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线上第...

更新时间:2022-11-03 浏览次数:3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60分)
  •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美且异(xún)   静女其(shū)佛狸祠bì lí B . 静女其(luán)   隙(xià)   未匝(shí) C . (móu)  守(zhuō)   橹(qiáng) D . 羽扇巾(guān)周公吐(bŭ)     我彤管(yí)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周郎    浪涛尽      雄姿英发      艰难苦恨繁霜鬓 B . 豪杰   雕栏玉砌    仓惶北顾      采之欲遗谁 C . 樊笼    故垒西边     元嘉草草       榆柳荫后檐 D . 公谨    神鸦         臂如朝露       依依墟里烟
  • 3.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故垒西边(坚固的营垒)②潦倒新停浊酒杯(衰颓,失意)③挥斥方遒(指挥呵斥)

    ④鸡鸣桑树(颠倒)⑤清沙白鸟飞回(水中小洲,水中陆地)⑥谁主沉浮(盛衰)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⑥ C . ①③④ D . ②⑤⑥
  • 4.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搔首踟蹰 B . 艰难苦恨繁霜鬓 C . 百年多病独登台 D . 千古风流人物
  • 5.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 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形容词) B .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动词) C . 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 (名词) D . 隔着云看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动词)
  • 6. 选出下列括号中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 祖国万岁   品质优良   天气晴和   成绩好(主谓短语) B . 看了两眼   洗得干净   热了起来   扔出去(中补短语) C . 十分伟大   我的书包   小声地说   身体健康(偏正短语) D . 用圆珠笔(写)  对于我们    按照习惯   被大雨(淋)(介宾短语)
  • 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万里悲秋常作客: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万里:指远离故乡 B . 雄姿英发:姿容雄伟,英气勃发 C . 故国神游:指赤壁古战场 D . 少无适俗  韵:好听的声音
  • 8. 下列句子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一尊还酹江月  ②复得返自然③说怿女美④唤渠朝餐歇半霎⑤匪女之为美⑥暧暧远人村⑦爱而不见⑧自牧归荑

    A . ①②③ B . ①④⑤ C . ①⑤⑧ D . ⑥⑦⑧
  • 9.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揳入巨石的罅隙(这里指用力插入) 春花秋月(指季节的更替) B . 峥嵘岁月稠(平凡、寻常)        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 C . 胜却人间无数(胜过)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褒扬清明) D . 飞星传恨(流星传递分别的愁苦)粪土当年万户侯(视……如粪土,表鄙视)
  • 10. 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关于《诗经》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儒家认为“五经”有:《诗》《书》《礼》《易》《春秋》。《诗经》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B . 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双调56个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一韵到底,句首两句要求对仗。 C . 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一字千金”的《古诗十九首》,用平浅质朴的文字表达游子思乡、闺人怨别的情感。 D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 11. 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下片中年轻有为、儒雅从容的周瑜,与早生华发、壮志难酬的词人形成对照。 B . 词人以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将眼前的景物与古代的人事融为一体,境界恢弘。 C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既是对江山的赞美,也是对豪杰的烘托。 D . 上片由眼前的江水联想到逝去的英雄,突出表现词人的人生虚无感与幻灭感。
  • 12. 下列对诗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柔情似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相会时温柔缠绵的情意,“佳期如梦”极言相会时间之短暂,表达了牛郎织女相会时的复杂心情。 B . 《归园田居》中诗人站在屋外,从近处的茅屋、树木,写到远处的村落炊烟,再由视觉到听觉,勾勒出了一幅朴素自然的乡间景色。 C . 《登高》诗中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诗歌前两联抒情,后两联写景,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D . 《念奴娇·赤壁怀古》注意衬托手法的使用,例如用“雄姿英发”的周郎反衬“早生华发”的诗人自己,用“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陪衬周郎。
  • 13. 下列各复句类型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他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假设) B .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承接) C . 一切大自然的产物都像是宝石制成的,宝石制成的东西却没有自然秀美。(转折) D . 由于各种花粉的形态特征都很固定,科学家可根据花粉的形态和外壁的特征来鉴别植物。(因果)
  • 14. 下列对诗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虞美人》中作者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把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使用了乐景抒哀情的抒情手法。 B . 《涉江采芙蓉》作者运用对面落笔的手法不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着力描绘对方如何思念自己,使得作者的怀远或思归之情,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 C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使用了比的手法。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使用了兴的手法。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使用了赋的手法。 D . 《念奴娇·赤壁怀古》用英雄衬托英雄,突出周瑜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用美人衬托英雄,衬托周瑜英雄年少,才华横溢;用英雄反衬自己,表达自己功业无成却“早生华发”的无限感慨。
  • 1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弘扬时代新风,争做文明使者”主题活动旨在提升全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文明习惯。 B . 当下流行的网络文艺作品能否切实、丰盈地表现“中国精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准确把握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 C . “书香雅韵”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成为体现学生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 D . 王国维先生用他早年学到的西方美学思想和文学理论对《红楼梦》的人物形象、思想艺术等方面做了全面系统的评价。
  • 1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B .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自觉承担起调动各种文化力量、科技力量和市场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为中国价值更受世人尊重而砥砺前行。 C . 近日热映的电影《长津湖》让无数中国人走进影院,通过大银幕回首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再现了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慷慨赴朝,与武装到牙齿的敌方王牌之师血战到底的历史。 D . 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订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欧阳修极欣赏苏轼,在文坛对东坡多有提携, 东坡则视欧当做恩师,欧阳修在离世之后,苏轼再过平山堂下,有感而填《西江月》,是一篇典型的怀人词。“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点明作词缘由,如今又来到平山堂下,但曾经的文章太守已不能复见,时光一去不返,壁上仍依稀可见彼时所题的字迹。

