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12-29 浏览次数:47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今时代,网络全面重塑了人们的生活。从物质到精神,网络基本上完成了对人的一切延伸,包括人的大脑和中枢神经。当人们依赖网络而生活时,也几乎不假思索地依赖网络而思考。极度便利的物质世界呈现出令人警觉的批量化、同质化的现象,而这种现象早就蔓延到了精神领域。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网络文化的原创性问题被提了出来:在这个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已居于高水平的网络时代,人们如何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文化又何以保持其原创性活力?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或许需要我们转换一下思路,即网络时代的文化原创性可能已经获得了更为丰富的表达方式,需要我们在种种芜杂的现象之中进行辨析。其中,与原创性紧密相关,却往往被草率地置于其对立面的“二次创作”问题就具有代表性。

    “二次创作”并非网络时代的独特产物,而是作为一种文艺创作的手段古已有之且广泛存在。如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即是对史书《三国志》的“二次创作”。元杂剧《灰阑记》更是经历了从布莱希特的剧作《高加索灰阑记》到香港作家西西的小说《肥土镇灰阑记》这般跨语言、跨文体的再创作。网络时代“二次创作”的特殊性在于,它在一个虚拟空间里实践了后现代主义的创作观念。

    在后现代语境下,所有的创作者、所有的文体、所有的素材及创作成果都获得同等的地位。后现代多使用拼贴的手法,视“快感”——而非“崇高”——为艺术的主要追求。后现代艺术得以实现的技术性前提是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艺术品在科技的支持下得到广泛传播,欣赏艺术的门槛全方位降低,创作者们也真正走进了大众世界。由此,技术改造了艺术的价值观。后现代主义的视野有助于人们发掘出网络时代“二次创作”现象内部的原创性活力,将其与抄袭、复制等恶劣的侵权行为区分开来。“二次创作”是网络时代原创性的特殊表现形式,植根于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达和大众表达欲望的空前高涨。网络世界缩短了文艺作品创作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标准的网络原创性作品,如以连载方式发表的网络文学,其创作过程已无法脱离作者与读者评论之间的互动。而“二次创作”是一种反向的互动,扎根于原作的评论自身获得了独立生长的可能。“二次创作”是一种真正的大众文艺形式,大众不再是默认的受众,而是创作本身的一部分,他们不仅仅满足于以“反馈”的方式参与作品的完成,而是进一步拆解、、打碎成品,并通过自己个人化的表达方式加以重新组装。

    网络文艺的“二次创作”绝不意味着抄袭或复制,而是以自我表达为前提的创造性重构。这种创作本身的著作权如何得到保障,以及“二次创作”对原作如何使用才不会造成侵权,需要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与引导。“二次创作”借助互联网平台,将创作权利与发表途径开放给了所有网络用户,在激活大众文艺活力的同时,也对权利边界和创作导向的把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到通俗而不低俗、享权而不侵权,是“二次创作”真正激活网络文艺原创性力量所面临的挑战。

    (摘编自谭雪晴《网络文艺“二次创作”面临挑战》)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今人们依赖网络生活、思考,批量化、同质化的现象从物质领域蔓延到精神领域。 B . 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是后现代艺术得以实现的技术性前提,这导致了侵权行为的发生。 C . 网络缩短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对原作的评论可以成为个人表达的“二次创作”。 D . “二次创作”激活了大众文艺,但也面临如何做到通俗而不低俗、享权而不侵权的挑战。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网络全面重塑了人们的生活”为背景,引出了网络文化的原创性问题。 B . 文章列举《三国演义》《灰阑记》等例子,是为了论述“二次创作”古已有之。 C . 文章第四段讨论技术改造了艺术价值观,有助于挖掘“二次创作”内部原创性活力。 D . 文章肯定“二次创作”的积极效果,也流露出对网络文艺原创性面临挑战的担忧。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二次创作”被置于原创性的对立面,说明当下人们没有辨析芜杂现象的能力。 B . 空前高涨的大众表达欲望,是网络时代原创性的特殊表现形式的最重要的条件。 C . 原创网络文学的创作必然会受到读者评论的影响,包括以连载方式发表的作品。 D . 网络文艺的“二次创作”作为一种创造性重构,需要法律法规的引导与保护。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摘编自《广州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征集意见,民调显示超八成人支持监管》,《南方都市报》2021年7月21日)

    材料二:

    问:“双减”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制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构建教育良好生态。

