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素养评估(第一...

更新时间:2022-10-20 浏览次数:7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央视频道播放的《世界历史》纪录片,以人类社会发展史为题材。其中《古代埃及文明》部分以丰富的视听手段再现埃及文明历史,下面说法可能会出现在该纪录片中的是(   ) 

     

    A . 古埃及人创造象形文字 B . 古埃及近两千年文明始终没有中断 C . 胡夫统治时期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D . 曾经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 2. (2021九上·高州月考) “他们建造金字塔耗时甚久,所费不赀,需要全国一大部分人和大批外来的奴隶长期用于这些巨大的工程。这些工程是凭借专制、虚荣、奴役和迷信建造起来的。只有一个专制的国王才能这样迫使人们去做难以办到的事。”材料说明金字塔(   )
    A . 是古埃及专制王权下的产物 B . 激化了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 C .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D . 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 3. (2021·菏泽) 有学者说,欧洲文明的源头是希腊,希腊文明的源头是同两河流域的交流。下列文明成就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
    A . 狮身人面像 B . 种姓制度 C . 《汉谟拉比法典》 D . 帕特农神庙
  • 4.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雇佣耕者,每年应付给其8库鲁(2 020.8公升)谷物。雇佣手工业者按日计酬,一般手工业者每日酬金5-6塞(合0.23-0.276克)银子。由此可见,《汉谟拉比法典》( )
    A . 体现绝对的公平公正 B . 反映当时工业文明发达 C . 体现同态复仇的原则 D . 反映当时商品经济活跃
  • 5. (2021·娄底) 玄奘游历印度时记录:“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这印证了印度历史上的哪一制度(   )
    A . 种姓制度 B . 庄园制度 C . 城邦制度 D . 封君封臣制度
  • 6. 佛陀(释迦牟尼)微笑着说:“……我的法好像深广的大海,无论什么都能包容。在我的法中,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这句话表明佛陀主张(    )
    A . 世间一切皆苦 B . 世人都要拥护种姓制度 C . 世间众生平等 D . 世人都可进入极乐世界
  • 7. 如图所示的是亚、非两大文明古国。下列有关其共同点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 建立了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大帝国 B . 打败了外族的入侵并延续了文明 C . 起源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 D . 通过民主改革并建立了民主政体
  • 8. “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多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她”是指(   ) 
    A . 古希腊 B . 古罗马 C . 古印度 D . 古埃及
  • 9. 伯里克利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材料中的“人民”应该指( )
    A . 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B . 雅典居民 C . 全体希腊人 D . 外邦人
  • 10. 如图为公元前4世纪埃及托勒密王朝使用的具有希腊风格的银币,当时埃及在语言、文字、风俗、货币、政治制度等方面逐渐受到希腊文明深刻的影响,因此被西方史学界称为“希腊化时代”。与埃及“希腊化时代”有密切关系的历史人物是(   ) 

     

    A . 穆罕默德 B . 亚历山大大帝 C . 查士丁尼 D . 凯撒大帝
  • 11. (2021·扬州) 罗马共和国曾设立一重要官职,由平民自己选出,对侵害平民利益的法令具有否决权。这一官职是(   )
    A . 法老 B . 执政官 C . 保民官 D . 角斗士
  • 12.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足够担保之前,其所有权并不转移。”该规定反映了( )
    A . 罗马法确保买卖公平 B . 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C . 罗马法限制贵族特权 D . 古罗马严格限制商品交换
  • 13. 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尊号的古代罗马统治者是(   ) 
    A . 凯撒 B . 屋大维 C . 斯巴达克 D . 查士丁尼
  • 14. (2021九上·长沙月考)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中国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大体处于同一时期。古希腊先哲和中国“诸子百家”相同的历史贡献是(    )
    A . 开启了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 B . 为诸侯争霸提供了思想基础 C . 构筑了所处时代的文化繁盛 D . 推动世界完成了近代化转型
  • 15. (2021·长沙) 它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材料最适合用来评价(     )
    A . 希腊 B . 罗马 C . 阿拉伯 D . 奥斯曼土耳其
  • 16. 如图两幅图片中的信息可以印证(   ) 

     

