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昌吉州行知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

更新时间:2023-04-29 浏览次数:38 类型:开学考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当前加强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包含着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双重创新,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历史性总结,也明确了推动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方向。

    传播创新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常态,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文化发展高峰,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创新。这既是传统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被重新发现、重新认识的过程,也是传播渠道、形式、方法不断创新的结果。每当文化创新被广大民众广泛接受之时,就是文化繁荣兴盛之日,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充分拓展之际。文化发展每经历的一个高潮,常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为理念引导,凭借传播形式、方法和渠道创新而彰显。

    以元杂剧创作为例,它们既传承了儒、释、道的历史精髓,又融入多元文化,最终形成了集念唱做打以及故事、舞蹈、美术、服装于一体的全新的文艺样式。当时大都(今北京)聚集着最优秀的编剧、表演艺术家、演出经营者以及懂得欣赏艺术的广大市民观众,创作、演出、戏曲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给这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带来空前声誉,将这个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兼贸易之城提升为全国文化中心,实现了城市特质的历史性转变和跨越。元朝之后经过明、清,北京文化中心地位能够保持,与这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具备传播能力的不断创新密不可分。其他堪称世界文化瑰宝的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也是如此,它们既是文化繁荣的表现,更是传播方式创新的硕果。新时代文化的发展也必然遵循这一规律。在新技术、新媒体、新的生活方式共同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将成为历史必然。

    事实证明,不断创新才能提高传播效能,只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有效地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效能。“当代毕昇”王永民被誉为“把中国带入信息时代的人”,他发明的“五笔字型”曾是占主导地位的汉字输入技术。但这位汉字信息化的开拓者,却对汉字未来抱有深刻的历史忧虑。早在2006年他就指出计算机时代拼音输入导致了汉字的形神俱灭。他分析世界各个文明生死存亡的经验教训,指出文字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基石。对中华民族而言,“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华文化”,就没有辽阔地域多民族的团结统一。他发明了“数字王码”,以简便、快捷、易学、好用的“形码汉字输入技术”来替代国人普遍使用的拼音输入法,但在市场推广上举步街维艰,最终黯然谢幕。扭转局面的是“中国汉字书写大会”在央视的热播,它与“中国成语大会”“中华诗词大会”等优秀栏目相得益彰,借助央视传播平台,加入时尚元素,借鉴娱乐方式,达到复苏汉字汉语的目的。大会提出的宗旨就是让冰封在古籍中的文化复活,让年轻一代能够书写、应用、欣赏中华文字之美,理解、体悟其中蕴含的人类智慧,从而掌握正确的表达书写方法,热爱汉字。大会产生的广泛深远影响,远超设计者的预期。

    在网络时代,方便快捷、影响广泛的各种信息平台,给文化传播创新提供了更多机会。传播创新是历史责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文化艺术创作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过程中应肩负起更多的历史使命,而相应的制度建设也应适应新形势,为文化传播者利用网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摘编自傅秋爽《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包含内容和形式的双重创新,明确了推动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方向。 B . 中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文化发展高峰的来临,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为理念引导。 C . 因为代表了文化繁荣,体现了传播方式创新,所以唐诗、宋词、元曲等被称为世界文化瑰宝。 D . 王永民被誉为“把中国带入信息时代的人”,发明了占有主导地位的汉字输入技术“五笔字型”。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联系现实,引出论点,并将“创新中传承”具体化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B . 文中以作为元朝全新文艺样式的元杂剧创作为例,有力地论证了传播方式创新的重要性。 C . 作者通过“数字王码”和“中国汉字书写大会”的对比,论证了时尚元素的不可或缺。 D . 末段在前文论证的基础上,指出当今网络时代文化传播创新的优势及相关人员的使命责任。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衡量中华文化是否繁荣兴盛的唯一标准就是看这种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是否被广大的民众接受。 B . 北京城文化底蕴深厚,再加上传播能力的持续性创新,才使得它在明、清两代时依然为文化中心。 C . 集念唱做打为一体的全新的文艺样式元杂剧的形成,得益于历史精髓的传承和多元文化的融入。 D . 中国汉字书写大会以让年轻人能够在汉字中获得美感,从而能正确书写并爱上汉字等方面为宗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1分)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要让制止餐饮浪费不流于一时一事的形式主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粮食的广泛共识,进而发挥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应该以一种全流程思维来检视那些已经习焉不察的习惯和做法,从而全方位改变浪费的惯性,挖掘各方潜力,堵住餐饮浪费的漏洞。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饭菜在端上桌以前就没有浪费了吗?有统计显示,为了尽可能保证每一天的餐食供应量,许多餐厅在原材料上的浪费率都达到惊人的30%左右。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经营者完全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建立起有效的客户数据库,甚至优化订餐流程,从而在备货环节尽可能减少食材的浪费。

