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等多区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02-08 浏览次数:10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下列不属于科学给人民带来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的是( )
    A . 1980年实行土地承包制富裕了人们生活 B . 用CT检查发现人体内某些微小的变化 C . 节假日人们乘高铁旅游 D . 家中都用机器人扫地
  • 2. (2019七上·天台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给液体加热 B . 闻气体气味 C . 读液体体积 D . 熄灭酒精灯
  • 3. 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以三战全胜的纪录赢了名列世界第一的棋王柯洁;蜗牛行动迟缓,下棋更是无从谈起。但是“阿尔法狗”再“聪明”也是非生物,蜗牛再“笨拙”也是生物,因为“阿尔法狗”不能( )
    A . 运动 B . 说话 C . 作出反应 D . 繁殖
  • 4. 某同学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如图所示三种细胞。关于这三种细胞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以上三种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 . 与甲、乙相比,丙细胞特有的结构为:细胞壁、叶绿体、中央大液泡 C . 以上三种细胞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的只有乙 D . 在甲、丙中被亚甲基蓝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
  • 5. 人类胚胎干细胞来自受精卵形成5~6天后的胚胎,在体外条件下能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有科学家描述:胚胎干细胞的“可塑性”无与伦比,这里的“可塑性”指的是( )
    A . 细胞分裂能力 B . 细胞分化能力 C . 细胞生长能力 D . 细胞变形能力
  • 6. 关于地球的形状和结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 内地核呈固态,外地核则为熔融状态 B . “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理位置是在赤道 C .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椭球体 D . 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构成了岩石圈
  • 7. 下列有关从地球仪上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 0°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 B . 所有经线都是等长的 C . 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 . 23.5°纬线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
  • 8. (2019七上·天台期末) “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研究分子特点实验中,采用该方法的是(   )
    A . 酒精和水混合 B . 黄豆和芝麻混合 C . 气体扩散实验 D . 铅柱粘合实验
  • 9. (2019七上·余姚期中) 在测量金属块质量的实验中,当天平平衡时,王涛同学正确读得金属块的质量为54.4g,则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正确且操作规范的是(    )
    A . B . C . D .
  • 10. 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其一般步骤是( )

     ①明确目的、对象、范围 ②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③制订合理的方案       ④做好记录,积累资料 

    A . ①②④③ B . ①③④② C . ②①③④ D . ③④①②
  • 11. (2021七上·椒江期中) 下列说法中,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9℃ B . 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m C . 一个教室内空气体积约为250m3 D . —个成年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3m/s
  • 12. 制作临时装片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产生气泡,其操作的关键性步骤是( )
    A . 撕取的洋葱表皮要尽量的薄 B . 将撕下的材料平展在载玻片的水滴中 C .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清水时,大小要适宜 D . 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盖上
  • 13. 下图中属于器官的是( )
    A . B . C . D .
  • 14. (2013·绍兴) 对狗、鸽子、鳄鱼、鲢鱼四种脊椎动物进行分类,结果如图所示.该分类图不能体现的是(  )

    A . 狗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特征 B . 鳄鱼和鲢鱼都具有体温不恒定的特征 C . 采用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D . 分类时,可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
  • 15. 小金同学测得了以下数据:517 毫米、931 分米、2.32 米、0.4180 米,则他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对应的最小刻度是( )
    A . 分米、厘米、毫米、米 B . 毫米、分米、厘米、米 C . 厘米、分米、毫米、米 D . 厘米、米、分米、毫米
  • 16. 某同学要称量10.2克食盐,10克以上用砝码,10克以下用游码。其操作方法如下:①取10克砝码放在右盘;②调节天平平衡;③左盘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④移动游码到0.2克处。其合理顺序是( )
    A . ②①④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① D . ②④③①
  • 17. 教室里的一盆君子兰,叶片变黄,显出病态,小明认为可能是缺少氮肥所致。小明的这一观点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假设 C . 设计方案 D . 得出结论
  • 18. (2021九下·西湖开学考) 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A . (1)(2)(3) B . (1)(2)(4) C . (1)(3)(4) D . (2)(3)(4)
  • 19. 某学生在野外采集四株植物P、Q、R 和S 并设计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马铃薯.它是哪一株( )

     

    A . P B . Q C . R D . S
  • 20. 分别由a、b、c三种物质制成的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物质的密度最大 B . 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C . 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 . b物质的密度是1.0×103千克/立方米
二、填空题(21~26题每空1分,27、28题每空2分,共 36分) 
  • 21. 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 

     

    1. (1) 图1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mm。 
    2. (2) 图2是常用的体温计,它是根据原理制成的,此时指示的温度是℃。 
    3. (3) 某同学用如图3所示方法测得硬币的直径为dm。 
  • 22. 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名称填入空格中。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填写名称,下同);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用;用于取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 23. 下面是餐桌上常见的五种植物(海带、食用苔藓、蕨菜、银杏、番茄)的检索表。 

     

    1. (1) 检索表中生物的特征或生活环境还未填完全,其中②是。 
    2. (2) 若将上述五种植物填入表中,则A为;E为。 
    3. (3) 对于植物,有如下说法:a都是多细胞生物;b都不产生种子;c都有根、茎、叶的分化;d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中属于CDE三种植物所共有的特征是。(填序号) 
  • 24. 如图所示为植物细胞变化的过程,其中①是细胞的,这一过程中,母细胞内出现的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③是细胞的,对于草履虫来说(选填“也有”或者“无”)此过程。 

     

  • 25.

