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2-11-06 浏览次数:5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选择
  • 1. 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钩连  潦倒  地崩山摧  群山万壑 B . 峨眉  谪居  冲波逆折  蚕从鱼凫 C . 咨嗟  惘然  扪参历井  海誓山盟 D . 巉岩  整顿  司马青衫  杜鹃啼血
  • 2. 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
    A . 庄生晓梦迷蝴蝶 B . 蓝田日暖玉生烟 C . 空闻虎旅传宵柝 D . 不及卢家有莫愁
  • 3. (2018高三下·扬州开学考) 某服装店开业,老板的朋友送来四副贺联,其中最得体的一副是(    )
    A . 锦绣乾坤真事业   经纶山海大文章 B . 春满柜台宾客至   货盈橱架利源开 C . 丹青夺造化之工   粉黛染山川之色 D . 愿将天上云霞色   化作人间锦绣裳
  • 4.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准备了半年,你弟弟的演出如期举行,祝贺他此次演出成功,众人给予他的评价,实在是过誉了。 B .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困惑我多年的问题,让不才这么一说,就解决了,真是高见,希望今后能够多闻指教。 C . 刚才李教授抛砖引玉,讲得非常精彩,现在由我发言,献丑了。 D . 我亲爱的朋友,由于种种原因,以前的电话号码作废,这是我的新号,敬请惠存,以后多多联系。
  • 5. (2019高一上·枣庄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雪莱,法国诗人。代表作有诗歌《西风颂》、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B . 《沁园春·长沙》中的“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没有多大关系。“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 . “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是运用现代白话。 D . 闻一多提出诗歌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 6.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日前,木材专家用数据指出,中国的红木进口量相对于世界林产品贸易总量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中国掠夺全球红木资源的说法是故弄玄虚

    ②古往今来,好客的中国人极重礼尚往来 , 但这个“礼”字真未必就是现在的民间通解,非得与金钱或实物挂钩。

    ③一位父亲在训斥他16岁的儿子时勃然大怒 , 掏出手机报警:“我儿子偷拿家中东西卖钱,希望你们来处理。”

    ④深圳国税局利用职权坐拥16栋海滨别墅,并圈起海岸线,让民众无法进入游玩,还企图以“用来培训干部”这一冠冕堂皇的借口来堵住众人之口。

    ⑤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彼此相伴,残羹冷炙也是最好的食物,不是吗?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才是最幸福的。

    ⑥在《楚乔传》的拍摄过程中,有工作人员表示,赵丽颖几乎不用替身。在拍摄和狼群搏斗的场景时,她身体多处受伤,人们对此不吝溢美之词

    A . ②④⑤ B . ①③⑥ C . ②④⑥ D . ①⑤⑥
  • 7.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怨如慕          余音袅袅,不绝 B . 扣舷而之        C . 苏子愀          何为其 D . 月出东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 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和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终于琴瑟失调 , 不得不分手。 B . 今年我终于考上了大学。就要离开故乡时,班主任苦口婆心地嘱咐我:“考上大学不是学习的终止,一定要更努力地学习。” C . 3月24日的报纸有一篇《当代陈世美》,报道了一个负心汉为了攀高枝而抛弃自己结发妻子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忘恩寡情,义薄云天 D . 作为文物,他们都被认为毫无价值;作为废铁,它们论吨计价;作为景观,它们往往与现代普通人的审美期望相去甚远,大多不堪入目
  • 9. (2021高一上·农安期末) 成语中的某些语素直到今天仍保留着古代含义。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与文言语句中加点的字,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 假公济私——善假于物也 B . 欲盖弥彰——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 . 盛气凌人——凌万顷之茫然 D . 负荆请罪——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 10.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B . 《荀子》二十卷。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荀子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吸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 C . 战国末期人们尊称荀子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荀子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任过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D . 荀子学问渊博精深,行文气魄宏大雄浑,有包容诸家的气概。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类可以认识它,顺应它。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孟法先王的思想,提出了“法后王”的口号。
  • 11. 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思,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凌万顷茫然②哀吾生须臾③而不知所止④方破荆州

