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二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

更新时间:2023-04-28 浏览次数:1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全部既定任务,与神舟十五号乘组交接后,于2022年12月4日乘坐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器返回地球时,进入大气层的最下面一层是(  ) 
    A . 对流层 B . 暖层 C . 中间层 D . 外层
  • 2. 用真空采血管抽血时,将采血针一端刺入人体静脉后,采血针另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的胶塞,血液便会自动流入采血管。血液能够流进真空采血管的动力来自(  ) 
    A . 血液自身重力 B . 护士的拉力 C . 人体内血压 D . 大气压强
  • 3. 下表是2022年舟山连续6个月的平均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其中4月的数据未标出。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平均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 

     
     

     4~10 

     
     

     3~9 

     
     

     8~16 

     
     

     ? 

     
     

     15~23 

     
     

     21~29 

     

     根据表中信息推测,4月的数据最有可能的是(  ) 

    A . ﹣2~36 B . 4~16 C . 12~21 D . 22~34
  • 4. 如图表示水循环中的海陆间循环,其中丙、丁分别表示陆地水和海洋水,则环节①表示的是(  ) 

     

    A . 水汽输送 B . 径流 C . 蒸发、蒸腾 D . 降水
  • 5. 已知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0g,则50℃时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 B .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2 C .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2:3 D . 溶质质量分数为50%
  • 6. 在血液检查时,常需要测量血液的密度。如果用密度计测量,需要血液量较多。医院常用一个巧妙的方法:先在几个试管中分别装入已知不同密度的、呈淡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如图),然后分别在每个试管中滴进一滴血液,根据下面某个原理就能知道血液的密度。这个原理是(  ) 

     

    A . 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B . 物体的沉浮条件 C . 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D . 血液的颜色变化
  • 7. 许多物质能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 . 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C . 肥皂水中,肥皂是溶质,水是溶剂 D . 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 8. 课本上的插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下列插图表示的意义有错误的是(  ) 
    A . 手按矿泉水瓶感受浮力的存在 B . 覆杯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C . 气体对流规律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D . 烧红的玻璃能导电说明玻璃是导体
  • 9. 如图是教材中“瓶中取袋”实验,其中“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时,越拉越费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塑料袋与玻璃瓶之间的(  ) 

     

    A . 气体越来越多 B . 气体越来越少 C . 气压越来越大 D . 气压越来越小
  • 10. 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需要进行多次实验或测量。下列实验中,属于为了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①“分离酒精和水混合物”时,进行多次蒸馏实验; 

     ②“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时,换用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多次测量; 

     ③“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④“研究植物的向地性”时,选用多粒种子进行实验;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1. 小波在测量并联电路的电流时,用电流表的不同量程先后测出1、2位置的电流,其电流表示数分别对应图甲、图乙,则通过L2的电流为(  ) 

     

    A . 0.64A B . 0.8A C . 1.6A D . 1.76A
  • 12. 观看影视剧常会有这样的情节:病人心脏骤停,医生给病人注射一种激素,俗称“强心针”,达到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恢复心脏活跃的抢救目的。这种激素是(  ) 
    A . 肾上腺素 B . 性激素 C . 胰岛素 D . 生长激素
  • 13. 如图是某品牌的榨汁机。该榨汁机设置了双重开关,电源开关S1和安全开关S2 . 当杯体倒扣在主机上时,S2自动闭合,此时再闭合S1 , 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榨汁。下列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 B . C . D .
  • 14. (2020·三门模拟) 在其他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对下列四种溶液作对应的处理,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的是(    )
    A . B . C . D .
  • 15. 同学们利用如图实验测试人的反应快慢,步骤如下:①在安静的环境下测试,甲同学松开直尺,乙同学将尺夹住,记录乙同学捏住尺的位置所对应的刻度;②在播放音乐的环境下测试,让乙同学边听音乐边完成反应快慢测试;③甲、乙同学互换角色,重复上面实验;④多次实验,整理数据如下表             
     

     被测试者 

     
     

     甲同学 

     
     

     乙同学 

     
     

     不听音乐 

     
     

     听音乐 

     
     

     不听音乐 

     
     

     听音乐 

     
     

     刻度距离平均值(cm) 

     
     

     15 

     
     

     20 

     
     

     21 

     
     

     24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  ) 

     

    A . 甲同学反应慢,听音乐对甲影响比乙大 B . 甲同学反应慢,听音乐对甲影响比乙小 C . 甲同学反应快,听音乐对甲影响比乙小 D . 甲同学反应快,听音乐对甲影响比较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9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 16. 如图为“富氢水杯”,宣称水中富含氢气对人体有益,据图回答问题。 

     

