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十堰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8-03 浏览次数:6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玉米、大豆、鸡蛋是我们日常重要的食物,为我们补充糖类、油脂、蛋白质等重要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玉米的主要成分淀粉属于糖类,所有的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 . 大豆可以压榨得到大豆油,大豆油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 . 往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有沉淀产生,再加水沉淀会溶解 D . 鸡蛋清中含有蛋白质,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 2. 下列物质的所属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   )

    结构简式

    物质类别

    芳香烃

    醛类

    羧酸类

    醇类

    官能团

    -O-

    选项

    A

    B

    C

    D

    A . A B . B C . C D . D
  • 3. 下列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A . A B . B C . C D . D
  • 4. 分析下表中的6个热化学方程式,可判断出的燃烧热分别为(   )

    2022年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使用的燃料

    氧气

    ()

    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使用的燃料

    丙烷

    ()

    A . B . C . D .
  • 5. 工业合成氨使用了铁触媒催化剂,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用分别表示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②是催化剂吸附分子的过程 B . ②→③过程中仅断裂了非极性键 C . ③→④是吸热过程 D . ①→⑤的总反应属于氮的固定
  • 6. 我国在半导体行业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下列有关Si及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 , 如石英、水晶等的主要成分均是 B . 粗硅的制备反应: C . 粗硅的提纯涉及了反应: D . 硅单质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作芯片
  • 7.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硅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B . FeO溶于稀硝酸: C . 氨水中通入过量 D . 铜与浓硝酸反应:
  • 8. 下列有关实验描述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A . 向久置于空气中的亚硫酸钠中加入氯化钡产生沉淀,说明亚硫酸钠已变质 B . 硫酸型酸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pH变小,说明硫酸具有还原性 C . 水银温度计打碎后,用硫粉覆盖即可除去水银,体现了硫元素的还原性 D . 通入品红溶液中,待溶液褪色后,加热,溶液恢复原色,说明的漂白是可逆的
  • 9. 采用50mLNaOH溶液和50mL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仪器M的名称为玻璃搅拌器 B . 碎泡沫塑料能减少热量的散失 C . 加入试剂时,应缓慢加入,防止液体飞溅 D . 可用50mL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
  • 10. 下列事实与解释(或结论)具有对应关系且都正确的是(   )
    A . 与浓硫酸反应制备硝酸,利用了浓硫酸的强酸性 B . 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是因为具有很高的熔点 C . 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 , 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说明稀硝酸的氧化性更强 D . 反应进行,说明CuS不溶于水和稀硫酸
  • 11. 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新原电池,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溶液,双极膜由两种离子交换膜组成,在双极膜中可以自由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极为负极 B . N极的电极反应为氧化反应 C . 双极膜中向M极迁移 D . 若负极减轻65g,则正极增重96g
  • 12. 有机物M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M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子式为 B . 结构中含有三种官能团 C . 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D . 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 13. 工业上高炉炼铁时常以赤铁矿和焦炭为原料,而将赤铁矿中的转化为铁的过程中实际起作用的是CO。反应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则反应为(   )

    A . B . C . D .
  • 14. 现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①a、b相连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后,b极变粗;②a、d相连插入稀硫酸中后,外电路电流从a流向d;③b、c相连插入稀硫酸中后,c极上有气泡产生;④c、d相连插入稀硫酸中后,d极溶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①和④可推出金属活动性:Cu>c B . 由②和③可推出金属活动性:d>c C . 由①②③可推出金属活动性:d>a>b>c D . 由①②④可推出金属活动性:a>b>d>c
  • 15. 常温常压下,丙醇()、环己烷()、2-庚烯()的混合液体,测得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2%,则氧的质量分数约为(   )
    A . 16% B . 14.2% C . 10.0% D . 无法确定
二、综合题
  • 16. 课本[实验7—6]描述了用乙酸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再加入几片碎瓷片,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小心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溶液的液面上,观察现象,装置如图1、图2为某化学兴趣小组改进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2中仪器a的名称为,碎瓷片的作用是
    2. (2) 图2中饱和溶液有3个作用,分别是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
    3. (3) 若参与反应的乙酸的化学式为 , 则制取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用20g乙酸与46g乙醇反应,若实验结束后计算得乙酸乙酯的产率为60%,则该实验制得g乙酸乙酯。
    5. (5) 已知有机物M与乙酸互为同系物,与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则M的结构有种。
  • 17. 以黄铜矿(主要成分是 , 含少量)和软锰矿(主要成分是 , 含少量)为原料制备纳米材料MnO和的工艺如下:

    已知:MnO易被氧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粉碎过筛”的目的是;“固体1”的主要成分除S外,还有(填化学式)。
    2. (2) “除杂”时除掉的离子为(填离子符号)。
    3. (3) “沉锰”时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在实验室完成“操作A”时,Ar的作用是
    5. (5) “蒸氨”时发生的是(填“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还原”时,每生成1mol , 消耗mol(被氧化为)。
    6. (6) 已知黄铜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杂质中不含硫元素和铜元素。wkg这种黄铜矿经上述转化最终得到bg , 则铜的提取率为%(填含a、b、w的表达式)。

      注:

  • 18. 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 , 直接排放含的烟气至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
    1. (1) 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

      在钠碱循环法中,溶液作为吸收液,试写出溶液吸收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2) 为减少的排放,常采用“钙基固硫法”。

      “钙基固硫法”即将生石灰和含硫的煤炭混合燃烧,将含硫煤炭产生的转化为 , 则生石灰将转化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以该反应为原理处理1t含硫1.6%的煤炭时,理论上至少加入kg生石灰。

    3. (3) “钙基固硫”时煤炭燃绕过程中产生的CO会与发生反应I和反应II,降低脱硫效率,反应I:   ;反应II:   

      ①反应I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已知:转化为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以该反应为原理,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设计CO燃料电池,则CO由(填“正极”或“负极”)通入,通入的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根据上述反应。则   

  • 19. 工业上,通过丁烷裂解可以获得乙烯和丙烯等化工原料:

    1. (1) 甲烷、乙烷、丁烷互为(填“同系物”或“同分异构体”);丙烯和乙烯均能与发生加成反应,标准状况下,33.6L由丙烯和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溴水反应,最多消耗mol;若将28g由丙烯和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置于空气中完全燃烧,则消耗mol
    2. (2) 向一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丁烷,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上述2个反应,测得丁烷、丙烯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情况表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

      A.混合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B.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C.混合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D.混合气体中碳原子总数不随时间变化

      内,乙烷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③在该条件下,丁烷的平衡转化率为

      ④平衡体系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