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

更新时间:2023-01-30 浏览次数:5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山东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航母使用的燃料重油属于纯净物 B . 制造舰体所用的耐腐蚀低磁钢,其熔点高于纯铁 C . 航母下水前要进行刷漆工作,目的为防止金属腐蚀 D . 相控阵雷达使用的碳化硅属于新型的有机材料
  • 2. 反应Cl2+Na2SO3+H2O =Na2SO4+2HCl可用于污水脱氯。下列相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Na的结构示意图: B . H2O的电子式: C . HCl为非极性分子 D . 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 3. 当汽车遭受一定碰撞力量以后,安全气囊中的物质会发生剧烈的反应:NaN3+KNO3=K2O+Na2O+N2↑(未配平),生成大量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半径大小:r(Na+)<r(N3-) B . 电负性大小:χ(N)>χ(O) C . 电离能大小:I1(Na)>I1(O) D . 碱性强弱:KOH<NaOH
  • 4. 实验室制取乙烯并验证其化学性质,下列装置错误的是(   )

    A.制备乙烯

    B.除去杂质

    C.验证加成反应

    D.收集乙烯

    A . A B . B C . C D . D
  •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周期表中第二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材料领域。锂常用作电池的电极材料;C60可用作超导体材料;冠醚是一种环状碳的化合物,可用于识别Li+与K+;NF3用于蚀刻微电子材料中Si、Si3N4等,还常用于与HF联合刻蚀玻璃材料,NF3可由电解熔融氟化氢铵(NH4HF2)制得,也可由NH3与F2反应生成。

    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C60熔点低,可用作超导体 B . 冠醚可溶于水,可用作识别Li+与K+ C . HF具有弱酸性,可用作刻蚀玻璃 D . NH3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备NF3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周期表中第二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材料领域。锂常用作电池的电极材料;C60可用作超导体材料;冠醚是一种环状碳的化合物,可用于识别Li+与K+;NF3用于蚀刻微电子材料中Si、Si3N4等,还常用于与HF联合刻蚀玻璃材料,NF3可由电解熔融氟化氢铵(NH4HF2)制得,也可由NH3与F2反应生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F3与NH4HF2形成的晶体类型相同 B . 电解熔融NH4HF2制备NF3时,NF3在阴极生成 C . NH4HF2晶体中存在氢键、离子键、共价键 D . NF3中N-F键的键角大于NH4HF2中N-H键角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锂—铜空气燃料电池容量高、成本低。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能,放电时发生反应:2Li+Cu2O+H2O=2Cu+2Li+2OH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 B .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 . 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 D . 整个反应过程中,总反应为:4Li+O2+2H2O=4LiOH
  • 8. 弱碱性条件下,利用含砷氧化铜矿(含CuO、As2O3及少量不溶性杂质)制备Cu2(OH)2SO4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氨浸”时As2O3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s2O3+6NH3+3H2O=6+ 2 B . “氨浸”时CuO转化为[Cu(NH3)4]2+ C . “氧化除”时每生成1 mol FeAsO4 , 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02×1023 D . “蒸氨”后滤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
  • 9. 丝氨酸的工业化生产难度很大,其生产工艺的开发倍受关注。选择以亚甲氨基乙腈和甲醛为原料的合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亚甲氨基乙腈存在顺反异构体 B . HCHO过量可能会生成分子式为C5H8N2O2的副产物 C . 2-亚甲氨基-3-羟基丙腈中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D . 丝氨酸能发生加聚反应
  • 10. 某MOFs多孔材料孔径大小和形状恰好将N2O4“固定”,能高选择性吸附NO2。废气中的NO2被吸附后,经处理能全部转化为HNO3。原理示意图如下。

    已知:2NO2(g)⇌N2O4(g)ΔH<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使用多孔材料不能改变2NO2(g)N2O4(g)的焓变 B . 使用多孔材料能促进2NO2(g)N2O4(g)平衡正向移动 C . 加入H2O和O2 , 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2O4+O2+2H2O=4HNO3 D . 温度升高会提高NO2的平衡转化率
  • 11. 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观察是否出现银镜

    蔗糖在酸性条件下能水解

    B

    向盛有SO2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石蕊,观察颜色变化

    SO2水溶液具有酸性

    C

    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2S2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HCl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将少量铜粉加入到2.0mol·L-1 Fe2(SO4)3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Fe3+氧化性比Cu2+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侯氏制碱法原理为:向饱和氨的食盐水中通CO2发生反应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已知:通入CO2过程中,始终存在:c() < c();K1(H2CO3)=4.4×10-7 K2(H2CO3)=4.4×10-11 ,  K(NH3·H2O)=1.8×1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饱和氨的食盐水中:c() + c(H+) = c(OH) B . 开始通入CO2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 2NH3·H2O=+2+H2O C .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c() + c(NH3·H2O) > c() + c() + c(H2CO3) D . 过滤所得的滤液中:c() > c(H2CO3)> c()
  • 13. 甲烷催化双重整制备合成气(CO和H2)包括了水蒸气重整(反应I)和二氧化碳重整(反应Ⅱ)两个反应。在P=3.2×106pa下,向密闭容器中按n(CH4)∶n(H2O)∶n(CO2)=5∶4∶2通入混合气,发生反应:(Ea表示反应中基元反应的最大活化能)