    1. (1) “富氢水杯”的工作原理是电解水,其结构如图所示,产生氧气的电极与电源的 极相连,该气体可以用   来检验它。 
    2. (2) 查阅资料可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20℃时,1L水中可以溶解的氢气体积为0.001mL,因此常温下水中不可能富含氢气,那么可以增大氢气溶解性的方法有
  • 17. 某同学帮妈妈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如图是被扎到手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同学被月季刺扎到手时,是先感觉到痛还是先缩手?。 
    2. (2) 如果①代表的是手部皮肤内的感受器,那么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3. (3) 体检时,医生有时会在指尖针刺采血,我们可以忍痛不缩手,这说明  。 
  • 18. 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模拟调光灯。试分析回答: 

     

    1. (1) 实验中,金属夹可以在铅笔芯上左右移动,则铅笔芯、金属夹等组成的装置相当于 (写一种电路元件)。 
    2. (2) 当向左移动金属夹时,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大,这一看不见的变化可由看得见的现象来呈现,这里的“看得见的现象”是指 。 
  • 19. 天宫课堂第三课刘洋展示了生命生态实验柜里的水稻。经过70多天的生长,水稻已从饱满的种子变成了水稻植株。不过,它们的样子看起来东倒西歪,这主要是因为失去了  的刺激,水稻的茎生长方向也变得杂乱无章了,但植物的大部分根都会扎到土壤去,是因为植物还具有  性。 

     

  • 20. 如图为我市2022年11月底发生的雷电现象,雷电是云层与大地之间或云层与云层之间的放电现象,放电的两者所带的是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云层和空气摩擦带电的实质是 (选填“产生了新电荷”或“电荷发生了转移”)。 

     

  • 21. 当前的AI(人工智能)领域已发展到用计算机程序来模仿人脑神经细胞活动的阶段。某款AI机器人,其温度控制模块通过大量人工神经元(如图为一个人工神经元示意图)连接在一起,并不断变换输入数据来处理信息。该图中的B模拟的是人脑神经元中的  。以下属于神经细胞的有  。(A.嗅觉细胞;B.味觉细胞;C.感光细胞;D.肌细胞) 

     

  • 22. 观察自然现象,通过实验研究揭示其原理,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 

     

    1. (1) 高山或高原地区,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我们可以用高压锅来煮饭,那么高压锅运用了实验 (选填“甲”或“乙”)的原理。 
    2. (2) 天宫课堂上,西藏分会场的同学提问:我们西藏地区海拔高,气压低,容易把水烧开,太空中是否容易把水烧开呢?王亚平答:因为在失重条件下,水 选填“能”或“不能”)进行对流,所以不容易烧开。 
  • 23. 如图所示为一个健康成年人在一次进食后体内血糖含量调节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A处表示胰岛素分泌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 (2) 从图中可以看出,正常人体的血糖含量是在激素调节和  调节的相互作用下,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 24. 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把两根铜丝和一根铁丝与灵敏电流计串联成闭合电路,然后把铜丝和铁丝的一个连接点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保持低温,另一个连接点放在火焰上加热,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表明这时闭合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塞贝克把这种电流叫做“热电流”,把这种电路叫“热电偶电路”。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按如图所示的电路,模拟塞贝克实验,探究决定“热电流”大小的因素, 

     通过实验测得了电流的大小与温差关系的一组数据: 

             
     

     两接点间的温差/℃ 

     
     

     0 

     
     

     1 

     
     

     100 

     
     

     200 

     
     

     300 

     
     

     500 

     
     

     800 

     
     

     1000 

     
     

     电路中的电流/A 

     
     

     0.000 

     
     

     0.001 

     
     

     0.064 

     
     

     0.142 

     
     

     0.229 

     
     

     0.417 

     
     

     0.731 

     
     

     0.956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电路中的电流随两点间的温度差的增大而 。 
    2. (2) 热电偶电路产生热电流的条件是①两连接点之间有温度差;②用不同金属丝;③。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格,第25-26小题,每空2分,第27-29小题,每空3分,共40分) 
  • 25. 某同学发现将提着的物体浸在水中,会感觉省力一些,物体浸入越多省力感觉越强烈。于是他将一块300cm的金属块,把体积划成三等份,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得到了表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cm3 

     
     

     物体重力 

     

     G/N 

     
     

     测力计示数 

     

     F/N 

     
     

     浮力 

     

     F/N 

     
     

     排开水的重力 

     

     G排水/N 

     
     

     1 

     
     

     100 

     
     

     6 

     
     

     5 

     
        
     

     2 

     
     

     200 

     
     

     6 

     
     

     4 

     
        
     

     3 

     
     

     300 

     
     

     6 

     
     

     3 

     
        
    1. (1) 实验中溢水杯的作用是 。 
    2. (2) 该同学进行1、2、3这三次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 
    3. (3) 要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在此实验基础上,还要补充的实验有 (写出一个即可) 
  • 26. 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测量小灯泡灯丝电阻时发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灯丝阻值也越大。据此进行如下研究: 

