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沪科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声的世界

更新时间:2022-09-23 浏览次数:11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南通) 初夏的傍晚,鸟鸣悠扬,蛙声一片,分辩鸟鸣和蛙声的主要依据是声音具有不同的(   )
    A . 音色 B . 音调 C . 频率 D . 响度
  • 2. (2022·日照) 201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2022年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降低噪声影响,守护听力健康,增强全民爱耳护耳意识,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与声音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 B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产生声音的响度不同 C . “山东舰”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 跳广场舞时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
  • 3. (2022·菏泽) 曾侯乙编钟包含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钟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传播速度
  • 4. (2022·烟台)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 图乙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音调越高 C . 图丙中小白兔通过声音的音调判断出叫门的不是妈妈 D . 图丁中捕鱼船通过声呐确定鱼群位置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 5. (2022·潍坊)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工作人员常利用喇叭宣传防疫知识,关于对使用中喇叭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喇叭发声不需要振动 B . 喇叭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C . 调节喇叭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响度 D . 增大喇叭音量会使所发出声音的速度变大
  • 6. (2022·张家界)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 吹笛子时,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B . 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C . 公路两旁的隔音蛟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拉奏二胡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 7. (2022·通辽) 日常生活中处处可听到声音,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真空玻璃能隔音是因为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慢 B . 医生通过听诊器来诊断疾病,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C . 广场舞噪声扰民是因为广场舞伴奏音乐音调太高 D . 工人用的防噪声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8. (2022·黔西)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做“B超”诊断疾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 . 将正在发声的扬声器对准烛焰,烛焰会摆动 C . 真空不能传声,是用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得出的 D . 校园内植树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 9. (2022·湘潭) 如图,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男孩用小号演奏《我和我的祖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号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 号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C . 用更大的力气吹奏,可改变声音的音调 D . 听号声知道所吹奏的乐曲,主要说明声音传递能量
  • 10. (2022·株洲) 古诗《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人能辨别出羌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速度
  • 11. (2022·湘西) 湘西苗族鼓舞流传在湘西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凤凰、泸溪、保靖、花垣和古丈等县市,每逢佳节,苗族同胞击鼓同庆,鼓声震天。这里描述的声音特征是指(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频率
  • 12. (2022·阜新)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 . 教室周围植树 B .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塞 C . 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 D . 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 13. (2022·鄂州) 清晨,一阵闹铃声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提醒你:该起床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 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 . 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 . 声速等于光速
  • 14. (2022·常州) 2021年7月,我国南海海域,齿鲸发出巨大的超声波震晕一群小鱼,在齿鲸旁观察的潜水员却没有听到齿鲸发出的声音,齿鲸发出的声音(   )
    A . 响度大、频率高 B . 响度大、频率低 C . 响度小、频率高 D . 响度小、频率低
  • 15. (2022·桂林) 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如图所示,声音在哪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最慢(   )

    A . 空气 B . C . 尼龙 D .
  • 16. (2022·聊城) 如图所示,小慧同学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听音叉发声的同时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化。她想探究的问题是(   )

    A .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 声音传播的条件 C .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 .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 17. (2022·兰州) 笛子是一种常见的管乐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 . 笛声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 . 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D .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 18. (2022·益阳) 北宋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提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可尽早听到来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样做能尽早听到马蹄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声音在土地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B . 使马蹄声的音调变高了 C . 改变了马蹄声的音色 D . 提高了士兵的听力
  • 19. (2022·宿迁)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王亚平和叶光富两名宇航员音色相同 B . 宇航员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C . 声音在太空中传播速度是 D . 奇妙的实验引起同学们高声喝彩,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 20. (2022·泸州) 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我市各校加强了艺术教育。如图所示是某校学生正在兴趣课堂上用古筝州奏乐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我们听到的乐曲声是由学生的手指振动产生的 B . 指导教师听到的乐曲声是通过空气传播来的 C . 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弦,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 . 乐曲声对邻班正在进行英语听力训练的同学而言是乐音
  • 21. (2022·南通模拟) 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速度
  • 22. (2022·荆州) 中国龙舟公开赛荆州站在古城东门外九龙渊举行,比赛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 B . 鼓声的响度越大,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大 C . 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分辨出鼓声,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 D . 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 23. (2022·宁夏) 部分智能手机有智慧语音功能,手机主人说出已录人的“唤醒词”就可以唤醒手机,这是利用声音特性中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频率 D . 音色
  • 24. (2022·广州) 编钟是我国瑰宝,如图,敲M处发出的声音音调比敲N处的高,比敲P处的低,则(   )

