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更新时间:2023-01-04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江苏) 我国为人类科技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下列成果研究的物质属于蛋白质的是(   )
    A . 陶瓷烧制 B . 黑火药 C . 造纸术 D . 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2. (2022·江苏) 少量反应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的电子式为 B . 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C . 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1 D . 仅含离子键
  • 3. 配制500 mL 0.100 mol·L-1的NaCl溶液,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需用的仪器有天平、25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B . 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符合题意顺序为①②④③ C . 容量瓶需要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用 D .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配得的NaC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
  • 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1 mol H2C2O4与足量酸性KMnO4溶液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B . 标准状况下,5.6 L F2和C2H6的混合物中含有电子的数目为4.5NA C . 标准状况下,11.2 L三氯甲烷中含有氯原子的数目为1.5NA D . 标准状况下,CH4与2.24 LCl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中气体分子的数目为0.2NA
  • 5. TiO2的“纳米材料"有广泛的应用,工业上可利用TiCl4制取。TiCl4熔点为-25℃,沸点为136.4℃,易溶于有机溶剂。制取TiO2的反应为:

    ①2FeTiO3+7Cl2+3C2TiCl4+2FeCl3+3CO2;②TiCl4+O2=TiO2+2Cl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基态Ti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4s2 B . Cl2、CO2都是含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 . TiCl4晶体是离子晶体,配位数为4 D . 反应①每生成1molFeCl3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7mol
  • 6. Na2SO4和焦炭可发生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及其产物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c装置的主要作用是防倒吸 B . 实验时,应先通入N2再加热 C . 实验后a装置中固体可能会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淡黄色固体 D . b处连接的装置中依次盛放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NaOH溶液
  • 7. 7N、9F、14Si、15P是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元素F在周期表中位于第2周期ⅥA族 B . 30Si与31P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 . 第一电离能:I1(P)<I1(N)<I1(O) D .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NO3<H3PO4<H2SiO3
  • 8. (2022·江苏)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自然固氮、人工固氮都是将转化为 B . 侯氏制碱法以为原料制备 C . 工业上通过催化氧化等反应过程生产 D . 多种形态的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环”
  • 9. 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 , 含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粉碎菱镁矿可以加快酸溶的速率 B . MgCO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CO3+2H=Mg2++CO2↑+H2O C . “氧化”后的溶液中大量存在Mg2+、Fe2+、H+、H2O2 D . 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Fe(OH)3
  • 10.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纯碱是强碱弱酸盐

    用纯碱溶液可清洗油污

    B

    不锈钢合金

    不锈钢在潮湿环境中容易被腐蚀

    C

    是碱性氧化物

    可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D

    是红棕色气体

    常温下可用铜与浓硝酸制取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制备Cu(NH3)4SO4晶体的实验如下:

    步骤1: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中边振荡边滴加氨水,观察到蓝色沉淀。

    步骤2:继续滴加氨水至产生蓝色沉淀全部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

    步骤3:再向其中加入乙醇,析出深蓝色晶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氨水、乙醇都不属于电解质 B . 步骤2沉淀溶解是因为生成了铜氨配合物 C . 步骤3中加入乙醇的作用是减小溶剂极性,降低Cu(NH3)4SO4的溶解度 D . 1molCu(NH3)4SO4中含有的σ键数为16mol
  • 12. 化合物Z是合成某种抗结核候选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X在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所得的有机产物中不含手性碳原子 B . Y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三种 C . 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 D . Z在铜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的有机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 13.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a2SO3溶液的性质。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用pH试纸测定某Na2SO3溶液的pH,测得pH约为9

    2

    向Na2SO3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

    3

    将浓度均为的Na2SO3和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4

    向Na2S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Na2SO3溶液中存在 B . 实验2说明Na2SO3溶液具有漂白性 C . 依据实验3的现象得出 D . 实验4中生成的刺激性气体可能为Cl2
二、填空题
  • 14.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一种制备NaClO2晶体的流程如下:

    已知:高浓度的ClO2气体易爆炸。

    1. (1) “电解”采用无隔膜环境制备NaClO3 , 阴极生成的气体是。(写化学式)
    2. (2) 该流程中“制备ClO2”时,为防止ClO2气体爆炸所采取的措施是。充分反应一段时间,ClO2逸出后,溶液中主要的阴离子为。(写化学式)
    3. (3) “吸收ClO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吸收ClO2”时温度不能过高,原因是
  • 15. 溶液常用作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的标准液,利用氧化制备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夹持装置略):

    已知:在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的化学名称为
    2. (2) 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a的作用是
    3. (3) 装置C中盛装的试剂是
    4. (4) 分析发现该装置有不足之处,改进的方法是
    5. (5) 为测定某固体的纯度,现用的酸性溶液进行滴定。(已知:)称取固体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取溶液置于锥形瓶中,用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V mL。滴定终点的现象为固体的纯度为
  • 16. 化合物F是合成一种天然茋类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 (1) A分子中氧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2. (2) E→F的反应类型为
    3. (3) C→D反应中会有副产物生成,X的结构简式为
    4. (4) 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碱性完全水解后酸化,所得产物分子中均含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5. (5) 已知:(R表示烃基,R′和R″表示烃基或氢),写出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 17. 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的环境问题。水体除主要有电化学法、催化还原法等。电化学去除弱酸性水体中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1. (1) 作负极的物质是
    2. (2)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3. (3) 取两份完全相同的含废液A和B,调节废液A、B的pH分别为2.5和4.5,向废液A、B中加入足量铁粉,经相同时间充分反应后,废液A、B均接近中性。废液A、B中铁的最终物质存在形态分别如图所示。溶液的初始pH对铁的氧化产物有影响,具体影响为。废液中的去除率较低的是(“废液A”和“废液B”),的去除率低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