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开学检测试...

更新时间:2022-09-26 浏览次数:39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在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美术与戏曲艺术既相互借鉴,又相得益彰。戏曲人物画,作为戏与画结合的代表,因受到戏曲文化滋养而呈现崭新面貌,既深得大众喜爱,亦拓展了艺术表现领域、创作观念及审美趣味,成为一种独特、独立的艺术题材,推动了中国人物画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画与戏曲艺术,同宗同源,又各成体系;两者有共同的审美追求,又有各自的艺术特性。作为将中国画与戏曲相结合的表现形式,戏曲人物画画中有戏,戏中亦有画。画里画外,戏里戏外,交织着社会万象与人生百态,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

    “虚实相生”是中国画和戏曲艺术共有的美学特征。在戏曲表演中,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各自的程式动作。这些动作源于生活,但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夸张和美化。比如,“趟马”表演中,马为虚,马鞭为实,一虚一实,构筑起富有想象力的艺术空间。在戏曲舞台上,演员的形体动作,作为相对活跃的视觉因素,与布景、服饰、妆面、道具等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造型整体,成为“织在时空中的图画”。这种超脱灵动的时空形态、以形写神的审美追求,与中国画创作理念不谋而合。正是在对戏曲艺术“手眼身法步”的韵致与妙趣的意象化捕捉中,戏曲人物画实现了艺术的二次创造,凸显国剧与国画在审美旨趣上的内在和谐。

    戏曲人物画,作为对戏曲艺术的再创造,一方面要把握戏曲艺术的美学特征,另一方面要体现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其创作重在把握“情态”,营造“意境”。只有准确把握角色的瞬间情态,才能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戏曲演员的一举步、一甩袖,一瞥眼、一扬眉,无不具有丰富意涵,这就要求美术工作者对戏曲文化有深刻理解,有较强的审美感受力。关良常去戏院看戏,他以戏入画,与对京剧情有独钟是分不开的。作为资深票友,关良不仅自幼看戏,还向富连成科班老生和盖叫天学戏,拥有丰富的舞台经验。正如他在回忆录中所言:“我想要画好戏剧人物,自己首先必须弄清有关戏目的剧情、场次、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各自性格的特征,要着意把人的精神气质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使画出的人物和观者息息相通,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中国画十分讲求“意境”。具体到戏曲人物画,营造意境最关键的是,画面上的各种造型元素都要有一种相互照应的整体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生发,构成一种符合人物情态和画面表现所需要的情境,传达出独特的“戏韵”。“老生重端方,小生宜潇洒,花脸重豪迈,丑角需灵活,旦角崇袅娜”。这要求美术工作者将舞台上的艺术内核,化为作品的精神追求,定格舞台上的精彩瞬间,并结合中国画的笔墨与色彩表现,赋予其新的情感表达,使作品构图和笔墨挥洒不囿于舞台所限,使观者能够通过画面回味戏中精妙,感受画者巧思。

    (摘编自王志纯《丹青戏韵  笔墨传薪——戏曲人物画的传统文脉与当代发展》)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戏曲人物画是戏与画结合的产物,在戏曲文化滋养下成为一种独特、独立的艺术题材。 B . 中国画与戏曲艺术既同宗同源,有共同的审美追求;又各成体系,有迥异的艺术特性。 C . 戏曲人物画在表现戏曲艺术“手眼身法步”的韵致与妙趣中实现了艺术的二次创造。 D . 戏曲人物画是对戏曲艺术再创造,画家要深刻理解戏曲文化,有较强的审美感受力。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站在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度,揭示戏曲人物画对于推动中国人物画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B . 文章第三段以“趟马”表演为例阐述戏曲人物画具有“虚实相生”的美学特征,生动形象。 C . 文章第四段引用画家关良回忆录中所言,意在阐述戏曲人物画创作重在把握“情态”的道理。 D . 文章论证有所侧重,在戏曲人物画把握“情态”和营造“意境”两个创作重点中更强调后者。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演员在戏曲舞台上的形体动作与布景、道具、服饰等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造型整体,如同“织在时空中的图画”。 B . 关良不仅自幼看戏,还向演员学戏,拥有丰富的舞台经验,这为他以戏入画,创作戏曲人物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 . 戏曲人物画营造意境的关键在于,画面上各种造型元素相互照应、生发,构成特定情态和画面,传达独特“戏韵”。 D . 林风眠采用西方表现主义绘画手法,以大胆的色彩和抽象的几何形式来表现京剧人物,这不属于传统的戏曲人物画。
  • 2. 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一