    商场超市同样是节约粮食的重要一环。为了加速商品流通,很多商家都会采取“买得越多越便宜”的激励手段,并且推出相应的大包装。同样是加速商品流通,比起简单粗暴地推出同一种食品的大包装,将不同食品搭配成促销组合,是不是更有利于杜绝浪费呢?商家甚至还可以推出不同分量的组合套餐,在更多环节上进行精细化管理。

    对于个人来说,即便没有感受到粮食短缺之虞,也应该认识到,节约粮食还事关保护地球环境。并以此为契机,养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让节约粮食与美好生活并行不悖。

    (摘编自邵岭《除了餐桌减量,制止餐饮浪费更需要全流程思维》)

    材料二:

    根据《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粮食外主要农产品稳步增长,居民食品来源日趋多样化。自2013年以来,居民在其他食品方面的人均消费量已经明显超过在粮食或谷物方面的消费量,并呈现稳步增长趋势,而粮食或谷物的人均消费量继续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2018年,其他食品人均消费量比2013年增长了5.3%,而粮食和谷物人均消费量分别下降了14.5%和16.3%。这表明,中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正在加快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升级,粮食安全也将向确保多元化的食品安全转变。

    (摘自邵海鹏《“十六连丰”后的粮食问题:口粮绝对安全遭遇食品消费结构升级》)

    材料三:

    中国的粮食安全,其实主要是长远问题,而不是当前问题,换句话说,中国粮食安全当前是有保障的,但从长远来看,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中国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未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仍将继续,势必将占用一部分农田,如此,就需要我们加强耕地保护、落实好耕地占补平衡等政策,进一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来提高土地生产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二是,我们的粮食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尚不相适应。如目前我国稻谷和小麦的产量和储量不成问题,但细分类目中的优质大米和专用小麦数量存在缺口。由此反应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在粮食安全上,“量”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要往优质化的方向发展。对此,要进一步深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加大市场对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把优质优价落到实处。

    三是,未来中国粮食供应对外依存度仍将上涨,我们要持续促进粮食尤其是饲料粮进口来源的多元化,“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进一步化解风险。或可向有粮食生产和贸易增长潜力的国家,缓慢释放中国进口增长的信号,使得潜在对象国有空间和时间对中国的需求增长作出反应,从而提高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可靠性,同时也可避免中国大量进口对国际粮食贸易造成干扰。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摘编自叶兴庆《中国粮食安全是长远问题而非当前问题》)

    材料四: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由于粮食生产存在波动,粮食消费结构不停变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完美的供需平衡,必须借助进出口贸易来辅以调节,这促进了粮食贸易地位的显著上升。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增加,粮食供求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贸易总额、进口额呈现出较大的体量,出口额相对较小。2018年,我国粮食进口量11555万吨,其中,进口大豆8803万吨,占进口量的76%,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少,增产能力面临技术瓶颈,自给率仅为7.87%,对外依存度较高,这为保障粮食安全留下了隐患。

    粮食贸易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进出口数量上,政治、经济、文化与粮食贸易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粮食是所有产业发展的根基,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操控粮食贸易来扰乱其他国家的粮食供需,从而影响到所有产业,甚至波及到其他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市场秩序。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密切相关,两者互为因果、互相制约。不同的粮食贸易政策会直接影响粮食安全水平,而粮食安全水平的变化又推动了新贸易政策的革新。

    (摘编自《我国口粮库存处于历史最充裕时期2020粮食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 (1) 下列关于我国粮食问题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13年以来,我国居民粮食或谷物的人均消费量呈逐年不断下降的趋势。 B . 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我国要在保障粮食“量”的前提下追求“质”的提升。 C . 目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趋紧,主要由于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少,增产能力面临瓶颈。 D .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主要是长远问题,但并非高枕无忧,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做到节约粮食,杜绝浪费,要有全流程思维,需要社会各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发力。 B . 中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已由“吃得饱”升级为“吃得好”,粮食安全已转变为确保多元化的食品安全。 C . 手有余粮,心中不慌。保障我国粮食能源安全要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既保产量,又保产能。 D . 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与粮食贸易政策密切相关,必须借助进出口贸易加以调节来达到供需平衡。
    3. (3)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就如何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提几点建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3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爱心超市

