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9月开...

更新时间:2022-09-21 浏览次数:45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红楼梦》在中国小说中,是一部空前伟大的作品。它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它的结构的庞大严整、人物的典型生动、语言的流利传神等艺术方面的成就上,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有着决定这些艺术性成功的高度思想性。它是以爱情悲剧为线索来写出封建大家庭由盛而衰的经过,从而成为反映封建社会的一面最忠实的镜子,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巨著。

    《红楼梦》全书虽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为线索,大观园的风月繁华为背景,但它的真正重点并不在这些地方。它写贾家用度的奢侈、礼法的虚伪、骨肉的内哄、在社会上的专横、对下人的残忍、收租放帐的剥削等等,都非常深刻。它写的虽然只是一个封建大家庭,但却是代表了千万的同样的家庭。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封建社会最基本的土地问题,和一系列的宗法问题、奴隶问题、家族问题……它不只刻画了封建家庭,并且对于当时的社会政治也是无情揭发暴露的。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有钱有势的打死了人“没事人一般走他的路”,而孤苦无告的被打死者的家属则是“告了一年的状无人作主”。一张“护官符”是多么尖锐的刻画了官僚地主们互相勾结包庇的本质。

    说《红楼梦》是一部空前伟大的小说固当之无愧,但读它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它的真假虚实,轻重隐显,变化百端,使我们不容易抓住,而且稍一疏忽,就会走入迷途,误解到作者原意的反面去。作者虽然是刻画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却并不曾完全背叛了他本来的阶级,虽然思想中有许多进步的成分,但也仍然保留了一些落后的东西。这种既痛恨又追怀的矛盾思想,就形成了既暴露又掩饰的曲折的笔法。

    如书中的凤姐,写得可以说是相当显豁了,但也有不明写之处。如第六十九回,尤二姐被胡庸医误用药打胎,致死,写得好像与凤姐根本无干,又早在第五十一回安排下“胡庸医乱用虎狼药”的回目,好像胡君荣用药一向乱七八糟似的;其实仔细看这一回书,就可以知道胡君荣用药乃是凤姐买嘱的。凡这些地方,都是微词曲笔。

    形成这种微词曲笔的原因,除作者自己的思想有着矛盾以外,还有许多不得已的缘故。第一,作者虽然不曾完全背叛了那个阶级,却大大地开罪了那个阶级,就难免成为众矢之的,况且作者生于清朝雍正初年,雍正即位,大诛异已,而曹家所依附的皇族正好是雍正的冤家对头,于是弄到抄家罢职。当时曹家处境的狼狈恐怖,可想而知,作者自不能畅所欲言,只好采取了迂回的方式,说一半留一半了。

    不仅如此,这种微词曲笔还有它本身的意义,就是艺术上的处理问题。《红楼梦》把大观园、十二钗表面上写得那么漂亮、美丽,自有它的必然的因素。他有这么写的必要。它透过封建家庭的表面的繁华和尊严的礼法来反映这腐朽淫靡行将崩溃的真实情况。这样写来才能使人了解封建家庭的本质,而不为其外象所迷惑。因此作者不愿意把这丑恶都给表面化了。

    不过,这种迂回的写法在某些程度上未尝不是阻碍了读者对《红楼梦》的正当了解。《红楼梦》一百多年来之所以被人曲解、误解,与它本身的隐晦是有关系的。用作者自己的话,他在书中屡屡提出“真”“假”的观念。明显地写出来的是假的,相反的,含而不露的才是真的。第一回甄士隐走了,就表示“真事隐去”,第二回记贾雨村的谈话,就表示“假语村言”。话虽分在两回说,实则是一回事,所隐去的真事也就暗藏在假语村言中,并非言是言,事是事,各不相干的。但有许多人看《红楼梦》只从第三回黛玉入府看起,什么甄士隐、贾雨村,几乎不知其为何许人也,对作者强调的“正”为“假”,“反”为“真”完全不了解。

