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眉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10-27 浏览次数:3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B . 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是青铜,最广泛的合金是钢 C . PM2.5、PM10颗粒物在空气中含量少,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没影响 D . 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
  • 2. 做化学实验时,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和环保问题。下列操作方法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 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 B . 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 . CO气体有毒,处理CO尾气的方法一般是将其点燃,转化成无毒的CO2 D . 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点燃氢气等气体时,必须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 3. 下列物质质存放方法错误的是(   )
    A . 铝片可以长期放置在不密封的纸盒里 B . 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C . 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烧杯中 D . 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
  • 4. 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

    ①过滤    ②蒸发    ③溶解    ④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

    A . ①和② B . ①和③ C . ③和④ D . ①和④
  • 5.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 B . 1molNa与O2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时转移电子数为NA C . 摩尔是一种国际基本物理量 D . 1 mol氧的质量为16g
  • 6. 已知ag气体XY3含有b个原子,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气体摩尔体积为c L·mol-1 , 则该条件下11.2L该气体的质量为(   )
    A . B . C . D .
  • 7. 在MgCl2、KCl、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Cl-各为3 mol,Mg2+为1 mol,则的物质的量为(   )
    A . 0.5 mol B . 1 mol C . 1.5 mol D . 2 mol
  •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纯碱、烧碱均属碱 B . 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酸 C . SiO2、SO2均属酸性氧化物 D . “84”消毒液和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皆是Ca(ClO)2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B . 不是电解质的物质一定是非电解质 C . 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D . 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 10. 下列现象或应用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 “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B . 鉴别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钠溶液可用丁达尔效应 C . 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中其胶体粒子移向阴极 D . 实验室向NaOH溶液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 11.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CO=CO2↑+H2O B . 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Al3++3OH-=Al(OH)3 C . 向Na2Si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SiO+2H+=H2SiO3 D . 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KOH溶液:Ca2++HCO+OH-=CaCO3↓+H2O
  • 12.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强酸溶液里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
    A . K+、Ba2+、Cl- B . Cu2+、K+ C . Mg2+、Cl- D . Fe2+、K+、Cl-
  • 1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B .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 . 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 . 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14. 田径运动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烟。撞击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KClO3+6P=3P2O5+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上述反应中Cl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1价 B . P2O5是P被还原后所得的产物 C . 该反应被还原与被氧化的原子个数之比为5∶6 D . 上述反应中消耗3mol磷原子时,转移电子15NA
  • 15. 某溶液含有 , 为了氧化 , 而不使氧化,根据下列三个反应判断除用以外,还可选用的氧化剂是(    )

    A . B . C . 浓盐酸 D .
  • 16. (2018高一上·中山月考) 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③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④向AlCl3溶液中通入NH3气体至过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 17.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

    将O2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H2

    B

    取少量还原铁粉在水蒸气中充分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溶于稀硫酸,加KSCN溶液

    检验产物中含+ 3价铁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

    检验溶液中是否有钠元素

    D

    往I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CCl4

    萃取I2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硅酸不溶于水,因此不与NaOH溶液反应 B . 据SiO2+CaCO3CaSiO3+CO2↑的反应,可推知硅酸酸性比碳酸酸性强 C . 硅太阳能电池、石英光导纤维和计算机芯片所用的材料都是Si D . 普通玻璃是以纯碱、石灰石和石英为原料经高温烧结而制成的
  • 19. 将少量Cl2通入饱和FeBr2溶液中,溶液变为棕黄色,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无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是Cl B . 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Fe3+>Br2 C . 若氯气过量,则CCl4层呈橙红色 D . 若将1molCl2通入1.5molFeBr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n(Br-)=2.5mol
  • 20. 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Cl- , 消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上述溶液的体积比为( )
    A . 1:1:1 B . 3:2:1 C . 9:3:1 D . 6:3:2
  • 21. 向14.8g Fe2O3、FeO和Cu的混合物中,加入1mol/L硫酸溶液200mL时,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
    A . 11.6g B . 10.8g C . 8.4g D . 13.2g
二、综合题
  • 22.         
    1. (1) I.某实验室需要配制500 mL0.10 mol/LNa2CO3溶液。

      所需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

    2. (2) 实验时图中所示操作的先后顺序为 (填编号)。
    3. (3) 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如何?(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俯视液面

      ②摇匀后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4. (4) 所需Na2CO3固体的质量为g;若改用浓溶液稀释。需要量取2mol/LNa2CO3溶液mL。
    5. (5) II.某研究小组制备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设计了图示装置

      在阅资料得知;在加热情况下卤素单质和碱液发生反应:3X2+6OH-5X + XO3+3H2O

      回答下列问题:

      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6) 装置中饱和NaCl溶液的作用是 
    7. (7) 装置中能不能省去盛冰水的烧杯? (填“ 能”或“不能”)。理由是
    8. (8) 装置中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3.         
    1. (1) I.用序号填空。有下列10种物质:

      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铜片  ③氯化氢气体  ④稀硫酸  ⑤干冰  ⑥空气  ⑦碳酸钠粉  ⑧蔗糖晶体   ⑨熔融氯化钠    ⑩KAl(SO4)2·12H2O晶体。

      属于混合物的是

    2. (2) 属于电解质的是
    3. (3) 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
    4. (4) II.回答下列问题:

      分别取等质量的钠、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不用化简)。

    5. (5) 分别取0.2 mol金属钠、铁、铝分别投入100 mL 0.1 mol/L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体积大小的顺序是(用“>”或“=”连接Na、Fe、Al即可)。
    6. (6) III.已知KMnO4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MnCl2+8H2O+2KCl+5Cl2↑, 回答下列问题:

      请用双线桥法表示出该反应转移电子的方向和数目

    7. (7) 被氧化的HCl占参加反应的HCl总量的,被还原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8. (8) 15.8 g KMnO4与含1.2 mol HCl的浓盐酸完全反应(假设HCl无挥发),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可生成沉淀g。
  • 24. 综合利用海水可以制备食盐、纯碱等物质,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1. (1) 蒸馏法海水淡化的模拟装置试验如图,其中有多处不正确,至少指出两处不正确

    2. (2) 在母液中通入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操作③步骤为、过滤、洗涤、干燥。
    4. (4) 粗盐中含有Na2SO4、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

      ①为制得纯净的NaCl晶体,操作如下(请补全缺少的试剂):

      a、溶解;

      b、依次加入过量的溶液、NaOH溶液、溶液;

      c、过滤;

      d、加适量盐酸;

      e、蒸发结晶。

      ②步骤b中,加入最后。一种试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5) 用这种方法制得的Na2CO3固体中有少量的NaCl,检验NaCl的实验为
  • 25. 现有常见金属单质A、 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I,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乙、H 。
    2. (2) 反应⑦化学方程式:。反应③离子方程式:
    3. (3) 在空气中点燃气体甲,然后把导管缓缓伸入盛满黄绿色气体乙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
    4. (4) 往F溶液中加入D溶液时,观察到的现象:。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5. (5) 把一定量的金属 C放入G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的浓度恰好相等。则G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反应了的”和“未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