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2-08-08 浏览次数:8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绍兴二模) 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中的四个项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弯道转弯时加速度为零 B . 冰壶在冰面上滑行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C . 研究单板滑雪运动员在空中转体时可以将她看成质点 D . 杆对冰球的力与冰球对杆的力同时产生、变化和消失
  • 2. 如图所示,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

    A . 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 . 斜面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一直不变 C . 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直先减小后增加 D . 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 3. 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拉船,已知船的质量为m,水的阻力恒为f,当轻绳与水面的夹角为时,船的速度为v,人的拉力大小为F,则此时(   )

    A . 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 B . 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 C . 船的加速度为 D . 船的加速度为
  • 4. 如图所示,有一固定的且内部光滑的半球面,球心为O,最低点为C,在其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和B,在两个高度不同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A球的轨迹平面高于B球的轨迹平面,A,B两球与O点的连线与竖直线OC间的夹角分别为 , 以最低点C所在的水平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 , 则( )

    A . A,B两球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之比为3∶4 B . A,B两球运动的周期之比为4∶3 C . A,B两球的动能之比为16∶9 D . A,B两球机械能之比为112∶51
  • 5. 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 , 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均为0.2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加速度为 B . C . 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为 D . OA之间的距离为1.125m
二、多选题
  • 6. 2021年2月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顺利完成地火转移段第四次轨道中途修正,以确保按计划实施火星捕获。如图所示,其过程简化为探测器先进入绕火星圆轨道Ⅰ,经过与其相切的绕火星椭圆轨道Ⅱ再转移到绕火星圆轨道Ⅲ,A,B分别为椭圆轨道Ⅱ上的近火点和远火点。探测器在变轨过程中质量视为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探测器在轨道Ⅰ上的机械能小于在轨道Ⅱ上的机械能 B . 探测器在轨道Ⅰ上的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上Ⅱ的运行周期 C . 探测器在轨道Ⅱ上B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B点的加速度 D . 探测器在轨道Ⅱ上A点时的速率大于在轨道Ⅲ上A点时的速率
  • 7. 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第10s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 . 第20s末,甲、乙两车相遇 C . 前10s内,甲车比乙车多运动150m D . 开始时乙车在前,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
  • 8. (2020高一下·晋江期中)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A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圆环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处的速度最大,到达C处的速度为零, 。若圆环在C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v,恰好能回到A。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重力加速度为g,则圆环(   )

    A . 下滑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 . 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C . 在C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D . 上滑经过B的速度大于下滑经过B的速度
  • 9. (2022·成都模拟) 如图,a、b、c是某游客在游乐场乘过山车依次通过的轨道上三个位置。若轨道可视为竖直面内的圆弧,游客座位在车的中间,且该过程中对车和人系统只考虑重力和轨道弹力,则(   )

    A . 游客在最高点a处处于平衡状态 B . 游客在a、b、c三处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a<vb<vc C . 游客在a、b、c三处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a<ab<ac D . 游客在a、b、c三处的机械能大小关系为Ea<Eb<Ec
  • 10. 如图所示A,B、C三个质量均为1kg的小物块(视为质点),用轻绳(足够长)通过轻小滑轮(不考虑半径)对称连接,两个滑轮的水平距离为0.6m。在外力作用下将C物块拉到如图所示位置,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然后撤去外力,不计一切阻力,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平面内,重力加速度为g。(   )

    A . 上升过程中C的最大动能为 B . 当C的速度最大时A物体的速度大小恰好等于C物体的速度大小 C . 由静止释放到C物块速度最大时C上升的高度为 D . 由静止释放到C物块速度最大的过程中拉力对A物块所做的功
三、实验题
  • 11. 实验小组做“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
    1. (1) 如图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为平抛的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测得A,B两点竖直坐标y1=5.0cm、y2=45.0cm,A,B两点水平间距为Δx=60.0cm,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0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取g=10m/s2

    2. (2) 该同学在实验时忘记描下O点,他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小球运动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中的A,B、C所示,(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问题用已知量对应的字母表示)则:

      ①小球从A到C的时间为

      ②小球经过B点时速度的水平分速度为

      ③小球在C点时速度的竖直分速度为

  • 12. 在利用重锤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 (1) 如图2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 , 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A,B、C、D是连续打出的四个点,它们到O点的距离如图2所示。则由图中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C时,物体的速度vC=m/s;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J。(取三位有效数字)
    2. (2) 实验结果发现动能增量不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
      A . 选用的重锤质量过大 B . 空气对重锤的阻力和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 C . 数据处理时出现计算错误 D . 实验时操作不够细,实验数据测量不准确
四、解答题
  • 13. 2016年元旦起厦门实施“史上最严交规”,对闯红灯,逆向行驶等严重违规行为,处以500元罚款.现有甲、乙两汽车正沿同一平直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v=10m/s,当两车快要到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已转换成了黄灯,于是紧急刹车(反应时间忽略不计),乙车司机为了避免与甲车相撞也紧急刹车,但乙车司机反应较慢(反应时间为0.5s).甲车司机为了熟悉车况,驾驶车辆进行了一段空档滑行,根据经验计算出滑行加速度大小为a0=0.5m/s2 , 已知乙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a2=5m/s2.求:
    1. (1) 若甲司机看到黄灯时车头距停车线x=16m,他刹车过程中发现停车位置应该离停车线还有段距离,于是在车离停车线x=4m时松开刹车让车做空档滑行,车恰好停在停车线前,则甲车紧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多大?
    2. (2) 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应保持多大距离?
  • 14. 宇航员乘坐“量子零号”卫星到达星球“墨子6710”上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质量为100g小滑块从斜面AB上静止滑下,斜面的倾角为53°,动摩擦因数为0.5,水平面光滑,斜面与水平面接触处无能量损失,在C点以速度6m/s水平抛出,经过1秒从P点沿切线方向进入竖直放置的光滑圆轨道,圆心为O点。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圆半径2.5m,不计小球受到空气的阻力。。求:

    1. (1) 小滑块在斜面运动的时间;
    2. (2) 在最高点轨道对小滑块的弹力的大小;
    3. (3) 若该星球的半径为8000km,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
  • 15. (2022高一下·平江期末)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MN底端固定一个被压缩且锁定的轻弹簧,轻弹簧的上端静止放一质量的滑块,滑块与斜面顶端N点相距。现将弹簧解除锁定,滑块离开弹簧后经N点离开斜面,恰水平飞上速度为顺时针匀速转动的传送带,足够长的传送带水平放置,其上表面距N点所在水平面高度为 , 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 g取10 m/s2。求:

    1. (1) 滑块从离开N点至飞上传送带的时间;
    2. (2) 弹簧锁定时储存的弹性势能;
    3. (3) 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