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延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2-21 浏览次数:3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常温时,下列溶液中,的是
    A . 0.1mol/L B . 溶液 C . 的醋酸 D . 0.01mol/L氨水
  • 2. 下列事实不能证明NH3‧H2O是弱电解质的是
    A . 0.1mol/L的氨水遇石蕊溶液变蓝 B . 沉淀可溶于氯化铵溶液 C . 的氨水稀释1000倍后, D . 常温时,等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的导电性,前者大于后者
  •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增大 B . 在电子云图中,用小黑点表示绕核做高速圆周运动的电子 C . 轨道相互垂直,且能量相等 D . 通过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能鉴定某些元素
  • 4. 模拟粗铜精炼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b电极为精铜 B . 可用溶液作电解液 C . 当电路中有2mol电子转移时,同时a电极上溶解64g D . 精炼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需要适当补充
  • 5. 下列事实与盐类的水解无关的是
    A . 溶液净化含少量泥土的浑浊液体 B . 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C . 氯化铝溶液蒸干后灼烧得不到无水氯化铝 D . 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
  • 6. C和在生产、生活、科技中是重要的燃料。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的燃烧热为 B .    C .    D . 欲分解2mol , 至少需要提供的热量
  • 7. 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 10s后,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B . C . 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 D . 当容器内的消耗速率等于的生成速率,反应达到平衡
  • 8. 2022北京冬奥会采用氢气作为火炬燃料,选择氢能汽车作为赛事交通服务用车,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B . 的过程中, C . 2mol和1mol的总能量大于2mol的总能量 D . 化学反应的 , 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
  • 9. 电子表和电子计算器的电源通常用微型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 , 电解质溶液为溶液,总反应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是正极,是负极 B . 工作时,电池负极区溶液减小 C . 工作时,电极上反应式为 D . 工作时,电子由极经外电路流向
  • 10. 工业上采用直接氧化法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原理为:。下图为在固定容器中,进料浓度比分别等于1:1、4:1、7:1时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 曲线a、b、c的进料浓度比分别对应1:1、4:1、7:1 C . 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压强可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D . 400℃时,三种进料浓度对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 11. 向体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5mol和1.5mol制备 , 反应原理为。在不同温度()下测得容器中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的正方向 B . 时,的平衡转化率 C . 时,若改为恒温恒压容器,平衡时 D . 达平衡后再充入 , 不能提高的转化率
  • 12. 下列关于0.1mol/LNaHSO3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溶液中至少存在3个平衡 B . 溶液中含有分子和离子共7种 C . 溶液中 D . 常温下,溶液呈酸性,则
  • 13. 向100mL0.01mol/L溶液中滴加0.1mol/L溶液,测得溶液电导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都是强电解质 B . A→B电导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反应: C . B→C,溶液中的减小 D . A,B,C三点水的电离程度:
  • 14. 小组同学用以下流程去除粗盐水中的 , 获得了精制盐水。

    已知:ⅰ.

    物质

    (25℃)

    ⅱ.粗盐水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的反应为: B . ②中当溶液时,已沉淀完全(即浓度小于) C . ③的滤渣中除泥沙外,还有等物质 D . ④中用稀盐酸调溶液pH为中性或微酸性,以除去
二、综合题
  • 15.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目前合成氨工业中使用的催化剂铁触媒中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的等。回答问题:
    1. (1) 基态N原子中,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符号是,占据该能级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形,核外存在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2. (2) 2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是
    3. (3) 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区(填“s”“p”“d”或“”)。
    4. (4) 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显正电性。分析电负性大小关系为NH(填“>”“<”或“=”)。
    5. (5) 的第一电离能的第一电离能 , 结合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解释第一电离能镁元素高于铝元素的原因:
  • 16. 滴定是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 (1) 对比盐酸和醋酸分别与的反应

      室温下,用0.1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20mL0.1mol/L的醋酸和盐酸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曲线Ⅱ表示滴定盐酸的过程,判断的理由是

      ②a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③b点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时,  (填“>”“<”或“=”,下题同)。

      ⑤c点溶液中b点的。

    2. (2) 测定某些物质的含量。   

      如测定血液中钙的含量时,进行如下实验:

      ⅰ可将amL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草酸铵晶体,反应生成沉淀,过滤、洗涤,将沉淀用稀硫酸处理得溶液。

      ⅱ将ⅰ得到的溶液,再用酸性溶液滴定,氧化产物为 , 还原产物为

      ⅲ终点时用去溶液。

      ①写出用酸性溶液滴定的离子方程式

      ②如何判定滴定终点

      ③计算:血液中含钙离子的浓度为(用字母表示)。

  • 17. 化学小组探究溶液的反应,实验如下: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ⅰ

    振荡试管,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待反应充分后,试管底部有粉剩余。

    实验ⅱ

    取实验ⅰ中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0.1mol/L溶液

    溶液局部变红,同时产生白色沉淀,振荡试管,红色消失。

    已知:经检验白色沉淀为

    1. (1) 实验ⅰ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实验ⅱ中检测到 , 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3. (3) 从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实验ⅱ红色消失的原因
    4. (4) 对实验ⅱ中产生的原因作如下假设:

      假设1:溶液中的氧化

      假设2: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假设3:在实验ⅱ的条件下,氧化

      请将假设1补充完整。

    5. (5)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实验ⅲ 取2mL溶液a,向其中滴加5滴0.1mol/L溶液,放置较长时间,溶液颜色不变红,证明假设1不成立。

      实验ⅳ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闭合开关K,电流计指针不动。向右侧溶液中滴加0.1mol/L , 指针向右大幅度偏转,溶液中有白色浑浊物产生。取出左侧溶液,滴加0.1mol/L , 溶液变红。

      ①溶液a是

      ②假设2不成立的实验证据是

      ③实验证明假设3成立。

      请结合电极反应式解释实验ⅱ中产生的原因

  • 18. 电化学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 (1) 下图中,为了减缓海水对铁闸门A的腐蚀,材料B可以选择(填字母序号)。

      a.碳棒    b.锌板    c.铜板

      用电化学原理解释材料B需定期拆换的原因:

    2. (2) 利用电解法制备(下图为简易原理装置)。

      (填“A”或“C”)区生成。请结合电极反应式分析产生的过程

    3. (3) 用二甲醚()燃料电池电解法可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转化为。原理如下图:

      ①燃料电池中的负极是(填“M”或“N”)电极,其电极反应为

      ②用电极反应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解释阳极区域能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转化为的原因

  • 19. 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下反应是目前大规模制取氢气的重要方法之一:  
    1. (1) 欲提高反应速率及的平衡转化率,理论上可以采取的措施为____。
      A . 通入过量水蒸气 B . 降低温度 C . 增大压强 D . 加入催化剂
    2. (2) 8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 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测得某一时刻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5mol、4mol、3mol。

      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②该时刻反应(填“正向进行”、“逆向进行”或“达平衡”)。

    3. (3) 8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将2mol与8mol混合加热到830℃,反应达平衡时的转化率为
    4. (4) 工业上利用得到的进一步合成二甲醚:  。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同时间内的转化率随温度T的变化情况如图a所示。

      ①合成二甲醚反应的0(填“>”“<”或“=”)。

      ②在250℃之前,随温度升高,转化率增大的原因是

      ③在图b中绘制出压强和转化率之间的关系 (作出趋势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