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

更新时间:2022-10-09 浏览次数:1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2019年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 .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 . 提倡使用节水器具 C . 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 D . 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
  • 2. 某学校为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决定11月中旬组织学生到某公园开展研学活动,下列天气最适合的(   )
    A . B . C . D .
  • 3. 电视剧《封神榜》中扮演土行孙的演员,多才多艺,虽已成年,但身高只有几十厘米,他可能患的疾病是(   )
    A . 呆小症 B . 佝偻病 C . 侏儒症 D . 巨人症
  • 4. 将一根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一颗以绝缘细线悬挂的不带电金属球,但玻璃棒与金属球不互相接触。关于金属球两侧所带电性与受力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示意图,下列最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5. 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A . 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 B . 用吸管吸饮料 C . “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D . 马德堡半球实验
  • 6. (2020·金东模拟)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S闭合,灯L1和灯L2均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灯L1和灯L2串联 B . 灯L1和灯L2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C . 通过灯L1的电流与通过灯L2的电流一定相等 D . 通过等L1的电流与通过电源的电流一定相等
  • 7. 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反应。下列生命现象中,属于反射的一项是(   )
    A . 梧桐树到了秋冬季节就落叶 B . 小丽看到精彩的小说片段时哭了 C . 受到碰触后含羞草叶片合拢 D . 草履虫避开食盐水游向肉汁液
  • 8. (2020·浙江模拟) 下面四幅电路图中,仪表使用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21八上·余杭月考) 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鸡蛋能否沉入水底可以鉴别其是否新鲜。为了验证其真实性,小亮买了些新鲜鸡蛋,并拿其中一颗进行实验。第一天放入水中的鸡蛋沉入水底(如图甲),取出鸡蛋擦干放置 50 天后,再放入水中时鸡蛋漂浮在水面(如图乙),看来网传是真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鸡蛋两次所受的浮力一样大 B . 甲图中鸡蛋排开水的重力大 C . 乙图中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D . 放置50天后的鸡蛋密度变大
  • 10. 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有关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
    A . 海豚顶球表演是学习行为 B . 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 . 蜜蜂采蜜是先天性行为 D .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本能,受遗传物质控制
  • 11.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滑动时,下列四种接法中,变阻器阻值变大的是(   )
    A . B . C . D .
  •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40%的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20% B .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 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D .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 13. 导体甲、乙、丙分别连接成三个电路,如图所示。三个导体均由相同的材质组成,导体甲的长度为Lcm,截面积为Acm2;导体乙的长度为2Lcm,截面积为Acm2;导体丙的长度为Lcm,截面积为2Acm2。若电路中导线及电流表的电阻、电池内电阻忽略不计,导体甲、乙、丙所连接的电路装置中,流经三导体的电流值分別为I、I、I , 其大小关系是( )

    A . I>I>I B . I>I>I C . I>I>I D . I>I>I
  • 14.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 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 C . 神经系统是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成的 D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 15. 一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往下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降的高度h关系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10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 16. 1960年5月25日是我国首次,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峰60周年。电影《攀登者》即以此事件为原型改编而成。

    1. (1) 珠峰气候极度寒冷,又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在海拔7500 米的高度上年平均气温为-19.6℃;而在峰顶高度上的年平均气温会更(选填“高”或“低”)一些。
    2. (2) 珠穆朗玛峰南北坡气候差异很大,南坡降水丰沛,具有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北坡降水少,呈大陆性高原气候特征。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17. 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1. (1) 电解水实验如图1所示。x是电源的极(填“正”或“负”)。
    2. (2)  20℃时,将A、B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各50g,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升温到50℃时,A、B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如图3所示。从20℃到50℃的变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的是(填“A”或“B” )的溶液。
  • 18.          
    1. (1) 石墨烯被称为“黑金”、“新材料之王”,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如图所示,利用石墨烯制成的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约为0.335nm的二维碳膜,是目前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该二维碳膜按照导电性能划分,它属于(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 (2) 为保证战略核武库的安全,发射装置需要艇长、副艇长和武器操控官都按下各自的开关才能开启,这三个开关之间应该是(选填“串联”或“并联”)的。
  • 19. 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是由伽利略发明的,其原理如图所示,中空玻璃管与玻璃泡相连,玻璃管中水柱上方密封部分空气,用玻璃泡测量物体的温度。当大气压不变,被测物体温度升高时,水柱会。当被测物体温度不变、大气压变小时,水柱会。(两空均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 20. 在中国,乒乓球运动十分普及,乒乓球被称为国球。在2019年4月乒乓球世界锦标赛上,中国乒乓球队又一次包揽全部5枚金牌。
    1. (1) 当乒乓球飞速地朝眼前袭来时,眼睛会眨,这种行为属于,是生来就有的反应。
    2. (2) 某人因车祸导致胸椎(脊椎的一段)断裂,在下肢肢体完好的情况下出现了瘫痪症状。这表明运动系统完成动作还需要在的调节下才能实现。
  • 21. 下图是通过实验测得两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据图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氯化钾

