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桂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11-10 浏览次数:7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当阳光照射树林中的晨雾时,可以看到一条条光亮的“通路”,说明“雾”属于分散系中的(   )
    A . 溶液 B . 胶体 C . 悬浊液 D . 乳浊液
  • 2.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 铝、纯碱、盐酸 B . 红磷、熟石灰、水 C . 石墨、稀硫酸、胆矾 D . 氯水、干冰、空气
  • 3.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B . C . D .
  • 4.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 . 不锈钢 B . 硬铝 C . 黄铜 D . 水银
  • 5. 核素常用作生物医药示踪剂。下列关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质子数是7 B . 电子数是8 C . 中子数是8 D . 质量数是15
  • 6. 下列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的是(   )
    A . B . KOH C . KCl D .
  • 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相符合的是(   )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小苏打

    不稳定性

    治疗胃酸过多

    B

    铁粉

    还原性

    作食品的抗氧化剂

    C

    HclO

    强还原性

    作漂白剂

    D

    溶液

    酸性

    制作印刷电路板

    A . A B . B C . C D . D
  • 8.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 钠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 B . 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 C . 钠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D . 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变红
  • 9. 下列各项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反应一步完成的是(   )
    A . B . C . D .
  • 10. 新制氯水中含多种微粒,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得出的结论(氯水中含有)

    A

    向NaBr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变橙黄色

    B

    溶液滴加新制氯水,产生无色气体

    C

    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产生白色沉淀

    D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虾、蟹、牡蛎等多种海产品体内常含有价As(砷)元素,它对人体是无毒的。但同时食用大量海鲜和富含维生素C的青菜,易产生致人中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As显 B . 上述过程中维生素C体现了氧化性 C . 上述过程中价的As被氧化 D . 上述过程中是还原产物
  • 12.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含有的原子数为 B . 变为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C . 常温常压下,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D . 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3.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 B . 该图所示的过程中只存在两处明显错误 C . 实验室还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 D . 收集氯气时可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验满
  • 1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Fe与稀硫酸反应: B . Na和反应: C . 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D . 溶液与溶液反应:
  • 15. 概括、对比法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FeO和均为黑色固体 B . 分别与反应均能产生 C . 漂白粉和漂白液的有效成分均为 D . 加热时,Li和Na均能与反应生成过氧化物
  • 16.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X

    Y


    Z

    W

    A . 原子半径:Y>X B . 简单离子半径:Y>W C .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Z D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
  • 17. 已知: ,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是氧化剂 B . 氧化性: C . 是还原剂 D . 每生成 , 转移2mol电子
  • 18. Al分别与足量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的在相同状态下体积相等时,消耗Al的质量比为(   )
    A . 1∶1 B . 1∶2 C . 1∶3 D . 3∶1
  • 19. 下列各项除杂试剂的选择正确的是(   )

    选项

    主要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A

    B

    碱石灰

    C

    NaOH溶液

    D

    溶液

    稀盐酸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镓(G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与铝同主族。以下对镓(Ga)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Ga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 B . 的碱性比 C . Ga单质的还原性比Al单质强 D . 的氧化性比
二、填空题
  • 21. 利用分类法可以更系统、全面的认识物质的性质。
    1. (1) Ⅰ.下列三组物质,每组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

      MgO、、CuO②HCl、③NaOH、、KOH、

      这些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①;②;③

    2. (2) Ⅱ.有下列物质:①②盐酸③④液氯⑤酒精⑥溶液

      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填序号)。

    3. (3) 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
    4. (4) 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5. (5) Ⅲ.如图为氯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的物质类别为;B的化学式是

    6. (6) 关于盐酸与NaClO反应,同学们持不同意见,甲同学认为发生反应: , 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乙同学则认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反应中HCl体现的性质是。最终,丙同学通过实验证明乙同学的看法正确,过程如下:向盛有盐酸的试管中滴加NaClO溶液后,将湿润的有色布条置于试管口,布条出现现象。
三、综合题
  • 22. 某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探究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分别取一定量固体,均配制成的溶液。

      ①除图中已有的仪器外,配制过程中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②若在定容时俯视,所得溶液的浓度将(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③得到的溶液中要加入还原铁粉,其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 (2) 甲同学取溶液,滴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可将氧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不够严谨,应在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煤油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则该实验中煤油的作用是
    4. (4) 丙同学取2mL配制的溶液,向其中加入溶液,充分振荡后将所得溶液分为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几滴淀粉溶液,观察到溶液变蓝,说明有(填化学式)生成;

      ②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几滴铁氰化钾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有生成。

      结合①②可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5) 丁同学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溶液,溶液变黄,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_=__

      发现一段时间后有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产生,则在该反应过程起的作用是

  • 23. 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数字均代表一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 (1) ⑤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⑥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②与③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2. (2) ①~⑦中金属性最强的是(填正确的序号),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填正确的序号)。
    3. (3) ③、④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 (4) 利用如图装置可进行元素非金属性的比较。

      ①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②比较非金属性S>C>Si,可在a、b、c中分别盛放稀硫酸、(填化学式)、(硅酸钠)溶液。若想比较非金属性⑦>①>⑤,则可在a中盛放(填化学式)。

  • 24. 工业上以粗盐(含杂质)为原料生产 , 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 (1) 向粗盐水加入的目的是,滤渣A为(写化学式),加入的顺序(填“能”或“不能”)互换。
    2. (2) 先通入再通入的目的是
    3. (3) “碳酸化”时没有晶体析出,原因是
    4. (4) 滤液B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该物质在农业上的用途是
    5. (5) “煅烧”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6. (6) 得到的产品中常含有 , 可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产品中的质量分数。若取a g产品,充分加热后固体的质量变为b g,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列出计算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