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2022-2023学年...

更新时间:2023-01-11 浏览次数:3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先秦时期,有位思想家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是一种自然属性,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 . 孟子 B . 墨子 C . 荀子 D . 孔子
  • 2. 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始置太原郡;秦始皇时,太原郡辖7县,秦朝的太原郡守(   )
    A . 职位由皇帝直接任命 B . 对上承受太尉命令 C . 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 D . 可以任命郡辖县令
  • 3.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一书曾记载:“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军队与我(英)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 . 长期天朝上国观念影响,民众无法产生国家认同 B . 专制制度剥夺人民政治自由,民众缺乏国家观念 C . 民众“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喜明哲保身而不涉政治 D . 英军挑拨与分化,使民众严守中立
  • 4. 以下是某位同学整理的关于中国古代钱币发展过程的材料,中国古代钱币发展的时间顺序应该是(   )

    阶段

    特征

    钱币的质地多样,出现纸币,后期甚至以银为主

    钱币的形制初步统一;出现具有高级铸币形态性质的年号钱币;大小钱币的兑换进一步明确

    钱币上出现文字;种类进一步增多;钱币的标准化为各国统治者所重视;出现圆形化趋势

    形态上比较原始;开启后世铜铸币先河;没有出现文字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①③② C . ④③②① D . ①④②③
  • 5. (2018高三上·桂林期末) 宋代理学家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如《三字经》《百家姓》;一些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的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惯。这些做法主要说明(  )
    A . 封建迷信影响民间生活 B . 社会风气日益开放 C . 儒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 D . 理学成为官方正统
  • 6. 《国史大纲》载“张居正为相(内阁首辅),……太仓粟支十年,太仆积贮至四百万。及其籍没,家资不及严嵩二十之一。然能治国,不能服人。法度虽严,非议四起”。“非议四起”是由于(   )
    A . 自身不正贪污腐化 B . 执法严苛触及权贵 C . 阁臣弄权不合制章 D . 世俗日下嫉贤妒能
  • 7. 1931年5月,国产第一辆汽车问世,该车除少数部件是委托国外厂家依照本厂图样代制的外,其余部件均由民生厂自制。民生厂还曾同国外的福特、通用等汽车公司交换信息。这充分说明(   )
    A . 中国汽车工业从一开始就受制于洋人 B . 近代民族工业与外国工业有业务联系 C . 中国汽车工业有很强的自主性 D . 民生厂是一个典型的合资企业
  • 8. 在解放战争某一时期,人民解放军开始从数量上取得了超过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优势。这一局面的出现始于(   )
    A .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 . 打退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 . 辽沈战役的胜利 D . 淮海战役的胜利
  • 9. 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战士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该杂志的评论实际上反映了(   )
    A . 美国已经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 B . 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C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赢得了民心 D . 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统治彻底结束
  • 10. 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某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上发言:“17年来,我们一构建起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开创了区域合作新模式,为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这一组织是(   )
    A . 不结盟运动 B . 亚太经合组织 C . 欧洲联盟 D . 上海合作组织
  • 11.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
    A . 重建和完善了民主制度 B . 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 C . 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 . 为国家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 12. 雅典拥有悠久的竞技传统。公元前6世纪后,以摔跤、游泳、赛船、马拉松等为代表的有组织的竞技逐渐融入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中,并与战争胜利、城邦荣誉紧密相连。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雅典(   )
    A . 竞技种类的增多 B . 城邦范围的扩大 C . 商品经济的活跃 D . 民主政治的发展
  • 13. 根据罗马帝国时代的法律规定,自由民身份的妇女可以拥有并支配自己的财产,在家务上有主持权,不必事事都听从丈夫,甚至还可以参加文艺和政治生活,这表明罗马法(   )
    A . 体现自然法理念 B . 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C . 倡导男女平等 D . 追求社会和谐完美
  • 14. 下面一组图片共同反映了(   )