     【建立假设】①灯丝两端电压增大,电阻增大:②灯丝温度升高,导致电阻增大: 

     【实验方案】 

     ①按图连接好电路,将灯丝浸入装满纯净冷水的大烧杯中(如图)。 

     

     ②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格中。 

     ③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重复步骤②。 

                   
     

     次数 

     

     1 

     

     2 

     

     3 

     

     4 

     

     5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1. (1) 实验时将灯丝浸入纯净冷水中的目的是 。 
    2. (2) 分析数据,可初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 27. 某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为了探究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温度/℃ 

     
     

     25 

     
     

     25 

     
     

     25 

     
     

     50 

     
     

     60 

     
     

     70 

     
     

     25 

     
     

     溶剂种类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酒精 

     
     

     溶剂质量/g 

     
     

     10 

     
     

     20 

     
     

     30 

     
     

     20 

     
     

     20 

     
     

     20 

     
     

     10 

     
     

     溶质M质量/g 

     
     

     7 

     
     

     7 

     
     

     7 

     
     

     5 

     
     

     5 

     
     

     5 

     
     

     7 

     
     

     溶解物质质量/g 

     
     

     2.1 

     
     

     4.2 

     
     

     6.3 

     
     

     5 

     
     

     5 

     
     

     5 

     
     

     0 

     
    1. (1) 分析实验数据后,甲同学认为物质溶解性大小与溶剂的多少有关,而老师认为该结论是错误的,你认为老师的理由是什么?。 
    2. (2) 乙同学实验后得出结论: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无关。但这一结论与事实不符,你认为与事实不符的原因是  。 
    3. (3) 丙同学的实验可以和实验1形成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 。 
  • 28. 植物自身产生的植物激素含量很少,分离提取困难,难以在农业生产中大规模使用。1941年美国人R•波科尼发表了可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的2,4﹣D的合成方法。某兴趣小组为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5只烧杯,分别编成①~⑤号,分别装不同浓度的2,4﹣D溶液; 

     ②选取的插条若干支随机均分成5份,分别插入5只烧杯中; 

     ③每天测量每根枝条的生根数,记录测量数据并计算平均值。 

     【实验结果】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4﹣D溶液浓度 

     
     

     0 

     
     

     a1 

     
     

     a2 

     
     

     a3 

     
     

     a4 

     
     

     a5 

     
     

     根的平均数目(条) 

     
     

     1.8 

     
     

     6.4 

     
     

     7.8 

     
     

     10.2 

     
     

     7.8 

     
     

     1.3 

     

     注:a1、a2、a3、a4、a5溶液浓度依次增大 

     【过程分析】由表中数据可知,能促进根的数量生长最适宜的浓度为 。 

     【实验结论】分析表中数据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拓展交流】2,4﹣D是生长素类似物,它的作用与植物生长素相同。植物的向光性也与生长素有关,请解释盆载植物向光源弯曲生长的原因 。 

  • 29.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 1A”。 

     

    1. (1) 某同学想用该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请帮他把电路连接完整。 
    2. (2) 以下是该同学的一些操作步骤: 

       ①将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1接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示数为2.0V时,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②断开开关,拆下R1 , 接上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R2,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③断开开关,拆下R2 , 接上阻值为30Ω的定值电阻R3 , 重复②的操作。 

    3. (3) 实验中需要对数据进行记录和处理,下表是该同学设计的记录表,请你完成第一行“”处填写的内容。 

       记录表:恒定电压(U=2V)时通过不同电阻的电流 

                     
       

       实验次数 

       

       电阻/欧 

       

       电流/安 

       

        

       

       1 

       

       10 

           
       

       2 

       

       20 

           
       

       3 

       

       30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第30小题6分、第31、32每小题6分,第33、34每小题6分,第35小题10分,共50分) 
  • 30. 某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发热过程可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的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时,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约为37℃。请回答: 

     

    1. (1) 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后,人体会出现皮肤血管收缩的反应。此过程中人体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位于 。 
    2. (2) 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3. (3) 体温下降期,身体会作出哪些反应来增加散热使体温回到正常值?。(答出一点即可) 
  • 31. 在科学课堂中,师生一起做“瓶吞鸡蛋”的有趣实验: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内,然后迅速将去壳的熟鸡蛋密封在比它略小的玻璃瓶口上方(如图甲),待棉球熄灭并冷却,看到鸡蛋被吞入瓶内,经过测定瓶口面积为10cm2。请完成以下问题: 

     