    一是源头治理。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坚持应教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水平和课后服务水平,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内“吃饱”“吃好”,减少参加校外培训的需求。二是系统治理。不仅聚焦在作业和校外培训两个方面,在加强课后服务、减轻考试压力、完善质量评价、营造良好生态等方面同样作出部署,系统推进、全链条推进“双减”工作。三是综合治理。建立“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统筹,集中组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形成有效工作合力,统筹学校、社会、家庭力量形成三位一体育人格局。四是依法治理。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精神,在法律的框架内明确各项政策,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理。

    (摘编自《教育部: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双减”工作》,2021年7月24日)

    材料三:

    教育改革实践和“双减”工作探索表明,有效减轻学生和家庭的负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家校联合联动不可或缺。此次北京推出的“双减”工作具体举措,既对学校提出要求,也对家长寄予期待。比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提出“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成才观”。完善家校协同机制,努力形成减负共识,才能共同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关键在教育理念的转变。从教学实际出发,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要求不得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都表明作业改革要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体现“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导向。与此同时,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有利于堵住“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口子。校内保障与校外治理两手抓,方能疏堵结合、标本兼治。针对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学校间存在教育水平差距等客观情况,北京市在新学期还将推进更多教师和校长跨校、跨学区流动,这既是辐射优质教育服务的有益之举,也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力抓手。

    教育是民生之基,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也需要全国一盘棋、多部门合力推进。相信在各方努力下,“双减”工作将不断取得新进展,朝着让人民满意的方向稳步前行。

    (摘编自周珊珊《多方合力推进“双减”落地》,《人民日报》2021年8月31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受访者对教育部门强化对校外培训的监管的态度很明朗。“非常支持”“比较支持”超过八成,“完全不支持”的很少。 B . “双减”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构建教育良好生态,通过“双减”可以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有效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 C . 家校联合联动对教育改革实践和“双减”工作取得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校协同能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D . 北京市推行的教师和校长跨校、跨学区流动,有助于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减少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对教育部门的希望可以看出,全体受访者只关注学校,希望提高校内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加强校内学科辅导,完善课后服务。 B . 从教育部“双减”工作的总体思路来看,教育部坚持从源头上治理,强调学生在校内“吃饱”“吃好”,杜绝校外培训。 C . 想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就要从作业抓起,不能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要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进行作业改革。 D . 因为“双减”是一项需要持续发力的系统工作,所以需要把义务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落到实处,并需要全国一盘棋。
    3. (3) 如何让“双减”工作踏实落地并有效推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970年的一条鱼

    李义文

    天像穿了个窟窿,雨水直往下倒。雨水注满沟沟坑坑,漫上路面,直往庄户人家屋里扑。

    和着外面哗哗的雨声,我哇哇大哭起来。娘一直没奶水,我显然是饿了。困坐床上的娘把我抱在怀里轻轻摇摆,眼里流露出不安,嘴里哼唱着,乖,不哭。

    爹赤着脚在堂屋齐膝盖深的水中转来转去,一会儿望望外面,一会儿瞧瞧房里。他愁眉紧锁,显得焦躁不安。他既担心土坯墙经受不住雨水的浸泡,又为我没奶吃而发愁。

    后来爹回忆说,那场雨下得真大真急真久,那天你这崽子哭得真凶。

    大水是第二天早晨退去的。大水刚退烈日又登场。菜园里的蔬菜经水一泡,又受烈日

    一晒,全耷拉着头。

    爹滑行在菜园的烂泥里,看着自己辛苦经营的菜园一片惨状,心头笼上一层阴云。

    菜园东北角有一个水坑。坑是去年造房子做土砖坯留下的。坑不大,比屋前的粪池大不了多少。之前坑是干涸的,这次下雨才灌满水。

    爹弯腰扶起一棵倒在泥里的辣椒树,忽然听见背后“哗”的一声水响,紧接着“啪”的一声。他扭头一看,阳光下一条鱼在坑边稀泥里有节奏地蹦鞑着,好似在跳着舞。

    爹又惊又喜,疾步奔过去。鱼还在那儿跳着舞。爹觉得那是条鲤鱼,虽然它裹满了泥。爹来不及伸手去抓,它突然向上蹦得老高,一道弧线滑入水坑。

    爹感到懊恼,他看看水坑,看看水坑周围,心里稍宽慰些。水坑本来不大,三面是菜地,另一面是树林,鲤鱼怎么逃也不可能逃出水坑。

    爹急急往屋里跑,他要抓紧时间把鱼抓上来。他兴奋地对在堂屋里擦桌子的娘说,鱼!鱼!

    娘抬头看着涨红脸的爹问,什么鱼?

    爹说,水坑里有一条大鲤鱼。

    娘有些惊讶,真的?

