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科学中考二轮复习: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转换

更新时间:2023-03-06 浏览次数:42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台州) 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下列表述肺的是(    )
    A . B . C . D .
  • 2. (2021·宁波) 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人体各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完成生命活动。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心脏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 B . 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C .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D . 胃是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 3. (2021·杭州) 在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新桥村有一棵千年树龄的古银杏树,它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树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保护下还是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树的(    )

    A . 全部韧皮部 B . 全部木质部 C . 部分韧皮部 D . 部分木质部
  • 4. (2022·温州模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植物根吸收的水主要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B .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因此是个多地震国家 C . 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的月相是满月 D . “神舟九号”沿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时受非平衡力作用
  • 5. (2022·浦江模拟) 今年全国两会上,“碳中和”、“碳达峰”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碳中和”是某个地区在一 定时间内,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方式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净零排放"。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 “碳中和"的是(   )
    A . 使用新能源汽车 B . 植树造林 C . 减少餐巾纸使用 D .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 6. (2022·文成模拟) 如图是某植物在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活动强度变化曲线,根据图示分析合理的是( )

    A . ad之间表示光合作用弱于呼吸作用 B . b点时刻是一天中该植物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 C . 曲线II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变化曲线 D . bc段活动强度减弱是温度太高,气孔关闭造成的
  • 7. (2022·嵊州模拟) 科学研究时,常常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直接观测的量。下列事例不是应用该方法的是(   )
    A . 以不同球组合表示分子结构 B . 以瓶中上升水位高低表示氧气含量 C . 以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判断叶蒸腾快慢 D . 以铁屑数目说明磁性强弱
  • 8. (2022·开化模拟) 一枝带花的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白色花瓣变红,若横切枝条的中上部(图乙),则被染红部位是图乙中的(   )

    A . A               B . B                C . C              D . D
  • 9. (2022·江山模拟) 近年来衢州市加大了环境绿化、美化力度,许多道路边的绿化带新移栽了一些树木。有关移栽植物说法正确的是(   )
    A . 保留所有叶片移栽,可充分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 . 用土填实根部,不留空隙,可使根充分接触土壤而快速生长 C . 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水和养分,针头应插入茎的髓部 D . 移栽时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树木相互争夺阳光、水、养分
  • 10. (2022·鄞州模拟) 对下列科学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甲:若向肺动脉里灌水,水最终会从上、下腔静脉中流出 B . 图乙:植物生长素向光侧比背光侧分布多 C . 图丙:米勒模拟实验证明了原始生命可以在原始地球上产生 D . 图丁:扦插时,要修剪部分叶片是为了减少水分蒸腾
二、填空题
  • 11. (2022八上·慈溪竞赛)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经过多年的努力,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了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的“超级杂交水稻”,并研究出能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海水稻”,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1. (1) 水稻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其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植物作用散失到空气中。
    2. (2) “超级杂交水稻”的茎不能明显增粗是因为其茎中没有什么结构? 
    3. (3) 在海边的盐碱地上,一般作物因为缺少水分难以生存,而“海水稻”能在盐碱地生长,可能是其细胞液的浓度比常见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 12. (2022·杭州模拟)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测定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能检验的物质有很多种,通常只要检验其中之一就可以了。在提供二氧化碳缓冲液(假设能保持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恒定)的前提下,下列质量或体积最容易测量的是________;
      A . 增加淀粉的质量 B . 生成氧气的体积 C . 消耗氧气的质量 D . 消耗二氧化碳的体积
    2. (2) 往盛有水草的锥形瓶里加入二氧化碳缓冲液,关闭活塞,将装置置于光照下一段时间,水草表面不断有气泡产生,实验过程中U形管左侧的液面会(选填“下降”“不变”或“上升”)。
  • 13. (2022·舟山模拟) 近期,考古专家在温州西山发现了唐开元前后的独木舟,为我国独木舟发展的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1. (1) 如图是茎的结构示意图,制作独木舟主要取材于茎中结构a,a为
    2. (2) 确定独木舟建造于唐开元前后,是利用碳-14测定的。碳-14原子核中有8个中子,6个质子,则其核外有个电子。
    3. (3) 若独木舟漂浮在河面上,排开水的体积为1.2米3 , 则其受到水的浮力为牛。(河水密度取1.0×103千克/米3
  • 14. (2022·舟山模拟) 如图为人体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A,B分别代表进行交换的两种气体,箭头表示气体交换的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A代表的气体是
    2. (2) 若气体交换是发生在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后,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多的气体是
    3. (3)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请列举有利于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写出一点即可)
  • 15. (2022·龙港模拟) 为了研究无机盐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配置培养液X与Y,X含有绿藻所需全部无机盐,Y与X相比仅缺少镁,且无机盐含量、温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