    葵花向日,在古人诗词中多有提及,比如杜甫的“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又如司马光的“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很多人会想当然地以为其中的“葵”就是向日葵,但其实这是一个误会。古人诗词语境中的“葵”,系指冬葵,一种曾经被誉为“百菜之主”的重要蔬菜。但自大白菜兴起于宋代之后,冬葵逐渐被“打入冷宫”,目前只有南方部分省份仍有种植,一般被叫作“冬苋菜”。

    冬葵是为数不多的我国原生蔬菜之一,而向日葵则来自于大洋彼岸的北美洲。据考证,北美原住民对向日葵的驯化始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16世纪初,西班牙探险家从美洲带回了向日葵种子,向日葵从此踏上了走向世界的征途。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向日葵随西方传教士进入我国。由于向日葵有着明显的向光性,人们逐渐把它和同样有向光性的冬葵联系在一起,故名“向日葵”。

    向日葵的花序是非常典型的头状花序。所谓头状花序,即许多无柄小花密集着生于花序轴的顶部,聚成头状。外形酷似一朵大花,实为多花,菊科植物几乎全都是这种花序。外轮形如花瓣的是舌状花,不结果,主要作用就是吸引可以为之传粉的昆虫;内部则是管状花,结果。如此内外配合,才能繁衍生息,子子孙孙无穷也。

       

    冬葵              向日葵

    (摘编自《古诗词中的“葵”》)

    材料二

    植物学家们开始探究向日葵为何会逐日运动。向日葵弯曲的部位位于茎秆顶端以下10~15厘米处,于是植物学家们分别破坏了茎秆顶端和弯曲部分的茎秆的两侧,但这未能影响花盘的逐日运动。他们又去掉了向日葵的叶片,这时花盘便不再向着太阳运动了。这说明,向日葵的叶片对于花盘的运动至关重要,叶片是花盘逐日运动的必要条件。

    那么,向日葵是如何通过叶片来实现逐日运动的呢?2016年《科学》杂志的一篇封面文章揭示了向日葵这一迷人现象背后的部分机制。

    植物茎秆的弯曲大多是由两侧的生长速度不同导致的——如果茎秆的一侧生长快而另一侧生长慢,茎秆就会向生长速度慢的一侧弯曲。植物学家们观测了向日葵花盘运动时茎秆上部分的生长速度,发现白天时茎秆东侧的生长速度比西侧的快,而晚上时茎秆西侧的生长速度比东侧的快,这与向日葵花盘白天自东向西、晚上自西向东的运动轨迹相符合。这也证明,向日葵花盘的转动是靠茎秆不停调节两侧生长速度而实现的。日后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向日葵的叶片被不同强度的光照射后,会产生浓度不同的生长素。向光一侧的叶片产生的生长素浓度比背光一侧的叶片产生的生长素浓度低,这就导致背光一侧的茎秆的生长速度比向光一侧的茎秆的生长速度要快。

    (摘编自《向日葵为何逐日而生》)

    材料三

    向日葵在开花初期,即它的花蕾刚刚绽开,花粉尚未成熟前,花盘的确是每日里追随太阳,自东向西;一旦花粉成熟后,向日葵就不再追随太阳了,而是花盘始终面向东偏南方向。

    葵花似乎明白,一直面向太阳,花朵就会像孵卵器那样,聚集阳光的热量,促进葵花籽更好、更快地孕育。向日葵的花粉畏惧高温,气温超过30摄氏度,就超出了花粉的承受力,很容易被灼伤。加上这个时候,生长素分泌量减少,且木栓层形成。因此,到这个时期,向日葵方阵会收起自己对太阳的狂热,齐刷刷地面朝东南方向。随着向日葵花盘的增大,向日葵早晨向东弯曲、中午直立、下午向西弯曲、夜间直立,这种周而复始的转向会逐渐停止。花盘除表现为越来越明显的垂头外,朝向几乎不再改变。

    (摘编自《向日葵并非一直向阳》)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很多人以为古诗词中的“葵”就是向日葵,其实这不一定正确,它们更有可能是一种蔬菜。 B . 向日葵约在明朝万历年间传入我国,由于它和冬葵一样具有向光性,故被称为“向日葵”。 C . 虽然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向日葵会逐日运动,但其背后的机制直到2016年才真相大白。 D . 植物的茎秆弯曲很可能是因为茎秆两侧生长速度不同,茎秆弯向的那一侧生长速度较慢。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可以肯定地说,脍炙人口的汉乐府民歌《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两句诗中的“葵”不是向日葵。 B . 向日葵花序看上去像一朵大花,实为多花,花盘外轮形如花瓣的舌状花只是为了吸引昆虫为之传粉,并不结果。 C . 植物学家们的实验证明:向日葵弯曲的部位位于茎秆顶端以下10~15厘米处,破坏这一部位不影响向日葵逐日。 D . 向日葵并非一直向阳,它只在开花初期到花蕾初绽、花粉尚未成熟前追随太阳转动,此后花盘朝向就始终不变。
    3. (3) 向日葵为何“向日”?后来为何又不再“向日”?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 3. 文学类文本阅读

