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11-30 浏览次数:4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北溪”天然气管道是俄罗斯向欧洲输气的主要管道。2022年9月26日,“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现两个泄漏点,分别位于丹麦和瑞典附近水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B .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 C . 甲烷的燃烧热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甲烷的量有关 D . 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 2.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 镁粉与稀硫酸反应 B . 氨水与醋酸反应 C . 苯在空气中燃烧 D .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 3. 将少量铁粉与过量碘粉均匀混合后放入点滴板,玻璃棒蘸取水后轻轻搅拌混合物,在水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剧烈反应,同时有紫色的碘蒸气生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 .     (g)比(s)稳定 C . 水能降低该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D . 生成物碘化亚铁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铁粉和碘粉的总能量
  • 4. 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发生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中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 . 为了净化汽车尾气,可以使用催化剂 C . 汽车尾气中NO主要来源于汽油中的含氮物质 D . 汽车尾气中的CO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
  • 5.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1mol液态肼()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放出662kJ的热量:     B . 6.4gCu(s)与适量(g)反应生成CuO(s),放出15.7kJ的热量:     C . 6g固体碳与适量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O和 , 吸收65.25kJ的热量:     D . 14g (g)与适量的(g)反应生成 , 放出46.1kJ的热量:    
  •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B . 增大压强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提高单位时间内分子有效碰撞次数 C . 增大浓度能使单位时间内分子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D .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 7. 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该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 . v(NO2)=4 mol/(L·min) B . v(O3)=3 mol/(L·min) C . v(N2O5)=0.1 mol/(L·s) D . v(O2)=0.2 mol/(L·s)
  • 8. 已知 , 若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9. 向甲、乙、丙、丁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 , 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甲:在500℃时,2mol 和6mol 反应

    乙:在450℃时,2mol 和6mol 反应

    丙:在500℃时,3mol 和8mol 反应

    丁:在500℃时,用铁触媒作催化剂,3mol 和8mol 反应

    A . 甲>丙>丁>乙 B . 丁>甲>丙>乙 C . 丁>丙>甲>乙 D . 乙>丁>丙>甲
  • 10. 在的反应中,经过t mim(未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增加了a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为 B . 0~t min内,消耗A的物质的量为 C . 用B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为 D . 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为
  • 11.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相应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NO2球分别浸泡在冰水和热水中

    冰水中NO2球颜色变深

    正反应吸热

    B

    向两支均盛有2 mL 5% H2O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0.1mol/L的FeCl3和CuCl2溶液各1mL

    前者产生气泡较快

    不同的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催化效果不同

    C

    取两支试管M和N,各加入2 mL0.01 mol/L酸性KMnO4溶液,向M试管中滴加2 mL 0.01 mol/L H2C2O4溶液,向N试管中滴加2 mL 0.02 mol/L H2C2O4溶液

    M、N试管均褪色,且褪色时间:M>N

    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溶度,反应速率增大

    D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淡黄色沉淀

    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Na2S2O3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氯气和水反应: B . 铜与稀硫酸反应: C . 重铬酸钾溶液中存在的平衡: D . 酸化的淀粉—KI溶液久置于空气中变蓝:
  • 13.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利用甲烷和水蒸气重整制氢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0。下列事实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 容器总压强不再变化 B . 断裂4n mol C-H键的同时生成3n mol H-H键 C . 混合气体平均密度不再变化 D .
  • 14.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则 B . 若缩小体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 C . 增大B的浓度,A、B的转化率均增大 D . 保持体积不变,通入氦气,则平衡不移动
  • 15. 密闭容器进行如下反应:    △H,A、C的质量分数(ω)、压强(p)、温度(T)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恒温)和图乙(恒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平衡常数K: D . 若只改变压强 , B的转化率减小
  • 16. 在密闭容器中用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 , 平衡时测得B的浓度为0.6 , 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再达到平衡时,测得B的浓度为1.3 ,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 A的转化率减小 B . C . C的体积分数增大 D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17. 下列事实或现象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 新制氯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颜色褪去 B . Fe(SCN)3稀溶液中滴入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C . 对反应“”,压缩反应容器体积,颜色变深 D . 氨水应放置低温处密闭保存
  • 18. 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应   △H影响的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平衡时混合气体中乙的质量分数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0 B . Z可能为固体或纯液体 C . X一定为非气态 D . Y的平衡转化率:m<n
  • 19. 已知4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为484kJ,16g氧气中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的热量为248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的热量为463kJ,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常温下,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B . 0.5mol 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的热量为121kJ C . 电解9g液态水,吸收的热量为143kJ D . 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为436kJ
  • 20. 甲为恒温恒容容器,乙为绝热恒容容器。在甲、乙两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均充入2mol 和6mol , 发生反应: , 一段时间后均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平衡时,化学反应速率:甲=乙 B . 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数:甲<乙 C . 向甲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氦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 平衡时,升高甲的温度,可达到与乙一样的平衡状态
二、综合题
  • 21. 不同的化学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热,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获得反应热的数据,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以进行理论推算。
    1. (1) 已知     , 如图所示是探究中和热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中仪器A的作用是

