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德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校...

更新时间:2022-12-10 浏览次数: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追求卓越”“创造新鲜事物”,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中国有一个词可以与“工匠精神”匹配——匠心。“匠心”意思是精巧的心思,技艺上的创造性。有个成语叫“匠心独运”,就是“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唐人王士源的《孟浩然集序》说:“文不按古,匠心独妙。”这就是创新。

    “匠人”有了初心,不断提升技艺,就有了“匠心”。这就是创新,就是总理说的“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能够“匠心独运”了,“匠人”就开始成长为“巨匠”。“匠人”成为“巨匠”的过程,就是几十年如一日,下苦功追求卓越的过程;“匠人”成为“巨匠”的那一刻,也就是吉姆?柯林斯说的,完成了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

    所以,从现实来说,工匠精神不是让大家只做一个工匠,而是在工作中提升自我,在工艺、技术、创新、生产和品质等方面完善自己,做大做强。同样,在新时期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的企业也要提升竞争力,赶超国际差距。

    (节选自迟宇宙《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材料二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

    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分殊。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历史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4月30日,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材料三

    从电影的制作规模来说,《长津湖》绝对称得上“史诗级”的,单就剧本来说,军事专家兰晓龙打磨了整整五年,初稿多达13万字,在导演的建议下反复修改删减到了6万字。为了拍好这部“纪念碑”一样的电影,军事专家和历史顾问在拍摄过程中全程坐镇。从筹备到拍摄,整个剧组用了两年多的时间,7万多名群众演员参与了拍摄过程,演出《长津湖》的人几乎都是剧组特别邀请的退役老兵。志愿军身上的棉服、胸章、绑腿全都一比一还原,枪、炮、子弹甚至连“坦克”都是剧组在国防部的帮助下造出来的,能开能走,外形一模一样,耗资巨大却仍然摆脱不了因为戏份被炸毁的命运。就连《长津湖》中出现的每一次行军和战争场面,都是由导演、编剧还有军事专家一起精心设计的,绝对让人挑不出错来。

    看过《长津湖》的观众反馈,影片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下足了功夫,使这部战争片看起来有血有肉。每位主演进组之后都要和导演、编剧一起写角色的人物小传,不把人物的性格琢磨透,谁都别想开机!对此,导演陈凯歌说:“战争电影倘若不能塑造出让观众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很难成功的。因为在不知道为何而战、与谁作战的情况下,创作者和观众都是没有情感寄托的。如果没有鲜活的人物,战争场面拍得再多,观众可能都不太在意。只有当观众觉得电影中的人物值得追随,战争电影才有了意义。”这部电影是为了中国人那份伟大的精神而拍摄的。

    (摘编自《人民日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认为“工匠精神”的核心是追求卓越与创新,“完善自己,做大做强”就是发扬工匠精神,从优秀到卓越的过程。 B . 材料二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 C . 材料三认为“工匠精神”是对文艺作品“史诗级”的精致追求,拍摄《长津湖》就是为中国人的那份工匠精神而拍摄的。 D . 三则材料从不同方面对“工匠精神”进行深入的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行业发展乃至中国社会提供了精神力量。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要想坚守“工匠精神”,就要鼓励守着“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躲进小楼成一统”安静地实实在在地改变世界。 B . 要想坚守“工匠精神”,就要提倡在工作中脚踏实地、不断地提升自我,安心做一个工匠,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C . 要想坚守“工匠精神”,就要明白“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只要冰心一片、物我两忘,就有巧夺天工的卓越。 D . 要想坚守“工匠精神”,就要像《长津湖》中每个主演把人物的性格琢磨透才开机一样,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观点的一项是(    )
      A . 无为艺精心,何患不功名。 B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 . 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D .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 (5) 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生命哲学和人生信念。呼吁人们践行工匠精神。各行各业都在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如果你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新时代的中学生要发扬工匠精神”文化沙龙,请根据材料列出发言要点。
  • 2. 现代文阅读Ⅱ

