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3-02-11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图画为种子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并不鲜见,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却在其中显得独特而优美。舞台上,宋代仕女、宫廷女官、翩翩才子、莘莘匠人逐一登场,而统领全剧的,却是三双独特的眼睛:展卷人、少年希孟和青绿意象。

    青绿意象是东方“美”的提纯,是全剧“审美的眼睛”。如同《千里江山图》独步宋代画坛,步移景异穿越千百年,依然能够震撼观者。宋画之美、中国古典之美在舞台上众仕女的步态中,走入了观众的心灵。然而,让作品跳出“就事论事”窠臼的,要数主创的妙笔——另外两双眼睛——少年希孟与展卷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对撞。少年希孟是全剧“叙事的眼睛”,十八岁的天才少年于江南山水间绘此长卷。他对生活的体察、对人事物的描摹、对艺术的极致追求贯穿始终。而展卷人则是全剧“当下的眼睛”,有了它,全剧从“宋代审美的图解”和“少年画师传奇”中飘然直上,多了一层现代的维度、一笔独属于当代人的表达。而这两双眼睛不断的交汇、发现、碰撞则让古典之美与今人之思交相呼应,令人不禁赞叹:这才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方式——古典文化为筋骨、当代表达作视点,舞台上不仅呈现了《千里江山图》,还有图卷中蕴含的故事与哲思,更有独属于当代中国的价值观。

    艺术作品的“当下性”与“恒定性”一向被人们认为是一组对立统一的命题,站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的创作,则能很好地将其熔于一炉。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几千年来在海内外中华儿女的血脉中蓬勃不息;而当下性则依靠创作者对时代命脉的准确把握:舞台作品不仅仅是观赏性的、更是思想性的。

    《千里江山图》是什么?不同人心中自有不同答案:它是宋代院画的巅峰、是一段属于古中国的未解之谜。而《只此青绿》的创作者们却在其中看到了另一重含义。《千里江山图》作为载体,不仅承载了画师、观者,更承载了构成长卷的另一些人,往往被人忽略的匠人——劳作者。《千里江山图》中所绘的生活场景、劳作场景被创作者们赋予了三重含义,劳作者既是画中人、也是画外人、更是被研究的对象。画家描摹他们,他们的劳动成果构成画作不可分割的部分,劳作者的手艺更是与画作一同流传千年,成为了人们研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令人感怀的是每一段匠人们对少年希孟的内心低语,他们将自己的辛勤的劳动融于丹青长卷之中。

    长卷有形而手艺无形,画家有名而匠人无名,正因为创作者的当代视角,通过展卷人将有名与无名、有形与无形共同呈现在一个舞台上,它们携手将沉淀千年的美带到观众面前。这是创作的提纯、更是当下以中国古典文化为蓝本进行创作的必须——“当下性”与“恒定性”兼具,通过古老的文化,向世界传递当下中国创作者的思考与声音。

    舞台上,当展卷人与少年希孟目光交错,他们相会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跨越千年,他们共享同一轮明月、体会同一种自血脉中不断流传的文化感悟。这种“通感”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更是当代中国的:曾经属于王公贵族的亭台楼阁早已成为平民百姓参观学习的博物院,宫廷画师与普通劳动者一同因长卷而千年不朽,面前的画作上延绵不绝是青绿山水,抬望眼人民的江山不朽长青。这才是属于当代中国的“舞绘《千里江山图》”。

    曾经的《千里江山图》吸引了全世界追求美、爱好美的观众的目光;而今,期盼在不久的将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可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向全世界的观众展示一个古老而现代的美丽中国。

    ——节选自杨浥堃《只此青绿,古典长卷浩浩汤汤照见今人》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利用三双独特的眼睛来统领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这也是该舞蹈诗剧显得独特而优美的原因。 B . 古典文化与当代视角相交汇,有独属于当代中国的价值观,这是我们希望的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 C . 《千里江山图》是宋代院画的巅峰,是未解之谜。《只此青绿》的创作者们也仅看到了其中一重含义。 D . 当下以中国古典文化为蓝本的创作,应传递当下中国创作者的思考与声音,须兼具当下性与恒定性。
    2. (2) 下列关于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为评论对象,视野开阔,从多角度探寻其艺术之美,阐述了该诗剧的意义。 B . 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首段引出展卷人、希孟与青绿意象之后,正文层层深入地分述了三者间的关系。 C . 文章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用审美的眼睛、叙事的眼睛和当下的眼睛形象地展现了三个不同的视角。 D . 文章的专业性比较强,在对舞剧与画作的评论中,兼顾了文艺理论的思考与历史文化的挖掘,引人深思。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青绿意象的美,希孟独特的体察与创作以及展卷人的现代维度,三者融合,成就了《只此青绿》的美。 B . 缺乏恒定性的艺术作品不是好作品,解读作品时必须赋予其当下的意义,否则这样的作品也不是好作品。 C . 能承载创作者的思想,也能承载历史长河中无数研究者的情感,这样的作品就一定能够达到艺术巅峰。 D . 当代中国的“舞绘《千里江山图》”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画作艺术的卓绝以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0月25日,发表在《自然——化学》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吃土”也能调节肠道微生物组和治疗肠炎。