    A . 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 B . 东方文明优于西方文明 C . 儒略历影响世界历法 D . 西方文明成果源自东方
  • 17. 796年,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写信给教皇利奥三世:“我的天职是用武力保卫教会,使它不受异教徒的攻击蹂躏,在教会内部确保教会的纯正信仰。……你的职责是用祈祷支持我的武力。”这反映了当时( )
    A . 教会权力高居王权之上 B . 基督教会内部发生了分裂 C . 封君要为封臣提供保护 D . 王权和教权互相扶持利用
  • 18. (2021九上·长沙月考) 马克思在《封建经济政治概述》中写道:“(它)是一个经济实体,有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如农具、牲畜、作坊和仓库;领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产,监督农奴劳动,它还是一个政治、法律实体,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有自己的司法、行政权力。”材料描述的是(    )
    A . 希腊城邦 B . 西欧封建庄园 C . 西欧封建城市 D . 欧洲大学
  • 19. 欧洲中古时期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下列哪一“城市”符合这句谚语中“城市”的氛围( )
    A . 北宋开封 B . 南宋杭州 C . 埃及开罗 D . 法国琅城
  • 20.  13-16世纪,曾在巴黎大学执教和攻读的师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法国之外的欧洲国家。不仅如此,在校长的名单里,也出现不少除欧洲以外的其他大洲的人。这反映出巴黎大学(   ) 
    A . 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B . 学校发展的自主性 C . 课程开设的科学性 D . 师生来源的国际性
  • 21. 某班同学为了研究古代罗马,准备查阅与下列图片有关的材料,其中不合适的是(   ) 
    A . B . C . D .
  • 22. “1453年,征服者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一个新的纪元,帝国的纪元,正式开始了。这个新的巨人,跨博斯普鲁斯海峡而屹立,一只脚踏在亚洲,另一只脚踏在欧洲”。这里的“帝国”是指(   ) 
    A . 奥斯曼帝国 B . 亚历山大帝国 C . 拜占庭帝国 D . 阿拉伯帝国
  • 23. 大型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中讲道:“6、7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朝鲜半岛上新罗国家的崛起,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材料说明当时日本进行大化改新的重要动因是( )

     ①武士集团威胁王室的权益       

     ②唐朝对外开放政策的吸引 

     ③大和的奴隶制统治陷入危机       

     ④在与邻国的实力对比中处于劣势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24. 大化五年(649年),孝德天皇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并建立“置八省百官”的中央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材料中这项改革措施的作用是(   ) 
    A . 庄园经济形成,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 . 改革行政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C . 武士集团形成,促进了日本进步发展 D . 编订律令法典,建立起法律体系
  • 25. (2021·河南) 迈尔斯教授认为,阿拉伯人几乎把他们所能触及的科学都加以改进和充实,然后再传到欧洲。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 . “儒略历” B . 《天方夜谭》 C . 《荷马史诗》 D . “阿拉伯数字”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2分,共50分) 
  • 26. 多样的人类文明因互动而精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原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文明类型。 

     ——林秀玉《世界古代文明史探》 

     材料二:古希腊、罗马文明成就示意图 

     

     材料三: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现,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我们共同居住在同一个星球上,这个星球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 500多个民族、70多亿人口,搞清一色是不可能的。这种差异不应该成为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对抗的理由。不同文明、制度、道路的多样性及交流互鉴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 

     ——摘自习近平《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出现的典型“文明类型”。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化角度概括古代希腊、罗马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3. (3) 结合世界古代史知识,举例说明“文明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 
    4. (4) 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文明发展的认识。 
  • 27.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很多王国 

     
     

     481年 

     
     

     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9世纪 

     
     

     西欧庄园出现 

     
     

     10世纪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12世纪 

     
     

     西欧大学兴起 

     

     材料三:七世纪中期,日本国内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大化改新之后,日本确立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以郡县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等。 

     ——《大国崛起》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古代历史上哪次改革的内容?材料一中古代雅典是通过哪些具体制度保障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列举两例)这次改革对雅典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描述西欧5—12世纪的社会变化。 
    3. (3) 大化改新给日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至今,日本在很多方面还深受中国的影响,请你列举一例。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 28.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墨洛温王朝最杰出的国王是克洛维(481-511年在位),他联合法兰克各部落,打败罗马人、拜占庭人和西哥特人,把从比利牛斯山脉,经高卢到德意志的大片领土统一到一起,形成王国。克洛维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皈依了天主教(基督教的一个分支),这不仅使他赢得了教皇的支持,而且得到了当地高卢、罗马人的援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执政期间得到了实施。《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美]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三:穆罕默德已发现自己的祖国因存在许多地方性的偶像崇拜习俗而分裂。他给祖国留下了一个宗教和一部天启的经典,留下了一个具有良好的组织和武装、统治了整个半岛的社会和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克洛维皈依天主教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迈克尔·H.哈特为什么把查士丁尼列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中。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穆罕默德留下的“一个宗教”是什么宗教?穆罕默德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创立宗教?他创立的宗教对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产生了什么作用? 
    4. (4)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从历史学者的角度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