      ②本实验采用50mL 0.50盐酸、50mL 0.55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经三次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的温差平均值为3.3℃,其密度近似地认为均为1 , 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则该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中和热

      ③下列操作会导致中和热的测定数值偏大的是(填标号);

      a.大烧杯上不盖塑料盖板

      b.将强酸强碱换成弱酸弱碱

      c.用50mL 0.50盐酸与1.1g NaOH固体进行反应

      d.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成环形铜质搅拌棒

      e.使用浓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

      ④若将反应物改为50mL 0.50稀硫酸与50mL 0.55氢氧化钡溶液,测得反应热为 , 则(填“>”或“<”),原因是

    2. (2) 下列化学反应能用图甲表示的反应有 (填标号),能用图乙表示的反应有(填标号)。(已知:键能为1mol气态分子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

      A.镁条与盐酸的反应        B.煤的气化                

      C.煅烧石灰石            D.铝热反应

  • 22.             
    1. (1) Ⅰ.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一定质量的锌粉与足量的0.1 mol/L硫酸和2 mol/L硫酸反应的速率。

      在一定温度下,用相同质量和规格的锌粉进行探究,测定方法除了可以测定收集一定体积氢气所用的时间之外,还可以采用的测定方法有(填一种即可)。

    2. (2) 若采用收集一定体积氢气所用的时间来测定反应速率,所得实验结果比实际偏高,理由是
    3. (3) Ⅱ.某学习小组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H2C2O4)溶液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该组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H2C2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H2O/mL

      温度/℃

      浓度/ mol/L

      体积/mL

      浓度/mol/L

      体积/mL

      a

      0.20

      2.0

      0.010

      4.0

      2.0

      25

      b

      0.20

      4.0

      0.010

      4.0

      0

      25

      c

      0.20

      4.0

      0.010

      4.0

      0

      5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标号)。

      A .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 . 实验a、b探究的是其它条件相同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 . 实验b、c探究的是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 . 若实验b测得混合后溶液褪色的时间为3s,忽略混合前后体积的微小变化,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4. (4) 甲同学发现,草酸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时,褪色总是先慢后快。

      ①该组乙同学根据甲同学的实验现象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1:反应放热;

      假设2:生成的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假设3:生成的CO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假设4:生成的K+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②丙同学用如下实验证明乙同学的假设2成立:

      向A和B两试管中分别加入4 mL 0.2 mol/L草酸溶液,再向A试管中加入1 mL 0.1 mol/L MnSO4溶液、向B试管中加入1 mL蒸馏水,然后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同时加入1 mL 0.1酸性KMnO4溶液,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③经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草酸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假设2成立。某同学认为不宜用MnCl2溶液代替MnSO4溶液对该反应进行催化探究,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根据反应机理图写出高锰酸钾溶液与锰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3. 一定温度下,向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和3mol  , 发生反应    (a>0),测得(g)和(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反应在10min时达到平衡,反应过程放出的热量为kJ,10min内用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与初始压强之比为
    2. (2) 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标号)。
      A . 单位时间内每断裂3mol H-H键的同时生成2mol H-O键 B . 若为绝热容器,反应体系温度不再改变 C . 混合气体中甲醇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再改变 D . 反应体系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E . 反应体系的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改变
    3. (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容器中再通入2mol 和3mo l , 重新达到平衡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标号)。
      A . 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小 B . 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C . 反应物转化率增大 D . 甲醇的体积分数减小 E . 平衡常数增大
    4. (4)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若要使平衡常数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 24. 完成下列填空
    1. (1) 下图表示反应    的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图可知时都达到了平衡状态,时都改变了外在条件,则时改变的条件为

      ②若在时对该反应进行加压,在时达到了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反应速率在时间段的变化趋势。

    2. (2)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对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α表示平衡转化率,φ表示体积分数),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Ⅰ中,若 , 则(填“>”“<”或“=”)

      ②在Ⅱ中,若a→b为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则A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在Ⅲ中,随着B的起始物质的量的增加,在m点时,达到最大值,则m点反应物A与B的投料量比为

      ④在Ⅳ中,若 ,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填“>”“<”或“=”)。

  • 25. 完成下列问题
    1. (1) 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的一项全球性重大课题。为解决目前燃料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缓解能源危机,有专家提出利用太阳能促使燃料循环使用的构想,其原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过程Ⅰ发生的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过程中能量的主要转化形式为

      ②上述转化过程中,△H1+△H20(填“>”“<”或“=”)。

    2. (2) 以NH3、CO2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反应历程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以NH3、CO2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从图像分析该反应分两步进行,则决定生产尿素的总反应速率的步骤是第步反应(填“一”或“二”)。

    3. (3) 已知:N2H4(g)+O2(g)=N2(g)+2H2O(g) △H=-544 kJ/mol的部分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N-N

      O=O

      N≡N

      键能(kJ/mol)

      193

      497

      946

      ①物质的稳定性O2(g)N2(g)(填“>”“<”或“=”);

      ②若H2O(l)=H2O(g) △H=+44 kJ/mol,则N2H4(g)的燃烧热为

      ③已知:N2(g)+2O2(g)=2NO2(g) △H=+68 kJ/mol,则N2H4(g)和NO2(g)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