    截击

    孙犁

    第二天,我们在这高山顶上休息了一天。我们从小屋里走出来,看了看吴召儿姑家的庄园,这个庄园,在高山的背后,只在太阳刚升上来,这里才能见到光亮,很快就又阴暗下来。东北角上一洼小小的泉水,冒着水花,没有声响;一条小小的溪流绕着山根流,也没有声响,水大部分渗透到沙土里去了。这里种着像炕那样大的一块玉蜀黍,像锅台那样大的一块土豆,周围是扁豆,十几棵倭瓜蔓,就奔着高山爬上去了!在这样高的黑石山上,找块能种庄稼的泥土是这样难,种地的人就小心整齐地用石块把地包镶起来,恐怕雨水把泥土冲下去。奇怪!在这样少见阳光、阴湿寒冷的地方,庄稼长得那样青翠,那样坚实。玉蜀黍很高,扁豆角又厚又大,绿得发黑,像说梅花调用的铁响板。

    吴召儿出去了,不久,她抱回一捆湿木棍:

    “我一个人送一把拐杖,黑夜里,它就是我们的眼睛!”

    她用一把锋利明亮的小刀,给我们修着棍子。这是一种山桃木,包皮是紫红色,好像上了油漆;这木头硬得像铁一样,打在石头上,发出铜的声音。

    这半天,我们过得很有趣,差不多忘记了反“扫荡”。

    当我们正要做下午饭,一个披着破旧黑山羊长毛皮袄、手里提着一根粗铁棍的老汉进来了;吴召儿赶着他叫声姑父,老汉说:

    “昨天,我就看见你们上山来了。”

    “你在哪儿看见我们上来呀?”吴召儿笑着问。

    “在羊圈里,我喊你来着,你没听见!”老汉望着内侄女笑,“我来给你们报信,山下有了鬼子,听说要搜山哩!”

    吴召儿说:“这么高的山,鬼子敢上来吗?我们还有手榴弹哩!”

    老汉说:“这几年,这个地方目标大了,鬼子真要上来了,我们就不好走动。”

    这样,每天黎明,吴召儿就把我唤醒,一同到那大黑山的顶上去放哨,山顶不好爬,又危险,她先爬到上面,再把我拉上去。

    山顶上有一丈见方的一块平石,长年承受天上的雨水,被冲洗得光亮又滑润。我们坐在那平石上,月亮和星星都落到下面去,我们觉得飘忽不定,像活在天空里。从山顶可以看见山西的大川,河北的平原,十几里、几十里的大小村镇全可以看清楚。这一夜下起大雨来,雨下得那样暴,在这样高的山上,我们觉得不是在下雨,倒像是沉落在波浪滔天的海洋里,风狂吹着,那块大平石也像要被风吹走。

    吴召儿紧拉着我爬到大石的下面,不知道是人还是野兽在那里铺好了一层软软的白草。我们紧挤着躺在下面,听到四下里山洪暴发的声音,雨水像瀑布一样,从平石上流下,我们像钻进了水帘洞。

    吴召儿说:“这是暴雨,一会儿就晴的,你害怕吗?”

    “要是我一个人我就怕了,”我说,“你害怕吧?”

    “我一点儿也不害怕,我常在山上遇见这样的暴雨,今天更不会害怕。”吴召儿说。

    “为什么?”

    “领来你们这一群人,身上负着很大的责任呀,我也顾不得怕了。”

    她的话,像她那天在识字班里念书一样认真,她的话同雷雨闪电一同响着,响在天空,落在地下,永远记在我的心里。

    一清早我们就看见从邓家店起,一路的村庄,都在着火冒烟。我们看见敌人像一条虫,在山脊梁上往这里爬行。一路不断响枪,那是各村伏在山沟里的游击组。吴召儿说:

    “今年,敌人不敢走山沟了,怕游击队。可是走山梁,你就算保险了?兔崽子们!”

    敌人的目标,显然是在这个山上。他们从吴召儿姑父的羊圈那里翻下,转到大黑山来。我看见老汉仓惶地用大鞭把一群山羊打得四散奔跑,一个人登着乱石往山坡上逃。吴召儿把身上的手榴弹全拉开弦,跳起来说:

    “你去集合人,叫姑父带你们转移,我去截兔崽子们一下。”她在那乱石堆中,跳上跳下奔着敌人的进路跑去。

    我喊:“红棉袄不行啊!”

    “我要伪装起来!”吴召儿笑着,一转眼的工夫,她已经把棉袄翻过来,棉袄是白里子,这样一来,她就活像一只逃散的黑头的小白山羊了。一只聪明的、热情的、勇敢的小白山羊啊!

