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4章 地球和宇宙 /第1节 太阳和月球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七下4.1 太阳和月球 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3-03-07 浏览次数:3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按照我们观察的结果,太阳大气层离我们最近的是 (     )
    A . 光球层 B . 色球层 C . 日冕层 D . 日珥
  • 2. 太阳风暴指的是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的剧烈爆发活动,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从里到外可以将太阳大气层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 B . 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通常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个太阳风暴的活跃期 C . 太阳活动只对地球上的通信有影响 D . 太阳活动强时,会导致大面积停电、在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现象
  • 3. 在太阳活动期间出现在太阳色球上最显著的现象是 (    )
    A . 黑子 B . 耀斑 C . 太阳风 D . 日珥
  • 4. 下列现象可能由于太阳活动的影响所形成的是 (       )
    A . 有线电话突然中断 B . 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 . 气温的升高 D . 山体滑坡
  • 5. (2022七下·椒江期末) 下列对月面景观猜想或解释错误的是(    )
    A . 布满环形山 B . 失去质量跳得更高 C . 昼夜温差很大 D . 无法直接听到声音
  • 6. 下列有关太阳和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阳黑子发生在色球层 B . 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 . 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中心 D . 国际上规定太阳黑子周期第一周从1755年算起
  • 7.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365.242 2天,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27.3天。根据表中数据,下列最符合事实的是( )

    地球

    月球

    年龄

    45亿年

    45亿年

    自转周期

    24小时

    27.3天

    表面积

    5.1×108平方千米

    3.8×107平方千米

    周长.

    40075千米

    10 927千米

    A . 地球的一月是月球的一年 B . 月球的自转周期与绕地球公转周期相等 C . 月球绕轴自转的周期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相等 D . 地球和月球白天的长度相等
  • 8. 科学家预测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则“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 )

    ①全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

    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

    ③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

    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减弱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9. 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太阳内部进行着氢核聚变 B . 八大行星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相等 C . 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D .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 10. “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着陆探测。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一定存在的是( )
    A . 空气 B . C . 生物体 D . 环形山
  • 11. 早晨,我们看见太阳的视位置与它的实际位置有些差异,读(地球图并根据有关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a是太阳的视位置②c 是太阳的视位置③b是地平线④a 是太阳的实际位置⑤c 是太阳的实际位置

    A . ②③④ B . 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⑤
  • 12. “嫦娥五号”是我国登月计划的重要一步,以下与月球相关的描述合理的是( )
    A . 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会发光 B . “嫦娥五号”登月后不会受到月球引力的作用 C . 月球上有氧气,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自由呼吸 D .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农历十五、十六看到的月相是满月
  • 13. 人们用肉眼可见的太阳大气层是( )
    A . 光球层 B . 色球层 C . 日冕层 D . 日核
  • 14. 太阳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同时太阳活动也会对地球产生不利影响。下列现象肯定不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
    A . 无线电通信受干扰 B . 地磁场发生磁暴 C . 昼夜长短规律性变化 D . 气候发生明显变化
  • 15. 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影响全球通手机用户正常通话 B . 地球两极附近发生的“极光”与太阳活动有关系 C . 太阳黑子周期变化对地球的气候、植物有一定影响 D . 耀斑活动增强时,人们要注意防晒,太阳黑子则没多大关系
二、填空题
  • 16. (2022七下·仙居期末) 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

    1. (1) 甲图是用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A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是 。
    2. (2) 乙图是嫦娥四号拍摄的月球背面照片,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月坑,即
  • 17. (2022七下·仙居期末) 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有规律地变动(如图所示)。

    1. (1) 在位置1时,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月相是
    2. (2) 从位置1到位置2,月相变化刚好经历了一个周期。这个周期表示 (选填“农历”或“公历”)一个月。
  • 18. (2022七下·金东期末) 2021年,“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三连发,中国航天让神话梦想变成现实。

    1. (1) 上半年,“祝融号”在火星成功降落。宇宙火星是地球的近邻,研究火星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如图宇宙层次结构中,火星正确的位置是; (选填“甲”“乙”“丙”“丁”)
    2. (2) 下半年,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对于太阳,我们祖先一直关注有加,古书曾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乙来,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19. (2022七下·嘉兴期末) 深邃的宇宙吸引着人们不断去探索。如图为太阳及八大行星示意图,试回答:

    1. (1) 太阳是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天体,由炽热气体组成。图中呈现的是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层,称为(选填“光球”、“色球”或“日冕”)层。
    2. (2) 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会发生“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即在地球上可以看到太阳表面有一小黑点。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凌日。
    3. (3) 截止目前,我国“祝融号”火星车已经在火星表面工作了300多个火星日(火星上的一天为一个火星日)。已知,火星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时间约为地球公转一周时间的两倍,物体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约为地球表面时的1/3。则下列推测合理的有(选填序号)。

      ①一个“火星日”比一个“地球日”约长一倍;②每天正午火星上的太阳高度有变化;③质量约为240千克的“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重力约为800牛。

  • 20. 嫦娥任务是我国重要的绕月探月工程。
    1. (1) 月球表面地形复杂,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即月坑。
    2. (2) “玉兔号”的腿部是六个轮状的移动装置,目的来减小对月 面的压强,适合在松软的月球表面行驶。
    3. (3) 2018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初七),“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升空。当天晚上的月相接近 。
  • 21.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读月球正面照片和月相成因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要能清楚地看到图1整个月球正面,对应图2月球公转的位置是字母处,对应的月相是
    2. (2) 月球正面照片中,明亮的部分是,阴暗的部分是
  • 22. 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回答问题。