    A . 实行两党制不利于政治稳定 B . 保留君主是历史的倒退 C . 从专制走向民主是大势所趋 D . 只有共和才能体现民主
  • 15.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院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主要违背了下列选项中的哪一学说(   )
    A . 自然权利说 B . 三权分立说 C . 社会契约说 D . 人民主权说
  • 16.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深受机器生产技术和经济条件制约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已经把“财富”这一昔日圣徒们随时可以抛掉的“轻飘斗篷",变成禁锢人性、污染灵魂的“铁的牢笼”。这一观点说明(   )
    A . 欧美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B . 文化堕落是文明发展的必然代价 C . 资本主义生产对人性的摧残 D . 对德国经济发展落后欧美的哀叹
  • 17.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快乐。”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感激”是因为拿破仑给当地带来进步 B . “快乐”是意大利民族感情的自然流露 C . 拿破仑兼有革命者和压迫者的双重身份 D . “法国人离开”恢复了当地的独立与统一
  • 18. 1922年2月,英法两国约定只有苏俄政府接受协约国提出的经济要求,包括偿还旧俄政府180多亿金卢布的债务等,各国政府才能予以承认。同年4月,苏俄与德国签订条约,两国恢复外交关系,相互放弃战争赔偿,发展经贸合作。据此可知,苏德条约的签订(   )
    A . 冲击了凡尔赛体系 B . 结束了德国战败国地位 C . 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 D . 加快了苏联工业化进程
  • 19. 罗斯福新政时期颁布的《农业调整法》中有如下一款内容:“……此项减少棉花产量的协议应载有另一条款,即棉花生产者不得将生产棉花的土地用于生产全国出产的任何其他农产品,以供直接或间接出售……”。下列对该款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①罗斯福新政实行限制农业产量的政策 ②该条款有助于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
    ③该条款促进了美国农产品的大量出口 ④该条款内容有助于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A . ①②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④
  • 20. 下表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黄金储备变化表(单位吨)。据此可知(   )

    年份

    世界总额

    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1913

    48.59

    12.9

    1.65

    2.79

    0.65

    1918

    68.16

    26.58

    5.21

    5.39

    2.26

    1933

    120.05

    40.12

    9.28

    0.92

    2.12

    1938

    145.12

    26.90

    0.29

    1.64

    A .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确立 B . 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C . 英镑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削弱 D .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已形成了统一的标准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喜则连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

    ——《新唐书》

    材料二:南宋著名思想家叶适认为,宋代建立制度,指定政策的根本前提是“矫正前代之失”。他说:“本朝之所以立国定制,维持人心,期于永存而不可动者,皆以惩创五季而矫唐末之失策为言。”

    材料三:尚书省,尚书令一人,正二品,掌典领百官。其属有六尚书……门下省,侍中二人,正二品。掌出纳帝命。……中书省,中书令二人,正二品,掌佐天子大政,而总判省事,凡王言之制……皆宣署申覆,然后行焉

    ——《新唐书》

    材料四: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

    1. (1) 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问题?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北宋“矫正前代之失”的措施及其影响。
    2. (2) 材料三所指的是什么制度?有什么作用?
    3. (3) 为解决材料四所反映的问题,明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
  •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官标准可以分为应然标准与实际标准。应然标准,是指某一选官制度的原则性标准或应该执行的标准;实际标准,则是指某一选官制度在实际运行中所真实需要的标准。前者一般以制诏、律条等形式确定,主要表现为选官制度的科目及要求。后者一般是选官制度运行过程中多方势力博弈的结果。察举制度在创设之初,其运行能做到应然标准与实际标准的统一。但是,由于朝廷纲纪紊乱,地方豪强坐大,权门相互请托,使得应然标准流于形式。

    ——摘自《秦汉以来最高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研究》

    材料二:“古代选举”的本意,也就是要由下举上,把一些符合其标准的人推到社会的上层。传统社会上下长期流动的结果大致形成了一个弥漫着书香的世界,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历史上一个最具书卷气的民族。而中国古代的选举是否同等地向所有人开放,以及对所有人是否采取同一个标准,是否不再考虑应试者的其他情况(例如血统、家世),也不再允许在实行过程中其他因素(例如权力、金钱)掺入其中呢?有学者就认为:科举制度确实使某种“机会均等”成为可能,但是实际上它对于那些有财有势者却更为有利。

    ——摘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察举制度的演变趋势。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度存在“机会均等”的理由。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科举制度作一简评。
  • 23. 中国法律体系是以“刑”为开端,逐步形成诸法并立局面;西方法律体系以习惯法为开端,公法与私法相互渗透,形成西方法律体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却也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时人称之为“《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完成下列要求: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2. (2)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法律体系与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3. (3) 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法律体系的认识。
  •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国会操盘下,国王和会的权力至此已被重新洗牌威廉与玛丽之所以戴得上英国王冠,即是以接受以下这些条件为前提。这份写了法的文名为虹利法案》。它是议会利以及个人叔利的综合体。

    以现代标准来看,这份文件对人权的保障颇为有限但它是共后所有权利表述的基石

    ——摘编自约翰·赫斯特《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