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文书州砚山县三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月...

更新时间:2023-03-29 浏览次数:4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二上·嫩江期末) 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也是一个繁殖单位。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
    A . 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 B .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 C . 一间屋中的全部蟑螂 D . 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全部大熊猫
  • 2. (2023高二下·张掖开学考) 如图是关于种群特征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 A、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 C . D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D . a的含义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 3.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调查某正方形池塘沿岸蛙卵数量时,可采用等距取样法 B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直接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C . 调查草地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通常选择单子叶植物 D . 年龄结构与性别比例均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 4. (2022·山东) 根据所捕获动物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若在某封闭鱼塘中捕获了1000条鱼售卖,第2天用相同方法捕获了950条鱼。假设鱼始终保持均匀分布,则该鱼塘中鱼的初始数量约为()
    A . 2×104 B . 4×104 C . 6×104 D . 8×104
  • 5. 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①、②、③三种类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一定为图③表述类型 B . 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①表述类型 C . 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图③表述类型 D . 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②所示类型
  • 6. 以下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土壤中小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适合用标志重捕法 B . 对于具有趋暗性的昆虫,可以采用黑光灯诱捕法进行调查 C . 调查草地中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宜选择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D . 调查酵母菌数量时不必计数计数室内全部中方格的酵母菌数量
  • 7.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A . 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 . 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 . 种群数量最大 D . 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 8. 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如图表示λ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0~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 . a~c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 . b~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 D . d~e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
  • 9.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B . 研究种群“S”型增长曲线在渔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2左右可获得最大的增长速率 C . 在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研究过程中,注意标记物不能过于醒目 D .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
  • 10. 下列描述中没有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的是(    )
    A . 引起传染病的某种病毒使某种群的种群密度降低 B . 一年蓬的种群密度随林木郁闭度的增加而降低 C . 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 D . 火山喷发时火山口附近的植物几乎全部死亡
  • 11. (2022·全国甲卷) 在鱼池中投放了一批某种鱼苗,一段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个体重量和种群总重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在此期间鱼没有进行繁殖,则图中表示种群数量、个体重量、种群总重量的曲线分别是()

    A . 甲、丙、乙 B . 乙、甲、丙 C . 丙、甲、乙 D . 丙、乙、甲
  • 12. (2022·深圳模拟) 科研小组对某红树林保护区的昆虫开展调查,主要调查昆虫、害虫及天敌的种数,以研究昆虫种类对害虫的影响及昆虫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属于下列哪一个水平(  )
    A . 个体 B . 种群 C . 群落 D . 生态系统
  • 13. 某个森林群落自上而下形成林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等层次,各层中生活着不同鸟类和其他类群动物。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分层现象越明显,群落利用阳光资源的能力越强 B . 分层现象越明显,群落的种间关系越复杂 C . 许多动物可同时利用多个层次,没有垂直分层现象 D . 地下层不同植物的根系之间存在竞争现象
  • 14. (2022高二下·龙江开学考) 请判断下列有关下图所示的三种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 B . 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 C . 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 D . 海葵与寄居蟹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③表示
  • 15. (2018·浙江选考) 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到森林。下列关于该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 . 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不变 C . 人为因素引发了该演替 D . 弃耕地中有种子等繁殖体
  • 16. (2021·全国甲) 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 B . 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C . 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 D .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
  • 17. (2022高二下·江门期中)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能形成树林 B . 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草本植物受光照条件的影响 C .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 . 发生在沙丘、火山岩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 18. 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有差别。为了调查群落中物种数的多少,通常采用最小面积的方法来统计。最小面积是指基本上能够表现出某群落中所有植物种类的最小样方面积。如图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及落叶林中样方面积与物种数的关系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图中可以看出,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越大,其最小面积越大 B . 统计热带雨林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以用标记重捕法 C . 样方面积太小,不能完全反映群落的物种数,所以样方面积越大越好 D . 随着样方面积不断加大,样方内物种数越来越多
  • 19.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 生活在同一片草丛中的昆虫    ② 缙云山黛湖中的全部生物    ③ 酿酒时发酵罐中的酵母菌    ④ 一片果园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②① D . ③②④
  • 20. 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 .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 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C . 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D .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 21.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 .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 . 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 . 蚯蚓是异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 2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同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 .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 .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 .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 23. (2020·新高考I) 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 个时种群增长最快 B . 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C . 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 型增长 D . 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
  • 24. (2021高二上·绥化期末) 某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贝、石鳖等动物,藤壶、贻贝、石鳖相互之间无捕食关系,但都可被海星捕食。海星被人捕光后,藤壶较另两种动物数量明显快速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藤壶、贻贝、石鳖三者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B . 海星被捕光后,藤壶成为优势种,其种内斗争加剧 C . 该潮间带中全部动物和浮游植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D . 等距取样法适合调查生活在该狭长海岸的藤壶种群密度
  • 25. (2019高二下·铜陵月考) 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下图表示甲乙种群个体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 . 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乙为捕食者 B . 甲、乙两种群均为“J”型增长,增长不受本身密度制约 C . 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t时刻两种群竞争程度最低 D . 0~t时间范围内,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乙种群的出生率
二、综合题
  • 26. 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着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鼠、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1. (1) 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
    2. (2) 研究小组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内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者通常采用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3. (3) 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 , 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数量变化属于型增长。
    4. (4) 如图1时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2表示某种草原布氏田鼠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据图回答问题:

      图1中种群数量以A曲线增长时,种群增长率(填“增大”“不变”或“减少”)。图2中,当R值为b点对应的数值时,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

  • 27. 如图甲表示某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群落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的过程。在乔木林阶段,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为动物提供了不同的
    2. (2) 假设该地区变成茂密的乔木林后,图乙表示该群落中A、B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为
    3. (3) 调查农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方法,该方法中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特性进行诱捕,调查该地跳蝻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法。
    4. (4) 研究种群的,对于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 28. 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图1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营养级。
    2. (2) 从图1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至少写出两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3. (3) 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结构。
    4. (4) 下列属于该区域东亚飞蝗虫种群基本特征的有(填序号)。

      ①迁入率  ②种群密度  ③互利共生  ④物种丰富度

  • 29.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共有条食物链。
    2. (2) 图中鹰同时占有第营养级,蛇与鹰之间的关系是。该生态系统未体现的成分有
    3. (3)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4. (4) 生物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