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衢温“5 1”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

更新时间:2022-12-13 浏览次数:4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含有共价键的盐是(   )
    A . B . C . D .
  • 2. 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 KOH固体 B . 熔融NaCl C . 液态 D . 盐酸
  • 3. 下列物质的化学成分正确的是(   )
    A .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NaClO B .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C . 明矾: D . 氯仿:
  • 4. 液体与液体之间的分离,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 B . C . D .
  • 5. 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 正丁烷的空间充填模型: B . 二氧化硅的结构式:O=Si=O C . 的电子式 D . 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两种不同的元素 B . 互为同系物 C . 互为同系物 D . 乙醚和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工业上在高温条件下用氢气和氧化镁制取金属镁 B . 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钙粉末,能增强溶液的漂白性 C . 纳米铁粉可以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 , 利用了其氧化性 D . 硫元素在自然界都是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等化合态形式存在
  • 8. (2021高三上·绍兴开学考) 已知二氯化二硫(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它易与水反应:2S2Cl2+2H2O=4HCl↑+SO2↑+3S↓,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HCl是还原产物 B . S2Cl2作氧化剂,水作还原剂 C . 若有1mol SO2生成,则反应转移3NA个电子 D . 若有1mol S2Cl2发生反应,则产生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的气体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g加入到过量FeCl3溶液中可得Fe B . 适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生成Na2CO3和HClO C . 将过氧化钠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并产生气泡 D . 焰色反应用稀硫酸洗涤铂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
  • 10.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由C(金刚石)=C(石墨) ΔH=-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 相同条件下,1molCH4(g)的熵大于1molH2(g) C . 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1) ΔH=-571.6kJ·mol-1 D . CH4(g)+H2O(g)CO(g)+3H2(g) ΔH>0,低温有利于该反应的自发进行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铁粉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铁粉逐渐变红色,同时有氢气生成 B . 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生成的含镁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有三种 C . 将棉花和头发分别灼烧,烧灼后的产物完全相同 D . 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1%的硼酸溶液冲洗
  • 12. 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 . 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 , 可用作发酵粉 C . 不锈钢的成分主要是 , 可用作医疗器械,厨房用具和餐具 D . 华为首款手机搭载智能制程“麒麟980”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
  • 13. 下列指定反应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 B . 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 C . 溶液吸收少量 D . 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Na+、NH4+、CO32-、Cl-可以大量共存 B . 溶液分别蒸干均得不到原溶质 C . 中和等体积、等pH的稀硫酸和稀醋酸所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前者大于后者 D . 常温下溶液和溶液pH均为7,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15.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X元素与Y、W元素相邻,且与W元素同主族;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Z的氧化物来制备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的单质与W的氧化物反应可制备W的单质 B . 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C . 工业上制备Z单质时可加一种Z的化合物使Z的氧化物熔点降低 D . W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X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 1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将水逐滴加入冰醋酸中,溶液的导电性和醋酸的电离度均先增大后减小 B . 常温下,均为9的醋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不变 C . 常温下,溶液和溶液的离子总数不相同 D . 常温下,中和和体积均相等的溶液,溶液消耗的物质的量更多
  • 17. 下列“类比”不合理的是(   )
    A . 中Fe元素显+2、+3价,则中Pb显+2、+4价 B . 的沸点比高,但的沸点比 C . 中加入盐酸生成 , 则向中加入氢碘酸也生成 D . 反应生成 , 则反应生成
  • 18.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mol乙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B . 将1mol通入足量水中,所得溶液中HClO、三种微粒数目之和为 C . 含7.8g的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等于 D . 反应中,每生成32g氧气,转移个电子
  • 19. 有研究认为,强碱性溶液中反应分三步进行,其中两步如下:

    第一步  

    第三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该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B . 反应的第二步为 C . 由K可判断反应第三步比第一步快 D . 第一、三步反应中,只有第三步为氧化还原反应
  • 20.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图为反应①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 图中c曲线是加入催化剂a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B . 增加的浓度一定能提高反应①的化学反应速率 C . 在反应②中,若有1.25mol电子发生转移,则参加反应的的体积为5.6L D . 反应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1. 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人工合成研究并取得原创性突破,相关成果于9月24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转化涉及的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容器体积,可提高的转化率 B . 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C . 其他条件不变移去水蒸气,可增大逆反应速率 D . 恒压条件下,向容器中充入少量氦气,可加快反应速率
  • 22. 在金催化剂表面上进行某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的热效应 B . 反应过程中无非极性键的断裂,只有非极性键的生成 C .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能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 D . 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步骤的反应式为
  • 23. 重整生成和CO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在恒压、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比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曲线B表示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B . 反应   C . 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均有利于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D . 恒压、800K、条件下,反应至转化率达到X点的值,可通过改变的量或使用高效催化剂等特定条件继续反应,转化率能达到Y点的值
  • 24. 常温下,向20mL0.1mol/L氨水中滴加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d两点为恰好完全反应点 B . c点溶液中,c()=c(Cl-) C . a、b之间的任意一点:c(Cl-)>c(),c(H+)>c(OH-) D . 常温下,0.1mol/L氨水的电离常数K约为1×10-5
  • 25. 下列实验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检验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中是否含有三价铁