    科研团队受土壤组分启发,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构建由蒙脱土(天然土壤成分,俗称“观音土”)、淀粉颗粒和液态金属三种组分组成的土壤仿生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调控微生物功能的特质。

    这一具有响应性和调节性功能的新材料,不仅能提高微生物合成化学品的效率,还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恢复肠道微生态,在生物制造和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应用潜力。

    土壤仿生材料可以对激光、溶剂、外力等进行响应,使材料从原子到宏观水平都发生化学非均质性变化,实现该化学系统中不同的组分进行化学再分配、传感和写入及擦除的修改,从而发挥新的功能,科研团队便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多的系列研究。

    “我们使用了自下而上的方法去模拟土壤中的矿物质、有机相和流动相来合成一种新的化学系统,该化学系统为一种土壤仿生材料,可以在体外增强微生物代谢和提高生物基化学品的合成,丰富病理条件下的肠道微生物组多样性,调节体内细菌失调。”高翔表示。

    (摘编自《科技日报》《土真的能吃?科学家证明“吃土”可治疗肠炎》)

    材料二

    10月25日,一项发表在《自然——化学》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由蒙脱土、淀粉颗粒和液态金属三种组分组成的土壤仿生材料,具有调控微生物功能的特质。“科学家证明‘吃土’可治疗肠炎”的消息迅速引起网友的广泛热议。

    该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翔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文章中的“土”并不是真的土壤,而是仿照土壤结构构建的人工土壤仿生材料。目前该项研究只是在动物实验阶段,作用机制也还不清楚,尚未应用到临床。“我们只是在研究中发现了这一现象,希望能为临床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发现这一现象其实是“无心插柳柳成荫”。高翔介绍,团队主要的研究其实是做材料和微生物的杂合体系,材料是没有生命的,甚至大部分材料都是有毒的,很难和微生物相结合。“在自然界中,土壤是一个很好的材料和微生物的结合体,因此就把研究对象聚焦到了土壤上。我们发现在合成的土壤仿生材料中,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生长得很好。”

    肠道微生物菌群和土壤中的菌群有类似之处,因此科研团队就想到了“土”和治疗胃肠道疾病是否会有关联呢?高翔告诉记者,为此,研究团队建立了一个肠道微生物发生紊乱的小鼠模型,小鼠“吃”掉研究团队开发的土壤仿生材料后,发现其紊乱的肠道微生物菌群有所恢复,并重新建立生态模型;另外发现该材料还可以用于治疗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形成急性的肠炎。通过土壤仿生材料对小鼠模型治疗实验,科研团队证实其对肠道微生物群有调节功能,并且能够治疗肠炎。

    (摘编自《健康时报》《“吃土”可治疗肠炎?作者回应:研究尚在动物实验阶段》)

    材料三

    观音土也称高岭土,又名膨土岩、斑脱石、甘土、皂土、陶土、白泥。观音土富含硅、锌、镁、铝等矿物质,是粘土矿物,其化学成分相当稳定,被誉为“万能石”。观音土是陶瓷制品的坯体和釉料以及粘土质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观音土在饥荒时期普遍被饥民当成食物充饥,吃下暂时解除饥饿感。

    (摘编自360百科“观音土”)

    1. (1) 下列不属于材料二“科学家证明‘吃土’可治疗肠炎”过程的一项是(   )
      A . 研究发现材料是没有生命的,大部分材料是有毒的,很难和微生物相结合。 B . 聚焦土壤,合成土壤仿生材料,因为土壤是很好的材料和微生物的结合体。 C . 发现在合成的土壤仿生材料中,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会生长得很好。 D . 建立肠道微生物发生紊乱的小鼠模型,用土壤仿生材料对其进行治疗实验。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虽然“吃土”可治疗肠炎这一发现是“无心插柳”,但高翔依然对土壤仿生材料可以调节体内细菌失调的原因给出了科学的解释。 B . 土壤仿生材料具有响应性和调节性两种功能,能提高微生物合成化学品的效率,恢复肠道微生态,因此在生物领域具有很大潜力。 C . 高翔告诉记者文章中的“土”不是真的土壤,并强调该项研究目前只是在动物实验阶段,体现了其作为一名科研人员的职业素养。 D . 蒙脱土是一种可当食物充饥的天然土壤成分,科研团队受此启发才研究成由它和淀粉颗粒、液态金属三种组分组成的土壤仿生材料。
    3. (3) 三则材料侧重点和语言风格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说明。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心归去

