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理综物理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2-04-25 浏览次数:78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0年12月4日14时02分,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一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中国“人造太阳”最高温度能达近2亿度,或将造福全人类。该装置中的核反应方程式为: , 则X是(   )
    A . 电子 B . 中子 C . 质子 D . 正电子
  • 2. 风速测速仪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风吹动风杯,风杯通过转轴带动永磁铁转动,电流测量装置则可显示感应线圈产生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从而实现测量实时风速。若风速一定时,风杯的转动周期为T,则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3. 图(a)为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中的一个画面。比赛中,为了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假设某运动员以初速度v0沿冰面将冰壶推出,冰壶做直线运动直到停止的过程中,其速度时间(v-t)图像如图(b)所示,则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

    A . 0~t1和t2~t3时间内,运动员在用毛刷擦冰面 B . t1~t2时间内,冰壶的加速度大小为 C . t1~t2时间内,冰壶的位移大小为 D . 0~t3时间内,冰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4. 如图,竖直和水平放置的绝缘光滑板PO、QO固定,a、b为两个均带正电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当用平行于QO向左的力F作用于b时,a、b紧靠板静止。现稍改变F的大小,使b稍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当a、b重新静止后(   )

    A . QO对b的支持力比原来大 B . 力F比原来大 C . 系统的重力势能比原来小 D . 系统的电势能比原来小
  • 5. 2021年2月24日6时29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如图所示的椭圆轨道)。若火星可视为半径为R的质量均匀分布球体,轨道的近火点P离火星表面的距离为L1 , 远火点Q离火星表面的距离为L2 , 已知探测器在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T,L1+L2≈18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火星的密度约为(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 6. 如图,a、b、c是某游客在游乐场乘过山车依次通过的轨道上三个位置。若轨道可视为竖直面内的圆弧,游客座位在车的中间,且该过程中对车和人系统只考虑重力和轨道弹力,则(   )

    A . 游客在最高点a处处于平衡状态 B . 游客在a、b、c三处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a<vb<vc C . 游客在a、b、c三处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a<ab<ac D . 游客在a、b、c三处的机械能大小关系为Ea<Eb<Ec
  • 7. 如图,两根足够长的平行光滑导轨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所在空间有方向垂直于水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的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导轨的间距为L,电阻不计;导轨上静置两根长度均为L的导体棒PQ和MN,其中PQ的质量为2m、阻值为R,MN的质量为m、阻值为2R。若在t=0时刻给PQ一个平行于导轨向右的初速度vo , 不计运动过程中PQ和MN的相互作用力,则(   )

    A . t=0时刻,两导体棒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 . t=0时刻,PQ两端的电压为 C . PQ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 D . 从t=0时刻到PQ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导体棒MN产生的焦耳热为
  • 8. 如图(a),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轻弹簧平行斜面放置且下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斜面上O点由静止滑下。以O点为原点,作出滑块从O下滑至最低点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b)。弹簧形变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

    A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B . 下滑过程中,在x=x2处,滑块的机械能最大 C . 在x1~x2和x2~x3两段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增量相等 D . 在x1~x2和x2~x3两段过程中,a-x图线斜率的绝度值均等于
  • 9. 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热传递,达到热平衡时物体的温度一定相同 B . 外界对某系统做正功,该系统的内能一定增加 C . 第二类永动机没有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D . 低温系统可以向高温系统传递热量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E . 无论科技如何进步与发展,热机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
三、实验题
  • 10. 为将一只毫安表A(量程3mA,内阻约几十欧姆)改装成量程为1.5V的电压表,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电源E(电动势约6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0~50Ω);滑动变阻器R2(0~5kΩ);电阻箱R(0~999.9Ω);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某同学先按图示电路连接线路,测量表A的内阻。他的操作步骤如下:

    a.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S1后调节变阻器的阻值,使表A的指针满偏;

    b.闭合S2保持变阻器的阻值不变,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表A的指针偏转到量程的位置;

    c.记下R的阻值为30.0Ω。

    1. (1) 上述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选填“R1”或“R2”);
    2. (2) 表A的内阻测量值RA=Ω。此测量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表A内阻的真实值。
    3. (3) 若取表A内阻的测量值RA进行计算,为达成改装的目的,可将表A与电阻箱R选填“串联”或“并联”),且将电阻箱R的阻值调到Ω。
  • 11. 某同学用图(a)所示装置研究滑块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实验前,该同学已先测出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的总质量为M=0.4kg。

    实验中,该同学让传送带保持恒定的速度,将滑块由静止轻放在传送带上O处并将此时刻作为计时起点,用位移传感器测出了各时刻t滑块相对于O的位移x,利用测得的多组数据在图(b)所示的x-t坐标中描出了14个点。

    1. (1) 由图(b)中各点的分布规律可知:

      ①滑块在传送带上先做的是直线运动;

      ②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为m/s;

      ③滑块在0.20s末的速度大小为m/s,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均取1位有效数字)

    2. (2) 请根据描出的点在答题卡上作出滑块运动的x-t图线。
    3. (3) 若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 , 则利用实验数据可求得:

      ①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取1位有效数字);

      ②在0.10s末~0.60s末这段时间内,滑块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J(取2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 12. 如图,长为L的矩形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o滑上木板左端。①若木板固定,则滑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大小为;②若木板不固定,则滑块恰好不离开木板。滑块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 (1) 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 (2) 木板的质量M;
    3. (3) 两种情况下,滑块从木板左端滑到右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对滑块的冲量大小之比I1:I2
  • 13. 如图,在x轴(水平轴)下方,沿y轴(竖直轴)方向每间隔d=0.2m就有一段间距也为d的区域P,区域P内(含边界)既存在方向竖直向上、场强E=20N/C的匀强电场,也存在方向垂直坐标平面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2T的匀强磁场。现有一电荷量q=5×10-10C、质量m=1×10-9kg的带正电粒子从坐标原点O自由下落。粒子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1. (1) 求粒子刚到达第一个区域P时的速度大小v1和穿出该区域时速度的水平分量大小v1x
    2. (2) 求粒子刚到达第n(n>1)个区域P时的速度大小vn和粒子穿过该区域过程中速度的水平分量的变化量大小Δvnx
    3. (3) 到达第几个区域P时,粒子不能从该区域的下方穿出。
  • 14. 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p-V)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到b为等温过程,b到c为等压过程,c到a为等容过程。已知气体状态b的温度Tb=297K、压强pb=1×105Pa、体积Vb=24L,状态a的压强pa=3×105Pa。

    1. (1) 求气体状态a的体积V以及状态c的温度T;
    2. (2) 若b到c过程中气体内能改变了2×104J,求该过程气体放出的热量Q。
  • 15. 如图,ABD是某三棱镜的横截面, , 一束光线垂直于AB边从E点射入三棱镜,恰好在BD边的中点F发生全反射。已知BE=L,光在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

    1. (1) 光线第一次从三棱镜射出时的折射角正弦值;
    2. (2) 光线从E点到第一次从三棱镜射出经过的时间。
五、填空题
  • 16. 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图为t=0时刻两列波的波动图像,两持续振动的波源分别位于原点O和Q(22m,0)点,甲波的频率为2.5Hz,此时平衡位置在x1=4m和x2=18m的A、B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在x=12m处。则甲波的波速为m/s,质点M开始振动的时刻为s,质点M在开始振动后的1s内运动的路程为cm。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