    我们读《红楼梦》,假如能够掌握上面的这种看法,自然就不会走入迷途了。

    (摘编自俞平伯《我们应该怎样读<红楼梦>》)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的伟大是因为它的高度思想性,而不是因为它的结构、人物、语言的艺术性。 B . 《红楼梦》以爱情为线索,以大观园为背景,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 C . 《红楼梦》采取曲折迂回的方式,没有进行直接表达,这深化了作者既痛恨又追怀的矛盾思想。 D . 曹雪芹不愿意背叛封建阶级,有一些落后思想,但仍不愿意把封建丑恶都给表面化。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四段举尤二姐被胡庸医误用药致死的例子,是为了突出凤姐阴险狠毒的形象。 B . 文章论述应该怎样读《红楼梦》,重点阐释需要理解曹雪芹微词曲笔的写法。 C . 文章从曹雪芹的现实境况和艺术创作两个方面论述了他运用微词曲笔的原因。 D . 文章通过举例来说明《红楼梦》中微词曲笔的体现和其“正”为“假”、“反”为“真”的深义。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写出了封建大家庭由盛而衰的经过,忠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真实情况,此书有助于人们了解封建家庭和封建社会的本质。 B . 很多人读不懂《红楼梦》,主要是因为它的真假虚实,轻重隐显,变化百端,不易抓住,人们稍一疏忽,就会误解作者的原意。 C . 《红楼梦》用艺术的手法,把大观园、十二钗写得非常美好,通过封建家庭里表面的繁华和尊严的礼法来反映封建社会的丑恶。 D . 作者在书中通过甄土隐与贾雨村这两个人的谈话,突出了自己的“真”“假”观念,但是许多人不知道甄士隐、贾雨村是何许人也。
  • 2.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栖息地保护修复,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类型、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

    与此同时,我国加快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已建成国家公园试点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海洋公园、地质公园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处,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8%,海域面积的4.1%。同时,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湿地保护修复工程等,全面保护修复生态系统,改善扩大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使种群得到休养生息。特别是加快实施湿地网络建设,湿地保护率超过50%,64处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此外,我国不断加强执法监管,开展了“绿剑”“网剑”“清风”“昆仑”“国门”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行为。

    (摘编自《我国野生动植物种群持续恢复》,《光明日报》2021年5月22日)

    材料二:

    在第10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2020目标”,其中的多数目标并没有实现,不少国家口惠而实不至,做了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涉及多部门管理,牵扯到多主体利益。我国为此专门成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加强顶层设计。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已被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修复和国土空间管控的总体布局;同时加大中央资金投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建立自然保护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探索生态补偿机制等种种创新举措,构建了系统的保护政策体系。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进展的背后,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助力。定期汇编《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中国成为世界首个每年发布生物物种名录的国家;建立了多个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监测网络或平台,积累了大量科学监测数据。

    (摘编自《生物多样性建设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04期)

    材料三:

    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领导人峰会上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讲话,站在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深刻阐释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重大主张,郑重宣布我国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务实举措,充分体现了大国领袖的世界视野和天下情怀,充分彰显了我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积极作为和历史担当。

    习近平主席还引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万物各得其知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提醒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摘编自《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求是网》2021年11月10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显著,植被类型、陆地生态系统类型、高等植物群落和野生动物种群均得到了比较有效的保护。 B . 加快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一项举措,目前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已达到1.18万处。 C . 生物多样性牵扯到多主体利益,需要多部门管理,我国为此成立了相关委员会,并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多种创新举措,构建系统的保护政策体系。 D . 中国成为世界首个每年汇编《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并发布生物物种名录的国家,对生物物种的科学统计有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不断加强执法监管,开展了一系列打击涉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项行动,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B .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2020目标”中的多数目标并没有实现,是因为不少国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只有口头承诺,缺乏系统规划。 C . 中国传统文化中“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生态理念对当前转变生产和消费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D . 材料一和材料二属于新闻报道,侧重谈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采取的方法及取得的成效;材料三属于新闻评论,侧重谈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意义。
    3. (3)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哪些经验值得推广?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 3. 文学类文本阅读

    鸬鹚与老人

    徐则臣

    夕阳落尽,几笔晚霞衬出了天空更广大的寂寥,江水悠悠,几只船孤单地浮在水面。干瘦的邵秉义赤脚蹲在船头抽烟,吐烟时努力挺直脖子,像一只年迈的鸬鹚。岸上那个穿夹克的姑娘对他挥挥手,他还没回过神来,她的快门已经摁下。

    秉义听见女儿在舱里抱怨,弟弟后天结婚,一堆事等着操办,他这个当家的成了没事人。然后是老婆的大嗓门:“还没到时候,你等着吧。星池婚事办完,他不趴船舵上哭,这事不算完。”

    秉义揉灭烟头,说:“都住嘴!”