    爹说,我亲眼见它蹦上坑岸又跳进水里。这太好了!抓住它正好给你催奶。

    爹搬出梯子从屋檐下取下鱼叉、鱼罩。爹是弄鱼的好手。他曾离着10米远的距离用鱼叉叉住过10多斤重的草鱼,用鱼罩罩住过20多斤重的青鱼。

    我睡觉醒来,肚子饿,手脚乱舞,哇哇大哭。娘赶紧跑过来抱起我,给我把尿。爹看着我说,莫哭莫哭,你快有奶水吃了。

    娘看着爹往屋后走,说,我也去看看。

    爹说,外面太阳大,地上又滑,你别去,我很快就能抓住它。

    爹先用的鱼叉,因为用鱼叉不需下水。他举着鱼叉一次一次朝水坑里射。他几乎把水坑射了个遍,而鱼叉上只有带出的淤泥。爹有些不敢相信,嘟囔道,这鱼太狡猾了。

    爹把鱼叉往旁边一扔,拿着鱼罩跳进水坑。他一下一下地罩,每罩一下,用脚伸进鱼罩里搅动一番,判断里面是否有鱼。他把水坑罩了个遍,却没感知到鱼的动静。爹有些恼了,把鱼罩往坑岸一扔,爬出水坑。他对着水坑大声说,我就不信抓不住你!

    爹又急急往屋里跑,他来拿铁锹和水桶,他要把坑里的水舀干。娘看着爹气呼呼的样子,问道,怎么啦?

    爹说,你先别问。

    娘笑着说,看来是和鱼较.上劲儿了。

    爹的确憋了一股劲儿,他不抓住鱼决不罢休。他用铁锹挖土把水坑四周垒了一道围堰,然后用水桶一桶一桶地往外舀水。骄阳似火,汗水浸透他的褂子。他索性把褂子脱掉,光着上身。

    时间一点点过去,坑里的水渐渐减少。水差不多下去一半的时候,爹放下水桶。他又用鱼叉一次一次朝水坑各处射,还是一无所获。他又用鱼罩一下一下地罩,也没有任何结果。他感到蹊跷,坑里水少了一半,应该容易找到鱼,怎么会找不到呢?

    爹又开始舀水。他决定舀干水坑,来个坑底朝天,不信抓不到鱼。太阳西斜,坑里的水.越来越少。他希望在水中能看见鱼青色的脊背,可是它没有出现。

    晚霞把西天染得通红。坑四周的淤泥裸露出来,只有中间一汪水。爹变得激动起来,马上就可以抓到鱼了。舀完最后一桶水,爹傻眼了,鱼呢?怎么不见鱼?它该不是躲藏在淤泥里吧?爹扑倒在淤泥里摸来摸去,把淤泥里翻了个遍,仍不见鱼的踪影。爹一屁股跌坐在水坑边上。

    爹回屋,娘看着爹手里空空,问道,鱼呢?

    爹似乎受到嘲讽,用眼睛白了娘一眼。

    我吧唧吧唧吮吸着娘畅快的奶水。娘摸一下我额头的汗,高兴地对爹说,娃有奶水

    吃了!

    多年以后,爹对水坑里那条鱼仍念念不忘。那天他向我说起那段往事时,我不解地问,您明明看见那鱼,怎么会找不到呢?爹却说,谁说我没找到?