    书的梦

    孙犁

    到市场买东西,也不容易。一要身强体壮,二要心胸宽阔。因为种种原因,我足不入市,已经有很多年了。这当然是因为有人帮忙,去购置那些生活用品。夜晚多梦,在梦里却常常进入市场。在喧嚣拥挤的人群中,我无视一切,直奔那卖书的地方。

    远远望去,破旧的书床上好像放着几种旧杂志或旧字帖。顾客稀少,主人态度也很和蔼。但到那里定睛一看,却往往令人失望,毫无所得。

    按照弗罗伊德的学说,这种梦境,实际上是幼年或青年时代,残存在大脑皮质上的一种印象的再现。

    是的,我梦到的常常是农村的集市景象:在小镇的长街上,有很多卖农具的,卖吃食的,其中偶尔有卖旧书的摊贩。或者,在杂乱放在地下的旧货中间,有几本旧书,它们对我最富有诱惑的力量。

    这是因为,在童年时代,常常在集市或庙会上,去光顾那些出售小书的摊贩。他们出卖各种石印的小说、唱本。有时,在戏台附近。

    在保定上学的时候,天华市场有两家小书铺,出卖一些新书。在大街上,有一种当时叫做“一折八扣”的廉价书,那是新旧内容的书都有的,印刷当然很劣。

    有一回,在紫河套的地摊上,买到一部姚鼐编的《古文辞类纂》,是商务印书馆的铅印大字本,花了一圆大洋。这在我是破天荒的慷慨之举,又买了二尺花布,拿到一家裱画铺去做了一个书套。但保定大街上,就有商务印书馆的分馆,到里面买一部这种新书,所费也不过如此,才知道上了当。

    后来又在紫河套买了一本大字的夏曾佑撰写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就是后来的《中国古代史》),也是商务排印的大字本,共两册。

    最后一次紫河套,是一九五二年。我路过保定,远千里同志陪我到“马号”吃了一顿童年时爱吃的小馆,又看了“列国”古迹,然后到紫河套。在一家收旧纸的店铺里,远买了一部石印的《李太白集》。这部书,在远去世后,我在他的夫人于雁军同志那里还看见过。

    中学毕业以后,我在北平流浪着。后来,在北平市政府当了一名书记。这个书记,是当时公务人员中最低的职位,专事抄写,是一种雇员,随时可以解职的,每月有二十元薪金。

    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了旧官场、旧衙门的景象。那地方倒很好,后门正好对着北平图书馆。我正在青年,富于幻想,很不习惯这种职业。我常常到图书馆去看书。到北新桥、西单商场、西四牌楼、宣武门外去连旧书摊。那时买书,是节衣缩食,所购完全是革命的书。我记得买过六期《文学月报》,五期《北斗》杂志,还有其他一些革命文艺期刊,如《奔流》、《萌芽》、《拓荒者》、《世界文化》等。好在科里都是一些混饭吃、不读书的人,也没人过问。

    我们办公的地方,是在一个小偏院的西房。这个屋子里最高的职位,是一名办事员,姓贺。他的办公桌摆在靠窗的地方,而且也只有他的桌子上有块玻璃板。我的办公桌放在西墙的角落里,其实那只是一张破旧的板桌,根本不是办公用的,桌子上也没有任何文具,只堆放着一些杂物。

    很久我没有事干,也没人分配给我工作。同屋有位姓石的山东人,为人诚实,他告诉我,这种情况并不好,等科长来考勤,对我很不利。他比较老于官场,他说,这是因为朝中无人的缘故。我那时不知此中的利害,还是把书本摆在那里看。

    我是由志成中学的体育教师介绍到那里工作的。他是当时北方的体育明星,娶了一位宦门小姐。他的外兄是工务局的局长。所以说,我官职虽小,“来头”还算可以。不到一年,这位局长下台,再加上其他原因,我也就“另候任用”了。

    我被免职以后,同事们照例是在东来顺吃一次火锅。和我一同免职的,还有一位家在北平附近的人,脸上有些麻子,忘记了他的姓。他是做外勤的,他的为人和他的破旧自行车上的装备,给人一种商人小贩的印象,失业对他是沉重的打击。走在街上,他悄悄地对我说:

    “孙兄,你是公子哥儿吧,怎么你一点也不在乎呀!”

