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3高考地理时事热点专题10碳排放和碳中和

更新时间:2022-10-27 浏览次数:160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甘肃模拟) 2020年9月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碳中和是指该地区的碳排放量和吸收量可以正负抵消,达到相对意义上的零排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导致(   )
      A . 太阳辐射增强 B . 大气逆辐射会减弱 C . 地面辐射不变 D . 大气热量收支失衡
    2. (2) 人类活动产生的巨量碳排放,可能导致我国(   )
      A . 秦岭—淮河线北移 B . 天山雪线海拔降低 C . 人口地理界线西移 D . 内外流区界线西偏
    3. (3) 以下举措有助于我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是(   )
      A . 东北优化产业结构 B . 东部地区发展水电 C . 中部地区开发风能 D . 西北地区全面造林
  • 2. (2022·信阳模拟) 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量大,降低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图示意2020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20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表现为(   )
      A . 东西差异大于南北差异 B . 东高西低 C . 南北变化大于东西变化 D . 南方各省区低于北方各省区
    2. (2) 影响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能源消费结构②国内生产总值③能源利用技术④地区人口总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3. (3) 为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下列区域差异化减排措施合理的是(   )

      ①东部地区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②西部地区加强环境监管,合理推进产业布局

      ③北方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产业比例

      ④南方地区大力开发太阳能,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2022·茂名模拟)  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下图为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的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与净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实现碳中和的核心问题在于(   )
      A . 收集封存 B . 减少排放 C . 植树造林 D . 能源结构
    2. (2) 要实现我国“碳达锋”及“碳中和”的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 以氢能逐渐取代煤炭等化石能源 B . 打造中西部地区非化石能源基地 C . 发展清洁能源,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D . 整治环境问题,加大对废弃物的处理
  • 4. (2022·昭通模拟) 碳强度是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般情况下,碳强度指标是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而下降的。下图为“2010-2019年北京与全国碳强度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全国和北京的碳强度均呈现下降趋势 B . 北京的碳强度明显优于全国,呈现更好的低碳发展状态 C . 北京碳强度与全国碳强度的比值从2010年的0.36下降到2019年的0.25 D . 2010年后,全国的碳排放量比北京下降更快
    2. (2) 下列对北京降低碳排放总量采取的合理举措有(   )

      ①调整能源结构②产业转型和升级③分散非首都职能④推广新能源汽车⑤降低能源消耗总量

      A . ①②③⑤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③④⑤
  • 5. (2022·贵阳模拟) 储能电站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之一,主要有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负荷低谷时抽水至上水库,高峰期再放水发电)和超大型电池组电站(将多余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在电力短缺时放电使用)。下图示意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抽水蓄能电站“抽水”的时段最可能是(   )
      A . 上午 B . 下午 C . 上半夜 D . 下半夜
    2. (2) 与超大型电池组电站相比,抽水蓄能电站(   )
      A . 选址更灵活 B . 使用寿命长 C . 电能浪费少 D . 调节速度快
    3. (3) 我国西北地区建有蓄能电站,其目的主要是(   )
      A . 减少风沙危害 B . 减少水资源浪费 C . 稳定电网运行 D . 增加新能源供给
  • 6. (2022·滨州模拟) 碳达峰是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达到峰值;碳中和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碳净零排放(如下图)。在2020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我国再次承诺将采取有力措施,2030要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能够吸收碳的自然过程是(   )
      A . 岩石圈的沉积过程 B . 大气圈的受热过程 C . 绿色植物的呼吸过程 D . 地下煤层的自燃过程
    2. (2) 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
      A .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 B . 使用脱硫煤,增加污水处理效率 C . 加大植树造林,利用生物固碳 D .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
二、图文分析题
  • 7. (2022·浙江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首次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百年我国将继续变暖。

    材料二: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两个重大决策。2021年,中国出台了碳达峰行动方案,启动了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2022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有序推进。

    材料三:下图为北方15个省(区、市)2008年1月气温距平及采暖能耗变率图。

    1. (1) 从图中看,北方大部分省(区、市)1月平均气温(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均气温偏向明显且采暖能耗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在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区。
    2. (2) 根据你的理解,说说“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含义。
    3. (3) 为抑制气候变暖的趋势,顺利实现碳排放的目标,你认为我国应采取哪些环境管理措施。
  • 8. (2022·南昌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向世界郑重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即2030年起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逐步下降。为降低单位GDP碳排放量,国家积极实施技术创新、能源变革和经济调整三大减排战略。下图是我国2020至2025年碳排放量变化统计图。