    取铁与水蒸气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先加入稀盐酸溶解,再加入KSCN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则有三价铁,若不变血红色则无三价铁

    B

    比较AgCl和AgI的Ksp的大小

    向NaCl和NaI的混合溶液滴加少量溶液,观察现象

    若溶液中产生黄色沉淀

    C

    探究淀粉水解程度

    在试管中加入2mL淀粉溶液和少量稀硫酸,加热3-5min,冷却后加入少量新制加热

    若未出现砖红色沉淀,则淀粉未发生水解

    D

    探究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和水中氢原子的活泼性

    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盛有少量乙醇和水的两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块新切的钠

    乙醇与钠的反应缓和得多,说明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中氢原子活泼

    A . A B . B C . C D . D
二、综合题
  • 26.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泡沫灭火器(里面装饱和溶液和溶液)的工作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 (2) 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固体和。已知室温下2g自燃放出热量89.2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 (3) 氨基甲酸铵是合成尿素的一种中间产物。已知某温度下,往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 反应在45min时达到平衡,的平衡转化率为45%,此时容器容积为V L,则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用含a、V的式子表示)。
    4. (4) 25℃时,部分弱碱、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电离平衡常数(25℃)

      ①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

  • 27. 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可以减少碳排放,对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以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  

      Ⅱ.  

      Ⅲ.  

      kJ/mol。

      ②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图为催化下不同温度对甲醇时空(单位时间和单位体积)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由图像可以得出使用此催化剂合成甲醇的最佳温度是

      ③结合图像分析甲醇时空收率在后半段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先慢后快的原因:

    2. (2) 工业上常用通过如下反应合成尿素。在尿素合成塔中的主要反应有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总反应):  

      ①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以进行反应Ⅰ,下列能说明反应Ⅰ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B.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再变化

      C.的转化率相等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②t℃时,向容积恒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40mol和0.10mol , 发生反应,70min时达到平衡。反应中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30

      70

      80

      100

      /mol

      0.10

      0.060

      0.040

      0.040

      0.040

      则30min时的转化率为

      ③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绘制出在t℃下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 (3) 在化学分析中,以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时,采用为指示剂,利用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表示滴定终点。当溶液中的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中的mol/L;mol/L。

      已知:①25℃时,

      ②当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等于或小于时,可认为已完全沉淀。

  • 28. 取3.54g镁铝合金投入到100mL的盐酸中,合金完全溶解,放出氢气3.808L(已折算成标况)请计算
    1. (1) 镁铝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 (2) 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V mL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6.20g。则V的最大值=L。(写出计算过程)
  • 29. 固体化合物A由3种中学常见元素组成,常温下难溶于水但能溶于硝酸,某学习小组开展如图所示探究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化合物A的3种元素是
    2. (2) 往蓝色溶液D中通入刚开始产生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变红棕色,①写出其产生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②设计实验验证该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产物:
    3. (3) 固体C的化学式是;化合物A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0. 硫酸亚铁铵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样品中铁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滴定的方法。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可用性质稳定、摩尔质量较大的基准物质草酸钠()进行标定。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先粗略配制浓度约为的高锰酸钾溶液250mL:

    步骤二:称取草酸钠固体mg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水溶解并加硫酸酸化,加热到70~80℃立即用滴定,从而标定浓度为

    步骤三:称取样品2.031g,放入锥形瓶并用适量水溶解,然后分成三等份;

    步骤四:用标准溶液滴定步骤三所配样品溶液,三次实验达到终点时消耗标准液体积如下:

    序号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1

    0.10

    20.15

    2

    2.20

    25.30

    3

    1.30

    21.25

    1. (1) 写出用草酸标定高锰酸钾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
    2. (2) 步骤一中至少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3. (3) 步骤二中需要对m的值进行预估,你的预估依据是

      a.所加硫酸的体积和浓度    b.反应的定量关系

      c.滴定管的最大容量    d.用于溶解草酸钠的水的体积

    4. (4) 在测定过程中,选出正确的滴定操作并排序:检查是否漏水→蒸馏水洗涤→标准液润洗滴定管→(  )→(  )→(  )→(  )→到达滴定终点,停止滴定,记录读数

      a.轻轻转动酸式滴定管的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溶液,无气泡

      b.调整管中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录读数

      c.调整管中液面,用胶头滴管滴加标准液恰好到“0”刻度

      d.锥形瓶放于滴定管下,边摇边滴定,眼睛注视锥形瓶内颜色变化

      e.装入标准溶液至“0”刻度以上2~3mL,固定好滴定管

      f.锥形瓶放于滴定管下,边摇边滴定,眼睛注视滴定管内液面变化

      g.将滴定管尖向上弯曲,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至无气泡

    5. (5) 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 (6) 以下操作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
      A . 达到滴定终点读取数据时,俯视视滴定管液面 B . 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 C . 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 . 溶液颜色变化后,立即读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