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现代音乐职业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9...

更新时间:2022-10-25 浏览次数:27 类型:月考试卷
一、   
  • 1.     按要求填空。
    1. (1)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2. (2) 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
    3. (3) 贾谊的《过秦论》中表现陈涉起义的巨大影响力,写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顷刻间燃成燎原之势的名句是:“”。
  •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选择。
    1. (1) 《红楼梦》下列回目中概括的情节均关联了两位人物,错误的一项是(   )。
      A .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薛蟠与英莲 B .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宝玉与金钏 C .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贾琏与平儿 D .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宝钗与黛玉
    2. (2)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一个民族不自信,无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个民族自信的根本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首先是建立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传承基础之上的自信,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而这其中, 无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是民族精神的凝聚,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①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实践      ②不朽的文化经典

      ③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④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生动体现

      A . ④①②③ B . ①④②③ C . ④①③② D . ①④③②
  • 3.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人工智能和自然愚蠢

    ①一个好消息是,至少在未来几十年里,我们不用担心科幻小说里那种人工智能产生意识、奴役人类的噩梦。我们会越来越依赖算法为我们做决定,但算法并不太可能开始有意识地操纵人类。事实上,它们不会有任何意识。

    ②科幻小说常把智能与意识混为一谈,并认为如果要有与人类相当甚至更高的智能,计算机就必须发展出意识。几乎所有关于人工智能的电影和小说,基本情节都围绕着计算机或机器人产生意识的那个神奇时刻。

    ③但实际上,并没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会获得意识,因为智能和意识是天差地别的两种概念。智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意识则是能够感受痛苦、喜悦、爱和愤怒等事物的能力。我们之所以会两者不分,是因为对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来说,智能与意识会携手同行。哺乳动物处理大多数问题时靠的是“感觉”,但计算机会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④提高智能的路其实有好几条,其中只有一条需要靠意识。就像飞机不用发展出羽毛,但飞行速度却比鸟更快,计算机也不用发展出哺乳动物所需要的感受,就能比哺乳动物更会解决问题。确实,人工智能必须准确分析人类的感受,才能好好替人类治病、找出人类的恐怖分子、为人类推荐另一半、在满是行人的街道上行车,但是这一切并不需要它自己有任何感觉。算法只需要学会辨别猿类在快乐、愤怒或恐惧下的生化模式,而不需要它自己感受到快乐、愤怒或恐惧。

    ⑤当然,人工智能并不是绝对不可能发展出感受。我们目前对意识的了解还不足以完全下定论,大致而言,需要考虑三种可能:1.意识在某种程度上与有机生化相关,因此只要是非有机体的系统,就不可能创造出意识。2.意识与有机生化无关,而与智能有关。这样一来,计算机就能够发展出意识,而且如果计算机要跨过某种智能门槛,就必须发展出意识。3.意识与有机生化或高智能并无重要关联。这样一来,计算机确实可能发展出意识,但并非绝对。计算机有可能具备极高的智能,但同时仍然完全不具有意识。

    ⑥就目前人类具有的知识来看,这些可能都无法排除。然而,正因为我们对意识所知太少,短时间内似乎并不可能设计出有意识的计算机。因此,虽然人工智能具有巨大的力量,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以人类的意识为准。

    ⑦这里的危险在于,如果我们太注重发展人工智能而又太不注意发展人类的意识,那么计算机有了极先进的人工智能之后,可能只会增强人类的“自然愚蠢”。在未来几十年内,我们不太可能碰到机器人叛乱的问题,但机器人可能会比你的父母更知道怎样可以触动你的情绪,并且会运用这种神奇的能力来对你进行推销,让你想买某辆车、想把选票投给某个人,或是想接受某种意识形态。这些机器人能够找出我们最深层的恐惧、仇恨和渴望,再用它们来对付我们。

    ⑧想避免这种结果,每投入一美元、一分钟来提升人工智能,就应该同样投入一美元、一分钟来提升人类意识。但很遗憾,目前对于人类意识的研究和开发并不多。我们对于人类能力的研发,主要都是为了满足目前经济和政治体制的迫切需求,而不是为了让人类在很久之后仍然是一种保有意识的生物。上司希望我回复电子邮件越快越好,但他对于我品尝和欣赏食物的能力毫无兴趣。结果就是我连吃饭的时候都在收电子邮件,也就慢慢失去了重视自己感官感受的能力。