    A .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 .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 12.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侍郎,是古代官名。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韩愈曾任刑部侍郎、礼部侍郎等职。 B . 在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文中的“师襄”,“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 C . “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社会上具有一定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的统称。 D . “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也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指前者。
  • 13. 下列各句与“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B .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D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14. (2019高一下·牡丹江期中) 下列各句中与“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 . 不拘于时 C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 而耻学于师
  • 15. 下列句子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C .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 .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16. 下列各句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六艺经皆通习之         传:流传 B . 作《师说》以之         贻:赠送 C . 授之书而习其句者       读: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 D .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   谀:谄媚奉承
  • 17.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使弹数曲      快:赶快。 B . 以赠之        歌:歌唱。 C . 凡六百一十六       言:句。 D . 座中下谁最多       泣:眼泪。
  • 18. 下列各句中,用来总论学习的意义的一项是(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④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⑤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 . ①③④ B . ②④⑥ C . ①②⑤ D . ③④⑤
  • 19.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喊冤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罚不当罪 , 而是因为他认为还有其他人没被揪出来,相比之下,他觉得“不公平”。

    ②某节目以戏曲为主打元素,选手展现自我的形式可谓多元,有粉墨登场亮嗓的,也有用创新形式表现的,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

    ③过去,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出现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的情形,有“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问题。

    ④既然有前车之鉴,为何不引以为戒?不吸取教训,还在制定相关政策时目无全牛 , 留下明显漏洞,这就不要怪别人钻空子了。

    ⑤当危难来临的时候,不要慌,不要怕,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齐心协力曲突徙薪 , 就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⑥“五,四,三,二,一,攻击!”指挥员一声令下,演习开始。“轰,轰……”随着几声石破天惊的巨响,枪声和爆炸声交织在一起。

    A . ①②③ B . ①⑤⑥ C . ②③④ D . ④⑤⑥
  • 20. 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 . 楚天千里清秋       楚天:古时泛指南方的天空

    远目         岑:小而高的山

    B . 断鸿声里         断鸿:受伤的大雁

    吴钩看了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C . 无人 , 登临意       会:理解,明了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风度,气质

    D . 赢得仓皇北顾        赢得:落得

    歌台         榭:建在高楼上的房子

  • 2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史铁生是中国作家中少数甚至唯一坚持写实写作的人,几乎全部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存体验之上,他对哲学的思考带来了精神空间的高度开阔。 B . 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没有小鲜肉,没有流量担当,有的是40多位资深老戏骨的倾情演绎,却名副其实成为收视口碑双赢的热播剧。 C . 到目前为止,包括安理会在内的联合国机构的有关决议或文件已不止一次纳入或体现了“一带一路”的内容,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 D . 如今,打通老百姓日常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以其覆盖面广、使用便捷、品类繁多等诸多优势,深得人们的喜爱。
  • 2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 .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 . 今之众人 ,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 .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 23. 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 .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 .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D . 或曰,此东海也
  • 24.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使弹数曲                   快:畅快 B . 以赠之                     歌:作歌 C . 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走了以后     来:助词,无义 D . 如闻仙乐耳明               暂:暂时。
  • 25. 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所用典故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事实提醒南宋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B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达自己壮心不已的豪情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C .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 D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可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二、理解性默写
  • 26. 理解性默写
    1. (1) 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2. (2) 《念奴娇》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
    3. (3) 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两句,将英雄刘裕成长地的历史遗迹呈现在读者面前。
    4. (4) 《声声慢》词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诗句是:
    5. (5)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6. (6)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 (7) 曹操《短歌行》中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苏轼在《赤壁赋》中则云“。”
    8. (8) 《登泰山记》中作者写出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骰子的语句是“。”
    9. (9) 秦观在《鹊桥仙》中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似人间长相厮守的美好的句子是“。”
    10. (10) 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一文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