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科学中考专题特训练习选择题6

更新时间:2023-04-05 浏览次数:39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鹿城模拟) 车站“云防疫”闸机可以自动实现防疫码、身份证查验功能。当旅客健康码为黄色或者红色时,开关S1闭合,红灯L亮起报警。当健康码为绿色时,开关S2闭合,再刷身份证,开关S3闭合,电机团启动,挡板打开放行。以下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 2. (2022·金华模拟) 2022冬奥开幕式上,小演员们双手举着“和平鸽”,随着脚步的移动,脚下盛开出一朵朵晶莹洁白的雪花如影随形,这一创意来自于冰面倒影。从物理学来看,关于“如影随形”和“冰面倒影”的中“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 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 . 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 . 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 3. (2022·金华模拟) 如图是把A、B、C三块可能带有磁性的钢块悬挂起来,并让它们彼此靠近时的情况(不考虑磁化对它们的影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若A,C靠近,可能会相互排斥 B . 若A,C靠近,一定会相互吸引 C . 因为A,B吸引,B,C相互排斥,所以只有B是磁体 D . 因为A,B吸引,B,C相互排斥,所以A,B,C一定都是磁体
  • 4. (2022·金华模拟) 在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400名演员挥动发光杆,发光杆一会发出绿光代表绿草,随后又单独发出白光组成蒲公英。据悉,杆上有两个开关:一个是总开关,控制电源的打开和关闭,另一个开关用来控制发出白光或绿光。下面哪个电路设计最能实现这一效果(   )
    A . B . C . D .
  • 5. (2022·余杭模拟) 先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齐平),然后放入一块重为2牛的木块,溢出的水全部用小烧杯接住(如图所示)。则(   )

    A . 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大于2牛 B . 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2牛 C . 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2牛 D . 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小于2牛
  • 6. (2022·余杭模拟)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甲图能探究温度高低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 . 乙图实验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 丙图实验可以探究分子的运动 D . 丁图是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 7. (2022·余杭模拟) 小金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 . 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 当u=20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 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物像间距逐渐变小
  • 8. (2022·余杭模拟) 模拟实验是认识科学现象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图:在土质山谷模型上酒水——模拟泥石流成因 B . 乙图:将黄豆和芝麻混合—模拟分子有空隙 C . 丙图:抽去中间的玻璃板可观察到两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化—模拟分子的运动 D . 丁图:铅笔在篮球上运动的现象——模拟帆船在地球海面上的运动
  • 9. (2022·余杭模拟) 2022年春节,杭州地区下了很大的雪,小金同学想估测雪的密度。他选择有一层厚度均匀积雪的平整地面,然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A .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 .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 . 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 . 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 10. (2022·杭州模拟) 如图所示在汽车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模拟汽车行驶时的气流。当无风时,托盘测力计 示数为 20N;当电风扇吹风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 15N 。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托盘测力计和气流相对于汽车模型是静止的 B . 电风扇中电动机与话筒工作原理相同 C . 汽车模型的重力和汽车对托盘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汽车在加速的过程中受到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 11. (2022·杭州模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火箭发射产生的次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 靠近的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吸引,若甲带正电,则乙一定带负电  C . 36伏以下的电压都是安全的 D . 增大气压可以降低气体的液化温度  
  • 12. (2022·杭州模拟) 手机镜头一般用玻璃材料,使用时通过移动镜片来实现“对焦” 。某公司研发出手机的液态镜头,工作原理与人眼的晶状体类似,液态镜头到感光底片的距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感光底片上所成的像与实物相比是缩小、正立的实像 B . 传统的玻璃镜头通过移动镜片,能像液态镜头一样改变焦距 C . 物体靠近手机,玻璃镜头需要向外移动远离底片,才能成像清晰 D . 物体靠近手机,液态镜头需要变得更扁平一些,才能成像清晰
  • 13. (2022·杭州模拟) 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其外壳是碳纤维和树脂形成的复合材料做成的,火炬用的是氢气作为燃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H2具有助燃性 B . H2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C . 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度小、熔点低 D . H2属于单质
  • 14. (2022·杭州模拟) 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个比赛项目是冰壶。冰壶比赛充满着科学知识。比如:比赛的冰面是非常特殊的,在一块平整的大冰面之上,由制冰师①撒上均匀的小水珠,形成了直径为0.3毫米的小冰珠。比赛者在擦冰时,②摩擦生热,小冰珠变成水,摩擦力减小,冰壶的速度会增大。下列关于①②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中小水珠变小冰珠属于熔化 B . ②中小冰珠变水属于凝华 C . ①中小水珠变小冰珠需要吸热 D . ②中小冰珠变水需要吸热
  • 15. (2022·杭州模拟) 小金在做光从空气射入三棱镜的光路图时,老师巡视后找了四名同学的答案展现给大家,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6. (2022·杭州模拟) 如图,电磁铁的左下方有条形磁铁,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向右沿水平方向缓慢移动。闭合开关,当条形磁铁从电磁铁的左下方运动到正下方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电磁铁的下端为S极 B . 滑片逐渐向下移动时,电磁铁的磁性逐渐减弱 C . 若只改变电源正负极,弹簧秤的拉力会逐渐变大 D . 条形磁铁对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 17. (2022·杭州模拟) 右侧是2022年2月5日武大靖在赛场上的一张照片,照片中的武大靖左脚离开冰面,与他左脚离开冰面前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压力变大 B . 压力变小 C . 压强变大 D . 压强变小
  • 18. (2021·鄞州模拟) 在上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将滑动触头P从最左端滑到最右端,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完整过程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线B反映电压表V1示数随电流的变化 B . 改变R1的值,其他条件不变,两条图线一定有交点 C . 改变R1的值,图线B一定与横轴相交,图线A的延长线不一定过坐标原点 D .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等于R1的阻值
  • 19. (2021·鄞州模拟)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下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接触到试管底部,此时应适当将 M处向下进行调整 B . 温度处于 0℃时,其状态是可能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C . 由图可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D . 实验中,利用水浴加热是为了使冰块受热均匀
  • 20. (2021·鄞州模拟)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北斗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标志着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成功,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动机用的是偏二甲肼作为燃料,其热值是4.25×107J/k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完全燃烧 2吨偏二甲肼,共放出8.5×107J 热量 B . 用偏二甲肼作为燃料,因为偏二甲肼的比热容大 C . 火箭加速升空时,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
  • 21. (2021·鄞州模拟) 下列是教材中的一些光学实验,其中实验设计与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   )

