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20 《曹刿论战》...

更新时间:2023-04-12 浏览次数:30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42分) 
  • 1. 下列加横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烂   奢 B . 又何焉   隙    C .    清    D . 小惠未   舟   
  • 2. 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B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 .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D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逐之(故:所以) B . 民弗也(从:顺从) C . 战则从[请:请允许(我)] D . 战(以:按照)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所安    肉者鄙 B . 未孚    必以 C . 肉食者之  未能远          D . 忠之也  神情与苏、不
  • 5. 选出下列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 乃:乃入见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 . 以:可以一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 . 于:战于长勺 万钟于我何加焉? D . 而: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B . 小大之    C . 战,曹刿请见 D . 可以一战
  • 7. 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 公将 B . 神弗 C . 视其辙 D . 齐师
  • 8. 下列对句子的语气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又何间焉?(发议论) B . 刿曰:“未可。”(表否定) C . 夫大国,难测也……(发议论) D .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表赞成)
  • 9. 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可以一战 

    A . 战于长勺 B . 夫战,勇气也 C . 何以战 D . 再而衰,三而竭
  • 10.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 给别人。” 

    B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 (士气)就穷尽了。 

    C .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文:(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职分之类的事情。可以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D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译文:大国是很难估计的,(我)担心会有埋伏。 

  • 11. 强大的齐国将攻打弱小的鲁国,下面诗句可表现鲁国当时岌岌可危形势的一项是(    )   
    A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B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C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D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 1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剪裁别具匠心,围绕“论战”,详写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略写战争的过程,突出曹刿的“远谋”。 B . 文章巧妙运用了对比,如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家卫国的热情。 C . 文章语言十分精炼,如写齐军,仅用“齐人三鼓”四字就表现出他们依仗数量上的优势急切取胜的心理。 D . 文章内容前后照应,如“肉食者鄙”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等相照应,表明鲁庄公是一个昏君。
  • 1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 一项是( )
    A . 古代的交际用语常有敬辞与谦辞之分,比如“惠顾”“垂问”“赐教”是敬 辞,“舍弟”“愚见”“拙作”是谦辞。 B .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 等都是对中国戏曲现象生动的描述,这种描述反映出中国戏曲场景虚拟化的主要特点。 C . 梅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凌霜自行,不趋炎势”“筛风弄月,潇洒一生”“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分别表现的是菊、竹、梅的风骨。 D . 成语“温故知新”“一鼓作气”“熟能生巧”分别出自《论语》、国别体史书《左传》、欧阳修的《卖油翁》。
  • 14. 班级正在开展以“勇于担当,兼济天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 (1) 【故事链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下图与我国古代一位在国难面前勇于担当的历史人物有关。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60字左右)

    2. (2) 【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能文能武迎挑战

      下联:

      ②上联:苏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

      下联:

    3. (3) 【论述修改】李明同学在观看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后写了一篇心得,请你帮助修改。

      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甲】纪录片播出后发生了广泛影响。【乙】人们不仅深深折服于他们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为他们精湛的技艺而震惊。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应该勇于担当,忠诚奉献,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为民谋福,为国出力。

      ①【甲】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改为“”。

      ②【乙】处画线句中有语序不当的问题,修改意见:

  • 15. 理解文意填空。 
    1. (1) 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2. (2) 文中表明鲁庄公政治上取信于民的句子是:。 
    3. (3) 关于曹刿为何追逐齐国军队的句子是:,故逐之。 
    4. (4) 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二、阅读理解(38分) 
  • 16.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宋公①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②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③,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④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⑤,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⑥可也。” 

     (节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②司马:统率军队的高级长官,这里指子鱼。③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④勍(qínɡ):强。⑤胡耇(gǒu):很老的人。⑥儳(chán):杂乱不整齐,此处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神弗福也  福:     

       公伤股,门官歼焉  股: 

       国人皆咎公   咎:       

       犹有惧焉   惧: 

    2. (2) 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彼众和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3. (3) 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①《曹刿论战》中提到作战要“一鼓作气”,【乙】文中与其意思接近的句子是:。 

       ②【甲】文中“公将驰之”理由是【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 

    4. (4) 从选段文字看,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这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5. (5) 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 

       [链接材料]  公元前 260 年,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赵王急于求 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用仅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 颇指挥作战。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主动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 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杀。 

    6. (6) 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一句中足见乡人对国事的冷漠态度。 B . ​ 两个“未可”、两个“可以”展现了曹刿卓越的指挥才能,印证了“肉食者鄙”的观点。 C . 【甲】文第三段采用了顺叙的记叙方法,曹刿从道理上论述了战争取胜的原因。 D . 《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选择在齐人三鼓、士气低落之时发动攻击,而子鱼则在楚人还没有渡河时发动进攻,可知他们都善于观察敌情,善于在战场上抓住有利时机。
  • 17.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乙)曹沫(即曹刿)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选自《史记 刺客列传》) 

     (注)①遂邑:今山东宁阳县。②柯:地名。③图:反复考虑。 

    1. (1) 解释下列加横线字的含义。 

       肉食者  鄙: 

       小大之     狱: 

       勇力事鲁庄公  以: 

       盟于坛上   既: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②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3. (3)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文曹刿认为战胜齐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 

       ②结合(乙)文具体语句,说说文章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曹刿形象的。 

    4. (4) (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