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2-21 浏览次数:4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高一上·启东期中)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绘了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缕缕光束美景。这种美景主要源于(   )

    A . 丁达尔效应 B . 分子的扩散 C . 空气的对流 D . 荷叶上露珠的反光
  • 2. 张青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91年他准确测得I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18,被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委员会采用为新的标准值。这是相对原子质量表中首次采用我国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值。则下列关于In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In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 B . In原子核内有49个中子 C . In原子的质量数为115 D . In是In元素的一种核素
  • 3. (2016高二下·娄底期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 . 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 . CCl4是一种化合物 D . 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 4. 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 , 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A . 酸性 B . 碱性 C . 较强氧化性 D . 较强还原性
  • 5.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蒸馏操作时,冷凝水的进出方向是上进下出 B .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到另一个烧杯中 C .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D . 萃取操作时,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 6. 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种溶液,可以滴加氢氧化钙溶液鉴别 B .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制取金属钠 C . 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沉在烧杯底部,且产生红色固体 D . 1molNa与足量的水反应时,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为11.2L
  • 7. 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水和乙醇

    分液

    水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固体中混杂的NaCl

    冷却结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分离食用油和汽油

    蒸馏

    食用油和汽油的沸点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 8. 美国UNC化学教授ThomasJ.Meyer等研发了环境友好、安全型的“绿色”引爆炸药,其中一种可表示为Na2R,它保存在水中可以失去活性,爆炸后不会产生危害性残留物。已知10mLNa2R溶液含Na+的数目为N,该Na2R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 N×10-2mol·L-1 B . mol·L-1 C . mol·L-1 D . mol·L-1
  • 9. (2021高一上·宁波期中) 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合理的是(   )

    A

    B

    C

    D

    配制溶液

    除去粗盐水中的不溶物

    除去中的少量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对0.3mol·L-1K2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1L该溶液中含有0.3NA个K+ B . 1L该溶液中含有K和SO的总数为0.9NA C . 2L该溶液中K的浓度为1.2mol·L-1 D . 将0.3mol硫酸钾溶于1L水中,所得硫酸钾溶液的浓度为0.3mol·L-1
  • 11. (2020高一上·杭州期中) 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 . Na+、K+、OH、Cl B . Na+、Cu2+ 、SO 、NO C . Mg2+、Na+、SO 、Cl D . Ca2+、HCO 、NO 、K+
  • 12.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子个数之比为1:1 B . 密度之比为11:7 C . 质量之比为7:11 D . 所含氧原子个数比为1:2
  • 13. 下列关于电子排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B . 在多电子的原子中,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 C . 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高的电子层上 D . 某原子M层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的4倍
  • 14.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 .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B .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C . 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 D . 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盐酸反应:
  • 15.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中合理的是(   )
    A . 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 . 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C .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D . 根据物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 16. 下列溶液与20mL2mol/L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 . 40mL1mol/L溶液 B . 10mL1mol/L溶液 C . 5mL0.4mol/L溶液 D . 40mL0.5mol/L溶液
  • 17. (2021高一上·浙江期中) 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中可能含有、Mg2+、Na+、K+、H+、Cl-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然后又做了如下实验,以确认这些离子是否大量存在。

    ①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试纸显红色;

    ②取2mL溶液,用氢氧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③对②中所得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上层清液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H+、Cl- B . 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Mg2+ C . 原溶液中可能存在Na+、K+ D . 取一根干净的铂丝,蘸取少许原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若火焰为黄色,则一定含有Na+ , 且不含K+
  • 18. 实验室为确定一瓶稀硫酸的浓度,用0.20mol/LNaOH溶液中和50.00mL该稀硫酸,当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50.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mol/L B . 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0mol/L C . 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D . 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20mo/L
二、多选题
  • 19. 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 . 固体: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B . 气体(HCl):饱和溶液 C . 溶液:通过量 D . 溶液:加入适量溶液,过滤
  • 20. ① , 根据上述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B . 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C . 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D . 预测新制氯水和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 21. 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

    已知:受热生成和HCl气体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制取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 B . 在过程②中将灼烧即可制得无水 C . 在第③、④、⑤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 . 工业上将石灰乳加入到海水中得到沉淀
三、综合题
  • 22.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在A试管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3。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A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B装置的作用是
    3. (3) 在双球干燥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实验时在C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5. (5) 若将双球干燥管内的Na2O2换成Na2O,则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23. 某学习小组探究潮湿的反应的产物,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

    1. (1) 仪器X的名称是。试剂Y是
    2. (2) 装置E的作用是
    3. (3) 请写出装置A中的离子方程式
    4. (4) 若将上述装置中的C、D、E部分换成下图所述装置,其中Ⅰ与Ⅲ是干燥的有色布条,E中盛装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C的作用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则装置C中应装入的物质是

      a、浓硫酸    b、生石灰    c、固体    d、NaOH固体

      ②描述Ⅰ、Ⅲ处的现象,从物质性质角度说明Ⅰ、Ⅲ处现象不同的原因

  • 24. 欲配制0.80mol/L的NaOH溶液48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需要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量筒、玻璃棒外,还有
    2. (2) 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g。
    3. (3) 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4. (4) 配制溶液时,流程图中的两个明显不正确是(填序号)。

    5. (5) 若其它操作均正确,以下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____(填写字母)。
      A . 在滤纸上称量NaOH B .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 . 转移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D . NaOH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 E . 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 25. 现有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八种物质:①固体氢氧化钡②石墨棒③纯醋酸④食盐水⑤硫酸氢钾固体⑥氨气⑦蔗糖⑧熔融碳酸钠,请用序号填空:
    1. (1) 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2. (2) 写出①⑤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⑤

  • 26. 按要求填空:
    1. (1) 3.6g含有个原子;
    2. (2) 已知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是6.4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3. (3)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质子数之比
    4. (4) VL溶液中含amo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取出V/4L再加入水稀释到2VL。则稀释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