    她登在乱石尖上跳跃着前进,那翻在里面的红棉袄,还不断被风吹卷,像从她的身上撒出的一朵朵的火花,落在她的身后。

    当我们集合起来,从后山上跑下,来不及脱鞋袜,就跳入山下那条激荡的大河的时候,听到了吴召儿在山前连续投击的手榴弹爆炸的声音。

    (节选自《吴召儿》)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描写吴召儿姑家的庄园,交代人物活动环境,同时暗写人们奋起抗日的原因。 B . 姑父前来报信,既反映出山地人民备战状态,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 C . 雨夜放哨交谈,显示吴召儿在恶劣的环境下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抗日战士。 D . 来不及脱鞋袜就跳入大河,写出形势紧迫,也衬托出吴召儿截击敌人的勇敢。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中吴召儿做拐杖、姑父报信、雨夜放哨等情节,看似与“截击”无关,实则环环相扣,息息相连。 B . 小说善用侧面烘托手法,虽然没有正面描述日军“扫荡”情况,却让读者时时感受到战争的紧张气氛。 C . 小说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详细描述吴召儿的姑父,塑造出一个支持革命的勇敢机智的群众形象。 D . 小说从“我”的视角展开叙事,讲述“我”在反“扫荡”时与吴召儿的交往故事,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3. (3) 小说中的红棉袄对吴召儿形象的刻画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有人评价孙犁的小说为“革命历史的诗意书写,战争年代的纯美绝唱”。请结合小说全文,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 3. 文言文阅读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父元敬,世高费,岁饥,出粟万石赈乡里。文明初,举进士。时高宗崩于东都,将迁梓宫长安。于是,关中无岁,子昂盛言东都胜,亦可营山陵。武后奇其才,召见金华殿。子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 , 擢麟台正字。垂拱初,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道,子昂是上言:“臣愿陛下为唐恢万世之业,相国南郊,建明堂。乃月孟春,躬籍田、亲蚕以农桑,养三老五更以教孝悌,明讼恤狱以息淫刑,修文德以止干戈,察孝廉以除贪吏。”于时,吐蕃、九姓叛,子昂上疏曰:“安北府地当碛南口,制匈奴之冲。今安北有官牛羊六千,粟麦万斛,城孤兵少,降者日众,不加救恤,盗劫日多,盗兴则安北不全,甘、凉以往,跷以待陷,后为边患,祸末可量。”其后吐蕃果入寇,终后世为边患最甚。后复召见,使论为政之要,适时不便者,子昂乃奏八科。后既称皇帝,改号周,虽数召见问政事,论亦详切,故奏闻辄罢。以母丧去官,服终,擢右拾遗。圣历初以父老表解官待诏以官供养会父丧庐冢次每哀恸闻者为涕县令段简贪暴,闻其富,欲害子昂,家人纳钱二十万缗,简薄其赂,捕送狱中,子昂见捕,曰:“天命不祐,吾殆死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

    (节选自《新唐书·陈子昂传》,有删节)

    子昂奇杰过人,姿状岳立、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尝从搏徒入乡学,慨然立志,因谢绝门客,专精坟典。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之风骨,

    (节选自卢藏用《陈子昂别传》)

    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初,为《感遇诗》三十章,王适见惊曰:“此子必为海内文宗。”凡所著论,世以为法,诗调尤工。

    (节选自《唐才子传》,有删节)

    1. (1) 下列各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而占对慷慨                 慷慨:情绪激昂 B . 躬籍田、亲蚕以农桑       劝:劝说 C . 谢绝门客                 谢绝:推辞,拒绝 D . 子昂始变雅正               雅正:典雅方正
    2. (2) 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诏问群臣调元气当以道  ②别君去兮时还 B . ①子昂是上言       ②我欲之梦吴越 C . ①子昂见捕        ②失向来烟霞 D . ①王适见惊曰       ②云之君兮纷纷来下
    3. (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圣历初/以父老/表解官/归待诏/以官供养/会父丧/庐冢次/每哀恸/闻者为涕/ B . 圣历初/以父老/表解官归待/诏以官供养/会父丧庐/冢次每哀恸/闻者为涕/ C . 圣历初/以父老/表解官归待/诏以官供养/会父丧/庐冢次/每哀恸/闻者为涕/ D . 圣历初/以父老/表解官/归待诏/以官供养/会父丧庐/冢次每哀恸/闻者为涕/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宗在洛阳去世,朝廷拟迁葬长安,陈子昂直言进谏,主张可在洛阳建造陵墓安葬高宗。 B . 吐蕃、九姓叛乱时,陈子昂上疏进言,认为安北府地处要冲,应当强化治理,以除隐患。 C . 陈子昂性格刚强,面对县令段简的敲诈勒索,他宁可被捕入狱也坚决不从,最终惨死狱中。 D . 陈子昂少年时行侠仗义,将近成年仍不学无术,后来幡然悔悟,发愤读书,取得进士及第。
    5. (5) 把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②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 4. 古代诗歌阅读

