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佳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2-10-16 浏览次数:36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语言运用(28分)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zā)所    皱(zhě)      红(shāo)    羽扇巾(guān) B . 隙(xià)     坍圮(dān pǐ)   守(zhuō)    周公吐(bǔ) C . (nà)      蚀 (bāo)     头(diàn)    挥斥方(qiú) D . (shàn)    窸窣(xīsū)     嘲(zhā)     狸祠下(bì)
  • 2. 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 .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C .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D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峥嵘岁月稠(不平凡,不寻常)  迷花倚石忽已(昏暗)   枉用相(温存) B . 烟涛微茫难求(实在)   低眉手续续弹(随意)        势五岳掩赤城(挺拔) C . 凄凄不似向前声(以前)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流风余韵)     因长句(创作) D . 如听仙乐耳明(暂时)   秋月春风等闲度(随随便便)   坐促弦弦转急(退回)
  • 4. 诗歌中的景物常隐含另一种意蕴,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曹操的《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四句是委婉启发天下贤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边来。 B .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用船舫无声、江心泛月这样的景色烘托赏乐时的心情,从而表现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 C .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既是诗人眼中所见,也是诗人当时自身的写照。 D . 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用归巢的飞鸟反衬自己漂泊他乡不得归的羁旅之愁。
  • 5.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文学体裁,又称长短句、诗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B . 子,对对方的尊称。衿,衣服的交领。青衿,指代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短歌行》中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来比喻对贤才的渴慕。 C . 元嘉:宋文帝刘义隆庙号。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叫“庙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D .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句子中“出官”是指京官贬黜往地方任职,“迁谪”是指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
  • 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老家的村子,曾是青瓦房的天下。我从小就生活在那片          的青瓦房里。古老的村庄里的青瓦房,像一个个手挽着手的兄弟,肩并着肩的君子,          地站立在一条条或宽或窄的巷子两边,默默地收存着岁月          的故事。青瓦房的记忆是温馨而美好的。巷子里有玩耍的孩童,闲聊的老人以及走村窜巷的呼郎客,让人心生踏实又温暖无比。院子里栽着桃树、杏树、苹果树,树枝上有          的麻雀、相亲相爱的黄莺。

    A . 摩肩接踵  盈盈伫立  喜怒哀乐  自由自在 B . 摩肩接踵  含情脉脉  喜怒哀乐  自由放任 C . 鳞次栉比  含情脉脉  悲欢离合  自由自在 D . 鳞次栉比  盈盈伫立  悲欢离合  自由放任
  • 7. 阅读下面文字,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幅对联在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   ),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A . 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 B . 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 C . 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 D . 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
  •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中国女排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和永不言败的精神风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重要标识。 B . 大国尤其应该率先垂范行动起来,自觉承担更大责任,发挥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既要维护好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又要保障好本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权益。 C . 虚拟展览让人增广见闻,在线直播让人看遍名山大川,网络文学培养阅读习惯,而为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多的娱乐形式也将在“云”上不断出现。 D . 依托气候宜人、植被覆盖率高、动植物种类丰富等独特的环境优势,山沟沟旅游景区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充分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9. 阅读下面文字,简要概括“强基计划”的四个主要特点,不超过50个字。

    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的相关专业安排招生。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录取,逐步建立起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有效机制。录取后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有伤疤的月亮

    刘云芳

    我推门出来,满天都是星星,月亮只有半个,像被一把钝刀切开,切口上还留着不太整齐的曲线。它安静地挂在院子的正上方,成了我们家的私有财产。我对母条说,现在才知道,月亮原来是我家院子的肚脐眼儿。母亲笑,忍不住钻进窗帘贴着玻璃往外边瞧。

    在这个夜晚,我们家也像是被切成两半儿的月亮。我跟母亲在村庄,弟弟和父亲在医院。

    似乎很多年没有跟母亲独处过这么多天。一早,她起床,用左手穿衣服,穿鞋,用左手扶稳一把榆木拐杖,高一步低一步,走出屋子,用脚印把院子丈量两遍,再回来,用左手生火,煮粥。她喜欢提醒我:和面要用温水;别忘了把这盆食端给狗,还有鸡的食也送给它,顺道把鸡蛋也收了吧……她坐在那里指使我干这干那,仿佛二十多年前的光景:她要教会我各种生活的本领,把自己的各种经验倾倒给我,就像月光洒满院子。

    她要用那半个身子,释放出对我全部的爱。白天,她怕我在屋子里冷,喊我去晒太阳。太阳看着我们,在椅子底下,刻出一幅母女相依的影子。晚上,她喊我快点去睡。我总是要在睡前为她按摩。她平躺着,身体展现在我面前。她的右胳膊僵硬,右手不由自主地攥起来,右腿明显比左腿短一截。它们都萎缩得厉害。我注意到了她肚脐下边竖着的切口。她注意到了我的目光,解释道,那会儿也是没办法。