    (选自《小小说月刊》)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天像穿了个窟窿,雨水直往下倒”采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雨之大,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了紧张的氛围。 B . 小说第四段插入后来爹的回忆,“那场雨下得真大真急真久,那天你这崽子哭得真凶”,四个“真”字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C . 小说采用了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塑造“爹”的人物形象,表现了“爹”疼爱妻儿却又急躁易怒的形象。 D . 小说具有奇幻色彩,“爹”亲眼所见的水坑中的鲤鱼最后不翼而飞,多年后却又说“谁说我没找到”,引人思考,耐人寻味。
    2. (2) 捉鱼的过程中,“爹”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3. (3) 小说的叙述角度有哪些特点?这样叙述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郗恢字道胤,少袭父爵,散骑侍郎,累迁给事黄门侍郎,领太子右卫率。恢身长八尺,美鬓髯,孝武帝深器之,以为有藩伯之望。会朱序自表去职,擢恢为梁秦雍司荆扬并等州诸军事、建威将军、雍州刺史、假节 , 镇襄阳。恢甚得关陇之和,降附者动有千计。初姚苌将窦冲来降拜东羌校尉冲后举兵反入汉川袭梁州时关中有巴蜀之众皆背苌据弘农以结苻登而登署冲为左丞相徙屯华阴 河南太守杨佺期遣上党太守荀静戍皇天坞以距之。冲数来攻,恢遣将军赵睦守金墉城,而佺期率众次湖城,讨冲,走之。寻而慕容垂围慕容永于潞川,永穷蹙,遣其子弘求救于恢,并献玉玺一纽。恢献玺于台,又陈“垂若并永,其势难测。今于国计,谓宜救永。永垂并存,自为仇雠,连鸡不栖,无能为患。然后乘机双毙,则河北可平”。孝武帝以为然,诏王恭、庾楷救之,未及发而永没。杨佺期以疾去职。恢以随郡太守夏侯宗之为河南太守,戍洛阳。姚苌遣其子略攻湖城及上洛,又使其将杨佛嵩围洛阳。恢遣建武将军辛恭靖救洛阳,梁州刺史王正胤率众出子午谷,以为声援。略惧而退。恢以功进征虏将军,又领秦州刺史,加督陇上军。时魏氏强盛,山陵危逼,恢遣江夏相邓启方等以万人距之,与魏主拓跋珪战于荥阳,大败而还。及王恭讨王国宝,桓玄、殷仲堪皆举兵应恭,恢与朝廷掎角玄等。襄阳太守夏侯宗之、府司马郭毗并以为不可,恢皆杀之。既而玄等退守寻阳。以恢为尚书,将家还都,至杨口,仲堪阴使人于道杀之,及其四子,托以群蛮所杀。丧还京师,镇军将军。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初/姚苌将窦冲来降/拜东羌校尉/冲后举兵反人汉川/袭梁州/时关中有巴蜀之众/皆背苌/据弘农以结苻登/而登署冲为左丞相/徙屯华阴/ B . 初/姚苌将窦冲来降/拜东羌校尉/冲后举兵反/人汉川/袭梁州/时关中有巴蜀之众皆背/苌据弘农以结苻登/而登署冲为左丞相/徙屯华阴/ C . 初/姚苌将窦冲来降/拜东羌校尉/冲后举兵反人汉川/袭梁州/时关中有巴蜀之众皆背/苌据弘农以结苻登/而登署冲为左丞相/徙屯华阴/ D . 初/姚苌将窦冲来降/拜东羌校尉/冲后举兵反/人汉川/袭梁州/时关中有巴蜀之众/皆背苌/据弘农以结苻登/而登署冲为左丞相/徙屯华阴/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假节,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给予掌地方军政官员的称号,假节能够杀犯军令者。 B . 太守,一郡的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等职权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朝廷官吏。 C . 河北,黄河以北地区,唐初成为全国一级大行政区的名称,沿袭到宋、金。 D . 赠,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文中的“镇军将军”就是封号。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郗恢少年袭爵,深受器重。他少年时世袭父亲的爵位,任散骑侍郎,孝武帝认为他具有诸侯王的声望而十分器重他;朱序离职时,他得到提拔。 B . 郗恢很得人心,善于部署。他很得关陇的人心,前来投降归附的人动辄数以千计;面对窦冲的多次进攻,他派兵遣将讨伐窦冲,把他赶跑。 C . 郗恢以国为重,考虑长远。慕容永被慕容垂围困,亲自献上玉玺向郗恢求救,他认为未来形势难以预测,不如让其共存牵制,说服了孝武帝。 D . 郗恢调遣军队,有成有败。姚略进攻湖城及上洛,杨佛嵩包围了洛阳,他派遣辛恭靖解救了洛阳;他派邓启方等率兵与拓跋珪作战,最终大败而回。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永垂并存,自为仇雠,连鸡不栖,无能为患。

      ②至杨口,仲堪阴使人于道杀之,及其四子,托以群蛮所杀。

  •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雪夜小饮赠梦得①

    白居易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久将时背成遗老②,多被人呼作散仙。

    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

    [注]①梦得:刘禹锡的字。②遗老:指年老历练之人。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叙事诗,诗歌题目内容丰富,点明写作的时间.事件、赠诗的对象。 B . “同为”拉近了与友人的距离,即便是萧条的雪天,与友人对饮也舒适惬意。 C . “呼作散仙”顶真手法的使用,语气贯通,强调了诗人想要飞升成仙的梦想。 D . 尾句化用“沧海桑田”的典故,展现了诗人看淡宦海沉浮、世事变化的阅历。
    2. (2) 有人说,这首诗的主调是闲适惬意、乐观豁达,其中也流露出人生失意之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逍遥游》中分别利用植物和动物来比喻因为生命的短暂,总会错过一些美好的东西