    ②用培养液X和培养液Y分别培养数量、生长状况相同的绿藻;

    ③测定相同时间内,不同光照强度下氧气释放量,记录结果如图所示。

    1. (1) 请结合上述实验方案,说明小明进行本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2. (2) 通过学习,小明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且光合作用的强弱除了可以用氧气释放量表示,还可以用有机物积累量表示。请你利用以下器材,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实验,通过测量有机物积累量来反映培养液X和Y中绿藻光合作用的强弱。实验器材:500 毫升烧杯若干只,天平,烘干设备,来源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绿藻若干(假设相同质量的绿藻千重相等)。
  • 16. (2022·嵊州模拟)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测定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能检验的物质有很多种,通常只要检验其中之一就可以了。在提供二氧化碳释放剂(假设能保持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恒定)的前提下,下列质量或体积最容易测量的是      
      A . 增加淀粉的质量 B . 生成氧气的体积 C . 消耗氧气的质量 D . 消耗二氧化碳的体积
    2. (2) 往盛有水草的锥形瓶里加入二氧化碳释放剂,关闭活塞,将装置置于光照下一段时间,水草表面不断有气泡产生,实验过程中U形管左侧的液柱会(选填 “下降”“不变”或“上升”)。
    3. (3) 用这种装置实际测得的淀粉增加量要小于该过程中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量,理由是
  • 17. (2022·江山模拟) 绿色阳台已经成为居家时尚,不少市民采用废弃塑料瓶、易拉罐等加工成“花盆”,在其中种植小植物,布置在阳台或墙上,环保又美观。如图是小科家阳台一角。

    1. (1) 阳台上的绿植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2. (2) 为了让绿植长得更健壮,小科每隔两天就给绿植施加肥料,结果发现绿植都萎蔫了。植物萎蔫的原因是:
  • 18. (2022·江山模拟) 科学实验曾经带给我们很多乐趣,请根据自己的实验体会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应在载玻片上滴加
    2. (2) 小科为了在高倍镜下更清楚地观察气孔,要将视野甲看到视野乙,接下去的操作是先将装片往移,使像位于视野的正中央,接下去的操作是先将装片往移,使像位于视野的正中央,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 19. (2022·常山模拟) 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的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直接合成淀粉。

    1. (1) 图中?处应填。(填写化学式)
    2. (2) 该项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有。(写出一点)
  • 20. (2022·常山模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袁隆平院士带领的团队研发了高产且耐盐碱的海水稻新品种(如图 2)。海水稻具有耐盐碱性、生育期短、根系发达、细胞液浓度高等特点,即使在盐碱地,根也能吸收充足的水分。如图 3 为海水稻叶片内的某些生理过程。

    1. (1) 图 3 中甲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2. (2) 图 3 中的丙过程吸收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是通过图4中(选填字母)进出植物体的。
    3. (3) 海水稻可以在海边盐碱地生长,其根毛区细胞的特点是。(写出一点)
  • 21. (2022·奉化模拟) 如图所示的光叶蕨,因内部因素及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而濒灭绝。试回答:

    1. (1) 光叶蕨根系不发达,需要在全年多雾的环境中才能正常生长,这与大湿度环境能减弱光叶蕨的作用,保持植株体内正常的水分含量存在密切的关系。
    2. (2) 为保护该物种,某科研团队利用光叶蕨“幼芽”成功培育出幼苗,这种培育方式属于生殖。
    3. (3) 控制光叶蕨根系特点等各种性状的基本单位是
  • 22. (2022·松阳模拟) 小科将装有植物的密闭装置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夏季晴朗的室外测定该装置内一昼夜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图:

