正在痛苦和不安之中掌握自己的命运。

    (摘编自《宇宙的边疆》)

    材料二:

    火星这位“好邻居”之所以吸引着人类的目光,主要是因为它有一个其他星球都没有的特质-最像地球。有多像呢?火星的自转速度几乎与地球相同,火星上的一天有24小时37分钟。火星的公转周期是687天,火星自转轴的倾斜角度与地球相近,所以火星也像地球一样拥有四季,只不过每个季节持续的时间是地球的两倍左右。火星的地貌也和地球差不多,有高原、平原和环形山等。火星上还有大气、水、各种矿藏和氧化物。火星矿产资源丰富,根据带回的样品分析,火星上钛铁矿的资源储量高达1500万亿吨。其中最特别的是,火星的大气层中有臭氧层。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利于生物在火星表面的生长发育。所以,火星有可能支持生命的存在,并且有可能被改造为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摘编自《火星为什么值得探测》)

    材料三:

    在人类发射的近200个深空探测器中,绝大部分都是探测月球和火星的。然而,人类并没有忘记走向更远的深空。特别是最近10年来,人类对太阳系小天体的兴趣逐渐增加,试图发现地球上难以获得的稀有资源,并将其带回地球。

    在太阳系所有的岩体类天体中,地球的引力场最大。因此,要达到离开地球所需的加速度也是最大的。进入深空的第一个技术挑战是脱离地球引力。

    当探测器被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就可以脱离地球引力进入行星际。深空探测器的飞行轨道,是受行星位置和其引力场影响的。因此,需要事先优化设计发射窗口和轨道。设计的目的一般有两个:一是做到燃料最省,二是做到尽快到达。为达到这两个目的,需要利用行星际中两个特殊的引力效应。一个是可以利用各天体之间的引力平衡点,探测器在该点受到的引力作用最小。在此处做变轨,可以做到最节省燃料。另一个可以利用的是特殊的引力效应,即借助天体的引力来加速。

    人类在地球上着陆和返回的经验,几乎无法在其他天体上直接应用,在地外天体上着陆和起飞都非常困难,目前人类所掌握的技术并不成熟。但在小天体上着陆与起飞是完全不同的技术。首先,由于小天体引力场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与其说在其上着陆还不如说是与其轨道交汇。因为无法借助其引力的力量,所以需要拥有非常精准的轨道设计和自动控制能力。其次,着陆时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碰撞,如果无法将探测器在相互接触的一刹那锚定,探测器将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很快弹跳起来。

    第三个技术挑战是远距离通信。通讯距离越远,无线电波经过长距离传输,能量将会扩散和衰减。其次,远距离通信会带来时间延迟,使得探测器必须具备自主判断和运行的能力。

    (摘编自吴季《深空探测的现状、展望与建议》)

    材料四:

    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在“天宫”实现太空会师,这幅历史性的画面标志着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从“东方红”“嫦娥”到“天宫”,中国航天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这些年,中国在航天领域始终笃定自力更生、戮力创新之路,到今天能够独立掌控自己的命运,突破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部组件和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坚持自主创新的路线得到了实践的最好证明,这反过来又更加坚定我们坚持自主创新的决心,中国航天将在这样的良性循环里不断取得海量的正反馈。

    可以预见,在未来10-20年,深空探测将成为国际上航天大国竞相角逐的一个重要战场。近年来,中国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的实施,为实现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同时,重大科学发现将越来越多地诞生于深空探测领域,人类的生存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的发展进步。基于此,中国应加快开启深空探测新征程,持续开展深空探测任务,加速推进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

    (摘编自《“太空会师”: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1. (1)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B . C . D .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宇宙的了解程度,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成熟起来。 B . 因为火星最像地球,可能支持生命存在,也可能成为人类宜居星球,所以值得探测。 C . 地外天体着陆起飞很困难,将消耗更多的燃料,这给人类深空探测带来了一定困难。 D . 天宫会师是中国坚持自力更生、戮力创新的证明,是中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一步。
    3. (3) 学校将举办主题为“我国是否有必要大力进行深空探测”的辩论赛,作为正方代表,你将如何说服对手呢?请结合材料梳理你的发言要点。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儿子的敌人

