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沪科版 /八年级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三节 探索宇宙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物理试卷 沪科版 八下11.3 探索宇宙

更新时间:2023-03-01 浏览次数: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八上·合江期中) 下列物体的尺度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 原子核、质子、电子、银河系、太阳、地球、月球 B . 质子、原子核、中子、太阳、地球、月球、银河系 C . 电子、原子核、原子、月球、地球、太阳、银河系 D . 原子、原子核、质子、月球、太阳、地球、银河系
  • 2. (2022八上·南召月考) 在探索之路上,有众多的科学家披荆斩棘,铺路架桥,为后人留下了果实丰硕的知识园地。下列关于物理学家及其贡献对应正确的是(  )
    A . 哥白尼——地心说 B . 伽利略——观察天体运动 C . 爱因斯坦——量子力学 D . 牛顿——相对论
  • 3. (2022八下·惠州期末) 下列物体的尺度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 . 银河系、太阳系、小亚同学、质子、原子 B . 质子、原子、小亚同学、银河系、太阳系 C . 质子、原子、小亚同学、太阳系、银河系 D . 原子、质子、太阳系、小亚同学、银河系
  • 4. (2022八下·南丹期末) 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B . 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 . 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 . 把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等于200mL
  • 5. (2022八下·安庆期末) 随着我国航天员在轨道舱内停留时间的增加,在轨道舱内进行体育锻炼必将成为航天员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下列适合航天员在轨道舱中进行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是(   )
    A . 举哑铃 B . 跳绳 C . 打乒乓球 D . 拉弹簧拉力器
  • 6. (2022八下·黄山期末)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 原子核、分子、地球、太阳系是按照尺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B . 海绵可以被压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 . 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 . 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7. (2022八下·霍邱期末)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带正电 B . 地球绕太阳运动,说明太阳是宇亩的中心 C .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D . 病毒、分子、原子、质子、夸克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 8. (2022八下·镇江期末) 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事实与对应的推论正确的是 (   )
    A . 固体很难被压缩——分子间没有空隙 B . 汤姆生发现电子——原子是可分的 C . 星系离地球远去——宇宙正在收缩 D . 地球绕太阳运动——太阳是宇宙中心
  • 9. (2022·益阳) 地球、太阳系、电子、原子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 . 太阳系—地球—电子—原子 B . 电子—原子—地球—太阳系 C . 太阳系—电子—原子—地球 D . 太阳系—地球—原子—电子
  • 10. (2022八下·江阴期末)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 B .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C . 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D . 质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 11. (2022八下·张家港期末)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 .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 . 汤姆生建立了类似于行星绕日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 . 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 12. (2022八下·广陵期末)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质子、原子、电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B . 尘土漫天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 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说明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 . 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 13. (2022·福建) 中国航天从“天宫”建站到“嫦娥”奔月,从“天问”探火到“羲和”追日,一步步迈进探索星辰大海的伟大征程。下列星球空间尺度最大的是(   )
    A . 地球 B . 月球 C . 火星 D . 太阳
  • 14. (2022·苏州)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正电荷,是从丝绸上转移来的 B . 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 C . 汤姆生通过研究,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 . 太阳是恒星,它是银河系的中心
  • 15. (2022·新疆) 下列物体中,空间尺度最小的是(   )
    A . 地球 B . 原子 C . 太阳系 D . 原子核
  • 16. (2022·杨浦模拟) 在太阳系中,地球属于(   )
    A . 行星 B . 恒星 C . 卫星 D . 彗星
  • 17. (2022·潮阳模拟)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B . 在微观粒子中,按空间尺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原子、质子、原子核 C . 原子核的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 . 阳光下尘土飞扬,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 18. (2022八下·南京期中)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B . 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 C . “破镜难以重圆”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空隙 D .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 19. (2022八下·广陵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排斥力 B .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 C . 在空调房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 . 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平常物体不带电
  • 20. (2022·秦淮模拟) 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宇宙中天体位置不是恒定不变的 B .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 C . 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 摩擦起电使物体产生了电子,带上了正、负两种电荷
  • 21. (2022八下·海安月考) “思维导图”对知识网络的构建提供很大的帮助,如图是小虎同学用“思维导图”总结的第七章知识要点,其中有一项与书本的章节目录不相符的是(   )

    A . 分子运动 B . 静电现象 C . 探索更小的微粒 D . 宇宙探秘
  • 22. (2022八下·沭阳月考) 对于粒子和宇宙,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下列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A . 质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B .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C . 宇宙就是银河系 D . 光年是时间单位
  • 23. 为探索宇宙飞出地球打下坚实理论基础的科学家及其著作是( )
    A . 托勒密的“地心说” B . 哥白尼的“日心说” C .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D . 古代的“天圆地方”学说
  • 24. “日心说”认为宇宙的中心是( )
    A . 地球 B . 太阳 C . 月亮 D . 奥林匹斯山
  • 25. “日心说”最终战胜“地心说” , 这个历史发展过程说明( )

    ①宇宙是无限的 , 在某些特定的时空条件下 ,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②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最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③前人的认识总会被后人推翻,人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④人对世界的认识具有局限性,需要不断发展和深化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二、多选题
  • 26. (2022·河南) 从“嫦娥五号”采回月球样本到“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为人类太空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天问一号”的电磁波信号比“嫦娥五号”的电磁波信号传播速度大 B . 银河系、太阳系、火星、“天问一号”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排列的 C . “嫦娥五号”比“天问一号”离开地球的距离更远 D . “嫦娥五号”和“天问一号”相对太阳都是运动的
三、填空题
  • 27. (2022八上·永年期中) 宇宙在膨胀,我们可以用如图的实验来理解这一事实:在一只气球上黏一些小金属粒,这些小金属粒可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对气球打气,当气球膨胀时,任意两个金属粒间的距离都在,这里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 (选填“等效法”、“类比法”或“转换法”)。

  • 28. (2022九上·宣城开学考)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空间站在绕地球飞行的过程中 (选填“受到”或“不受”)地球对它的引力作用,它的运动状态是(选填“变化”或“不变”)的。
  • 29. (2022八下·滨海期中) 宇宙是一个(有/无)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天文学中常用光年做(时间、长度)单位;在太阳系中,太阳是(选填“星系”、“恒星”或“星”)。
四、综合题
  • 30. (2022九上·汕头开学考) 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顺利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送入太空。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工作,已完成任务,于4月16日安全回家。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运载火箭发射时,会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燃气(如图甲所示),这样火箭才能升空,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生活中与此原理类似的现象有(举一例);
    2. (2) 航天员将陀螺从地球带入太空后,其质量将(变大/变小/不变);
    3. (3) 航天员翟志刚和叶光富在“天宫课堂”中展示了特制的“企鹅服”里面有很多弹性袋(如图乙所示),像地面上做运动的拉力器,航天员穿上后通过改变弹性袋中弹性带子的长度,可以改变弹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使肌肉得到紧张,避免肌肉萎缩;
    4. (4) 航天员王亚平、叶光富在“天宫课堂”中展示了太空抛物实验(如图丙所示),被王亚平水平抛出的冰墩墩将_______。
      A . 向前运动过程中会向下坠落 B . 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