    女儿对母亲吐吐舌头,她是想让父亲换个脑子。别说父亲不舍,就她,嫁出去七八年,心下也难过。船是他们水上的家。

    在这个家里,秉义说一不二,可他极少粗暴地下指示。但在儿子婚礼的问题上,他却异常坚决:婚礼必须在船上办,船民就要按船民的规矩走。

    在秉义的心里,儿子天生是吃水饭的料,但星池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要和朋友投资办修船厂,紧急要钱,这条船是最值钱的家当。答应卖船揪了秉义一个多月的心。

    秉义这辈子只会做一件事,而这件事在儿子看来,早晚都是在拖这个世界的后腿。他当然不认同,但也不得不承认,跑船人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越发地稀薄了。火箭上天了,高铁提速了,船上的装备越来越好,可跑船的生意却越做越小了,利润越来越少。人还是那个人,吃苦耐劳敬业,但世界变了。

    秉义背着手沿码头走着,夹克姑娘抓拍了他的背影,背景是空茫的运河,取景框裁掉了地面,照片里的秉义像是直接走在水上。

    “有啥好拍的?我就去看看我的住家船。”

    “您岸上没房子?”

    “住不惯,浑身比风湿病犯了还难受。再说,家里还有几只鸬鹚呢。”

    “真棒,那我就拍您和鸬鹚。”

    “我就是鸬鹚。”秉义嘿嘿一笑。

    夹克姑娘笑了,看来并非只她一人觉得他长得像鸬鹚。

    “从小他们就叫我鸬鹚。水性好,一个猛子扎水底,憋个七八分钟没问题。看见的鱼绝对跑不掉,比鸬鹚还管用。”

    地砖路断了,接下来是土路,一条住家船拴在岸边的柳树上。五只鸬鹚机警地蹲在船上,看见秉义,嘎嘎地叫起来。秉义对它们拍拍手张开双臂,一个大步跳上船。它们飞起来,要落到秉义肩膀和手臂上,秉义往后躲闪,说:“不能停,不能停,爷我今天穿了新衣服。”五只鸬鹚又落到船上,脚脖子上都拴着细麻绳。秉义说:“别小看这几只鸟,吃香喝辣的都指着它们。吃不完的鱼。亲戚朋友一圈送完了,还能卖不少。”

    “鱼这么好抓?”

    “不比从前了,过去运河水也不干净,但那是水草啊、死鱼烂虾子啊沤坏了的脏;现在才真叫脏,各种塑料袋、垃圾、取土、打沙、工业废水,还有机械船漏的油。你看看,从南到北,有哪段运河水还能淘米洗菜?过去跑船,要做饭烧茶了,伸手就从河里舀。现在你舀看看,喝下去拉肚子拉死倒在其次,嘴都进不了,那个味儿,你说不出来成分有多复杂。我儿子说,马上就成化学药剂了,装进瓶子里熬熬炼炼都能做原子弹。鱼少多了,抓上来的你也未必敢吃。”

    “那您还打算在这条河上跑多久?”

    秉义如同被迎头闷了一棍,不过这一直都是个问题。只有陌生人才会不讲情面地问出来,因为她什么都不知道。

    “不跑了。前天回到码头,那是最后一趟。”

    夹克姑娘有些尴尬。

    “你别笑我酸。晚上我经常睡不着觉,就想,舍下一条船就这么难么?真就这么难。除了跑船我不会别的。离开这条长河,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得下去。我的命,一半在船上,另一半在这条河上。”

    “叔叔,我要回去了。下次再来看您哈。”

    “好的,我也要走了。”

    “您这是去哪儿?”