    韩少功

    ①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

    ②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③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

    ④我不想移民,好像是缺乏勇气也缺乏兴趣。C曾问我想不想留在法国,他的市长朋友可以办成这件事,他的父亲与法国总理也是好朋友。我说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

    ⑤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

    ⑥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这哪里对呀?也许舒伯特在歌颂宫廷或爱情,但我相信所有雄浑的男声独唱都应该是献给故乡的。就像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即便是赛马曲与赶集调,那也是带泪的笑。

    ⑦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

    ⑧我已来过法国三次,这个风雅富贵之邦,无论我这样来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来付钱的观赏者。我与这里的主人碰杯、唱歌、说笑、合影、拍肩膀,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⑨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说“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月夜”等,这表明“我”对故乡的情感已经融入到了生活和血脉中。 B . 文章第②段和第⑧段都用到“付钱”一词,作者意在表明自己虽然多次到法国,但仍然是个外来者,没有归属感。 C . 文章第⑥段运用排比句,从四个方面间接描写了故乡的贫瘠和脏乱,从反面抒写了“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D . 作者先写在法国的游历和自己独特的感受,再抒写思乡之情,最后写对“故乡”的思考与感悟,完成了主题的升华。
    2. (2) 文中是怎样描写“我”身处法国的内心感受的?请结合文本简要作答。
    3. (3) 作者对“人与故乡的关系”作了哪些深入思考?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躬字仲孙,颍川阳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习《小杜律》。躬少传父业,讲授徒众常教百人。后为郡吏,辟公府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诛之。显宗乃引公卿朝臣平其罪科。躬以明法律,召入议。议者皆然固奏,躬独曰:“于法,彭得斩之。”帝曰:“军征,校尉一统于督。彭既无斧钺,可得专杀人乎?”躬对曰:“一统于督者,谓在部曲也。今彭专军别将,有异于此。”帝从躬议。又有兄弟共杀人者,而罪未有所归。帝以兄不训弟,故报兄重而减弟死。中常侍孙章宣诏,误言两报重,尚书奏章矫制,罪当腰斩。帝复召躬问之,躬对“章应罚金”。帝曰:“章矫诏杀人,何谓罚金?”躬曰:“法令有故、误,章传命之谬,于事为误,误者其文则轻。”帝曰:“善”。迁躬廷尉正,坐法免。

    后三迁,元和三年,拜为廷尉。章和元年,赦天下系囚在四月丙子以前减死罪一等,勿笞,诣金城,而文不及亡命未发觉者。躬上封事曰:“圣恩所以减死罪使戍边者,重人命也。今死罪亡命无虑万人,又自赦以来,捕得甚众,而诏令不及。伏惟天恩莫不荡宥,死罪已下并蒙更生,而亡命捕得独不沾泽。臣以为赦前犯死罪而系在赦后者,可皆勿笞诣金城,以全人命,有益于边。”肃宗善之,即下诏赦焉。躬奏谳法科,多所生全。永元六年,卒官。

    (节选自《后汉书·卷四十六》,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诛之 B . 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诛之 C . 永平中/奉车都尉实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涉之 D . 水平中奉车都尉实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诛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农冠,本指古代上以上的衣服和礼帽,后来代称缙绅、士大夫,文中即此意。 B . 辟公府,文中指被皇帝征召到公府为官,汉朝选官制度有征辟制与察举制等。 C . 部曲,指军队编制单位,大将军营分五部,部下有曲,故其代称军队、部下。 D . 上封事,文中指秘密言事。古代臣子上书为防泄密,将奏章用皂囊缄封呈进。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郭躬继承父业,精通律法。青少年时代郭躬就跟随父亲学习律法知识,后来广聚门徒讲授律法,并以此被召入朝参加评议。 B . 郭躬恪守律法,公正无私。秦彭军中杀人触犯法律,显宗坚决袒护秦彭,郭躬入议时没有顺从皇帝心意,做出当斩的判定。 C . 郭躬执法严谨,敢于谏言。当尚书上奏定孙章矫诏杀人当腰斩时,郭躬依据事实判定孙章为误杀罪,劝告皇帝执法不能随意。 D . 郭躬宽仁为怀,泽被苍生。趁着肃宗赦免部分囚犯死罪的机会,把在逃因犯和赦后关押囚犯全部减死戍边。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军征,校尉一统于督。彭既无斧钺,可得专杀人乎?