    27.6

    34.0

    40.0

    45.5

    51.1

    1. (1) 60℃时,将45g氯化钠和45g氯化钾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氯化钾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或“=”);
    2. (2) 若氯化钾固体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固体,可采用获得氯化钾晶体。
  • 22. 12月17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山东舰”是我国自主建造的首艘国产航母,属于中型航母。“山东舰”航母满载时排水量为67000t,当它满载时受到海水的浮力是N,如果它从东海驶入长江,舰身会(选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保持不变”)。

  • 23. 某校实验小组的同学决定设计一个简易的身高测量仪,可用器材有电压恒定的电源、电压表、电阻丝、定值电阻、开关、导线(若干)等。他们的设想是:用滑片在绷直的电阻丝上滑动代替滑动变阻器;将电压表改装成身高显示仪——所测身高越大,显示仪示数越大,且刻度均匀。

    1. (1)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老师指出他们的设计有不够合理的地方。你认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
      A . 移动滑片P时电路的总电阻没有变化 B . 当所测身高越大时,电压表的示数越小 C . 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跟身高变化量不成正比 D . 电压表的示数不能由零变化到最大刻度值
    2. (2) 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设计出了正确的电路。正确电路是下图中的

  • 24.            
    1. (1) 小英同学从水库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将水样静置,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____(填标号)。

      A . 用玻璃棒引流 B . 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C . 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内壁 D . 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E . 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2. (2)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铵,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会
  • 25. 甲、乙两地相距100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输电线,投入使用前,需要对输电线进行测试。技术人员在甲地用电源、电压表和电流表接成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测试,当在乙地输电线两端接入阻值为10Ω的电阻时(图中未画出),电压表示数为5.0V,电流表示数为0.10A;保持电源电压不变,技术人员在某处将输电线线设置成短路(图中未画出),再次测试时,电流表示数为0.25A。求:

    1. (1) 甲、乙两地间每条输电线的电阻值是Ω;
    2. (2) 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为千米。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有5小题,26、27题每题6分,28题7分,29、30题每题8分,共35分)
  • 26. 某同学进行如下两个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 (1)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和量取、、装瓶、贴标签。

      该同学的操作如下,其中有错误的是

      ①计算需称取氯化钠固体3.0g;

      ②称量前托盘天平应先检查游码是否归零,并调节平衡;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固体时,为防止污染托盘,可将氯化钠放在玻璃皿上称量;

      ④选用250mL量筒量取47mL的水;

      ⑤存放溶液时,为确保数据准确,将试剂瓶用蒸馏水清洗后,立即倒入所配溶液封存。

    2. (2)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步骤如下:

      ①取一定质量的粗盐样品,加水溶解;②过滤;③蒸发结晶;④称量、计算产率。

      在上述各步实验中,都用到玻璃棒,它在步骤③中的作用是

  • 27. (2018八上·杭州期中) 小明设计了用吸盘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可选用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秒表和天平。请回答:

    1. (1) 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将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

      ②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添加(填“砝码”或“细沙”),直到吸盘恰好脱离玻璃板;

      ③用天平测出小桶和里面物体的总质量 m;

      ⑤根据测得数据计算大气压强值。

    2. (2) 为了减小误差,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 . 减小吸盘的直径 B . 减小塑料桶的质量 C . 减小吸盘的质量 D . 在吸盘上沾点水后再压在玻璃板上
  • 28. 刚孵化出来的小比目鱼的眼睛生在两侧,在鱼体长到大约3cm长的时候,眼睛开始发生移位,一侧的眼睛向头的上方移动,渐渐地越过头的上缘移到另一侧,直到接近另一只眼睛时才停止。专家分析,这种外形的不对称,是其在变态发育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缘故。为此,某海滨学校的一位生物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外探究题:探究比目鱼的眼睛位置变化是否与甲状腺激素有关?