    1. (1) 图甲实验中,酒精棉球熄灭并冷却后,瓶内气压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大气压将鸡蛋压入瓶内。另一同学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将注射器通过橡皮管连接有孔的瓶底部,若也要看到鸡蛋入瓶的现象,他可以进行的操作是:将注射器活塞 (选填“向下拉”或“往上推”) 
    2. (2) 老师经过实验测定,鸡蛋要吞入瓶内,需要在鸡蛋上施加2N竖直向下的力,请你计算要使鸡蛋吞入瓶内,大气压与瓶内的气压差至少要多少帕? 
    3. (3) 有同学又进行了如图丙、丁两个实验(丁切掉瓶底后与外界相通),把熟鸡蛋分别密封在玻璃瓶口上方,用手把鸡蛋往下压,请你判断哪个更容易将鸡蛋压入瓶内,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 。 
  • 32. 图甲是超市常用的一种电动搬运车,用于超市卖场与库房间的货物运输及提升,最大载货量为2×103kg。搬运车上有显示所载货物质量的仪表,其电路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24V,电流表(0~0.6A),滑动变阻器R2(60Ω 1A),压敏电阻R1的阻值与所受压力F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电流表改装的“质量表”显示盘上的刻度在最 (选填“左”或“右”)边是最大值。 
    2. (2) 某次该搬运车搬运一吨货物时,“质量表”指针正好指在刻度盘中央刻度线上(即电路中的电流为0.3A)。请通过计算说明,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少欧姆? 
    3. (3) 若在使用过程中不小心将R2接入电路的电阻调大,那么“质量表”显示的所载货物质量比实际值偏 (选填“大”或“小”)。 
  • 33. 2022年7月18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GIAHS)在浙江青田举办。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一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而“稻飞虱”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病虫害,为了有效治理“稻飞虱”又不影响药剂对稻鱼的影响,每亩地需要喷洒0.03%的烯啶虫胺溶液30千克。 

     

    1. (1) 现有100亩地,需要10%的烯啶虫胺浓缩液多少瓶?加水多少升?(每瓶浓缩液净含量为500克) 
    2. (2) 若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则稀释后所配制的烯啶虫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34. “南海一号”是南宋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打捞时采用的是“整体打捞”的方案:首先将一个长30米,宽10米,高4米的沉箱下沉至海底罩住古沉船,然后封住沉箱的下端,最后将总质量为3000吨的沉箱打捞上岸,如图。 

     

    1. (1) 打捞船拉着沉箱向上运动,在未露出水面时,沉箱受到的浮力 。(选填“增大”、不变”或“变小”) 
    2. (2) 打捞船拉着沉箱向上运动时(未露出水面),钢索至少对沉箱施加多大的力? 
    3. (3) 船只在水面航行时,不宜过近的并排航行,原因是 。 
  • 35. 某同学家里有一筐鸭蛋,和从盐场里取来的混有泥沙的粗盐,他想腌制一些咸蛋佐餐食用,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从粗盐提纯到腌制出咸蛋产品的实践活动。 

     资料一: 

     

     资料二: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密度对照表 

             
     

     溶质质量分数 

     

     2% 

     

     6% 

     

     10% 

     

     15% 

     

     溶液密度(g/cm3) 

     

     1.01 

     

     1.03 

     

     1.07 

     

     1.10 

     他们利用家里中的工具,漏勺,棉花,盆,碗筷,铁锅和铲,厨房电子秤等,为腌制咸蛋设计了如下方案。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一起完成下面步骤: 

     【粗盐提纯】 

     

    1. (1) 如图,进行操作①后,得到的物质是 (选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 
    2. (2) 在科学上操作②③的名称分别是 。 
    3. (3) 【腌制咸鸭蛋】 

       第一步:配制溶液。使用溶质质量分数过大的食盐溶液,鸭蛋的水分流失快、味咸且口感不鲜;使用溶质质量分数过小的食盐溶液,防腐能力较差、营养价值会降低。人们常选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现用食盐和水配制2000克质量分数为15%的溶液,需要用厨房电子秤称取食盐 克。 

    4. (4) 第二步:挑选鸭蛋。将鸭蛋放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通过观察鸭蛋的浮沉情况进行挑选。现有四种食盐溶液供选择,其溶质质量分数与密度关系见资料二。鸭蛋的新鲜情况与其密度变化如图一。若现选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食盐溶液挑选鸭蛋,将鸭蛋放入到这种食盐溶液中,应该选择 (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的鸭蛋品质最佳。 
    5. (5) 第三步:浸泡腌制。将鸭蛋放入容器再倒入15%食盐溶液将其浸没,加盖保存,如图二所示。20~30天左右,咸蛋制成。取出制成的咸蛋后,剩下的溶液中,下列各项一定不会变化的是 ____。 
      A . 溶质质量 B . 溶质质量分数 C . 20℃食盐的溶解度 D . 溶剂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