    “给我那几只鸬鹚弄口吃的。”秉义说,突然诡秘一笑,伸长脖子,人半蹲,右手五指并拢,掌心朝下,放到额头前;左手掌心向上,放到腰后,“嘎,嘎”,他的右手和脑袋同时点动,左手跟屁股一起摇摆,学起了鸬鹚。那造型也的确神似一只鸬鹚。

    (节选自《北上》,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邵秉义虽然不认同儿子的观点,但也不得不承认跑船人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越发地稀薄了,因为这个世界正在改变。 B . 夹克姑娘是次要人物,作者借助她与邵秉义的对话,将邵秉义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 C . 邵秉义的老婆、儿子、女儿不理解他的生活同船、运河密不可分的关系,抱怨他不关心当下、紧跟时代发展。 D . 小说通过邵秉义的人生际遇,表达了对坚守传统船家文化精神的赞颂,以及对传统船家文化逐渐式微的迷惘和担忧。
    2. (2) 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小说开篇环境描写的作用。
    3. (3) 邵秉义为什么说“我就是鸬鹚”?请简要分析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文言文阅读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数年归家。

    及汉兵起,更始立,豪杰多荐举禹,禹不肯从。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光武见之甚欢,谓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也。”光武曰:“即如是。何欲为?”禹曰:“但愿明公盛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光武笑,因留宿闲语。建武元年正月,禹自箕关将入河东,河东都尉守关不开,禹攻十日,破之,获辎重千余乘。进围安邑,数月未能下。更始大将军樊参将数万人,度大阳欲攻禹,禹遣诸将逆击于解南,大破之,斩参首。遂王匡、成丹、刘均等合军十余万,复共击禹,禹军不利,樊崇战死。会日暮,战罢,军师韩歆及诸将见兵势已摧,皆劝禹夜去,禹不听。明日癸亥 , 匡等以六甲穷日不出,禹因得更理兵勒众。明旦,匡悉军出攻禹,禹令军中无得妄动;既至营下,因传发诸将鼓而并进,大破之。匡等皆弃军亡走禹率轻骑急追获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皆斩之收得节六印绶五百兵器不可胜数遂定河东。是月,光武即位于鄗,使使者持节拜禹为大司徒,禹时年二十四。

    十三年,天下平定,诸功臣皆增户邑,定禹为高密侯。帝以禹功高,封弟宽为明亲侯。其后左右将军官罢,以特进奉朝请。禹内文明,笃行淳备,事母至孝。天下既定,常欲远名势。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艺。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资用国邑,不修产利。帝益重之。中元元年,复行司徒事。从东巡狩,封岱宗。显宗即位,以禹先帝元功,拜为太傅,进见东向,甚见尊宠。居岁余,寝疾。帝数自临问,以子男二人为郎。永平元年,年五十七 , 谥曰元侯。

    (节选自《后汉书.邓禹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匡等皆弃军亡走/禹率轻骑急追/获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皆斩之/收得节/六印绶/五百兵器/不可胜数/ B . 匡等皆弃军亡走/禹率轻骑急追/获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皆斩之/收得节六/印绶五百/兵器不可胜数/ C . 匡等皆弃军亡走/禹率轻骑急追/获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皆斩之/收得节/六印绶/五百兵器/不可胜数/ D . 匡等皆弃军亡走/禹率轻骑急追/获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皆斩之/收得节六/印绶五百/兵器不可胜数/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癸亥,属干支纪日法,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组合为六十个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B . 封,指“祭地”,是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时,祭祀地神的大型典礼。 C . 奉朝请,是古代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春季的朝见为“朝”,秋季的朝见为“请”。 D . 薨,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或者封王的贵族。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邓禹年少时就能诵读《诗经》,具有辨人之才,在长安学习时初见光武,就知道他不是普通的人,与光武结下了较深厚的交情。 B . 邓禹起初受到豪杰的举荐,但他不肯相从;后来他追随光武,光武有权力授予他官职,他却表示不愿做官,不重功名。 C . 邓禹在与王国作战时起初不利,后整理兵器、调整部队,在癸亥日后一天等王匡等人的军队到了营下,命将领鼓噪进攻,大破敌军。 D . 邓禹屡建功勋,深受光武帝信任,显宗即位后,依然得到特别的尊崇,得病后,显宗亲自探望,并让他的两个儿子请郎中治疗。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禹曰:“但愿明公盛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

      ②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

  • 5. 古代诗歌阅读

    移居二首(其一)