    反应I:CH4(g) + H2O(g) =CO(g) + 3H2(g) ΔH1 = +206.2kJ·mol-1Ea1 = 240.1kJ·mol-1

    反应Ⅱ:CH4(g) + CO2(g) =2CO(g) + 2H2(g) ΔH2 = +247.0kJ·mol-1 Ea2 = 577.6kJ·mol-1

    副反应:CH4(g) =C(s) + 2H2(g)

    重整体系中,各气体的平衡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O(g) + H2O(g) = CO2(g) + H2(g) ΔH = +40.8kJ·mol-1 B . 图中曲线X表示平衡时CH4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 C . 其他条件不变,550~900℃范围内升高温度,平衡时n(H2)/n(CO) 比值不断增大 D . 温度过高,由于副反应发生,会导致甲烷双重整反应速率迅速下降
二、填空题
  • 14. 锌是人体的必需元素,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但水体中如果含锌量超标,饮用后会导致急慢性锌中毒产生贫血等症状。纳米铝粉有很强的吸附性和还原性,常用于除去工业生产一水合甘氨酸锌的废水中过量的锌。
    1. (1) 写出Zn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 (2) 一水合甘氨酸锌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其中Zn2+的配位数为

    3. (3) 相对于用纳米铁粉处理废水中Zn2+ , 使用纳米铝粉效率更高的原因是
    4. (4) 向含有甘氨酸锌的酸性废水中加入纳米铝粉,水中溶解的氧在纳米铝粉表面产生·OH,将甘氨酸锌中的有机基团(以甘氨酸根表示)降解,释放出的Zn2+被纳米铝粉去除。

      ①写出·OH氧化甘氨酸根(C2NH4O)生成NO、CO2的离子方程式:

      ②实验测得溶液中总氮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反应初期溶液中的总氮含量先迅速降低后随即上升的原因是

三、综合题
  • 15. 一种药物中间体有机物F的合成路线如下: 

    1. (1) F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2. (2) C→D的反应类型为
    3. (3) 原料A中混有杂质,则E中会混有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副产物X,X也含有1个含氮五元环。该副产物X的结构简式为
    4. (4) A(C17H14O4)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的结构简式:

      ①含有手性碳原子,且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②酸性条件下水解能生成两种芳香族化合物,其中一种产物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比是1∶2,且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5. (5) 已知:格氏试剂(RMgBr,R为烃基)能与水、羟基、羧基、氨基等发生反应。 写出以、CH3MgBr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示例见本题题干)。
  • 16. 以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难溶于水,含LiCoO2及少量Al、Fe等)为原料制备Co3O4 , 并进而制备LiCoO2

    1. (1) 浸取:取一定量粉碎后的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与Na2SO3 溶液、H2SO4溶液中的一种配成悬浊液,加入到三颈烧瓶中,70℃下通过滴液漏斗缓慢滴加另一种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滴液漏斗中的溶液是
    2. (2) 除杂:向浸取液中先加入足量NaClO3溶液,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过滤。有关沉淀数据如下表(“完全沉淀”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1.0×10-5mol·L-1)。

      沉淀

      Al(OH)3

      Fe(OH)3

      Co(OH)2

      恰好完全沉淀时pH

      5.2

      2.8

      9.4

      若浸取液中c(Co2+)=0.1mol·L-1 , 则须调节溶液pH的范围是。(加入NaClO3溶液和NaOH溶液时,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3. (3) 通过萃取、反萃取富集提纯钴: P2O4(用HA表示)难溶于水,是常用的Co2+萃取剂。萃取过程中发生反应:Co2++ nHACoA2·(n-2)HA +2H+。与萃取前的溶液相比较,反萃取得到的水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减小的阳离子有
    4. (4) 制备Co3O4

      ①请补充实验方案:取上述所得CoSO4溶液,,得较高纯度的Co(OH)2。(可选用的试剂:BaCl2溶液、AgNO3溶液、5mol/LNaOH溶液、蒸馏水)

      ②Co(OH)2加热制得Co3O4。Co(OH)2在空气中受热时,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制备Co3O4最适宜的加热温度为。(写出计算过程)

    5. (5) 制备LiCoO2:取一定质量Li2CO3和Co3O4混合后,在空气中高温加热可以制备LiCoO2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 温室气体CO2转化为甲酸(HCOOH)既具有经济技术意义,又具有环保意义,以CO2为碳源制备HCOOH已成为一碳化学研究的热点。
    1. (1) CO2直接加氢法:将n(CO2)∶n(H2)=1∶4的混合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同时发生反应1和反应2。

      已知:反应1:CO2(g)+H2(g)CO(g)+H2O(g)  ΔH1

      反应2:CO2 (g)+H2 (g)HCOOH (g)    ΔH2

      ①ΔH2_0 (填“>”“<”)。

      ②在不同温度、压强下,测得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0.1 MPa时,在600℃之后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2. (2) CO2催化加氢法:

      用Ir(III)-PNP配合物(物质3)催化氢化CO2得到HCOO- , 其循环机理如图所示。请从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的角度描述催化氢化CO2生成HCOO-的过程:

    3. (3) 电解法可将CO2转化为甲酸(HCOOH)或甲酸盐。某电解装置如图所示。

      ①写出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②依据图中反应历程数据,采用上述装置电解催化CO2 , 为了减少副产物H2的生成,可采取的措施是

      ③依据图中反应历程数据,判断电解催化CO2生成CO的选择性(填“高于”或“低于”)生成HCOOH的选择性,理由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