    那时,她只有二十一岁,怀了我之后,又紧张,又幸福。她感受到我在腹部一天天长大,肚子很快就鼓起来。大家都说她怀的可能是双胞胎。然而,与我一同长大的竟是一个肿瘤。它甚至抢了我的风头,快速地占领着地盘,它让母亲困顿,疲乏,让她瘦弱。几个月后的某天,她终于忍不下去了,坐着父亲赶的牛车进了城里的医院。

    大夫望向她和父亲,孩子还要不要?若保孩子,就要等母亲完成分娩后才能手术,那时必定增加风险。若是保大人,现在必须手术,孩子能否成活就听天由命了,父亲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要保大人。母亲经历了手术,大夫从她腹部取出的肿瘤装了一小盒。之后,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任我自然生长。哪怕我出生后非常健康,她也总是对当时的选择心怀愧疚。我看着这道与我同龄的伤疤,安慰她,如果是我,我也会跟你们做同样的选择。她说,还是有个女儿好。

    我查看她的身体,像在观察一棵老树的年轮。除了经历那次手术之外,她还经历过一次绝育术,这是那个时代女人的标配。

    她的虎口有一道伤疤,那些年,我们家除了种地,便是喂牛。有一次。她拿着镰刀去割草,在一条细窄的小道上,前边忽然来了一头小牛,她往旁边一躲,不小心掉了一跤,镰刀的刀刃正好割在了虎口上,顿时血流不止。她包着一大块鲜红的布去邻村找大夫,缝了好几针。回来的时候,带回了一块鲜红的布。

    她脚上也有一道伤疤。那一年,不知道为什么脚上忽然多出了一块骨头,她去城里看,大夫说那是骨质增生,需要做手术。术后,她坚持没有住院,为了省钱,她坐班车到山下,硬是爬上了山。那天,她坐在堂屋的一把木椅上,用从医院带来的纱布给自己换药。当时,我要赶去两座山那边的村庄上学,一去就是五天。我一走便没有人照顾她,我躲在门后的水缸边哭,她赶我,快走!那些天,她照常喂鸡,喂狗,后来感染了,敷了好久的药才好。

    她脖子上也有块比指头肚略小的伤疤。她脑出血之后,昏迷了多日。每天都需要输液,两双手被扎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后来护士实在无处下手,说要做一个置留管,找来找去,选择在脖子下边的位置。我眼睁睁看着他们在母亲的皮肤上下刀子,那种感觉很不好受,几天之后,母亲忽然双目圆睁,上下牙紧紧咬合,从牙齿的隙缝里分泌出白沫。她犯了癫病。大夫说这可能是脑溢血后遗症。此后又犯过两次,吃了药也无效,我强烈要求护士将它拆除后,母亲再也没有犯过这样的毛病。

    躺在炕上,她把心里的伤疤也摊给我看。年少时她受的委屈、她做出的反击,成年之后的无奈,还有现在她的身体。说着说着,她哭了,我伸过手给她抹眼泪,感觉从眼角到发丝里仿佛隐藏着一条隐秘的河流。现在,河水溢出来了。

    母亲终于睡着了。窗外的月亮好像不那么明亮了,我隐约看见,它已经斜了过去,去往右边的山梁上方。那里,春天正从一些干枯的枝头上伸出眼睛、耳朵来,虽然暗处仍然有积雪,但有些野草已经开始变绿,有些昆虫已经准备鸣唱,等着打破乡村无风之夜的安宁。多少生命在这样的笋节里待着,期盼着。

    我想起生小儿子时,肚子胀得滚圆,生大儿子时留下的那道伤疤几乎要被撑开,成日里心惊胆战。最后的几天,我在灯光下照着镜子,肚皮反着光,我感觉自己像是托着一轮圆月亮,一轮有伤疤的月亮。

    深夜里,母亲一次次醒来,给我掖被子。

    有一次,我从梦里醒来时,母亲正在熟睡,听着她有节奏的鼻息,忽然觉得她的身体里贮存了满满的月光。有她在的地方,无论多深的夜,我心里都是亮堂的。我忍不住把头偎在她的枕边,仿佛自己还是个婴儿,仿佛她还年轻,仿佛,前边的日子都堆积在阳光里。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对月亮的描写,既渲染了宁静而忧伤的气氛,又暗示了母亲坎坷的人生经历, B . “忽然觉得她的身体里贮存了满满的月光”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表现出母爱的浓烈。 C . 文章写“我”生儿子时身上的伤疤,并感觉自己是一轮有伤疤的月亮,深化了文章主题。 D . “仿佛,前边的日子都堆积在阳光里”一句表现了母爱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2. (2) “我”的母亲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3) 本文的标题意蕴丰富,试作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 11. 阅读下列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沈近思,字位山,浙江钱塘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四十五年,授河南临颍知县。颍水经许州东入临颍,许州孔家口下距临颍境仅百余步,堤屡圮,水入临颍,害禾稼。近思请筑堤,临颍任夫十之七,士民争输谷。日役千三百人,人谷二升,二十日而堤成。水至不为患,岁大熟。近思立紫阳书院,教士以正学。县西葛冈村俗最恶,近思为置塾,课村童,立书程簿,躬教督之。化行于其乡,俗日驯。五十二年,巡抚鹿祐荐卓异,迁广西南宁同知。病,告归。

