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义乌市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

更新时间:2023-02-08 浏览次数:8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2022八上·衢江期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们必须学会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下列用水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 B . 刷牙时为了方便一直开着水龙头 C . 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 D . 用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
  • 2. (2022八上·定海期末) 科学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过滤 B . 量取一定体积液体 C . 加入固体粉末 D . 取用食盐
  • 3. 佛堂浮桥火爆网络,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佛堂浮桥由若干只木船连接而成,浮在义乌江面, 可以供路人游客行走参观。大批游客走上浮桥, 会导致浮桥所受的浮力以及浮桥底部所受的水的压强如何变化?(    )
    A . 浮力变大, 压强变小 B . 浮力变小, 压强变大 C . 浮力变小, 压强变小 D . 浮力变大, 压强变大
  • 4. 小朋友牵着气球在公园内游玩,气球所受浮力的方向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5. 将四个物体分别放入四只相同且盛满水的溢杯中,四只小烧杯也完全相同,静止后如图 所示。其中物体受到浮力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 6. 从电解水的实验中可知( )
    A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 水分子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 水电解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分子
  • 7. 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B . 溶液上层的密度小, 下层的密度大 C . 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 D . 溶液一定是无色、澄清的
  • 8. 如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 . B . C . D .
  • 9. 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正确的是( )

    ①对流层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升高

    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

    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

    ④对流层集中了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④⑤
  • 10.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弱的是( )
    A . 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溢出 B . 开启啤酒瓶盖, 有大量气泡溢出 C . 夏季黄昏时, 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 D . 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小气泡
  • 11. (2021八上·拱墅期末) 一杯50℃的氯化钠溶液,只让其温度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若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乙溶液一定都是不饱和溶液 B . 乙、丙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C . 丙溶液的温度一定为30℃ D . 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溶液
  • 12. (2019·上城模拟) 小金自制了一个“气象瓶”,其密闭玻璃容器内装有硝酸钾和氯化铵及蒸馏水,当外界温度改变,物质溶解度相应变化,会展现出不同形态的结晶。当澄清透明的气象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 . 溶解度不变 C . 溶剂质量变小 D . 溶质质量变小
  • 13. 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有晶体析出后再蒸发一段时间至时间t。这一过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蒸发时间的变化关系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14. (2022七下·宁波期中) 小科看到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个有趣的科学视频,如图所示,当玻璃瓶慢慢下移,最后罩住蜡烛瓶口浸入水中后,烛焰逐渐变小,最后熄灭,过一段时间,冷却到室温,则(     )

    A . 瓶内、外水面始终不动 B . 瓶内水面低于瓶外水面 C . 瓶内水面高于瓶外水面 D . 瓶内水面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瓶外水面
  • 15. 小明将一条大鱼从如图所示位置钓起至船上,在此过程中,船体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与下列哪一选项最接近(鱼的质量和体积保持不变)(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空2分,共38分)
  • 16. 如图所示为“无叶电风扇”,它的底座有一台电动机吸入空气,空气经过加压后被送入环形的出风口, 从宽度只有 1.3 毫米的缝隙中向外喷出,这部分喷射空气因流速大, 压强,使周围空气(选填“靠近”或“远离”)这部分喷射空气,带动周围空气流动, 使风量可以增加到原来的 15 倍。

  • 17. (2020八上·余杭期末) 实验是学习科学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也是科学的重要内容。养成实验后再思考、再发现的习惯,能使我们更好地学习科学。如图是植物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实验,在此实验中,单侧光改变了的分布,其(填“向光侧”或“背光侧”)分布多。所以植物表现出向光性生长。

  • 18. (2022八上·临海期末)           
    1. (1) 下表是某地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时。

      时间/时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12.2

      10.4

      9.4

      11.1

      12.0

      17.6

      18.5

      21.1

      20.5

      18.1

      14.4

      13.9

    2. (2) 下图中C地和D地相比,地降水较多,原因是该地处于(填“迎风坡”或“背风坡”),水汽上升过程中更容易冷凝成云。

  • 19. (2021八上·三门期末) 如图表示甲、乙二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 (1) 两人中血糖不正常的是
    2. (2) 某同学分析乙曲线,认为CD段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是持续增加的。你认为这个观点 (选填“正确”或“错误”)。
    3. (3) 请说出甲曲线中MN段血糖含量下降非常缓慢的原因:
  • 20. 如图是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膝跳反射属于(填“非条件”或“条件”) 反射。
    2. (2) 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中(填图中序号)。
  • 21. (2022八上·临海期末) 人们对大气压的认识是从对真空的认识开始的。

    材料1: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2:1643年,托里拆利做了如图实验:取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往里灌满水银,再把玻璃管的开口端朝下插在水银槽中,结果水银面下降至76厘米左右的高度后,液面不再下降。托里拆利的实验证明了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真空的。

    1. (1) 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不再下降的原因是支持着。
    2. (2) 对于托里拆利实验中出现的水银液面下降的原因,当时的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蒸

      发变成水银蒸气,使水银减少,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分别用酒精和水重做了托里拆利实验。如果反对者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实验中,应该出现的现象是

      液面下降得更多。而事实正好相反。

    3. (3) 如果登上高山山顶重做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高度将76厘米(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22. 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 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⑴实验步骤:

    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细铅丝图中未画出);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

    ④把土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 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2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⑵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

    ⑶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用ρ表示)

  • 23. 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正方体甲,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K控制的出水口。此时物体甲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接着打开阀门K,缓慢放水,直至物体甲恰好完全离开水面,再关闭阀门K,这个过程中,弹簧的弹力F与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甲的密度为0.6×103kg/m3 , 体积为V0。不计弹簧所受浮力。则:

    1. (1) B点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牛;
    2. (2) 点A与点C的纵坐标 a 、c  的绝对值之比 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空2分,共44分)
  • 24.