    某同学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将三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甲、乙、丙,每天记录比目鱼生长发育的情况(如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甲  缸

    乙  缸

    丙  缸

    分别加入5000mL海水

    分别加入同时期孵化出的小比目鱼1条

    每天分别加入等量鱼食,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不加任何制剂

    加入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

    加入适量的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制剂

    实验

    现象

    鱼体长到3cm时眼睛开始发生移位

    鱼体长到3cm时眼睛没有发生移位

    1. (1) 本实验设计中,有一处存在明显的缺陷,该缺陷是:
    2. (2) 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缸。
    3. (3) 完善实验方案后,请你推测乙缸内的实验现象:
    4. (4) 在饲养正常的蝌蚪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可使蝌蚪提前变成苍蝇大小的青蛙。结合这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甲状腺激素能够
  • 29. 在学习浮力的相关知识时,小军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 (1) 小军记起自己在游泳池里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时,会感觉到身体越来越轻。由此他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

      于是,他按图甲所示的方法,将物体浸入水中,并不断改变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V

      V

      V

      V

      V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3.4

      2.9

      2.3

      1.8

      1.2

      分析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小军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选填“越小”、“越大”或“不变”)。

    2. (2) 小军又联想到“死海不死”的传说——人在死海中即使不会游泳也沉不下去。就想:浮力的大小一定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小军先把鸡蛋放入清水中,发现鸡蛋沉入水底;然后缓缓向水中加盐并不断地搅拌,随着盐水越来越浓,发现鸡蛋竟然能浮在液面上!

      这个简易实验说明,小军关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的猜想是(选填“正确”“错误”或“不确定”)的。

    3. (3) 小军结合密度和重力的知识,对前面两个实验的结论进行了深入思考后,认为浮力的大小应该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有更直接的关系。

      为了找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他又利用水和石块进行了图乙所示的实验。相关实验数据的记录如表二所示。

      表二

      石块重

      G/N

      空杯重

      G/N

      石块浸没在水

      中时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F/N

      杯和水的

      总重G/N

      石块浸没在

      水中时受到

      的浮力F杯浮/N

      石块排开水所

      受的重力G/N

      2.0

      1.0

      1.4

      1.6

      完成表二后,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石块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大小

    4. (4) 为了更全面地总结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小军还要
  • 30.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导体中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6V)、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5Ω、10Ω、20Ω)、滑动变阻器(40Ω,5A)、开关和导线若干。

    1. (1)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 (2) 在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
    3. (3) 用图示电路,为完成三次实验,则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最小预设值是V。
    4. (4) 同组的小金同学用一个小灯泡替换了定值电阻,移动滑片获得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发光情况

      电压U/V

      电流I/A

      灯丝电阻

      1

      刚发光

      1.5

      0.2

      7.5

      2

      2.5

      0.30

      8.3

      3

      3.8

      0.42

      9.0

      分析数据及实验现象可知:灯越亮,灯丝电阻越大,说明灯丝的电阻与有关。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 31. 如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示的神经结构称为,它必须保持完整,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2. (2) 若图示为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⑤为某同学膝盖下方接受叩击刺激的感受器,则该同学从接受刺激到小腿弹起的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路径为:⑤→(用“数字”与“→”表示)。
    3. (3) 图中③是位于脊髓内的低级神经中枢。同学们完成“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的反射活动,必须在的高级中枢参与下完成。
    4. (4) 饮酒会损伤神经系统,少量饮酒能促进中枢神经兴奋,过量饮酒会使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说话不清,产生幻觉。酒后驾车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影响了驾驶员的
  • 32. 在实验室里,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 (1) 溶液稀释混匀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2. (2) 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而其它操作均正确,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
    3. (3) 要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则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
  • 33. 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时,物块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ρ=1.0×103kg/m3)。求:

    1. (1) 物块A受到的浮力;
    2. (2) 物块A的密度;
    3. (3) 往容器缓慢加水,至物块A刚好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弹簧伸长了3cm,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F。
  • 34.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酒后不开车是每个司机必须遵守的交通法规。甲图是酒精测试仪工作电路原理图,电源电压U=6V;R1为气敏电阻,它的阻值随气体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而变化,如乙图所示。气体中酒精含量大于0且小于80mg/100mL 为酒驾,达到或者超过80mg/100mL为醉驾。使用前通过调零旋钮(即滑动变阻器 R2的滑片)对测试仪进行调零,此时电压表示数为U1=5V,调零后R2的滑片位置保持不变。

    1. (1) 当电压表示数为U1=5V时,求通过R1的电流强度;
    2. (2) 当电压表示数为U1=5V时,求 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
    3. (3) 某次检测中,电流表示数 I1′=0.2A ,请通过计算,判断此驾驶员属于酒驾还是醉驾。
  • 35. 取一张光盘,在背面贴上几块防滑垫,在正面正中心粘紧一个饮料瓶口并旋紧瓶盖,在瓶盖上钻一个通气孔。将气球充满气,套在瓶盖上。将光盘靠到玻璃板下方,通过通气孔开始放气,可以观察到光盘吸到玻璃上不掉下来,如图。等到气球里的气快放完时,整个装置才掉下来。请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