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

更新时间:2022-10-14 浏览次数:4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2021九上·武城月考)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意思是(   )
    A . 尼罗河哺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 B . 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势力范围 C . 古代埃及人民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 D . 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
  • 2. (2021九上·郑州开学考) 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了气势磅礴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国王为了巩固统治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由此反映了大河流域的古代国家在政治上的特点是(   )
    A . 封建君主专制 B . 奴隶制民主政治 C . 奴隶制君主专制 D . 封建等级制度
  • 3. (2017八下·东昌府月考) 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的共同点是(    )

    ①都发生在一些大河流域

    ②都有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

    ③都处在奴隶社会

    ④都诞生了流传至今的宗教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4. 世界文明古国都有其独特的文明象征。万里长城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作为最古老的非洲国家,古代埃及的文明象征是(    )
    A . 尼罗河 B . 金字塔 C . 狮身人面像 D . 木乃伊
  • 5. (2020九上·马山月考) 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把“亚非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确定为小组研究的课题,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一课题研究对象的是(   )
    A . 古代希腊 B . 古代埃及 C . 古代印度 D . 古巴比伦王国
  • 6. 如果要研究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所记载的社会生活,你最好去(    )
    A . 伊拉克 B . 法国 C . 中国 D . 美国
  • 7. (2019·射阳模拟) 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A . 两河流域——古印度——《汉谟拉比法典》 B . 印度河、恒河——古巴比伦——长城 C . 尼罗河——古埃及——金字塔 D . 黄河、长江——中国——狮身人面像
  • 8. (2019九上·江都期中) 《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这部法典诞生于(    )
    A . 古埃及 B . 古巴比伦 C . 古印度 D . 中国
  • 9. (2021·吉林模拟) 古代印度从事商业的人属于( )
    A . 吠舍 B . 首陀罗 C . 刹帝利 D . 婆罗门
  • 10. (2020九上·璧山期中) 让婆罗门的名字带来吉祥,让刹帝利的名字带来力量,让吠舍富裕,但是让首陀罗受到 憎恶。材料体现了古印度(   )
    A . 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内蕴 B . 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C . 阶级性鲜明,没有贵贱之分 D . 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 11. (2022·牡丹江二模) 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文明。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B . 种姓制度产生于古代两河流域 C . 司母戊鼎是中国青铜文明的代表 D .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
  • 12. (2016九上·江津期末) 下列对印度等级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等级之间界限森严 B . 低级种姓不允许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 C . 不同种姓之间的男女不能通婚 D .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 13. (2016九上·深圳期中) 与“千手观音”、“普渡众生”等词语相关的宗教是(  )

    A . 佛教 B . 基督教 C . 伊斯兰教 D . 道教
  • 14. (2020·安徽模拟) 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艺术,全都可以在希腊人那里找到它们的根。”这句话的含义是(   )
    A .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B . 古代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顶峰 C . 古代希腊建立了许多城邦国家 D . 古代希腊文明是一切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 15. (2018九下·平谷模拟) 某校准备邀请某学者做讲座,下图文框中的内容来自该校同学制作的宣传海报。下列选项中适合出现在海报“内容”一栏的是(    )

    A . 赏析《天方夜谭》 B . 分析雅典民主政治 C . 释读楔形文字 D . 解读《汉谟拉比法典》
  • 16. (2021九上·重庆期中) 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在这方面的一句名言是( )
    A . “人非工具” B . “人始终是独立的” C . “认识你自己” D . “人与自然是对立的”
  • 17. 有同学搜集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相关书籍,他研究的课题最可能是 ( )

    A .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话 B . 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 C . 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 D . 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 18. (2020九上·芜湖期中) 下图中?处最恰当主题的是(   )

    A . 政治的交流与完善 B . 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C . 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D . 科技的交流与传播
  • 19. (2019九上·重庆月考) 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交通畅通无阻”。这里所指的帝国是(   )
    A . 罗马帝国 B . 波斯帝国 C . 古巴比伦王国 D . 亚历山大帝国
  • 20. (2019九上·宿城月考)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主要是指(    )
    A . 《荷马史诗》 B . 《医学集成》 C . 儒略历 D . 《新法典》
二、综合题(共60分)(共3题;共60分)
  • 21. 判断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改正。
    1. (1) 公元前8世纪,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了希腊人建立的城邦。
    2. (2) 公元前8世纪,在西西里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3. (3) 为争夺爱琴海霸权,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
    4. (4) 日本各岛很早就有人类居住。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后来,北海道中部兴起奴隶制国家大和。
    5. (5) 630年,麦地那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6. (6) 630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 22.

    阅读下列图片,探秘人类古老的文明。回答问题

    1. (1) 图1反映的这部法典维护了哪一阶级的利益?在世界历史上有何地位?

    2. (2) 根据图2所反映的等级制度,把持着神权的等级是什么?

    3. (3) 图3这一美丽的景观应该是出现在哪一大河流域?

    4. (4) 上面三幅图片其反应的实质有什么共同之处?

  • 23. 不同肤色、不同大陆的人们共同缔造了人类历史,创造了辉煌的世界古代文明,古埃及人、巴比伦人、印度人以及中国人、希腊人等,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古代文化在交流和碰撞中不断发展,给我们今天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请回答:

    1. (1) 东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分别在哪里?

    2. (2) 西方文明和亚非文明最显著的不同点是什么?

    3. (3) 随着世界的发展,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也在不断加强,对于东方与西方的交流,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