    1. (1) 从氧浓度的角度考虑,一天中时左右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最佳时间;
    2. (2) 图中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点是(填字母)。
  • 23. (2022·婺城模拟)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如图为自然界中CO2循环图,图中箭头指向表示产生(排放)或消耗CO2的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 (1) 途径②中,枯枝败叶中的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在微生物作用下彻底转化为CO2和H2O,该转化中消耗O2与产生的CO2分子个数比为
    2. (2) 降碳的一种途径是在合适的催化剂条件下,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使碳全部转化为乙烯(C2H4)、同时生成另一种化合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探究题
  • 24. (2021·台州) 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制造的有机物质量来表示。某同学按下列步骤测量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①选取n张对称性良好的樟树叶片、将每张叶片标记为如图的A、B两部分;

    ②将叶片的A部分作遮光处理,B部分不作处理;

    ③光照t小时后,在所选的每张叶片A、B的对应部位各截取面积为S的小方片,分别烘干,A称得A部分小方片总质量为mA , B部分小方片总质量mB

    ④计算出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1. (1)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步骤①中选取的樟树叶片在数量上有什么要求?
    2. (2) 另一同学认为,上述方法在测量时没有考虑光合作用产物会运出叶片,这样会使测量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为了减小偏差。在步骤②之前对叶片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 . 摘下叶片以切断叶柄 B . 环剥叶柄以切断筛管 C . 破坏叶柄木质部以切断导管
    3. (3) 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可表示为。(用字母表示)
  • 25. (2021·杭州) 小金同学为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设计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无叶绿体)、黑纸片、

    打孔器、白纸板、吸管、适宜浓度的酒精、碘液、回形针。

    实验步骤:

    ①将天竺葵放置黑暗环境中24小时。

    ②把黑纸片用回形针夹在天竺葵植株的某一叶片上半部,然后把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

    ③剪下此叶片,用打孔器分别在A(黑纸片遮光的绿色部位)、B(未遮光的绿色部位)和C(未遮光的白色部
         位)各取一个叶圆片(如图所示)。

    ④把取下的叶圆片放入装有酒精溶液的试管中水浴加热脱色后在清水中漂洗。

    ⑤将3个叶圆片放在白纸板上,用吸管吸取碘液分别滴在3个叶圆片上,观察实验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步骤④中将叶圆片放入酒精溶液中进行脱色处理的目的是
    2. (2) 小金同学是根据作为观察指标来判断个叶圆片在实验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光合作用。
    3. (3) A和B进行对照的目的是,验证
    4. (4) 若实验结果叶圆片B变蓝,C不变蓝。则可得出的结论是
  • 26. (2021·杭州) 牙是人体口腔内的消化器官,而龋齿(俗称蛀牙是青少年中发生率很高的牙病。
    1. (1) 下列龋齿形成的过程中,哪一环节会导致患者感觉到剧烈牙疼?

    2. (2) 使用含氟牙膏是预防龋齿的一种有效途径,但过量摄入氟化物,也会引起氟斑牙等疾病,因此在含氟牙膏上往往标明:六岁及以下儿童使用豌豆大小牙膏,在成人指导下刷牙。估测豌豆大小牙膏的体积约为      
      A . 0.3mm B . 0.3cm C . 0.3dm D . 0.3m3
    3. (3) 含氟牙膏中摩擦剂的种类对氟化物能否有效预防龋齿有较大影响。假如某含氟牙膏中使用的摩擦剂分可能为碳酸钙、水合硅石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中的一种或两种,而牙膏的其他成分均能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请设计实验探究此牙膏中摩擦剂的成分。(写出实验思路即可)
  • 27. (2022·宁波模拟) 为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其中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该装置放在25℃的光照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毫升,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需要将针筒的读数调至0.8毫升,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用瓶内氧气的增加量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25℃时的光合作用速率是毫升/时。
    2. (2) 用瓶内氧气的增加量来表示的光合作用速率,比植物实际的光合速率要低,原因是
    3. (3) 如果光照强度不变,将温度提高至35℃,30分钟后,将针筒读数调至0.6毫升,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氧气增加量减少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植物加快,导致植物叶面气孔关闭。
  • 28. (2022·开化模拟) 用银边吊兰(银边部分的叶肉细胞不含叶绿体)进行光

    合作用条件的探究性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银边吊兰放置在黑暗处48小时后,用两片1cm×1cm

