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河池市南丹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2-08-24 浏览次数:5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对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
    A . 洗澡水的温度为65℃ B . 1标准大气压最多可支持0.76m高的水柱 C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 D . 一个初中生的体重为50N
  • 2. (2019八下·峄城月考) 两只鸡蛋相碰往往只碰破其中一只,有关碰撞时相互间力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只鸡蛋受力一样大 B . 破的那只鸡蛋受力大 C . 未破的那只鸡蛋受力大 D . 两只鸡蛋受力大小无法比较
  • 3. 如图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   )
    A .  剪刀 B .  起子 C .  镊子 D .  铜丝钳
  • 4. 升国旗的旗杆上有个重要装置是(   )
    A . 动滑轮 B . 杠杆 C . 滑轮组 D . 定滑轮
  • 5. 下列与体育运动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初中学生50m跑步测试成绩一般是50s B . 足球比赛时,守门员作用主要是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 C . 掷出的铅球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重力越来越大 D . 竖直上抛的排球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受到向上的力大于球受到的重力
  • 6. (2016八下·桂阳期末) 如图所示,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   )
    A . B . C . D .
  • 7. 下列各种现象与涉及物理知识之间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 书包带做的较宽——压强与压力的关系 B . 用吸管吸饮料——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C . 活塞式抽水机抽水——液体压强和深度关系 D . 图钉尖做的很尖细——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 8. (2016八下·桂阳期末) 如图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 皮碗对吸 B . 瓶吞鸡蛋 C . 纸拖水杯 D . 橡皮膜凸出
  • 9. 潜水员由水面下深处潜入更深处的过程中,他受到的压强、浮力变化情况是(   )
    A . 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B . 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C . 压强不变,浮力增大 D . 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 10. 小华对正在抽烟的爸爸说:“吸烟不但危害您的健康,我和妈妈也在被动地吸烟.”这句话的科学依据是(   )
    A . 分子间有作用力 B .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 分子之间有空隙 D . 分子很小
  • 11. 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B . 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 . 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 . 把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等于200mL
  • 12. (2018八下·焦作期末) a、b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放手稳定后( )

    A . 甲漂浮,甲受浮力大 B . 乙漂浮,乙受浮力大 C . 甲漂浮,乙受浮力大 D . 乙漂浮,甲受浮力大
二、填空题
  • 13. 如图所示是“嫦娥一号”的发射情景。

    1. (1) 发射火箭时的速度约为7.9(填一恰当的单位);
    2. (2) 火箭升空时,以火箭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的。
  • 14. 运动员踢足球时,感到脚会痛,这一现象说明了力的作用是,脚感到痛的施力物体是
  • 15. 某中学学生参观某汽车生产车间,发现汽车的许多部件的设计与物理学的知识有联系。如安全带是为了防止高速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员由于而撞伤;轮胎上还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
  • 16. 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着增加而增大;如图所示,容器内盛有水,水在A点产生的压强是Pa。

  • 17. 潜水艇在水面下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水对它的压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8. 茶壶是根据-原理工作的.如图所示,当壶内盛满水,水面可到达图中位置(选填“A”或“B”) 

  • 19. 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地球绕太阳旋转。根据实验现象,卢瑟福提出如图的结构模型,其中电子带电荷。

  • 20. (2021八上·龙凤期末) 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紧靠着平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在6N的水平推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A、B叠放到该桌面上,用水平力F2拉着B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拉力F2=N,此时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N。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23.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就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如图所示,在支点左侧20cm刻度处挂3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右侧30cm刻度尺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拉杠杆,使其水平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拉力为N。保持弹簧测力计悬挂点不变,使其拉力方向斜向右下方,仍使杠杆水平平衡,弹簧测力计示数变

  • 24. (2017·岳池模拟)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则:

    ⑴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的相同,比较小车经过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面运动距离远近的物理研究方法叫:

    ⑵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前进得越远.

    ⑶推理:如果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永远做.因为小车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⑷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而总结归纳出来的.

  • 25.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1. (1) 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的程度,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
    2. (2) 比较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 (3) 比较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 26. 如图中各图所示,是某校物理实验小组正在进行的一些科学实验情景。请对图中的实验现象分析,并得出科学结论。

    1. (1) 如图a所示的实验中,抽开玻璃板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两瓶都变为红棕色。该现象叫做现象,该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
    2. (2) 图b中,接触面磨平的两块铅,用力压紧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力。
  • 27.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1. (1) 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2. (2) 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无关系,可选用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可得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
    3. (3) 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kg/m3
    4. (4) 把一密度为0.75 g/cm3的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体积之比是(填分数形式)。
五、计算题
  • 28. 某校学生乘校车到校外的考点参加中考。假如该校车与学生的总质量为8000kg,该校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9km,用时15min。求:
    1. (1) 校车与学生受到的总重力;
    2. (2) 该校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的平均速度。
  • 29. 如图所示,通过滑轮组用200N的拉力在20s内将重为48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 (1) 绳子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多大;
    2. (2) 动滑轮重力为多大;
    3. (3) 若重物再增加150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至少多大?
  • 30. (2021八下·淮北期末) 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挂着实心圆柱体,将其从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逐渐放入水中,图乙是圆柱体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随圆柱体下表面下降距离的变化情况。求:

    1. (1) 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
    2. (2) 圆柱体的密度;
    3. (3) 圆柱体浸没且下表面距离水面10cm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