    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注】①邻曲:邻居。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的前四句追溯往事,以“昔”字领起,将移居和求友联系起来,因事见意,重在“乐”字。 B . 诗人卜居求友,不趋炎附势,不祈福求显,唯择善者为邻,正是诗人的情志和人格的表现。 C . 诗人经常与邻居保持来往,一起欣赏奇文,共同分析疑难的文义,共同追求精神上的交流。 D .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虽享受隐居生活,但还留恋过往,诗歌具有独特而亲切的情调。
    2. (2) 苏轼评价陶渊明的诗“质而实绮,癯(qú)而实腴”,大意是:(陶诗)看起来很简单质朴,内里实在是很美丽很丰富。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6.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沁园春·长沙》中,从“”两句开始,是作者在深情回忆曾经的战斗岁月。
    2. (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是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他心中思绪万千,于是发出了“”的慨叹。
    3. (3) 韩愈《师说》中认为“圣益圣,愚益愚”的原因是对待从师的态度不同,圣人采取“”的态度,而一般人采取“”的态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语言文字运用I

    戏曲以其本身的综合性质把各门艺术(音乐、文学、绘画、雕塑、舞蹈)结合在一起并使之精致化。音乐是构成戏曲的一大要素。乐器不但调控全剧节奏,还为演唱伴奏,配合表演,渲染气氛。声乐在戏曲里不但要唱字,讲究“字正腔圆”,还要唱情、唱韵。戏曲中的故事吸收了小说的结构技巧和情节安排,而且它刻画人物、推动情节主要是靠念唱来进行的。念,取散文和白话之精华;唱,集诗、词、曲之韵致。戏曲之得于绘画,一是脸谱服饰的年画般的装饰风俗,一是演员和背景的空白所形成的画意。“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以虚运实,实则亦虚,通幅皆有灵气。”这类境界都在戏曲中得到体现。戏曲的雕塑因素一在于表演中不断亮相和定型,二在于表演中主要人物大段大段演唱时,次要人物总是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戏曲里有优美而程序化了的文舞,也有包含着杂技和特技的武打。戏曲里的武打已经完全艺术化为一种非常有节奏和韵律的表演性的舞型。

    1. (1) 下面句中括号内容的作用和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括号内容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蓟北:泛指蓟州、幽州带(今河北省北部地区)。 B . 在古代这里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 C . “的(de)”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 D . 该建筑公司负责建设的工程全部达到了优良工程(的标准)。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戏曲中的故事吸收了小说的结构技巧和情节安排,但它刻画人物、推动情节主要是靠念唱来进行的。 B . 戏曲中的故事不仅吸收了小说的结构技巧和情节安排的特点,而且它刻画人物、推动情节主要是靠念唱来进行的。 C . 戏曲中的故事吸收了小说的结构技巧和情节安排的特点,但它刻画人物、推动情节主要是靠念唱来进行的。 D . 戏曲中的故事借鉴了小说的结构技巧和情节安排,而且它刻画人物、推动情节主要是靠念唱来进行的。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戏曲在诉诸观众视觉上,既靠服饰的装饰性,也靠“舞”的表演性 B . 戏曲在诉诸观众视觉上,除了服饰的装饰性之外,主要就是靠“舞”的表演性了 C . 除了靠“舞”,戏曲在诉诸观众视觉上,主要靠服饰的装饰性 D . 服饰的装饰性和“舞”的表演性是戏曲诉诸观众视觉的主要方式
  • 8. 语言文字运用II

    书法是一门变具象为抽象的化物态为情思的并具有浓郁的东方情调的十分独特诱人的民族艺术。这是由它的载体“汉字”所决定的,为此它蕴含着无限丰富的表现力。它和西洋文字的不同之处在于西洋文字属于单纯的标音特号,是合声为字。_________,它的构造本身就包含着用思想以美化天物的因素,不仅每个字几乎都有单独的含意,而且从艺术的角度看, _________,每个造型单位都占据一定的空间并讲究结体布局之美。

    ________。一幅理想的书法作品是作者长期的生活积累、精微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体验的高度概括和抽象,是精神的再创造,是心灵的表露和言志抒情的手段。是无声的音乐,是纸上的舞蹈,是诗歌的线条化,它既可以表现为形象的美,又可以表现为抽象的美,既可以反映客观世界,又可以抒发主观情感。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长句,请将其改成两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荒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后迁为乐安太守,拜尚书,为太傅。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陈蕃传》,有删改)

    材料二:今年,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根据不同的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并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古有陈蕃立志扫除天下,不事一室,终成大业;而今劳动教育进入教育部课程标准。对于陈蕃的“扫天下”和教育部提倡的日常劳动,作为新时代青年,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