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

更新时间:2022-11-28 浏览次数:7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影片《夺冠》通过选取中国女排这个极富时代特色的题材,展现女排队员们的生活和训练细节,让观众被一个个活生生的中国女排形象所感动。设一位质量为m的女排运动员从静止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Δt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A . 地面对她的冲量大小为 B . 地面对她的冲量大小为 C . 地面对她的冲量大小为 D . 地面对她的冲量大小为
  • 2. 如图所示,一根条形磁铁自左向右穿过一个闭合线圈,则线圈对条形磁铁的作用力方向是(  )

    A . 先向左,再向右 B . 先向右,再向左 C . 始终向右 D . 始终向左
  • 3. 如图所示,有一根直导线上通以恒定电流I,方向垂直指向纸内,且和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B垂直,则在图中圆周上,磁感应强度数值最小的点是(  )

    A . a点 B . b点 C . c点 D . d点
  • 4.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至今,医院需要用到血流量计检查患者身体情况。某种电磁血流量计的原理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模型。血液内含有少量正、负离子,从直径为d的血管右侧流入,左侧流出,空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M、N两点之间的电压稳定时测量值为U,流量Q等于单位时间通过横截面的液体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血液中负离子多时,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 B . 血液中正离子多时,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 C . 电压稳定时,正、负离子不再受洛伦兹力 D . 血液流量
  • 5. 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框匀速穿过如图所示的有界匀强磁场,磁场宽度为d(),则线框进入磁场过程和从磁场另一侧穿出过程相比较(  )

    A . 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同 B . 所受安培力方向相反 C . 线框穿出磁场产生的电能和进入磁场产生的电能相等 D . 线框穿出磁场产生的电能比进入磁场产生的电能多
  • 6. (2021高二下·湖北期中) 如图,质量为m的人站在质量为M的车的一端,m>M,车相对于地面静止。在人由一端走到另一端的过程中,人重心高度不变,空气阻力、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均可以忽略不计(   )

    A . 人对车的冲量大小大于车对人的冲量大小 B . 人发生的位移大小大于车发生的位移大小 C . 人运动越快,人和车的总动量越大 D . 不管人运动多快,车和人的总动量不变
  • 7. 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图中虚线为磁场的边界,其中bc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ab、cd的延长线通过圆弧的圆心,Ob长为R。一束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在纸面内以不同的速率从O点垂直ab射入磁场,已知所有粒子均从圆弧边界射出,其中M、N是圆弧边界上的两点,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和重力。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粒子带负电 B . 从M点射出粒子的速率一定大于从N点射出粒子的速率 C . 从M点射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一定小于从N点射出粒子所用时间 D . 所有粒子所用最短时间为
二、多选题
  • 8. (2021高二上·湖北期中)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为2kg的小球A以3m/s速度向右运动,与静止的质量为1kg的小球B发生正碰,碰后B的速度大小可能为(   )

    A . 1.5m/s B . 2.5m/s C . 3.5m/s D . 4.5m/s
  • 9.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A与另一物体B发生非弹性碰撞,碰撞时间不计,两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以A物体碰前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  )

    A . 碰撞后A的动量为 B . 碰撞后A的动量为 C . 物体B的质量为2kg D . 碰撞过程中外力对B的冲量为
  • 10. 如图所示,一个电子沿AO方向垂直射入匀强磁场中,磁场只限于半径为R的圆内。若电子速度为v,质量为m,带电量为q,磁感应强度为B,电子在磁场中偏转后从C点射出, , 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 电子经过磁场的时间为 B . 电子经过磁场的时间为 C . AC间的距离为 D . 磁场半径R为
  • 11. 如图所示,导体棒沿两平行金属导轨从图中位置以速度v向右匀速通过一正方形磁场区域abcd,ac垂直于导轨且平行于导体棒,ac右侧的磁感应强度是左侧的2倍且方向相反,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均不计,下列关于导体棒中感应电流和所受安培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规定电流从M经R到N为正,安培力向左为正)(  )

    A . B . C . D .
三、实验题
  • 12. (2022高二下·绥江月考) 用图甲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主要步骤为:

    ①将斜槽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使槽的末端水平;

    ②让质量为的入射球多次从斜槽上位置静止释放,记录其平均落地点位置;