    A . 甲图:将右侧背景板向后折,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B . 乙图:用茶色玻璃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 . 丙图:往碗中加水,是为了研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 D . 丁图:将近视眼镜放到凸透镜与蜡烛之间,是为了模拟近视眼的眼球缺陷及矫正
  • 22. (2021·鄞州模拟) 小柯在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盛有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少量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符合的是(   )
    A . 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 . 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 . 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是化学变化 D . 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产物是一种酸
  • 23. (2021·衢州) 标有甲、乙两点的筷子放在空碗中如图1所示,向碗中加水至虚线处,观察到如图2所示场景,此时看到筷子上的甲点或乙点,光的传播路径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4. (2021·定海模拟) 如图所示,两个并排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未装水,另一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一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长的标杆,此时,阳光斜射到水池。下列关于两水池中标杆的影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 . 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 . 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 . 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 25. (2021·定海模拟) 同一小球以同样的速度v沿着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上抛出, 一个在空中、另一个沿光滑斜面,若不计阻力,小球能到达的最高点分别为h1和h2 , 则h1和h2的关系是(   )

    A . h1=h2 B . h1<h2 C . h1>h2 D . 都有可能
  • 26. (2021·定海模拟) 某同学在学习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2只平底烧瓶内装有某种液体,瓶塞上各插1根玻璃管,瓶内各装1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和R ,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平底烧瓶内装有某种液体,该液体可以选择食盐溶液

    ②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玻璃管内径可以再小一些

    ③本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④通过此实验研究可以得出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⑥在研究电阻大小因素时,实验装置的电路设计成申联电路只是为了控制电流大小相等

    A . ②③ B . ①⑤ C . ②④ D . ①④⑤
  • 27. (2021·定海模拟) 某同学绘制了1度电可供他家中的一些额定电压相同的用电器分别在额定功率下、持续工作的时间图,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家用电器的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浴霸正常工作的电流最小 B . 节能灯正常工作的电压最大 C . 电风扇的额定功率比白炽灯的额定功率小 D . 节能灯正常工作的电流比白炽灯正常工作的电流小
  • 28. (2021·婺城模拟)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所成的像将变小 B . 人能看到像,是因为B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 C . 若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则蜡烛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D . 若蜡烛A所成的像偏低且倾斜,则图乙中的③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29. (2021·婺城模拟) 一只氢气球下方用细线吊着一只小皮球,当小皮球随氢气球匀速竖直上升到距地面高度为H的位置时细线突然断了,小皮球落到水平地面上反弹后上升(绳子断裂后假设小皮球的机械能守恒),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小皮球反弹后能上升的最大高度大于H B . 绳子断裂后到小皮球落地前,小皮球的动能不断增大 C . 小皮球反弹后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的越来越快 D . 绳子断裂后,小皮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 30. (2021·婺城模拟) 如图甲是复习阶段用来整理试卷的燕尾夹,乙图是它的侧面图,使用时,用力摁住C点即可打开燕尾夹。下列有关燕尾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图所示夹子打开时,力使物体发生形变 B . 乙图所示ABC可看成杠杆,点A为支点 C . 甲图竖直夹住一叠试卷时,试卷只受到两个力作用 D . 乙图所示在C点用力F时,属于省力杠杆
  • 31. (2021·婺城模拟) 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R1、R2的I-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图线A是电阻R1的I-∪关系图象 B . 电源电压为14V C . R1的阻值是20Ω D . 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Ω
  • 32. (2021·婺城模拟) 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 )
    A . 人的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 . 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变小了 C . 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是因为光的折射 D . 从上课区域射向透视玻璃的光只发生折射
  • 33. (2021·婺城模拟) 如图所示是我市正在行驶的BRT快速公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快速公交减速时,其惯性也在减小 B . 快速公交转弯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C . 快速公交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D . 快速公交的重力越大,轮胎对地面的压强越大
  • 34. (2021·婺城模拟) 下图是《物质的构成》一课中的四个重要实验,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图甲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集气瓶水平放置可排除重力对实验的干扰 B . 图乙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实验时将装置上下颠倒几次,可加快酒精与水的混合 C . 图丙中两杯水温度不同,红墨水扩散的速度也不同,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 . 图丁和图乙实验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都相同
  • 35. (2021·婺城模拟) 关于下图所示的各种情景,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因为水对坝体侧面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B . 乙图中: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是因为人推木箱的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C . 丙图中:蓄水槽中装水,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B竖管中水柱的高度最低 D . 丁图中:金鱼吐出的气泡正在水中上升时,受到水的浮力不变
  • 36. (2021·鄞州模拟) 如图为金鱼吐出的某个气泡在恒温水中上升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过程中气泡内气体密度和气泡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 . 密度和浮力都不变 B . 密度和浮力都变大 C . 密度变小,浮力不变 D . 密度变小,浮力变大
  • 37. (2021·鄞州模拟) 小华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移动蜡烛,先让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镜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放置镜片前,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放置镜片前,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C . 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D . 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