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更新时间:2022-10-27 浏览次数:4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高一上·雅安期末) 《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 ”文中未涉及下列操作原理的是(   )
    A . 溶解 B . 萃取 C . 蒸馏 D . 过滤
  • 2. 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
    A . B . C . D .
  • 3. 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 进入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 . 通过品尝,确定实验药品的酸碱性 C . 禁止随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D . 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 4. 下列生活中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用途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漂白粉

    复方氢氧化铝

    水玻璃

    小苏打

    有效成分

    用途

    消毒剂

    抗酸药

    木材防火剂原料

    发酵粉

    A . A B . B C . C D . D
  • 5. 瓦斯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为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
    A . B . C . D .
  • 6. (2020高一上·湛江期中) 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之间不可能是( )
    A . 盐和盐的反应 B . 酸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 C . 酸与碱的反应 D . 碱性氧化物和酸的反应
  • 7.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的浓度为 B . 取出一半溶液,浓度变为 C . 固体溶于水可配制 D .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 8.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

    现象

    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无色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

    有无色气体放出

    A . Ⅰ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 B . Ⅱ中的白色沉淀为 C . Ⅱ中发生的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离子反应 D . Ⅱ、Ⅲ都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同
  • 9. 将蛋白质溶液放在半透膜上静置,溶液的成分通过半透膜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蛋白质溶液 B . 该半透膜的孔径大小可能为 C . 该半透膜可用来分离胶体中的泥沙 D . 该半透膜可用来分离溶液和淀粉溶液
  •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溶于水: B . 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 C . 与氯化亚铁溶液: D . 向含溶液中通入
  • 11. 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含电子数为 B . 与足量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0.2 C . 标况下,个水分子的体积大于 D . 常温常压下,混合气体含氧原子数为
  • 12. 半导体工业有句行话“从沙滩到用户”,其中涉及反应(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B . 配平后分子个数比为 C . 每生成 , 反应转移电子 D . 该反应是由粗硅制纯硅的反应之一
  • 13. 下列与实验目的相对应的实验图示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工业酒精加入生石灰蒸馏,提纯乙醇

    分离与水的混合物

    用浓盐酸和反应制取

    模拟工业制

    实验图示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下列实验过程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 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变红 B . 放置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 C . 向氯水中滴加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 D . 白色沉淀放置一段时间最终变成红褐色
  • 15. 图示中,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混合气体的是(   )。
    A . B . C . D .
  • 16. 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实现直接转化的是(   )
    A . B . C . D .
  • 17.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溶液,过滤

    B

    饱和溶液,洗气

    C

    溶液

    适量溶液

    D

    溶液

    加热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

    A . 图Ⅰ:表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B . 图Ⅱ:表示“树状分类法”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C . 图Ⅲ:表示物质的量之比为的镁与铝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体积随时间变化情况 D . 图Ⅳ:表示溶液中滴加硫酸溶液导电性的情况
  • 19. 碘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存在形式,在地壳中主要以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与之间有以下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单质XIO

    A . 反应①②均为置换反应 B . ①②反应中,均作还原剂,被氧化成 C . 氧化性顺序: D . 由题给信息可预测:淀粉的溶液与新制氯水互滴现象不同
  • 20. 往ag铁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体积某浓度的溶液,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溶液的体积存在如表关系:

    加入溶液体积

    50

    100

    150

    200

    剩余固体质量(g)

    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B . 当加入第三个溶液时,溶解的铁和铜的物质的量相等 C . 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 . 加入充分反应后的溶液,还能溶解铁粉
二、填空题
  • 2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 (1) 豆浆中加入适量胆水(含等)能形成豆腐,是因为胶体遇电解质发生
    2. (2) 铁与水难反应,但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固体物质为(写化学式)。
    3. (3) 明矾是一种常用净水剂。写出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4. (4) “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混用会生成有毒的氯气,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中还原剂是,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5. (5) 硅胶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原因是(用适当的文字描述)。
  • 22. 如图是几种含氯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是一种色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
    2. (2) 写出光照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能与发生反应①的物质,应具有较强性。
    4. (4) 由反应③④可知氧化性。(选填“>”或“<”)
    5. (5) 某同学用反应⑤原理测定溶液中的含量时,需配制的酸性溶液。[已知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为:(未配平)]

      (ⅰ)配平后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ⅱ)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ⅲ)下列操作,会造成配制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a.称量固体时,天平砝码生锈

      b.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c.未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定容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三、综合题
  • 23. 海盐(含泥沙、等杂质)可用于制备试剂级。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海盐属于
    2. (2) 除杂时能除去一些可溶性杂质离子,在表中填写除杂时依次添加的试剂及其预期沉淀的离子:

      实验步骤

      试剂

      预期沉淀的离子

      步骤1

      溶液

      步骤2

      步骤3

    3. (3) 制得的试剂级晶体中一定还有的杂质阳离子为。请设计实验检验该杂质离子(简述实验操作与现象)。
    4. (4) 称取制得的试剂级晶体 , 加蒸馏水溶解,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用表示),将溶液中的少量杂质阳离子全部转化为钠离子(如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收集纯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 , 则制得试剂级晶体中杂质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 24. 明矾石的主要成分是 , 还含有少量杂质。利用明矾石制备晶体的流程如图:

    已知:焙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滤渣①”的主要成分为,“操作Ⅰ”的名称为,实验室进行“操作Ⅱ”时,需要使用下列仪器中的

      a.坩埚   b.蒸发皿  c.铁架台(带铁圈)  d.玻璃棒  e.烧杯

    2. (2) “熟料”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生成的需进一步洗涤干燥,证明沉淀已洗涤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4. (4) 若“焙烧”过程中恰好消耗硫黄,则理论上最终可得到氢氧化铝。
  • 25. A、B、C、D为四种常见化合物,它们所含的阴阳离子各不相同,由表中的离子组成:

    阳离子

                

    阴离子

               

    为确定它们的组成,进行以下实验:

    ①分别将它们溶于水,均为无色溶液。

    ②将A溶液分别滴入其它三种溶液中,均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至过量,B中沉淀逐渐溶解。

    ③向D溶液中逐滴加入C溶液,先无气体产生,继续滴加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
    2. (2) D溶液显(选填“中性”、“碱性”或“酸性”)。
    3. (3) 实验②中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D溶液中滴加少量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