    莫言

    黎明时分,震耳欲聋的巨响把正在梦中挣扎的孙寡妇惊醒了。爆炸的强光像闪电抖动,气浪震荡窗纸,发出嗦嗦声响。她想,大慈大悲的菩萨,保佑我的儿子吧。

    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大林前年死在打麻湾的战斗中,小儿子小林正在随军攻打县城。

    炮声停止了,从西南方传来一阵刮风般的枪声,似乎还夹杂着人的呐喊,军号的声音似乎漂浮在枪声和人声之上。她知道,只要有号声,就说明儿子还活着。小林是个号兵。中午时分,又一阵枪声响过,但这一次她没有听到军号。她浑身打着哆嗦,飞快地跑出去。她看到了一些穿着灰色军衣的兵,她知道他们是和儿子一伙的。

    没等她跑出村子,络绎不绝的担架队就挡住了去路。担架队漫长得像一条河。她哭嚎着,跟着往前跑。一个女卫生员拉住她的胳膊,粗声粗气地说:大娘,您就不要添乱了!

    她把哭声强压下去,悲哀鼓得胸腔疼痛难忍。

    黄昏时刻,做完手术的伤兵都抬走了,神情疲惫、胸前血迹斑斑的医生和嗓音嘶哑的女卫生兵也走了,留在场院里的,是死去的士兵。

    后来,村长和民兵架着她的胳膊把她送回了家。一路上她像撒泼的女孩,身体往下打着坠儿。民兵把她抬到炕上,村长大声说:睡吧,老婶子,小林没死,你就等着享福吧!

    她嗫嚅着:不,你们骗我,小林死了,小林……她迷迷糊糊地闭上了眼睛。

    她刚刚闭上眼,就听到胡同里一阵喧哗。一个清脆的声音问讯着:“这里是孙小林的家吗?”

    她大声答应着坐起来,就像一团云从炕上飘下来,随即她就看到,那个昨天见过的女卫生兵提着一盏放射黄色光芒的马灯,背着一个棕色的牛皮挎包,带子上栓着一个伤痕累累的塘瓷缸子,还有一条洁白的毛巾,清脆的声音就从她口里发出:“这里是孙小林家吗?”

    女卫生兵表情严肃。两个青衣民夫抬着担架站在身后,担架上捆着一根粗大的席筒。女卫生兵将一把金黄色的铜号递给她:“孙大娘,您的儿子孙小林,在攻打县城的战斗中,光荣地牺牲了!”

    她感到那把军号就像一块烧红了的热铁,烫得手疼痛难忍,还发出滋滋啦啦的声响。她把烫人的铜号紧紧地接在怀里,就像接住吃奶的婴儿。

    “孙大娘,您的儿子牺牲在冲锋的队列里,他的死是光荣的。请您赶快验收,我们去送别人的儿子回家。”

    村长歪过头吩咐民兵队长:“把席子解开,让大婶看看儿子。”

    一道灿烂的绿光随着席筒的张开流泻出来。她的哭声一下子堵住了。她看到,一个身穿绿衣的士兵鲜明地出现在她的眼前。菩萨啊,她的心激动地跳动着,这不是我的儿子!他们抬来的不是我的儿子!她把头低下去,一直低到离那个士兵很近的地方。她嗅到了像结了冰的糖葫芦散出的甜丝丝的气味。死者很年轻,跟她的儿子同样年轻,肯定也没超过二十岁。看上去非常柔软的头发遮住了他的额头,脸色像冻了的苹果,凝着一层深红的蜡光,两道浓眉下,漆黑的睫毛交叉在一起。这是一张年轻漂亮的脸,脸上凝固着甜蜜的微笑。

    女卫生员眼里跳动着惊恐不安的光芒:“这怎么可能?我亲眼看着他卷进席筒的,他没穿敌人的衣服。”

    民兵队长冷冷地说:“好啊,你们把一个敌人抬了回来!你们把烈士的遗体抛弃了!”

    女卫生员大喊着:“胡说!”

    “别急,”村长老练地说,“也许是临时换了套衣服?这种事情打扫战场时经常有。大婶子,你好好认认,这是不是小林?