      的两句是“”。

    2. (2)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使用类比进谏,得出“”的结论,齐王颁布了政令,对进谏者分情况给予赏赐。
    3. (3) 苏轼的《赤壁赋》以江水、明月为喻说理,他认为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广阔的湖面喧闹起来,上有水上飞机,下有快艇穿梭,水上餐厅一家挨一家,游客______。“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湖岸的人们,有的搞起了网箱养鱼,有的拉起了围网,划占一块水域来放养鱼虾。紧接着,渔业公司也进驻了。然而,(   )。鱼肥了,但几年下来,一湖碧水也浊了、黄了。

    这时,人们才惊醒:这是在______啊!得到了短期利益,却带来了长期污染。

    2010年起,当地政府______,下决心进行整改。先是把粗放式开发引来的水上飞机、快艇等游乐设施全部迁走,接着将水,上餐厅、湖边宾馆、游乐场所统统关掉。工作人员依法依纪,耐心做工作,也依法给予补偿。有些户,有些人,上门十次不行,就上门二十次、三十次,反反复复给他们讲解政策,_____和他们分析利害关 系。要给子孙留一座青山,留一湖好水啊!

    七多年的艰苦工作,湖岸边没有了水上餐厅,湖面上没有了快艇穿梭。更没有了网箱和

    围网,白马湖水也由浊变清。一湖碧水复又回,一湖碧水入画来!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纷至沓来  饮鸩止渴   痛不欲生  推心置腹 B . 纷至沓来  杀鸡取卵   痛定思痛   推心置腹 C . 络绎不绝  饮鸩止渴   痛定思痛   肝胆相照 D . 络绎不绝  杀鸡取卵  痛不欲生   肝胆相照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渔业公司为了追求效益时常把大量饲料撒入湖中 B . 渔业公司时常把大量饲料撒入湖中是为了追求效益 C . 渔业公司时常把大量饲料撒入湖中,为了追求效益 D . 为了追求效益,渔业公司时常把大量饲料撒入湖中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工作,湖岸边没有了水上餐厅,湖面上没有了快艇穿梭,更没有了网箱和围网,白马湖水也由浊变清。 B . 随着十多年的艰苦工作,湖面上没有了快艇穿梭,没有了网箱和围网,湖岸边没有了水上餐厅了,白马湖水更是由浊变清。 C .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工作,湖岸边没有了水上餐厅,湖面上没有了快艇穿梭,没有了网箱和围网,白马湖水更是由浊变清。 D . 随着十多年的艰苦工作,湖岸边没有了水上餐厅,湖面上没有了快艇穿梭,更没有了网箱和围网,白马湖水也由浊变清。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进入夏季,______。《黄帝内经》中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季养生原则。夏天人体体表的阳气充实,而体内的阳气相对不足。因此,即使感觉到温暖,甚至炎热,也应注意顾护阳气。例如,食用大量生冷食物、大汗后用冷水冲凉或骤然进入冷气室内等,_________尤其是损伤脾胃阳气。相反,如趁立夏阳光充足而暑气不甚时,培补好阳气,可以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缓解冬天的疾病。

    夏季饮食应本着“增酸减苦、清心、调养胃气”的原则,______,少吃肥甘厚腻和辛辣的食物。每顿饭不要吃得太饱,应保持每餐七八分饱,给脾胃留下运化的空间。

    夏季要格外重视“静养”,避免过度的情志波动,保持安闲自乐的心态。“静养”除了“心静”,还要“身静”。夏季要避免大汗淋漓的剧烈运动。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会耗伤心气和阴液,可以做一些舒缓、轻柔的运动。

    1. (1) 在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 (2) 简述第三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如果要说2021年夏天哪个词语最为流行,那么非yyds莫属。yyds是“永远的神”汉语首字母缩写,最早出现在电竞圈,随后这一词语“破圈”,被用来表达高度的赞美。夸赞东西好吃,yyds;为体坛强者欢呼,yyds;被好剧俘获,yyds.....放眼看去,几乎满屏都是yyds。

    材料二:

    近期,本为公众人物、社会楷模的明星,失德现象却屡被提及:个别明星艺人视公序良俗为儿戏,私德不修、造假频频,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一些艺人不学无术、没有作品,却通过炒作话题贩卖人设,视“流量”“粉丝”“金钱”为最终价值追求,以赚取“天价片酬”;个别艺人迷恋封建帮规、行帮陋习;等等。然而,失德明星的众多粉丝认为偶像明星另有苦衷,一如既往地支持。

    社会生活中,很多人以使用流行语为时尚,以信任明星为忠诚。但是也有很多人持否定态度。班级就此展开了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