    五十九年,以浙江巡抚朱轼荐,敕部调取引见,命监督本裕仓。浙江福建总督满保奏请以知府拣发福建,檄署台湾知府。近思议析置数县道镇弹压府治驻兵三千分布营汛收材勇入行伍严加操练以渐移充内地各标。流民至者,必审籍贯、稽家口,方授以田土,否则悉驱过洋。议未即行,雍正元年,召授吏部文选司郎中,赐第,赉帑金四百。寻授太仆寺卿,仍兼领文选司事。二年,超授吏部侍郎,命与尚书阿尔松阿如河南按治诸生王逊等纠众罢考,论如律。

    四年,充江南乡试考官。例以《乡试录》进呈,上嘉近思命题正大,策问发挥性理,谕奖之。时侍郎查嗣庭、举人汪景祺以诽谤获罪,停浙江人乡会试。近思疏言:“浙省乃有如嗣庭、景祺者,越水增羞,吴山蒙耻!”因条列整饬风俗,约束士子,凡十事。上曰:“浙省有近思,不为习俗所移,足为越水、吴山洗其羞耻!”所陈委曲详尽,下巡抚李卫、观风整俗使王国栋,如议施行。五年,擢左都御史,仍兼领吏部事。卒,命平郡王福彭往奠,加礼部尚书、太子少傅。以其子方幼,令吏部遣司官为治丧,赐祭葬,谥端恪。

    (选自《清史稿·沈近思传》)

    注:①析置:将原行政区划分开,设立新的行政区。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思议析置数县/道镇弹压/府治驻兵三千/分布营汛收材/勇入行伍/严加操练/以渐移充内地各标 B . 近思议析置数县道/镇弹压府治/驻兵三千/分布营汛收材/勇入行伍/严加操练/以渐移充内地各标 C . 近思议析置数县/道镇弹压/府治驻兵三千/分布营汛/收材勇入行伍/严加操练/以渐移充内地各标 D . 近思议析置数县道/镇弹压府治/驻兵三千/分布营汛/收材勇入行伍/严加操练/以渐移充内地各标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迁,调动改派。“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 B . 告归,旧时官吏告老回乡或请假回家;后也可指向他人告辞,告别回家。文中“告归”含义属前者。 C . 乡会试,乡试与会试的合称。乡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又称“秋闱”;会试,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又叫春闱。 D . 谥,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沈近思政绩显著,在临颍为官时,一方面解决了多年的水患问题,农民大获丰收;另一方面注重教化,设立学校,亲自教授,民风因此大改。 B . 沈近思主张在台湾省多设数县,从乡民中选人并操练,增加驻兵;对流杂之民审其籍贯,稽其家口,授其田土,这些主张非常有实效。 C . 沈近思担任科举考官时得到了皇帝的褒奖,但由于出现了汪景祺、查嗣庭案件,作为浙江人的沈近思感到非常羞愧。 D . 沈近思去世后被追赠为礼部尚书、太子少傅。因为他儿子年幼,朝廷命吏部派专人为沈近思办理丧事,赐予他祭奠、安葬礼仪。
    4.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县西葛冈村俗最恶,近思为置塾,课村童,立书程簿,躬教督之。

      ②因条列整饬风俗,约束士子,凡十事

四、古诗赏析(9分)
  • 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浣溪沙

    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注】①此词作于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词人自请外放。②耦耕:指二人并帮而耕,典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是春秋末年的两个隐者。③使君:指词人自己。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软草”两句,不仅写出“草”之“软”、“沙”之“轻”,而且写出作者在这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舒适轻松的感受。 B . “光似泼”“气如薰”运用了夸张兼通感的修辞手法,将春日雨过天晴后田野里的蓬勃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 C . “软草”两句、“日暖”两句,似平却奇,出诗入画,显示出苏轼农村词清新开阔、含蓄隽永的艺术特色。 D . 这首词的结构十分巧妙,上下两片都是先写所见之景,接着抒发感情,写景和抒情错综层递,浑然一体。
    2. (2)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五、默写(19分)
  • 1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漫江碧透,。(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2)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3. (3) 陶渊明《归园田居》以比喻手法表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的诗句是“”;
    4. (4) 陶渊明为彭泽令时,因不愿事乡里小儿而挂印解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能表现李白同样傲骨的句子是“ ”。
    5. (5)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 (6) 《琵琶行》中“”一句比喻琵琶声忽清忽浊,错落变化。
    7. (7)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8. (8) 杜甫在《登高》中借景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9. (9)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侧面表现周瑜年轻有为、潇洒英俊的句子是“”。
    10. (10) 羽扇纶巾,谈笑间,。……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1. (11) 元嘉草草,。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2. (12)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李清照《声声慢》)
六、作文(60分)
  •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正是因为每个人“各就各位”,世界才会变得丰富多彩。有人“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平民一样生活”,也有人像猪、像猫、像苦行僧一样生活。只是,每个人都需要选择,需要践行。

    请以“像一样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括号内填人物)

    要求:①选择你所认同的一种生活方式,用一个词或词组加以概括,填写在标题的横线上;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写诗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