    A . 编钟发出的声音频率只与其质量有关 B . 敲P处发出的声音频率高于敲N处的 C . 敲P处时,钟的振幅一定比敲M处时大 D . 敲N处时,发出的声音响度一定比敲M处时大
二、填空题
  • 25. (2022·重庆) 如图所示是今年元宵晚会王亚平在空间站弹奏《茉莉花》的情景,她听到的琴声是由琴弦的产生的,人们只听琴声就能根据分辨出这是用我国传统乐器古筝弹奏的。

  • 26. (2022·抚顺) 《曹刿论战》中曹刿善于利用鼓声。鼓声是由于鼓面 产生的,鼓声震耳欲聋形容鼓声的 大;战场上常用“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作为命令,说明声可以传递
  • 27. (2022·牡丹江) 通过观察下列的声音波形图,的音调相同,的响度相同。

    A. B. C. D.

  • 28. (2022·十堰)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铜管乐器(小号)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如图),小号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 传入现场观众耳朵中;小男孩吹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声音的特性),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为了从 处控制噪声。

  • 29. (2022·苏州) 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她被誉为“百戏之祖”。演唱时以三弦、曲笛等为主要伴奏乐器,拨动三弦时,弦产生声音;吹奏曲笛时,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两种乐器相互配合,奏出优美的乐曲,通过可以辨别它们的声音。

  • 30. (2021·邵阳)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市各地都开展了唱红歌比赛活动,男女演唱者时而“引吭高歌”,时而“低声吟唱”,十分感人!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 31. (2022·江西)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跳绳时听到“呜…呜…”声,这是绳子引起周围空气而产生的,绳子转动越快,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

  • 32. (2022·黄冈) 物理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狮吼功”:他竭尽全力发出“狮吼声”震碎了酒杯。他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产生的,酒杯被震碎说明声能够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 33. (2021·安顺) 近期报道十几头大象集体从云南南部一路向北迁徙了几百公里。一路上大象的很多活动似乎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实际上它们可以用低于20Hz的声波交流。
  • 34. (2022·河南) 小利在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一个水瓶琴,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瓶中振动产生的。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越靠近(选填“左”或“右”)端音调越高。

  • 35. (2022·大庆)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音律最全的一套编钟。演奏者敲击编钟使其发出悠长的声音,钟振动幅度越大,越大;钟振动频率越高,越高。
  • 36. (2022·无锡) 中考期间,考试铃声通过传到同学们耳中: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处控制噪声。
  • 37. (2022·泰州)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举世瞩目,小男孩在国旗传递环节中用小号吹奏的(我和我的祖国)响彻全场,小号声是由空气柱的产生的,观众能听出是小号发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
  • 38. (2022·朝阳) 音乐会上,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播的。
  • 39. (2022·丹东) 学校艺术节,小辉、小丹合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震撼全场。同学们能辨别出萨克斯的演奏声是由于声音的不同。声音是由发声体产生的,由传到同学们的耳中。
三、实验探究题
  • 40. (2022·福建) 在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对课本的实验进行改进,如图。

    1. (1) 为了避免声音通过底部固体传出,利用磁悬浮装置使发声体悬浮于空中,A磁体上端为N极,则B磁体下端为极;
    2. (2) 将内部充有少量空气的气球口系紧,并悬挂于玻璃罩内壁,实验过程发现气球体积变大,说明罩内气压变
    3. (3) 罩内空气不断减少,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了,但发声体上方的轻质小球照旧跳动,说明发声体仍在
    4. (4) 本实验无法抽成绝对真空,需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得出:真空传声。写出一个运用类似研究方法的实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