    ⑨例如我们培育的奶牛,性情温顺,乳量惊人,但在其他方面远远不及其野生祖先,没那么灵活,没那么好奇,也没那么懂得变通。我们现在也正在培育一种驯化的人类,产生的数据量惊人,而且能够像海量数据处理装置中的高效芯片一样运转,然而这些“数据牛”绝对称不上是发挥了人类的最大潜能。事实上,因为我们还太不了解人类的心智,根本无从得知人类的最大潜能是什么模样。然而,我们几乎没有投入什么心力来探索人类的心智,只一心想着提升网络连接的速度及大数据算法的效率。如果再不注意,最后的局面就会是退化的人类滥用进化的计算机,伤害自己,也伤害世界。

    (节选自尤瓦尔·赫拉利《今日简史》)

    1. (1) 第①段中的“操纵”是指
    2. (2)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本文所说的“意识”的一项是(    )
      A . 被机器人利用的恐惧和渴望。 B . 防范自媒体的信息暴力。 C . 机器人准确驾驶汽车在奔驰。 D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3. (3) 不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 . 注重培养人的情感态度是十分必要的。 B . 目前人的知识不能设计算法中的意识。 C . 人工智能可以辨别人类的意识和需求。 D . 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意识是科学的必然。
    4. (4) 请分析第③段中,作者是如何来论证“智能”与“意识”的不同。
    5. (5) 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 4.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虚拟

    毕飞宇

    ①这个冬天特别冷。

    ②祖父神情淡然,但手指头在动,是欲言又止的那种动,祖父的大限不远了,他要对我交代什么了。

    ③父亲看在眼里,退了出去。望着父亲的背影,祖父很轻地咳了两声。我了解我的祖父,祖父的咳嗽大部分不是生理性的,是他想说些什么,却不知道怎么说。

    ④作为物理老师的儿子,父亲最有机会上大学;但是,祖父把时间全部给了学生,父亲在另外一所中学读书,父亲没有考上,祖父的57个学生考了31个,在当年,这是“放卫星”般的天文数字。九月,省报的记者把祖父的故事写成一篇长文:《春蚕到死丝方尽》。黑体的通栏标题很吓人的,还配了祖父的一张标准像。

    ⑤祖父在享尽殊荣的同时冷静下来了,突然就有了愧疚。他建议他的儿子去补习。可祖父忽略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春蚕》是一只无坚不摧的拳头,把父亲的自信给砸烂了,父亲拒绝了“春蚕”的建议:“忙你的去吧。”

    ⑥父亲不是省油的灯,他模仿祖父的笔迹给教育局长写了一封信,要求他给自己的儿子安排一份工作,口吻酷似祖父。那些年,这样的事求之不得呢。局长爽快地让父亲进了县教育局。

    ⑦一月后,祖父急匆匆地来到了父亲的办公室,他瘦小的身体暴发出了雷霆般的震怒:上补习班去!局长打圆场了:“教育局挺好的……”祖父指着局长的鼻尖:庸俗!鼠目寸光!一年之后,祖父做了校长,而教育局长有机会出任副县长了。在组织部人员面前,祖父重复了那六个宇,教育局长功亏一篑,他的委屈和愤懑落在了父亲头上。

    父亲是祖父的一块肿瘤,硬硬的,始终长在祖父的体内。祖父很少喝醉,但是,只要喝醉了,他都要来一次规定动作:跪在马桶前沿,对着马桶一口一个“对不起”,呕吐出来的“对不起”毁掉了这一对父子,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他们也说话,却不看对方的眼睛。

    ⑨但醉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却是一届又一届的高材生,祖父记得清清楚楚,涉及面极广,诸如名牌大学、国家机关、公司名称、荣誉机构,院士、教授、研究员、副省长、副县长,办公室主任、董事长。也有记不住的时候,他在记忆阻塞之前往往要做一次深呼吸,随后,一声长叹。这一声长叹比马桶的下水道还要深不可测。