      ②今死罪亡命无虑万人,又自赦以来,捕得甚众,而诏令不及。

  •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蒋颖叔①

    苏轼

    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

    江上秋风无限浪,枕中春梦不多时。

    琼林花草闻前语②,罨画溪山指后期。

    岂敢便为鸡黍约③,玉堂金殿要论思④。

    【注释】①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就任,路遇同登进士的旧友蒋颍叔。②琼林:皇帝赐宴新科进士的琼林苑。苏轼与蒋颍叔在宴上相约归田于罨画溪。③鸡黍约:《论语》有荷蓧丈人杀鸡为黍以食子路的记载,后表示友人相聚共食。④论思:指皇帝与臣子论学思考。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诗人表面写乌鹊无枝可依,实则暗示自己孤独无依,身无着处。 B . 颔联中的枕中美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美好转瞬即逝的感慨。 C . 尾联化用鸡黍约的典故,旨在希望友人显贵后不要忘记归隐的约定。 D . 本诗由实及虚,表现了诗人在奔赴途中遇到往昔旧友时的复杂心情。
    2. (2) 本诗颈联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赤壁赋》中“”两句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停止。
    2. (2)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
    3. (3) 《小石潭记》中“ ”两句写出游鱼自由自在轻灵游动的姿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绘事发微》曰:“凡画雪景,以寂寞黯淡为主,有玄冥充寒气象。”但在中国漫长的艺术发展史上,雪景山水画的创作技法并非         , 如五代画家首次应用的“弹粉法”。同时,雪景山水画在继承与创新中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艺术形式,并显示出其         的艺术生命力。近现代以来,随着人们多维欣赏能力的提高和对自然观察能力的深入,在题材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这种转型虽仍以“师造化”为基础,但西方绘画理论的引进,透视、光影等要素的         , 使绘画技法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对于生长在北国的画家,冰雪是他们全部灵感的来源。他们借鉴中国传统与西方艺术的有益因素而进行雪景山水画探索,在保留中国画笔墨这一本质的基础上,绘出冰雪透明洁净的自然之态。还有一些擅画雪景的画家在尊重中国画传统精神和语言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表现技法,或写意淋漓,泼洒自如,或兼工带写,细致刻画,挖掘和丰富了雪的意象,成就了         的审美意境和审美空间,呈现出一派豪迈与壮丽的景象。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成不变     弥足珍贵     鉴戒     别开生面 B . 一成不变     历久弥新     借鉴     别开生面 C . 原封不动     历久弥新     鉴戒     标新立异 D . 原封不动     弥足珍贵     借鉴     标新立异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随着人们多维欣赏能力的提高和画家对自然观察的深入,雪景山水画在题材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 B . 随着人们多维欣赏能力的提高和画家对自然观察能力的深入,雪景山水画在题材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 C . 人们多维欣赏能力的提高和画家对自然观察能力的深入,雪景山水画在题材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 D . 人们多维欣赏能力的提高和画家对自然观察的深入,雪景山水画在题材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
    3. (3)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弹粉法”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天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B .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C . 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D . “芦柴棒”实在不能挣扎着起来了,她很见机地将身体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尽可能地不占屋子的地位。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老龄化的过程中通常会有两个重要的人口转折点,两个转折点都会给经济带来冲击,但它们的冲击性质不一样。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度过了第一个人口转折点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即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2010年达到顶峰后,开始以每年几百万的速度负增长。由此产生的劳动力短缺、人力资本改善放慢、资本回报率下降、生产率提高速度放慢等,为中国经济带来了供给侧的冲击。

    2025年之前,①____,随后进入人口负增长,即第二个重要的人口转折点。这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将造成新的需求侧冲击,如何实现潜在增长率将成为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三种效应不利于居民消费:第一是人口总量效应。②__,消费需求也就停滞,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负增长,消费也会负增长。第二是年龄结构效应。由于中国老龄化严重,且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和覆盖率不高,所以,③__,使得中国的消费需求难以扩大。第三是收入分配效应。由于富人倾向于储蓄,而穷人又满足不了消费意愿,因此,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消费的不足、过度的储蓄,从需求侧抑制中国经济的增长。

    1. (1) 请在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两个人口转折点指什么?请分别概括,不用出现时间,每点不超过12字。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宫崎骏说:“成长是一笔交易,我们都是用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交换长大的勇气。”

    冯友兰说过,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其实也是在说人的精神成长的境界。自然境界是说一个人做事只凭本能或社会习惯;功利境界是说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了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做事的动机是利己的;道德境界是说,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天地境界是说一个人可能了解到,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全部意义,并自觉做他所做的事。

    以上材料对你的精神成长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内容,写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