    侯发山

    在华龙电器店庆十周年的喜庆日子里,领导安排我给叶岭村送一批捐赠物资,有米,有面,有油,当然,也有电器。其中的洗衣机,我决定送给王大爷。

    叶岭村是革命老区,不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抗战的胜利,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为新中国的成立,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社会各界,包括我们华龙电器,没少往这里送温暖。而且,每次领导都安排我来。所以,我对叶岭村的情况比较熟悉。王大爷一家四代都是军人:他的爷爷是个八路军,参加过抗日战争;他的父亲是解放军,参加过解放战争;他自己也当过兵,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他儿子后来也当了兵,没想到在一次抗洪抢险牺牲了。后来,在家人的劝说下,儿媳妇撇下孙子改嫁了。王大爷老两口带着小孙子生活。如今,他的小孙子在读博,家里就剩下王大爷和老伴儿。上个月来他家时,发觉他家缺台洗衣机。

    我去之前给叶书记打了个电话。我一到村口,叶书记便早早候在那里。他已经知道我此行的目的,说:“牛科长,谢谢咱们华龙电器!把东西都卸到‘爱心超市’吧。”

    叶岭村的“爱心超市”我知道,社会上一些爱心人士捐赠的物品,还有一些村民把家里不用的东西,衣服被褥,锅碗瓢盆,啥都有,都送到这里来。若是哪位村民有需要,可以自己来挑选,不需要付钱,故而称“爱心超市”。超市的服务员是村里的老党员,也不要村里支付工资。

    我迟疑了一下,说其他东西都可以给超市,想把洗衣机直接捐给王大爷。

    叶书记笑了笑:“王大爷不会要的。”

    我怔了一下,说:“不会吧?”

    “王大爷去赶集了。不信你打电话问问。”

    我本想给王大爷一个惊喜,所以没提前联系,我摸出手机拨通了王大爷的电话,等我把意愿表述清楚,果然听到王大爷说:“小牛,我就是在家也不能要……你把东西放到‘爱心超市’吧。”

    我有些失望,又有些无奈,临走时,我对叶书记说:“叶书记,洗衣机给了别人或许用处不大,但对王大爷一家很有帮助。”

    “这就看王大爷的了。”叶书记狡黠一笑,说了一句我摸不着头脑的话。

    三个月后,我又去了叶岭村。叶书记去省里领奖了,没在村里,我直奔王大爷家。

    王大爷没在家。王大娘告诉我:“你大爷扫路还没有回来。

    “扫路?村里的道路?”我问道。

    王大娘“嗯”了一声。

    我知道,叶岭村是方圆左近有名的文明村,村中所有的道路都是村民义务打扫的。王大爷七十多了,却还义务扫路,实属难得。

    王大娘说:“‘爱心超市’里有台洗衣机,俺想要,所以他得赶紧挣。”

    老人一句话把我给说糊涂了。他们还没拿到洗衣机?怎么扫路也不义务了?我问道:“大娘,给村里扫路有报酬?”

    王大娘点了点头。

    我追问了一句:“‘爱心超市’的物品也不是想要就能要的?”

    王大娘重复一下刚才的动作,点了点头。

    叶书记啊叶书记,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弄虚作假吗?你不是千年的狐狸怎么玩起聊斋了?!若是外界那些爱心人士知道真相,热乎的心怕是会比冰棍还要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当即决定到“爱心超市”看一看。

    我进了“爱心超市”,一位戴着红袖章的大娘笑脸相迎:“欢迎光临!请问您需要什么?”

    “我,我随便看看。”

    我瞅着货架,发现一个个商品上面都贴有标签,标的数字大小不等,有的标“50”,有的标“100”,有的标“300”……那台洗衣机还在,标明“460”!我问“红袖章”:“大娘,这台洗衣机能给我吗?”

    “红袖章”摇摇头,说:“这台洗衣机王明大叔已经订下了,他还没攒够。”王明就是王大爷的大名。

    我冷冷地说:“叶书记也真会赚钱,我们捐的东西,他倒在这里兜售起来了。”

    “红袖章”笑了,说:“对不起,我没给您说清楚。过去这里的东西可以随便拿,现在都得用积分兑换,不花钱。这都是叶书记的主意。”

    “积分?”

    “红袖章”解释道:“在俺们村做好事做善事可以得到积分,扫一次路得2分,婚事俭办得16分……看看这个。”说着话,她递给我一个“价目表”。

    我接过一看,上面写着:见义勇为一次20分,拾金不昧(物品价值100元以下,2分;100元至200元,3分。以此类推),帮助孤寡老人一次2分,获得县市级奖励一次60分,获得省级奖励一次80分,获得国家奖励一次120分等等。

    “红袖章”继续说道:“村委有人专门统计这些分值,你手里有了分值,才能来这里换东西,多少分换相应分值的物品。王明大叔为了得到这台洗衣机,起五更搭黄昏,听说挣三百多分了……”

    叶书记啊叶书记,真有你的!