    1. (1) 推测2020至2025年我国碳排放总量上升的原因。
    2. (2) 分别说明三大减排战略对降低单位GDP碳排放量的积极意义。
  • 9. (2022·山东)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泥炭地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的3%,却储存了全球约1/3的土壤碳。泥炭地开发利用方式的不同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差异。下图示意泥炭地开发利用的两种生产模式(a和b)。

    (假定:a模式产出的“畜产品”恰好可满足该模式需求;b模式中的“畜产品”与a模式中的等量,但从非泥炭地牧场中获取。)

    1. (1) 计算两种生产模式碳排放量的差值(仅写出计算结果)。
    2. (2) 我国三江平原某湿地保护区周边的大面积耕地曾经是泥炭沼泽,目前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结合图文资料,论述该地区在退耕还湿的过程中,借鉴香蒲生产模式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要求: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 10. (2022·浙江选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应对全球变暖,一些国家和地区将对进口工业品征收碳关税(对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征收相应的关税)。2019年,韩国非化石能源生产量占比为31.1%,能源发展重点为风能、太阳能等。下图为朝鲜半岛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韩国为出口导向型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工业部门为电子、汽车、钢铁、石化、造船等。蔚山主要工业部门为石化、冶金、造船等,大邱主要工业部门为化纤纺织、汽车等。

    1. (1) 简述韩国没有建设大型水电站的自然原因。
    2. (2) 韩国企业界预计,征收碳关税将对工业品出口产生较大影响,分析其原因。
    3. (3) 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蔚山与大邱的工业布局优势。
  • 11. (2022·杨浦模拟)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对于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光伏发电从2010年初步建设,2012年开始并网,有利的自然条件使光伏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光伏装机容量位居全国前列。

    材料二:山西煤炭资源储量占到全国的26%,提出全力推进煤炭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低碳排放为主导的煤变油、煤化工、煤变电的循环经济项目,成效显著。

    1. (1) 归纳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空间分布的基本格局并分析原因。
    2. (2) 分析新疆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3. (3) 简述我国西南地区能源资源的特征,并从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提出西南地区能源开发的措施。
    4. (4) 简述山西能源基地转型发展的意义。
  • 12. (2022·临渭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2021年9月,“以竹代塑”的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会议旨在通过研讨以低碳竹产品替代各类塑料制品以及节能减排的可行方案,引领国际“以竹代塑”潮流,为应对全球塑料危机提供基于自然的“竹”方案,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江西某企业自主创新,以3项国家发明专利和4项实用新型专利改写了键盘生产以塑料为原料的历史,制做出了全球首创的“竹键盘”、“竹鼠标”、“竹U盘”等产品,受到国内外客户的青睐。竹键盘敲击声小,天然恒温,能避免静电,有利于延长键盘电子部件的使用寿命。

    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以竹代塑”对人类迈向低碳新生活的积极影响。

  • 13. (2022·浦东模拟)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世界上极其重视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垦荒,自上世纪80年代起,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毛乌素沙地上世纪50年代,森林覆盖率仅有2.6%,沙化土地占90%以上。经过几代人的治理,当地2020年森林覆盖率已达32.8%、植被总覆盖率超过70%。治沙可以脱贫,曾经的荒地沙山如今已经绿色青草,湖泊散布,各种产业发展良好。图为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近日,额尔齐斯河特有的土著鱼类——北极茴鱼(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人工繁育成功。北极茴鱼,是一种冷水性洄游鱼类,主要栖息在水质清澈、中低层水域环境中,食用蚂蚱、蚂蚁、沙石以及昆虫类,种群生存能力较弱,又因人工捕捞等外界因素,野生种群资源急剧减少。

    材料三:2021年11月30日,中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日——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这是中石化第一个贯通风光发电、绿电输送、绿电制氢、氢气储存、氢气输运、绿氨炼化等绿氢生产----利用全流程的示范项目,其生产的绿氢将供应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替代现有天然气化石能源制氢。绿氢是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制取,是真正的清洁能源,被称为“零碳氢气”,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将为当地GDP年均贡献1.3亿元,创造税收1800余万元。

    1. (1) 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库布其与毛乌素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2. (2) 从产业发展角度,说明毛乌素沙地治沙成功后脱贫致富的途径。
    3. (3) 根据材料二,推测北极茴鱼野生种群资源急剧减少的原因。
    4. (4) 简述我国大力推进新疆地区光伏绿氢示范项目建设的出发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