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综合测试卷(6)

物理考试

更新时间:2022-12-12 浏览次数:6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八上·梁子湖期中) 下列体育节比赛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 若百米赛跑终点处计时员听到枪声后开始计时,测出的比赛成绩比真实时间要稍长 B . 同学们高声呼喊“加油”助威,这里的“高”是指音调高 C . 某同学200m赛跑的前半程速度为6m/s,后半程速度为8m/s,则全程平均速度约为6.86m/s D . 在掷实心球比赛中,测量距离时若用力拉紧皮尺,会提高比赛成绩
  • 2. (2022八上·金乡期中) 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的运用。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的理解、解释正确的是(    )
    A .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B .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很高 C . “闻其声知其人”——可以根据响度来判断说话者是谁 D . “响鼓也要重锤敲”——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音调越大
  • 3. (2022八上·岳池期中) 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6.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6.5℃和37.5℃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 . 36.5℃,37.5℃ B . 36.5℃,36.9℃ C . 36.9℃,37.5℃ D . 36.9℃,36.9℃
  • 4. (2022八上·永吉期中) 屋顶有一个正方形的小孔,在地板上形成一个光斑,这个光斑是(    )
    A . 正方形的,是太阳的影子 B . 圆形的,是太阳的影子 C . 圆形的,是太阳的实像 D . 正方形的,是太阳的实像
  • 5. (2022九上·安徽月考) 某物理探究小组后自制了投影仪。试验时,成员安安在投影仪的屏幕上,很清晰地展示了投影内容,可是站在远处的成员徽徽说字太小了,提议将字调大一些。则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A . 仅调节镜头远离投影片 B . 仅将投影仪移近屏幕 C . 调节镜头靠近投影片并将投影仪远离屏幕 D . 调节镜头远离投影片,同时将投影仪远离屏幕
  • 6. (2022九上·嘉定期中)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由密度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B . 铁的质量可能比泡沫塑料的质量小 C . 将某种液体倒掉一半,该液体的密度会变为原先的一半 D . 密度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 7. (2022八上·赣州期中)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10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 B . 用力喊出的声音响度更大,传播的速度就更快 C . 超声波能粉碎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 . 蝴蝶的翅膀1min振动300次,人耳能听到
  • 8. (2022八上·大田期中) 如图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发出一束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入射角的大小为40° B . 当水面升高时,入射角将增大 C . 当水面升高时,光斑A将向右移动 D . 当水面降低时,光斑A将向右移动
二、多选题
  • 9. (2022·龙江模拟) 小丽要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她要测量小车从A滑到C的过程中,小车通过AB、BC、AC段的平均速度(B为中点),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有关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较大的坡度,这样有利于准确测量时间 B . 实验中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AB段的平均速度 C . 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小车从A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tAC=3s D . 如果小车未到达C点就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C会偏小
  • 10. (2022八上·南山期中)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某校举办了首届《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 . “雾凝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C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 .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 11. (2022八上·南昌期中) 如图,是小红站在电动玻璃门前成像的情景,当红外探头感应到有人时,门会向两边打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红通过玻璃成的像是虚像 B . 小红通过玻璃成的像比本人要小 C . 门像两边打开时,小红的像也向两边运动 D . 门向两边打开时,小红的像不会向两边运动
  • 12. (2022·柳江模拟) 如图所示,先把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50cm处,再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到光具座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把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10cm处,调节光屏,光屏上出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 B . 保持蜡烛位置不动,当蜡烛燃烧变短后,光屏上的像相对原来的像位置偏高了 C . 取走光屏,烛焰通过凸透镜就不能成实像 D . 把蜡烛从光具座上10cm处移动到35cm处,烛焰的像逐渐变大
三、填空题
  • 13. (2022八上·南宁期中) 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在火箭升空的过程中,以 (填“飞船”或“发射塔”)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
  • 14. (2022八上·大石桥期中) 2021年7月24日,在东京奥运会女子射击10米气步枪决赛中,杨倩为中国代表团获得本届奥运会首枚金牌,并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如图所示,在射击过程中,杨倩佩戴了耳塞,目的是从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观众能辨别出传来的是“枪”声,他们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别的。

  • 15. (2022八上·赣州期中) 如图所示声音波形图,甲、乙、丙3幅图的相同,甲、乙、丁3幅图的相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16. (2022八上·陕州期中) 据说每一个东北小孩从小都被父母谆谆告诫:冬天千万别用舌头舔铁门!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几乎每年冬天都能在东北看见小孩舌头被黏在铁门上哇哇乱叫的奇景(如图所示),通过所学知识可知舌头被粘住的原因是舌头上的水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所致,这个过程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北方冬天有时还会在玻璃窗上看到冰花,冰花出现在玻璃的(选填“内侧”或“外侧”)。