    A . 东坡则视欧为恩师,在欧阳修离世之后,苏轼再过平山堂下,有感而填《西江月》,这是一篇典型的怀人词。 B . 东坡则视欧当做恩师,在欧阳修离世之后,苏轼再过平山堂下,有感而填《西江月》,是一篇典型的怀人词。 C . 东坡则视欧当做恩师,欧阳修在离世之后,苏轼再过平山堂下,有感而填《西江月》,这是一篇典型的怀人词。 D . 东坡则视欧为恩师,欧阳修在离世之后,苏轼再过平山堂下,有感而填《西江月》,是一篇典型的怀人词。
  •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__________。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__________找到“桃花源”。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__________地搞改革,却引来了上级监察和考核官员政绩的官吏来找麻烦。陶渊明大怒:“我安能为五斗米折腰?”连夜罢官而去。从此,他就这样一直在乡下读书、思考、种地,终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16年后的57岁时写成的《桃花源记》。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他不是专门的游记作家,却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不断去寻找;他不是专门的哲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设计了一种最好的心态,让人们得到解脱。如果真要说专业的话,陶渊明只是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净化人们的心灵。(      )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空中楼阁 顺藤摸瓜 大张旗鼓 脍炙人口 B . 海市蜃楼 顺藤摸瓜 大张旗鼓 喜闻乐见 C . 空中楼阁 按图索骥 大刀阔斧 喜闻乐见 D . 海市蜃楼  按图索骥 大刀阔斧 脍炙人口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人们把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B . 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 C . 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不同的人对理想家园的理解。 D . 人们从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中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种山水布景、一个社会模式、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B . 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一个从来没有的社会模式、山水布景、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C . 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D . 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一种从来没有的山水布景、社会模式、人生哲学,在后人心中深深地植根。
二、主观题(40分)
  • 19. 诗歌鉴赏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请简析本诗意象选取上的特点及作用?并分析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 20. 诗歌欣赏2

    江城子·病起春尽

    陈子龙【注】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添我几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

    【注】陈子龙:明末文学家,本诗大约作于南明福王朝灭亡后一年。

    1. (1) “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 (2)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 21.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沁园春·长沙》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
    2. (2)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表现诗人摆脱束缚,返归自然愿望的诗句是:
    3. (3)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4. (4) 《插秧歌》中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的诗句是:“”。
  • 22. 语言文字运用

    从毛泽东、昌耀、闻一多、苏轼、辛弃疾这五人中选择一人,仿照示例为之写一首小诗,40字左右。

    示例:

    陶渊明,你是一朵超然的菊,

    饮着东篱的露水,绽放在南山之麓;

    你更是一棵孤傲的松,

    生长于方宅之侧,挺立于尘世之外。

  • 23. 小练笔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芣苢》与《插秧歌》都是描写劳动场面的古诗,在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日常生活与劳作的场景。“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

      请结合你对生活的观察,写一个你熟悉的劳动场面,不少于15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