    赤壁歌送别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①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注】①鲸鲵ní:大鱼名,比喻吞食小国的不义之人。这里喻指倚仗权势,想吞食东吴的曹操。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中的“二龙争战”指曹操和孙刘联军隔江对峙,剑拔弩张之势迎面可感,似乎拉开了大决战的帷幕。 B . 次句紧承首句,写出赤壁之战的结果,曹军楼船一扫而空。“扫”“空”极周瑜军队势如破竹的战斗力。 C . 第四句看似平淡,但饱含着作者对儒将周瑜的赞美,表现了周瑜在赤壁之下泰然从容、指挥若定的风度。 D . 最后两句中,作者希望朋友多写书信报告自己平安,同时也想以赤壁大战的景象激励自己,壮大心胆与气魄。
    2. (2) 本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 5.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沁园春·长沙》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是:“ , ”。
    2. (2) 杜甫《登高》中“ , ”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3. (3) 陶渊明《归园田居》中“ ,”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
    4. (4)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仙人们衣冠华丽,行为飘逸潇洒,降临人间的两句是 “ ,”。
    5. (5) 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Ⅰ

    白鹤通常栖息于开阔的平原沼泽草地、大的湖泊沿边及浅水沼泽地带。不过,它们最理想、甚至依恋的栖息地是浅水湿地。在这里,它们的生活方式,          ;而在迁徙途中的停息地,则以群体活动为主,群体成员的数量也不同,少的也有十几只,多的可达上百只,就很少有机会享受独处的闲适或二人世界的优雅生活了。

    白鹤的飞羽分为初级、次级和三级,由于初级飞羽为黑色,所以它在展翅飞翔时会露出黑色羽毛,这就是它非站立时非白色的原因。         , 则是因为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均为白色,而三级飞羽又长成镰刀形状,恰恰将黑色的初级飞羽完全覆盖。它站立时的纯白色也是它最为抢眼的形态特征。

              。平日里,出于对自己的保护,白鹤总是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稍有异动,就会立刻起飞。其实,长途迁徙飞行时,更能体现它的这一特征。据统计,有的白鹤迁徙总飞程为6254.2千米,飞行高度最高达到1961.6米,最快时速为112.7千米。它体态轻盈,动作优美,长途飞行时,还能飞出漂亮的造型,或“一”字队形,或“人”字队形,常常引起人们驻足观望。

    1. (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1、2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20个字。
  • 7.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大量诗歌创作的诗人,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 B . 左迁是降职,贬职之意,一般指从朝廷下放到地方为官 ,如《琵琶行(并序)》中“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迁”也是贬官的意思。 C . 词又称长短句,是两宋时期颇具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整体可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类,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代表人物。 D . 《登高》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 8.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某出版社故弄玄虚 , 仅收录4部小说就称《海明威全集》,令众多读者直呼上当。据观察,“全集”不全,是目前市面上不少“全集”的通病。

    ②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谢逊的出场可谓是惊天动地,高深莫测。实际上,谢逊并不是头号大反派,比他武功高的人有很多。

    ③环县20万千瓦风电项目和30万千瓦光伏项目正在全力推进,这两个新能源项目“乘风”而来,“借光”飞扬,可谓炙手可热

    ④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

    ⑤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异曲同工 ,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⑥在脱贫攻坚战中,虽然没有枪林弹雨,但拥有担当精神、攻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扶贫干部却擢发难数

    A . ①④⑤ B . ②③⑥ C . ③⑤⑥ D . ①②④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百味杂陈,生活充满了酸甜苦辣。那青春呢,是不是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味道?你的青春

    又是什么样的味道呢?

    请以“青春的味道”为题目,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