    ⑩祖父的癖好,往好处说,爱才;往坏处说,他眼里其实没有人,只有高智商,他酷爱高智商。一旦遇上,不管你是谁,他的血管就陡增激情,奔涌起宗教般的颠狂和牺牲精神,沉着,持久。“爷爷做了三十五年的教师,三十二年的班主任,九年零十个月的教导主任,六年零八个月的副校长,两年半的校长……”祖父对自己还算得意。

    ⑪父亲退出去了,我打破沉默:“嗨,不就是爸爸那点事嘛……”

    ⑫祖父说:“这事吧,我有责任。我呢,痛苦了好久。你爸退休那天,我就释怀了……”

    ⑬我很意外——他的眼神里不是释怀。

    ⑭“……你说……你说我能得到多少个花圈呢?”祖父凄然地望着我。似乎鼓足了勇气。

    ⑮这算什么事呢。

    ⑯“当年荣校长l82个。我数过两遍。”祖父十分凄凉地憋了半天,轻声却又清晰地说。

    ⑰荣校长的职务是祖父接替的,“182”也成了祖父岁岁年年的梦。

    ⑱“你想要多少个就有多少个!”我想让说话轻松一点,特地挑选了嘻哈的语气。

    ⑲“不能做假。”语气剥板,严厉,中学教师特有,“不能做假!”

    ⑳祖父赋闲多年了,他又不像荣校长在岗位上轰轰烈烈地倒下去的;再说了,这年头早就不是1982年了;再说了,这是什么时候?大家都忙着过年呢。

    ㉑我的祖父,我们县里最著名的物理老师兼中学校长,他死在了小年二十六。这一天特别特别地冷。

    ㉒祖父曾为解寂寞,开了微博,我在上边发了讣告。微博长久寂寞。

    ㉓我取出钱包,来到了花圈出租处,要来纸,笔,墨。我努力回忆祖父大醉的那些夜晚说出的那些名字职务单位,我不可能记得住,但意思无非是这样的——

    剑桥大学东方语言学中心副主任罗绍林遥寄哀思

    斯坦福大学高能研究所研究员茅开民遥寄哀思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储阳遥寄哀思

    ……

    ㉔一口气写了两个多小时,并不悲伤。事后我没有数,我不想知道具体数据。

    ㉕世界就在这里了,我亲爱的祖父,你桃李满天下,——这从来就不是一件虚拟的事。

    ㉖父亲没有给祖父送花圈,只是亲笔书写了一幅挽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㉗父亲一直站在遗体旁,却没有瞻仰祖父的遗容,一秒也没有。他紧抿双唇,头有些昂,目光在扫视他手书的挽联,最终落在下联上。他没有泪,但是,毕竟上了岁数,有了水光,很亮,像洞穿。

    1. (1) 分析小说第㉑段画线句的作用。
    2. (2) 第⑧段画线句内涵丰富,请加以分析。
    3. (3) 本文的标题“虚拟”匠心别具,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赏析。
    4. (4) 结合全文,评析祖父在文中所表现出的教育行为。
  • 5.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问题。

    清平乐

    (宋)张炎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注释】张炎生于南宋末年,南宋亡后曾北上大都,因各种原因,第二年即南归,回到临安。

    1. (1) 从字数上看,这首词属于
    2. (2) 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一写客观环境,一写主观感受。 B . “顿觉游情少”的原因就是因为已经到了众芳凋零的春末。 C . “草草”说明春末未能仔细观察和欣赏,显然带有一点悔意。 D . 整首词由景到人,由人到物,由物到情,层层深入。
    3. (3) 这首词的下阙是如何表达丰富情感的,请结合内容赏析。
  • 6. 阅读下文,完成第问题。

    于谦传

    (明)王世贞

    ①于谦,字廷益,其先河南人。谦生而颀晳,美容止。七岁,僧兰古春善相,见而大奇之,曰:“所相人,无若此儿者,异日救时宰相也。”二十三岁举进士,拜江西道监察御史。谦风骨秀俊,音吐鸿鬯,每奏对宣庙前,上必为倾听。