    她把眼睛几乎贴到了青年的脸上,唤到一股熟悉的奶腥气。她将死者额上那缕头发拢上去,看到他双眉之间有一个蓝色的洞眼,边缘光滑而规整,犹像匠人用钻子钻出来的。她默念着:也是个苦孩子啊!她的眼泪如同连串的珠子,滴落在死者手上。这时,她听到一个细弱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大娘,我不是您的儿子,但请说我就是您的儿子,否则我就要被野狗吃掉。大娘,求求您,您对我好,我娘也会对您的儿子好……”

    她感到鼻子一阵酸热。她把脸贴到士兵脸上,大声哭喊着:“儿子,你就是我的儿子……”

    她找出一条新的毛巾,蘸了热水给他擦脸。她将小林与眼前的士兵进行了对比,越来越感到他们相似,简直就像孪生兄弟。她找出小林的衣裳,给他换上。她想,无论如何也得弄副棺材。她把墙相那个木柜拖出来,将破衣烂衫揪出来。她嘟哝着:“孩子,委屈你了……

    她听到有人在胡同里大声喊叫:“这是孙小林的家吗?”

    她急忙从炕上爬起来,到了大门外,看到那个女卫生员提着一盏马灯,斜背着一个牛皮挎包——带子上拴着一个伤痕累累的搪瓷缸子和一条洁白的毛巾——急匆匆地走过来。女卫生员身后,两个子衣民夫抬着一副担架,担架上捆着一根粗大的席筒。女卫生员满面悲凄,低声问讯:“这里是孙小林的家吗?”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二部分开头写她“就像一团云从炕上飘下来”,比喻新奇生动,表现了孙寡妇体力透支心力交瘁和迷迷糊糊的状态。 B . 小说主要通过孙寡妇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叙述故事,有利于细腻地表现人物在战争中的复杂心理,丰富了叙述的层次性。 C . 作者有意重复安排“女卫生员来家通知孙寡妇”的情节,同样的打扮和语言,强化了小说情节的起伏波澜和悲剧气氛。 D . 战争中的村庄本应弥漫着火药味、血腥味,而孙寡妇却从去世士兵身上闻到了“甜丝丝的气味”,表现了她的念子心切。
    2. (2) 小说中颜色的描写多次出现,既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更有助于表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请据此梳理小说第二部分中孙寡妇的心理变化过程。
    3. (3) 莫言对诺贝尔委员会将自己的风格定义为“幻觉现实主义”的说法表示认可,他说:“作家的责任本事就是写出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东西,有变形有夸张有想象有虚构。”请结合小说的具体情节,谈谈莫言是如何体现这一创作理念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2023高二下·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薛王李业之舅王仙童,侵暴百姓,御史弹奏;业为之请,紫微、黄门覆按。姚崇、卢怀慎等奏:“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无所枉,不可纵舍。”上从之。由是贵戚束手。闰月丙子 , 申王李成义请以其府录事为其府参军,上许之。姚崇、卢怀慎上言,“臣窃以量材授官,当归有司;若缘亲故之恩,得以官爵为惠,踵习近事,实紊纪纲。”事遂寝。由是请谒不行。或告太子少保刘幽求、太子詹事钟绍京有怨望语,下紫微省按问。姚崇、卢怀慎言于上曰:“幽求等皆功臣,乍就闲职,微有沮丧,人情或然。功业既大,荣宠亦深,一朝下狱,恐惊远听。”贬幽求为睦州刺史,绍京为果州刺史。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重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 , 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

    (摘编自《资治通鉴·唐纪》)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B . 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C . 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D . 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敕,指敕令,我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一种,一般适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等事件。 B . 丙子,指纪日方法。汉族民间使用天干、地支按顺序依次搭配在一起以纪年、月、日。 C . 谢,本文中意思是道歉,与《孔雀东南飞》中“阿母谢媒人”的“谢”意义相同, D . 事,本文中意思是政治事务,与《鸿门宴》中“吾得兄事之”的“事”意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申王向皇上请求授予部下官职,姚、卢二人认为量材授官是有关部门的职权,皇上赏赐官爵会扰乱朝廷纲纪。他们的建议被采纳,请托之风遂止。 B . 姚、卢二人向皇上进谏,刘幽求等人功劳大,深受恩宠,被安排闲职有所埋怨是人之常情,将其下狱会使天下人震惊。意见最终没有被听取。 C . 姚崇因丧子告假期间很多政务被积压,同为宰相的卢怀慎不能裁决。皇上表示天下大事交给姚崇,卢怀慎只需安坐着安抚雅士俗人就可以了。 D . 姚崇制定的法度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被更改,虽然比不上管仲、晏子能将制定的法度终身实施,但也称得上是一位“救时之相”。姚崇对此也颇为得意。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无所枉,不可纵舍。