    我感慨不已。感慨之余,我心里有了想法,打算回去了给领导提个建议,华龙电器以后的捐赠是不是可以效仿一下叶岭村的作法?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大爷拒绝了直接捐赠的洗衣机,选择做好事攒积分去“爱心超市”兑换,这表现了他的善良。 B . 小说中对话较多,多使用日常口语,“挂羊头卖狗肉”“起五更搭黄昏”等俗语的使用展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C . 小说中的“红袖章”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红袖章代指戴着红袖章的大娘,突出了人物特征,语言幽默。 D .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通过“我”的视角来刻画叶书记的形象,将“我”和叶书记的形象做了对比。
    2. (2) 小说两次写到“叶书记啊叶书记”,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3. (3) 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9分)
  • 4.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 , 非能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积水成渊,蛟龙生;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 (1)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假舆马者,非足也             利:对……有利 B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 . 假舟楫者,非能也             水:游水,游泳 D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也         一:专一
    2. (2) 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 微斯人,吾谁与归 B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 (3) 下列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 . 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 . 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 . 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4. (4) 翻译句子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五、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8分)
  • 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龙阳县歌

    刘禹锡

    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

    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

    鹧鸪惊鸣绕篱落 , 橘柚垂芳照窗户。

    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

    【注释】①这首诗是作者在朗州任职期间,巡察龙阳县后所作。②篱落:篱笆。③《襄阳记》:李衡于武陵龙阳泛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描写了县衙门前的祥和场景,地面洁净,百姓正在整理渔网。可见龙阳县政宽事简,人民各安其业。 B . 颔联表现主人的热情好客,主人把客人引到大堤上观赏美景。孩子围观、黄犬怒吠与主人的热情好客形成反衬。 C . 尾联与开头遥相呼应,上句说吏不扰民,下句说民无讼事。全诗无一句赞颂,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D . 全诗叙写作者巡察的所见所闻,写景叙事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2. (2) 颈联“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两句颇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 6. 名句名篇默写
    1. (1)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2. (2) 苏轼《赤壁赋》中,用“”这个对偶句,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感叹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
    3. (3) 韩愈在他的散文名篇《师说》中表达了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择师的标准,其中明确择师标准的两句话是
    4. (4) 《念奴娇·过洞庭》中,点出了在这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美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真似仙境的句子是:
    5. (5) 《静女》中,运用移情于物手法,表达爱屋及乌的情感的两句是:
六、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共20分)
  • 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gé)      寥(kuò)     (zhēng)嵘    (xià) 隙 B . (zháo)恼     讷( nè )     慰(jiè)     热(zhì) C . (shàn )     (bié)脚      老(dān)      (xí) 文 D . (càn)头     鹿(zhài)     (é)制        国粹(cuì)
  • 8.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辨别       摩登       羡幕       鞠躬尽瘁 B . 欣然       倘若       蹩脚       高屋建瓴 C . 挖掘       磕头       针炙       呼天抢地 D . 烟俱       鼓吹       糟粕       默守成规
  • 9.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给社区居民带来了不便,也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B . 千古文章一大抄,说“抄”固然偏激,但写作必经过模仿、借鉴的过程,却是不易之论 C . 军事手段难以给韩国带来安全,韩国同意美国在其领土部署反导系统,无异于火中取栗 D .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 , 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
  • 10. 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B .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更加密切,文明用语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它有助于人们增进理解和交流,甚至对于个人事业成功也有着重要影响。 C . 轻轻拂去岁月的尘埃,翻阅书籍中尘封的故事,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土地史就是人类的进化史、文明史,土地的命运就是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 D . 6月份以来,楼市趋于活跃,投资投机性需求卷土重来,限购、停贷等措施短期内将对不合理的购房需求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市场的“恐慌心理”有积极作用。
  • 11. 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

    引力全称万有引力,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简单说就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引力等价于弯曲的时空。而引力波就是在弯曲的时空这个大背景下,当发生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一样向外传播的现象。

    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并未找到证明它存在的直接证据。华盛顿当地时间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实验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观测到了由两颗恒星级黑洞13亿年前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是科学史上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

    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科学家们表示,一个新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18世纪描述电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

七、作文(60分)
  • 12.  你见过天上的彩虹吗?每当雨过天晴,赤橙黄绿蓝青紫,常常会有一道色彩缤纷的天桥架在空中,那便是彩虹。她的美丽,她的娇美,引发了我们多少美妙的遐想。你心中也会有“美丽的彩虹”吧?那她会是什么呢?是你的一种美好回忆,还是你的一种珍贵体验?是你的一种坚定信念,还是你的一种向往境界?是你的一种青春期盼,还是你的不懈追求……无论她是什么,她都是伴随你年轻的生命走向成熟的一种精神食粮,一种精神力量。你曾经为她激动,为她付出,请你以满怀的深情和流畅的文字,把你此刻的所思所想表达起来吧!

    请以“心中的彩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捕捉生活细节写出具体内容;②不少于800个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