    我没有回答。我想说:我的精神支柱是书本,他当然是不能领会的。我所以不在意,是因为这个职位,实在不值得留恋。另外,我只身一人,这里没有家口,实在不行,我还可以回老家喝粥去。

    和同事们告别以后,我又一个人去逛西单商场的书摊。渴望已久的,鲁迅先生翻译的《死魂灵》一书,已经陈列在那里了。用同事们带来的最后一次薪金,购置了这本名著,高高兴兴回到公寓去了。

    第二天在清晨,扶着这本书,出西直门,路经海淀,到离北平有五六十里路的黑龙潭,去看望在那里山村小学教书的一个朋友。他是我的同乡,又是中学同学。这人为人热情,对于比他年纪小的同乡同学,情谊很深。到他那里,正是深秋时节,黄叶飘落,潭水清冷,我不断想起曾雪芹在这一带著书的情景。住了两天,我又回到了北平。

    整理了一下,在北平一年所得的新书旧书,不过一柳条箱,就回到农村,去教小学了。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引述弗罗伊德学说中关于梦境的解释,表明作者认同这种解释,从侧面反映了书对于幼年或青年时代的“我”诱惑之大。 B . “这部书,在远去世后,我在他的夫人于雁军同志那里还看见过。”这几句看似闲笔,实则蕴含了作者对友人深挚的怀念之情。 C . “我”被免职却一点也不在乎,主要是因为这个职位过于低微,薪金微薄,不值得留恋,加之“我”只身一人,没有家庭负担。 D . 这篇散文信笔写来,不事雕琢却别具匠心,语言朴实无华而感情质朴真诚,可谓形散神聚,自然浑成,体现出高超的艺术境界。
    2. (2) 开头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孙犁认为,散文创作要“所见者大,而取材者微”。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文言文阅读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伊尹、吕尚、管夷吾、百里奚,此霸王之船乘也。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岂特船乘哉!

    齐景公问于孔子曰:“秦穆公其国小,处僻而霸,何也?”对曰:“其国小而志大,虽处僻而其政中,其举 , 其谋和,其令不偷。亲举五段大夫(注:指百里奚)于系螺之中,与之语三日而授之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霸则小矣。”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恒公,故有管仲;今恒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周公天子位七年,布衣之士,执贽所师见者十二人,穷巷白屋所见者四十九人,时进善者百人,教士者千人,官朝者万人。当此之时,诚使周公骄而且吝,则天下贤士至者寡矣。苟有至者,则必贪而尸禄者也,尸禄之臣,不能存君矣。

    卫君问于田让曰:“寡人封侯尽千里之地,赏赐尽御府增帛而士不至,何也?”田让对曰:“君之赏赐,不可以功及也;君之诛罚,不可以理避也;犹举杖而呼狗,张弓而祝鸡矣;虽有香饵而不能致者,害之必也。”

    应侯与贾午子坐闻其鼓琴之声应侯曰今日之琴一何悲也贾午子曰夫急张调下故使人悲耳取夫良材而卑官之安能无悲乎应侯曰:“善哉!”

    (节选自《说苑·尊贤》)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应侯与贾午子坐/闻其鼓琴之声/应侯曰/今日之琴/一何悲也/贾午子曰/夫急张调下/故使人悲耳/取夫良材而卑官之安/能无悲乎/ B . 应侯与贾午子坐/闻其鼓琴之声/应侯曰/今日之琴/一何悲也/贾午子曰/夫急张调下/故使人悲耳/取夫良材而卑官之/安能无悲乎/ C . 应侯与贾午子/坐闻其鼓琴之声/应侯曰/今日之琴/一何悲也/贾午子曰/夫急张调下/故使人悲耳/取夫良材而卑官之安/能无悲乎/ D . 应侯与贾午子/坐闻其鼓琴之声/应侯曰/今日之琴/一何悲也/贾午子曰/夫急张调下/故使人悲耳/取夫良材而卑官之/安能无悲乎/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其举果”与“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两句中的“果”字含义相同。 B . “致远道者托于乘”与“而致千里”(《劝学》)两句中的“致”字含义相同。 C . “而垂荣名者”与“四角垂香囊”(《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垂”字含义不同。 D . “周公摄天子位七年”与“摄乎大国之间”(《论语·先进》)两句中的“摄”字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齐景公向孔子询问秦穆公国小地僻却能称霸的原因,孔子认为穆公志向远大,为政恰当,能在因犯中选拔并重用百里奚,即便称王也是可以的,何况称霸。 B . 齐景公感叹当年桓公凭借八百辆兵车称霸诸侯,而如今自己兵车超过桓公却不敢长久呆在岐堤,是因为没有管仲。弦章指出君明则臣忠,有桓公才有管仲。 C . 周公执政期间非常礼贤下士,曾多次携带礼物去拜见平民百姓,按时举荐贤才,亲自教导士人,假如周公傲慢而且吝啬,那么前来投奔的贤士就会少得多。 D . 卫君觉得自己封赏非常大方,可贤士仍不来,有点想不通。田让认为他公私不分,奖赏不能凭功获得,处罚不能靠理避开,必然受到伤害,所以贤士不来。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岂特船乘哉!