    天宫空间站的宇航员所需要的氧气主要是靠电解水获得的,请回答:

    1. (1) 图甲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检验 a  处气体的方法是
    2. (2) 图乙是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其正确的顺序是。(填字母)
    3. (3)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会加入少量的硫酸,其目的是, 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填“变大” 、“变小” 、“不变”)
  • 25. 生长激素的成分属于蛋白质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其使用说明书标明的用法为注射。那么,口服是否有效呢?某小组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如表为实验过程,请回答

    组别

    实验对象

    饲喂材料

    测量并记录

    30只体长、体重基本相同的雄性小白鼠,随机平均分为三组

    普通食物

    小白鼠的体长和体重

    等量添加了生长激素的普通食物

    等量普通食物,并注射生长激素

    1. (1) 生长激素是由分泌的。
    2. (2) 实验要求 30 只雄性小白鼠的体长、体重必须基本相同, 原因是
    3. (3) 若实验结果显示: 丙组的数值最大,而甲、乙组的数值都明显偏小且基本相等。则据 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26. 某同学配制 50g 6%氯化钠溶液, 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②①(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2. (2) 纠正错误操作后,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若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  则 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填字母)  。
      A . 适量增加砝码 B . 适量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 .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3. (3) 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若该同学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将偏
    4. (4)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  中 (选填“广口瓶”或“细口瓶”)  ,盖好瓶塞并贴标签。
  • 27. 林红同学做“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林红采用甲图装置进行测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

      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沿正确的方向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 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③.读出注射器的容积 V;

      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总长度 L。

      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

      a.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

      b .指出实验中的错误步骤、并进行纠正:

      c.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p=

    2. (2) 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 是减小 ;二是活塞的密封性好。
    3. (3) 实验室有A、B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 , 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A注射器,不选用B注射器的理由是
  • 28.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将同一物 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 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   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 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1. (1) 表中空缺处填写

      液体种类

      实验

      序号

      物体重力 G 重  (N)

      弹簧测力计示数 F  (N)

      物 体 受 到 浮 力 F 浮  (N)

      排 开 液 体 体 积 V 排  (cm3 )

      ρ=1.0g/cm3

      1

      2

      1.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酒精ρ酒精=0.8g/cm3

      4

      2

      1.6

      0.4

      50

      5

      1.2

      0.8

      100

      6

      0.8

      1.2

      150

    2.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 (3)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可得出的初步 结论是: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 液体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4. (4) 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 其目的是为了
    5. (5) 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了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刻度线处标上1.0g/cm3;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 N 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29题6分,30题6分,31题8分,32题7分,33题6分,共33分)
  • 29.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及其广泛的应用。
    1. (1)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用到了活性炭, 利用其 性,可以出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 (2) 过氧乙酸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现要配制 500  克质量分数为 5%的过氧乙酸溶液,需 要 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过氧乙酸溶液多少克? 加水多少克?
  • 30. 如表为硫酸的密度与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对照表(20℃):

    密度/(g•cm3)

    1.01

    1.07

    1.14

    1.22

    1.30

    1.40

    1.50

    1.61

    1.73

    1.81

    1.84

    质量分数

    1%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8%

    现有一物块A,其体积为500cm3 , 密度为1.30g/cm3。一容器中盛有某硫酸溶液5L,将物块A放入该溶液中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物块A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求:

    1. (1) 物块A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2. (2) 这种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 31.   某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硝酸钾和不溶性杂质,把它们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其结果 如下表:

    温度(  ℃)

    10

    40

    65

    75

    剩余固体(克)

    261

    175

    82

    82

    硝酸钾的溶解度见下表:

    温度(  ℃)

    10

    40

    50

    55

    60

    65

    75

    80

    溶解度(克)

    20.9

    63.9

    85.5

    95

    110

    126

    150

    169

    求:

    1. (1) 10℃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
    2. (2) 所加水的质量;
    3. (3) 该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
  • 32. 某种型号的压力锅,其限压阀由内阀和外套组成,有低压和高压两种烹饪方式。测得限压阀的整体质量为 0.12kg,压力锅气孔的直径为4mm。气压跟温度的关系用图像表示如下。

    1. (1) 烹调较嫩或易熟的菜时,宜采用低压烹饪的方式,此时限压阀应    
      A . 只使用内阀 B . 使用内阀和外套
    2. (2) 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即粥无法从锅体 吸热),拿去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而普通锅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对此,你的解释是
    3. (3) 当压力锅烧煮食物时限压阀排气, 锅内最高温度大约能达到多少?(当时的大气压为 100kPa ,π 取 3)
  • 33. 在干净的塑料杯中倒入雪碧后,饮料中不断地产生一个个小气泡。将几粒葡萄干加入饮料中,葡萄干沉入杯底,不久,有些葡萄干吸附了小气泡上升,上升到液面后,又下沉到杯底,如此反复像“跳舞”一样。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