  • 17. (2022八上·西安期中) 今年夏天特别炎热,市政部门安排喷雾车(如图所示),喷雾车将水以雾状形式喷洒出去,由于雾状的水 (选填“增大”或“减小”)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 (选填“加快”或“减慢”)水的蒸发,蒸发 (选填“吸”或“放”)热。

  • 18. (2022八上·龙口期中)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是入射光线,是法线,玻璃在。(选填“AB面的左方”、“AB面的右方”、“CD面的上方”或“CD面的下方”)

  • 19. (2021八上·揭东期末) 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了镜的功能,形成了放大的(选填“实”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射现象的结果。
  • 20. (2022八上·韶关期末) “神舟六号”绕地球飞行时,宇航员费俊龙在太空时的质量m1与其在地面质量m0相比m1m0。(选填“小于”、“等于”“大于”),他们在太空中由于不断地使用氧气,氧气瓶中氧气的质量,密度
四、简答题
五、作图题
六、计算题
  • 25. (2022八上·北辰期中) D315次列车由北京开往苏州,自北京到苏州铁路长1200 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求:

    车次

    到、发站时间

    北京

    济南

    南京

    苏州

    D315

    到站时间

    ——

    10∶54

    14∶38

    16∶22

    发车时间

    08∶22

    10∶56

    15∶14

    ——

    1. (1) 列车由北京到苏州的平均速度;
    2. (2) 列车以30m/s的速度通过某一大桥,用时72s,已知列车全长360 m,求该大桥的长度。
  • 26. (2022八下·江都月考) 小明郊游时捡到一块外形不规则的金属螺母。为了测定它的密度,小明称出金属螺母和一个盛满水的容器的质量分别为158g、200g,然后将金属螺母轻轻放入容器中,擦干容器外壁的水后,又测出了容器此时的总质量为338g。求:
    1. (1) 金属螺母的体积;
    2. (2) 金属螺母的密度。
七、实验探究题
  • 27. (2022八上·秦都期中)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甲所示。
    1. (1) 组装的器材如图所示,此时他应该(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组装实验器材。
    2. (2) 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1乙中、所示,则图(选填“①”或“②”)是沸腾时的情况;气泡内的主要成分是(填“空气”或“水蒸气”或“小液滴”)。
    3. (3) 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在丙图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98

    4. (4) 从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1个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煤油的沸点是150,完成本实验所用的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可能是(选填“酒精”或“煤油”);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
    5. (5) 实验后的沸水放在桌上越来越凉,如图-2图像中能表示其温度T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6. (6) 如图-3所示,大试管和小试管里都装有水,将三支大试管中的水加热,使之保持沸腾,则大试管中的水不断沸腾的过程中,小试管中的水会沸腾的是
    7. (7) 你知道吗,通过降温居然也能使水沸腾。如图-4所示,将刚停止沸腾的水装入烧瓶,迅速塞上瓶塞并倒置,然后向瓶底浇冷水,发现水重新沸腾起来,原因是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 28. (2016·丹东模拟) 小明和小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
    1. (1) 小明发现在蜡烛A一侧看到两个像,他换了一块(填“薄玻璃”或“厚玻璃”),像就变成一个了;小明移动蜡烛B,使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的位置。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呢?小明把白纸放在像的位置,他(填“能”或“不能”)在白纸上看到,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2. (2) 实验后,小亮用凸透镜替换了玻璃板,在白纸上没有看到烛焰的像,他把凸透镜向蜡烛移动一定的距离后,白纸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像,这个像应该是(填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不动,小亮又把他的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为了在白纸上得到明亮清晰的像,他应该把白纸(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 29. (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在云课堂上物理老师要求学生利用天平、喝糖浆用的量杯、大米等物品测量冰糖的密度。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无论怎么调节平衡螺母,横梁都无法水平平衡。于是聪明的小明在某一托盘下粘了一小块橡皮泥,重新把天平调节平衡了,他的这种操作(选填“会”或“不会”)影响质量的测量。
    2. (2) 小明接下来进行测量实验:

      ①把放在调节好天平上,测出它的质量为m;

      ②向量杯中加入适量的大米,将冰糖完全放入米中,读出体积为V1

      ③取出冰糖测出量杯中大米的体积V2

      ④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冰糖的密度表达式ρ=(用m、V1、V2表示)

    3. (3) 线上交流时,小华的测量方法和小明相同,只是小明用的大米,小华用更细的菜籽。你认为的测量结果误差更小,理由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