      ②苟有至者,则必贪而尸禄者也,尸禄之臣,不能存君矣。

  • 5. 古代诗歌阅读春日访山人

    戴叔伦

    远访山中客,分泉谩煮茶。相携林下坐,共惜鬓边华。

    归路逢残雨,沿溪见落花。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人不辞路远去拜访山中客,足见两人情谊深厚。这在下文可得到印证。 B . 诗歌二至四句描述了两人相见后的情景,和谐融洽,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C . “共惜鬓边华”暗含时光流逝而壮志难酬的悲伤,令诗歌感情为之沉郁。 D . 归途中碰到残雨、溪水上漂着落花,这些春天习见物事照应题中“春”。
    2. (2) 本诗与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都出现了“童子”,但两者身份及其在诗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 6.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吃和住,而应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样才称得上“好学”。
    2. (2) 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两句的意思与之相似。
    3. (3) 黄庭坚的《登快阁》中描绘出一幅意境开阔旷远,景象苍茫明净的暮秋景色图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语言文字运用Ⅰ

    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呼啸而去,神十四号载人飞船漫步太空、成功对接,激发了民族自豪感,点燃了民众爱国情。守候在电视屏幕前的亿万观众,目睹了航天员出征仪式、航天员抵达发射台、航天员进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航天员关闭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舱门以及火箭点火升空的精彩瞬间。中国航天史上,再次增添了十分精彩的一页;中国航天精神,再次激发出民族复兴的伟力。

    探索浩瀚太空,永无止境:攀登科技高峰,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国梦的题中之义。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中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      、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      的航天精神。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尤其需要以航天精神激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书写荣耀。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部分由主语相同的四句话并列而成,通常后三个主语可以省略。但此处主语“航天员”出现四次。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说明。
  • 8. 语言文字运用Ⅱ

    由于生产工艺原因,当前电动车生产过程中总的碳排放量是比燃油车要高一些。但综合考虑,电动车是更低碳的。

    首先,电动车的动力,并不完全来源于燃煤的火电,我国的水力、风力、核能和太阳能等非化石燃料发电,加起来占比接近30%,也就是说电动车的动力      。随着新型清洁能源在发电中的比例越来越高,电动车的碳排放量必然呈逐渐下降的态势。其次,计算燃油车的碳排放,也需要考虑石油在开采、提炼和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这与强调电动车电池生产过程当中的碳排放是相同的。综合这个数据后,中型燃油车每公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另一方面,即使电动车的能源全部来自燃煤电厂,也可以大幅减少污染物,因为我们国家燃煤电厂技术方面,已经可以实现超净排放,燃烧后产生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回收。与燃油车的无序排放相比,燃煤电厂的系统性排放显然更容易管辖,并可以利用技术进步整体性进行改善。

    总而言之,分析二者差距,不能片面放大生产制造环节的差异,更应该从全生命周期长排放过程来进行考量。从车辆的全生命周期、科技发展的大趋势来看,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根据材料内容,简要说明“全生命周期”和“长排放过程”的含义。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 9. (2022高三上·安徽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90后高职毕业女生在清华大学担任老师”引发热议。2014年毕业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邢小颖以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被推荐到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任教。“职校毕业生”与“清华大学老师”这两个看似差距较大的身份,在现实中融于一人身上。其实,邢小颖在清华当老师并不奇怪,一方面,清华大学需要实践操作能力强的老师为学生授课;另一方面,她本人具备脱颖而出的实力,学生们称赞“邢老师的动作特别利索,我们要干半小时的活,她十分钟之内就能搞定”。

    职校毕业生“逆袭”背后,是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付出。2015年,邢小颖报考了中国地质大学的专升本,2017年顺利拿到学士学位。工作之余,她在专业领域做研究、发论文、申请专利,2021年获评工程师职称。一路走来,她不断提升自己,也成就了最好的自己。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成就最好的自己”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