    1. (1) 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是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 (天文现象)。
    2. (2) 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3. (3) 假如月球是透明的,肯定不会出现现象,而现象还是会发生的。(均填“日食”或“月食”)
    4. (4) 月相变化的周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我们现今沿用的就是利用月相的周期变化制定的。
  • 23. 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很大, 时地球上的短波通信会受到明显影响。活动增强时,人们需要用各种防晒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 24. 太阳表面经常发生的变化通称为。常见的太阳活动有等。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其活动位置位于 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年。
  • 25.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产量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具有周期性,2012年太阳黑子数处于峰值,下一次太阳黑子数的峰值会在年出现。
    2. (2) 图乙为当地野生山菇年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野生山菇产量总体呈趋势。
三、实验探究题
  • 26. 小军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小军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细沙的盘子、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  m(克)

    体积V(厘米3

    下落高度(厘米)

    坑的深度d(厘米)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有关。
    2. (2) 由(填实验序号)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 (3) “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
    4. (4) 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另外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 27. 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 (1) 有科学家用下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

    2. (2) 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
  • 28.

    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

    1. (1) 在我国古代,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金星的字母是           。

    2. (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强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3. (3) 若图示中的地球绕日运行恰好处在6月16日。那么,6个月后的那天,绍兴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 29.

    月球上的环形山为什么看起来彼此都不同?请你尝试着做一做玻璃弹子下落沙面的实验(图)。

    步骤是:①在一个大容器(如塑料盆)中装上2厘米厚的沙子(或面粉等),摊平。

        ②从20厘米的高度向下面的沙里扔一些大小不一的玻璃弹子。取出弹子,观察它们留下的坑的形状。  

        ③想一想,如果从更高处扔下玻璃弹子,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④摊平沙子,把大小不一的玻璃弹子从50厘米的高处往下扔。取出弹子,观察它们下落形成的坑的形状。   

        问:

    1. (1) 在哪个步骤玻璃弹子下落速度更快些?

    2. (2) 如果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天体撞击产生的,那么,撞击月球的天体的运行速度对产生的环形山的大小有何影响?

  • 30. 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 (1)

      有科学家用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  。

    2. (2) 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           。

四、解答题
  • 31. (2022七下·南浔期末) 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太阳给了地球光亮和温暖,更给了地球生命维持所需的能量。
    1. (1) 除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地球和太阳之间还有两颗行星围绕太阳公转。
    2. (2) 已知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000万千米,而光的传播速度为3×10m/ s,求光从太阳发出到达地球所需时间。
    3. (3) 太阳光需穿透地球大气层才能到达地球表面,如果地球大气层消失,会出现________(选填字母)。
      A . 日出、日落都延迟 B . 日出、日落都提前 C . 日出提前、日落延迟 D . 日出延迟、日落提前
  • 32. 月球上的环形山为什么看起来彼此都不同?请你尝试着做一做玻璃弹珠下落沙面的实验(如图)。

    步骤:①在一个大容器(如塑料盆)中装上2厘米厚的沙子(或面粉等),摊平。

    ②从20厘米的高度向下面的沙里扔一些大小不一的玻璃弹珠。取出弹珠,观察它们留下的坑的形状。

    ③想一想,如果从更高处扔下玻璃弹珠,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④摊平沙子,把大小不一的玻璃弹珠从50厘米的高处往下扔。取出弹珠,观察它们下落形成的坑的形状。

    1. (1) 在哪个步骤玻璃弹珠下落速度更快些?
    2. (2) 如果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天体撞击产生的,那么,撞击月球的天体的运行速度对产生的环形山的大小有何影响?
  • 33.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如图甲),实现了中国航天历史性的突破。

    1. (1) 如图乙的太阳系示意图中,火星是其中的 (填写字母)。
    2. (2) 着陆火星前,巨大的降落伞打开(如图丙),使着陆组合体速度降低到100米/秒以内,然后依靠底部强大的反冲火箭工作使之进一步减速,直到着陆组合体进入悬停避障状态。

      ①若打开降落伞减速时恰好竖直下降,并只受到阻力F1和火星引力F2的作用,此时F1 (填“>”“<”或“=”)F2

      ②我国载有“玉兔”号月球车的月球着陆器在落月过程中也要减速,但不能用降落伞实现,这是因为

      ③着陆组合体悬停时,相对火星表面来说反冲火箭喷气的方向为

    3. (3) 着陆组合体着陆时间只有9分钟左右,也被叫做“恐怖9分钟”,需靠组合体“自主判断、决策”,这是因为火星距离地球至少5.4×1010米,最远超过4×1011米。如果着陆组合体通过电磁波信号与地面控制中心通信,信号来回至少需要 分钟。(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
  • 34. (2021七下·临海期末) 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的天空惊现大陨石!这颗陨石体积有40辆公共汽车总体积那么大( 每辆汽车体积约50米3),质量约为7000吨。它坠落时与大气摩擦产生高温,导致爆炸形成“陨石雨”,造成多人受伤。陨石可分成三类,其类型、主要成分及密度见下表。

    类型

    石陨石

    石铁陨石

    铁陨石

    密度(千克米3)

    3.0×103~3.5×103

    5.5×103~6.0×103

    7.5×103~8.0×103

    1. (1) 请通过计算说明俄罗斯陨石的类型。
    2. (2) 月球上会形成类似的“陨石雨”吗?请作出判断并说明原因:
  • 35. (2021七下·吴兴期末)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地球。为保证返回器安全着陆,采用了类似“打水漂”的方式来减速 ,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它从月球上带回了“土特产”—1731克月壤。

    1. (1) 嫦娥五号发射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之间。
    2. (2) 你认为下列成分中月壤最可能携带的是     
      A . 水分 B . 空气 C . 有机营养物质 D . 矿物质
    3. (3) “嫦娥五号”抵达月球的时候,是利用火箭发动机反推的方式进行减速,而无法采用“打水漂”的方式,其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