    不透光的黑色纸片夹在叶片绿色部分的C处;

    ②把银边吊兰放在阳光下照射4~6小时再剪下该叶

    片,用剪刀在叶片中分别剪下三个叶圆片A、B、C,如图所示;

    ③把叶圆片都分别放入盛有      的小烧杯中,再将小烧杯放入水中水浴加热脱色;

    ④取出叶圆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向其滴加碘液;

    ⑤几分钟后用清水洗掉碘液,观察叶圆片的颜色。

    1. (1) 将步骤③中处补充完整;
    2. (2) 为了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应选择两种叶圆片进行对照;
    3. (3) 如果观察到叶圆片A变蓝,C不变蓝,可得出的结论是
  • 29. (2022·鄞州模拟)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如下实验:用少量NaHCO3(水溶液呈弱碱性)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由蓝变绿再变黄),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 , 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浅绿色溶液均分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试管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1支试管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表所示。.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水草

    距日光灯的距离(cm)

    20

    遮光

    100

    80

    60

    40

    20

    50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浅绿色

    黄色

    浅黄色

    黄绿色

    浅绿色

    浅蓝色

    蓝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少量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在实验前要进行杀菌处理的目的是
    2. (2) 3号试管虽有灯光照射,但溶液的颜色却由浅绿色变成浅黄色的原因是
    3. (3) 本实验用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来研究该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弱关系,下列选项中与此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A . 用小磁针是否偏转来判断通电导体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B . 用黄豆和芝麻混合后的体积变化来判断分子间是否存在空隙 C . 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30. (2022·奉化模拟) 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图甲A、B、C分别表示该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项生理活动;图乙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图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作答:

    1. (1) 图甲为植物三大生理过程,其中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2. (2) 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从两个装置中各剪取一片绿叶,分别进行脱色处理,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装置乙b内的叶片会变蓝色,通过该实验旨在说明
    3. (3) 图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
  • 31. (2022·婺城模拟) 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制造的有机物质量来表示。某同学按下列步骤测量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①选取n张对称性良好的樟树叶片、将每张叶片标记为如图的A、B两部分;

    ②将叶片的A部分作遮光处理,B部分不作处理;

    ③光照t小时后,在所选的每张叶片A、B的对应部位各截取面积为S的小方片,分别烘干,A称得A部分小方片总质量为mA , B部分小方片总质量mB

    ④计算出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1. (1) 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场所(填细胞结构)
    2. (2)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步骤①中选取的樟树叶片在数量上的要求:
    3. (3) 另一同学认为,上述方法在测量时没有考虑光合作用产物会运出叶片,这样会使测量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为了减小偏差。在步骤②之前对叶片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 . 摘下叶片以切断叶柄 B . 环剥叶柄以切断筛管 C . 破坏叶柄木质部以切断导管
    4. (4) 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可表示为。(用字母表示) 
四、解答题
  • 32. (2021·台州) 嘌呤是合成DNA的主要物质,广泛存在于细胞核中,嘌呤的化学式为C5H4N4 , 在人体内会被氧化成尿酸,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容易引起痛风。
    1. (1) 嘌呤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2) 嘌呤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 (3) 尿酸主要通过(器官)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
    4. (4) 对于以上材料。以下观点或者推论正确的有    
      A . 尿酸过高的人,应该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B . 嘌呤是合成DNA的主要物质,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中都含嘌呤 C . 嘌呤是合成DNA的主要物质,摄入嘌呤会引起人体遗传物质的改变
  • 33. (2021·杭州) 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才能被植物利用。如图是自 然界氮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
    1. (1) 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 . 茎秆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   B . 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C . 生长缓慢,叶色暗绿带红 D . 只开花不结果
    2. (2) 工业上常用空气冷冻分离法来获得氮气(即由液态空气分馏来获得氮气)这种方法制氮气的原理是利 用了氮气与氧气哪一物理性质的差异?
    3. (3) 实验室制备少量氮气的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亚硝酸铵来制取氮气,其反应如下:NH4NO2 N2↑+2H2O,该反应是属于反应(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4. (4) 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 , 的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
    5. (5) 有人认为:人类可以通过人工固氮,大量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这将有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你是否同他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 34. (2022·北仑模拟) 精准扶贫是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如图依次为大棚、叶片进行的三项生理过程,晴朗的夏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以及大棚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请你联系教材内容学以致用:

    1. (1) 图三中,能表示图二C过程的曲线为 (填标号)。
    2. (2) 图四中,植物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 (填字母)。
  • 35. (2022·鹿城模拟) 温室能透光保温,是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现代农业设施。图甲为某作物在一定条件下CO2吸收量及产生量与温度的关系(CO2吸收量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 ,图乙为该作物在适宜条件下有机物的量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此值越大,表示植物叶片交错程度越大)

    1. (1) 根据图甲可知,当温室温度处于40℃时,该作物CO2吸收量为0,其原因是
    2. (2) 图乙中,阴影部分表示
    3. (3) 为提高温室内作物的产量,根据图甲中和图乙的信息,写出合理的栽培措施
  • 36. (2022·鹿城模拟) 新冠疫情期间,如图ECMO (俗称人工肺)的使用能够为重症心肺功能衰竭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挽救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ECMO工作时,将血液从患者体内引到体外,经氧合器获得氧气后,再用动力泵将血液灌入体内。

     

    1. (1) “动力泵"模拟的人体器官是
    2. (2) “热交换器”可用于提供热量。人体维持体温的热量来自细胞中的氧化分解。
    3. (3) 现有如下两种氧合器:

      ①鼓泡式氧合器:血液同氧气直核接触,直接将氧气吹入血液里形成无数小泡:血液受外力作用大。

      ②膜式氧合器:血液在一根根中空纤维管外,气体在管内,养气透过膜进入血液:血波受外力作用小。

      请判断,选择哪一种氧合器更合理,并说明理由

  • 37. (2022·江山模拟) 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医学手段之一。
    1. (1) 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接种新冠疫苗属于
    2. (2) 接种该疫苗后,人体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会大量增殖、分化,并产生专门抵抗这种病原体的抗体,人体的这种免疫属于免疫。
    3. (3) 经过科学家不懈努力的研究,研制出一种药----河比多尔,口服该药物可以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流经心脏时,在图中所示心脏四个腔内的流动顺序是(以图中序号表示)。

  • 38. (2022·江山模拟) 我市建成多个草莓大棚生产基地(图一),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请分析回答:

    1. (1) 若图二甲、乙分别表示草莓叶肉细胞的某种生理活动,为了增强甲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写出一条即可)
    2. (2) 如图三表示大棚内某段时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t1~t2时段内二氧化碳浓度逐渐下降的原因是
    3. (3)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观点合理的有         
      A . 草莓结果要经历开花、传粉和受精三个过程 B . 大棚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C . 图二中物质①是地球上生物呼吸所需的物质 D . 果农为了增加草莓的产量,往往会施加有机肥或复合肥
五、综合说理题
  • 39. (2021·衢州) 冬天,青菜不易被霜冻死,被霜冻过的青菜吃起来反而更甜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请根据以下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材料一:淀粉不溶于水,无甜味,葡萄糖溶于水,有甜味。

    材料二:淀粉在植物体内的转化与在人体内被消化的过程类似。

    材料三:气温在短时间内下降至0℃及以下,会引起植物体内液体凝固,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溶液中可溶性糖的浓度高低变化会引起溶液凝固点的变化。

    材料四:谚语“箱重见晴天,霜打红日晒。”

  • 40. (2021·金华) 大棚种植农作物过程中,在作物生长旺盛期和成熟期,农民会给作物补充二氧化碳来提高产量与质量。研究表明,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增产效果比较优异。

    【资料】①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会释放CO2供植物吸收利用;

    ②吊袋内CO2释放量会随着光照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温度过低时CO2气体释放量较少;

    ③使用时,将气肥悬挂在农作物枝叶上方位置比放在农作物底部位置效果好;

    ④施用气肥为不可离农作物太近。

    请你用所学知识及以上资料信息,解释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增产效果比较优异的原因。

  • 41. (2022·松阳模拟) 如图所示,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有一盆新鲜的绿色植物,它的旁边放着一杯澄清石灰水,杯中悬浮着一个小球。现将容器放在黑暗处,一段时间后,烧杯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提示:同一溶液的密度随溶质质量分数的减小而减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