      ②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

  • 5. (2019高一下·抚顺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① 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②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③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④。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释】①此词写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53岁,闲居11年后被起用,又受到主和派诬陷而落职。②燃犀:点燃犀牛角。传说点燃犀牛角能照见水中鬼怪。⑧元龙:陈元龙,三国时人,为人忠亮高爽,有扶世济民大志。④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隐居自适的生活。

    1. (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西北浮云”既可能是如“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中真实的浮云,也可能是指大宋沦陷的北国江山。 B . “斗牛光焰”与苏轼《前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斗牛”都指斗宿和牛宿。 C .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与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中“空”均是空荡的意思。 D . 词最后三句与开篇战云密布的形象不同,夕阳中航船卸落白帆,在沙滩上抛锚,渲染一派和平景象。
    2. (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这首《水龙吟》中,也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两句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说明理由。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形容愁绪,或言愁千斛万斛,或言愁如江如海,总之是极言其多。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却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孤独、无奈和说不尽的思绪用“”代之。
    2. (2) 《望海潮》词中的“”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写都市户口的繁庶。
    3. (3)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宋文帝刘义隆之所以北伐是想取得“”的功绩,但是其结局却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华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是衡量万物价值的尺度,人的道德准则并非来自神的诫命,而是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也并非来自神的启示,而是源于人的内心。这种思维定式为中华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且以春秋战国时代最重要的两位思想家孔子、庄子为例。孔子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   ①   。在政治活动失败后,又以韦编三绝的精神从事学术与教育,真正做到了“发愤忘食,乐而忘忧”,正是积极有为的这种人生态度使他对生命感到充实、自信,从而对真与善的追求中实现了审美的愉悦感 , 并升华进入诗的境界,这就是被后儒所叹慕不已的“孔颜乐处”。孔子如此,庄子又何尝不然?庄子以浪漫的态度对待人生,他希冀着超越现实环境的绝对自由,但在追求人生的精神境界而鄙薄物质享受这一点上则与儒家   ②   。正是在这种潇洒、浪漫的人生态度的基础上,庄子才能在自由的精神世界中展翅翱翔。儒、道两家    ③    , 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    ),我觉得不如称之为诗意的人生观更为确切。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学者把他们的人生态度,称之为审美的人生观 B . 他们对人生的态度,被学者称之为审美的人生观 C . 学者称他们的人生态度为审美的人生观 D . 他们对人生的态度,学者称之为审美的人生观
  • 8. (2023高三下·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春暖花开,正是踏青赏景、拍照留念的好时候。但为什么眼睛观察到的漂亮景物,拍下来就没那么好看了?

    这是因为相机和人眼 ,成像效果却大不相同。相机算是仿生学产品,人眼的瞳孔能放大缩小,控制进入眼睛的光量,相机中的光阑也能放大缩小从而控制进光量;视网膜上的视觉神经细胞 ,相机的感光元件也是将光转换为电信号,再将信号传递给处理器。

    人眼能够观察到的范围很广, 。相机则不是这样,离相机距离一致,方位不同的物体,都能清晰成像。人们欣赏美景时,清晰成像范围内往往是景物中美丽的那部分,杂乱的次要元素则不在清晰成像范围内,变成了模糊的旁景。感觉照片拍得一般,往往是因为景物周围杂乱的旁景在照片里变得十分清晰,存在感十足。

    另外,观察者人眼的景深与拍摄设备的景深不相同时,人眼所观察到的图景与照片记录的图景就有差别。这些差别或许让照片看起来平平无奇,也可能使照片更加惊艳。手机厂商往往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来模仿浅景深的拍摄效果-拍摄主体清晰,背景进行模糊处理,使拍摄的照片看起来更漂亮

    摸清楚相机成像特性后,从相机的“视角”去观察世界,你拍照会更加得心应手。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 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B . 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C . “也许有吧,——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D . 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郭熙《林泉高致》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

    一山一世界,三远三视角。以上材料中,郭熙提醒山水画的创作者要从高远、深远、平远等不同视角去观察山的形色意态,结合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视角来描绘自然景物。

    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