    ②久之,议增补各部右侍郎,治诸镇粮税,兼练卒抚民。上手书谦姓名付吏部,遂拜兵部右侍郎,兼治河南、山西。奉玺书以往,年仅三十三,时人荣之。谦感上知遇,夙夜拊循郡邑,延访父老,以便益病苦。岁饶则多出官镪,籴民粟归庾;俭则吐庾粟,减直以粜。公私得相赡,而于下尤利。

    ③谦既在官久,威惠流闻。尝轻骑自河内历太行而盗有窥者谦厉声叱之皆大惊散走。曰:“不知为我公,死罪,幸赦我。”谦异。

    ④数当入朝议事,人谓即不金往,宁无一二土物,如合芗、干菌、裹头之类,足以充内交际耶?谦笑而两举其袖,曰: “吾惟有清风而已。且交际物之几何,而闾阎短长可畏也。”因赋诗见志。

    ⑤郕王既即大位,益贤谦,虚己委焉。入对,慷慨泣奏曰:“虏得志,挟我大驾,势必长驱而南。今六军实力、武库、兵器尽矣。凡兵皆出营郭外,毋令避而示弱。通州仓欲守之或不能,以与敌则可惜,宜令官军皆给一岁禄奉,其自运。”上皆嘉纳之。

    ⑥虏报益急,诸中贵人之鼠窜者、恋土者相轧未定,而搢绅士人多遣其私重归。谦乃恸哭,廷诤曰:“京师,天下本。宗庙、社稷、山陵,宁此百官万姓帑藏庾廪萃此?此而不守,去欲安之?今日足一动,明日大事去矣。且虏乘胜骄,实不足畏也。”上闻之曰:“善。”其一听谦处分。

    (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有删节)

    【注释】①郕王:朱祁钰,明朝的第七位皇帝。

    1. (1)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人谓即不金往          ②以与敌则可惜

    2. (2)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遂拜兵部右侍郎(    )

      A.高超          B.擢升          C.超凡          D.跳上

      ②听其自运(    )

      A.判断          B.听信          C.治理          D.任凭

    3. (3) 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谦感上知遇,夙夜拊循郡邑,延访父老,以便益病苦。

    4. (4) 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尝 轻 骑 自 河 内 历 太 行 而 盗 有 窥 者 谦 厉 声 叱 之 皆 大 惊 散 走

    5. (5) 第④段写于谦入朝议事,《明史•列传第五十八》也有记载,相关文字如下:“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两文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请加以比较并探究可能的原因。
    6. (6) 第⑥段于谦的谏诤很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请加以分析。
  • 7.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郑子擢郎中序

    何景明

    ①郑子擢郎中,治大同边储。有与郑子戚者,见曰:“乃君兹擢,予为不怿。郎中,近官也。治边储,居外,不得与朝士列,是远之也。治储治事,散有聚无,士需将征,豪干暴取,凶不改敛,贫不减费,权利而府怨,事难之也。夫居远处难,非子宜也。”惟郑子亦不怿。

    ②景明闻之,见郑子曰:“夫谓子者过矣。王臣弗以远贱,王役弗以难辞。褊(心胸狭窄的人)人多求亲而愤疏,庸士多幸易而脱艰。马越险则驽骏别,刃试坚则钢铅见。故弗居远,其心弗著;弗处难,其能弗彰。惟子之心不间远,惟子之心不窘难,是以用子也。夫远之者,重子也;难之者,任子也。子行矣。”

    ③郑子曰:“吾释□。虽然,权利府怨,可谓无邪?”曰:“执火不燔,向者多焦。导者不溺,涉者多没。故利人故惠,利己为害己。苟不利人,又安怨?如有怨焉,则非我矣。古也执利权者,桑弘羊败于害,刘晏败于专。不害不专。用之为经,使上不缺,行之惟通,使下不病,在子也夫,在子也夫!”       

    1. (1) 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本文写法上特点的一项是(    )
      A . 举例论证 B . 对比论证 C . 类比论证 D . 骈散结合
    3. (3) 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
    4. (4) 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