    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① ,③ 。

    2. (2) 河流C、D中水能资源较丰富的是 ,其原因是 。

    3. (3) 如果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建在 (填“C”“D”或“E”)处最合适。

  • 26. 某同学想用天平称量一块岩石的质量,实验前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应,直至天平平衡,称量时将岩石放入天平左盘,当天平再次平衡后,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岩石质量是g,若将该岩石带到月球,其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7. 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g/cm3 , 容器的质量是g。第3次实验中液体的体积是mL。             
     

     实验次数 

     
     

     1 

     
     

     2 

     
     

     3 

     
     

     液体体积V(cm3

     
     

     15 

     
     

     22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 

     
     

     67 

     
     

     72.6 

     
     

     95 

     
  • 28. “测量”是把待测的量与进行比较的过程,所以使用的标准不同,测量结果不同。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测量长度的标准是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来自商代的“骨尺”,该尺长15.8cm、宽1.8cm,厚0.5cm,正面刻10寸,每寸刻10分。则商代的“1分”相当于现在cm。古代“大丈夫”一词是指身高为“一丈”以上的男子,“十尺”为一丈,即现在的身高米以上的成年男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每空2分,共26分) 
  • 29. 为探究纸飞机飞行距离与纸张厚度、飞机形状以及纸张大小的关系,小温同学将不同厚度(用克/米2表示)、不同大小的纸张叠成不同形状的纸飞机,选择无风的环境,在同一起点,以相同的发射速度和相同的发射角度进行多次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下。  

     

     表一:纸飞机飞行距离与纸张厚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注:市面上A4纸张的厚度以5克/米2递增,例如60克/米2、65克/米2、70克/米2……) 

             
     

     纸张厚度/(克/米2

     
     

     60 

     
     

     70 

     
     

     100 

     
     

     115 

     
     

     飞行距离/cm 

     
     

     352 

     
     

     627 

     
     

     575 

     
     

     410 

     

     表二:纸飞机飞行距离与飞机形状以及纸张大小的关系 

                      
     

              形状 

     

     纸张      飞行 

     

     大小       距离 

     
     

     ①中翅型 

     
     

     ②平斗型 

     
     

     ③尖头型 

     
     

     ④波浪型 

     
     

     平均值(cm) 

     
     

     平均值(cm) 

     
     

     平均值(cm) 

     
     

     平均值(cm) 

     
     

     大 

     
     

     446 

     
     

     272 

     
     

     234 

     
     

     539 

     
     

     中 

     
     

     334 

     
     

     175 

     
     

     201 

     
     

     372 

     
     

     小 

     
     

     171 

     
     

     146 

     
     

     176 

     
     

     188 

     
    1. (1) 在探究“纸飞机飞行距离和纸张厚度的关系”时,将四张厚度不同、大小相同的白色A4纸张分别叠成如图所示的四架纸飞机,在无风的环境下,在同一起点,以相同的发射速度和发射角度进行多次实验。该设计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2. (2) 若要寻找飞机最远飞行距离的纸张厚度,在表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应该如何设置纸张厚度进行实验?答:。 
    3. (3) 结合表一和表二,你认为如何制作纸飞机能飞的更远?答:。  
  • 30. 如图所示是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进行观察的实验,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 (1) 用序号将图1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进行正确排序:。 
    2. (2) 步骤②所用的试剂是。 
    3. (3) 在图2中从图a到图b,需要将装片往移动,并换用图3中的(选填“a”或者“b”)物镜。 
  • 31. 人类对地球表面的大陆形状的形成作了不断地探索。 
    1. (1) 首先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关于他提出这一假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魏格纳是由木块漂浮在水面现象产生联想而提出这一猜想的 B . 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如此地相对应是他提出这一假说的依据 C . 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层构造上遥相呼应是建立这一假说的证据 D . 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是提出“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2. (2) 在“大陆漂移说”提出之后约45年,人们提出了“海底扩张说”,其主要证据是“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越来越(选填“古老”或“年轻”)”。 

       

    3. (3) 对于“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推翻了“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 B . 地球的地壳被海岭、海沟和巨大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 C . 六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互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 D . 如图所示实验为板块碰撞的提出提供了证据
  • 32. 为了测量某品牌酱油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在调节好天平的平衡之后,接下来进行了以下四项操作: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B.将部分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1; 

       C.将烧杯中酱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酱油的体积V;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它是步骤(填步骤序号)。用上述字母表示该品牌酱油的密度。 

    2. (2) 在进行上述的“C”操作时,若俯视读数,则测得的密度将偏(选填“大”或“小”)。 
四、解答题(本大题18分) 
  • 33. 有一支未刻刻度的温度计,当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液柱的长度为10cm,当玻璃泡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液柱的长度为30cm。 
    1. (1) 对于这支温度计而言,外界温度升高1℃时,液柱伸长多少厘米? 
    2. (2) 现在,发现液柱的长度为8cm,则现在温度为多少? 
  • 34. 从细胞的发现到细胞学说的提出,前后经历了近200年,有5位科学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这5位科学家分别是胡克(英国)、布朗(英国)、施莱登和施旺(德国)、魏尔啸(德国)。请说出胡克和布朗在细胞学说方面的主要贡献。 
    2. (2) 结合细胞发现的历史,请从科学发现的历程角度谈一谈你的想法。 
  • 35. 某空瓶质量为150g,装满冰后总质量为600g,过了一段时间后,冰全部熔化成了水。已知ρ=0.9×103kg/m3 , 求: 
    1. (1) 空瓶的容积; 
    2. (2) 需向瓶中再加多少克的水才能将此瓶重新装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