    ③把质量为的被碰球静置于槽的末端,再将入射球从斜槽上位置静止释放,与被碰球相碰,并多次重复,记录两小球的平均落地点位置;

    ④记录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 , 测出碰撞前后两小球的平均落地点的位置的距离分别为 , 如图乙,分析数据:

    1. (1) 实验中入射球和被碰球的质量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
      A . B . C .
    2. (2) (单选)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
      A .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 . 铅垂线的作用是检验斜槽末端是否水平 C . 入射球和被碰球的半径必须相同 D . 实验中必须测量出小球抛出点的离地高度
    3. (3) 若两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还应满足的关系式为。(均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 13. 某校高二物理研究学习小组的小王同学用如图甲、乙所示电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小李同学用如图丙所示电路研究自感现象。

    1. (1) 小王同学为判断线圈绕向,将灵敏电流计G与线圈M连接,如图甲所示。当电流从电流计G左端流入时,指针向左偏转。将磁体N极向下从线圈上方竖直插入M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俯视线圈,其绕向为沿(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由a端开始绕至b端。
    2. (2) 如图乙所示,如果在闭合开关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了一下,那么合上开关S后,将A线圈迅速从B线圈拔出时,电流计指针将;A线圈插入B线圈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迅速向右移动时,电流计指针将。(以上两空选填“向左偏”“向右偏”或“不偏转”)
    3. (3) 在图乙中,小王同学第一次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从变阻器的右端快速滑到左端,第二次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从变阻器的右端慢慢滑到左端,发现电流计的指针摆动的幅度大小不同,第一次比第二次的幅度(选填“大”或“小”)。
    4. (4) 小李同学用图丙中(1)(2)两个电路研究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现象,图中L是一带铁芯的线圈,直流电阻忽略不计,A、B是额定电压为的灯泡,直流电源为一节新的干电池。实验过程中可能会观察到的现象:①慢慢变亮,然后亮度不变②立即变亮,然后亮度不变③立即变亮,然后慢慢熄灭④慢慢熄灭⑤立即熄灭⑥闪亮一下,然后熄灭。两电路电键S闭合后,小灯泡A将,小灯泡B将;S断开后,小灯泡A将,小灯泡B将。请你将小李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对应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四、解答题
  • 14. 如图所示,左、右边界分别为PP′、QQ′的匀强磁场的宽度为d,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绝对值为q的微观粒子,沿图示方向以速度v0垂直射入磁场。欲使粒子不能从边界QQ′射出,求粒子入射速度v0的最大值?(粒子不计重力)

  • 15. 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竖直放置,其宽度L=1m,一磁感应强度B=0.1T的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导轨的上端M与P之间连接一阻值为R=0.60Ω的电阻,一根电阻为r=0.30Ω的金属棒ab紧贴在导轨上。现使金属棒ab由静止开始下滑,下滑过程中ab始终保持水平,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其下滑距离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像中的OA段为曲线,AB段为直线,导轨电阻不计,g取10m/s2(忽略ab棒运动过程中对原磁场的影响,结    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求:

    1. (1) 第2s末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
    2. (2) 金属棒ab从静止开始运动的1.5s内,通过电阻R的电量q;
    3. (3) 金属棒ab从静止开始运动的1.5s内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R。
  • 16. (2021高二上·湖北期中) 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可以在两个固定障碍物A、B之间往返运动。小车最左端放有一个小木块,初始小车紧挨障碍物A静止。某时刻,一粒子弹以 的速度射中木块并嵌入其中。小车向右运动到与障碍物B相碰时,木块恰好运动到了小车的最右端,且小车与木块恰好达到共速。小车和它上面的木块同时与障碍物B相碰,碰后小车速度立即减为零,而木块以碰撞之前的速率反弹。过一段时间,小车左端又与障碍物A相碰,碰后小车速度立即减为零,木块继续在小车上向左滑动,速度逐渐减为零而停在小车上。已知小车的质量为 ,长度为L=2.7m,小木块质量为 ,子弹质量为 ,子弹和小木块都可以看做质点(g取10m/s2)。求:

    1. (1) 小木块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 (2) 小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
    3. (3) 小木块最终停止运动后,小木块在小车上的位置与小车右端的距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