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

更新时间:2022-07-21 浏览次数:7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发生的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铁杵磨成针 B . 吹尽狂沙始到金 C . 滴水成冰 D . 战火曾烧赤壁山
  • 2. 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KNO3=K+ +NO B . ZnCl2=Zn2+ + C . NaHSO4=Na++ HSO D . Na3PO4=Na+PO
  • 3. 1984年,北京地坛医院的前身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研制成功能迅速杀灭各类肝炎病毒的消毒液,经北京市卫生局组织专家鉴定,授予应用成果二等奖,定名为“84”肝炎洗消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其有效成分为NaClO,从物质分类角度考虑,NaClO属于(   )
    A . 氧化物 B . C . D .
  • 4. (2020高一上·高平期中) 下列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是(   )
    A . 雾霾 B . Fe(OH)3胶体 C . 澄清石灰水 D . 稀豆浆
  • 5.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Na2O与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 :2 B . 足量Cl2、O2分别和两份等质量的Na反应,前者得到电子多 C . 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金属钠 D . 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 , 无K+
  • 6. 将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时,既有白色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   )
    A . Mg(NO3)2溶液 B . Fe2(SO4)3溶液 C . CuSO4溶液 D . KCl溶液
  • 7. 把一瓶Fe(OH)3胶体分成四份,分别进行以下操作,所述现象错误的是(   )
    A . 直接过滤,没得到滤渣 B . 用一束光照射,看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C . 加入过量盐酸处理后,再用一束光照射,仍有光亮的“通路” D . 长时间加热后再过滤,有滤渣
  • 8. 我市怀来县是新中国第一支干白葡萄酒、第一支传统法起泡葡萄酒和第一支符合国际标准的白兰地的诞生地,他们出品的长城牌葡萄酒是国宴用酒,其中富含单宁。单宁是一种天然防腐剂,可以有效避免葡萄酒因为被氧化而变酸,使长期储存的葡萄酒能够保持最佳状态,由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单宁作还原剂 B . 单宁作氧化剂 C . 单宁被还原 D . 单宁中某元素化合价降低
  • 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热的纯碱溶液可以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 B . 在医疗上,苏打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C . 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D .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盐酸、有机溶剂、农药等
  • 10. 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下列标志中,应贴在装有乙醇的容器上的是(   )
    A . B . C . D .
  • 1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22.4 LN2中一定含有2 mol N B . S2和S8的混合物共6.4g,所含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为0.2 mol C . 58.5gNaCl固体中有1mol的NaCl分子 D . 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水,溶液中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A
  • 12. (2020高一上·高平期中)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能表示KOH稀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的是(   )
    A . 2K++OH-+ =K2CO3+H2O B . OH-+NaHCO3=Na2CO3+H2O C . OH-+ +H2O D . 2K++OH-+ +2Na+=Na2CO3+K2CO3+2H2O
  • 13. 下列有关氯气实验现象的记录正确的是(   )
    A . 新制的氯水是由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无色透明溶液 B . 用pH试纸检验干燥的氯气,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 . 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黄色固体 D . 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 14. (2020高一上·高平期中)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稀硫酸与铁丝制取氢气:2Fe+6H+=2Fe3++3H2 B . 向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入稀硫酸:OH-+H+=H2O C . 碳酸钙与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 +2H+=CO2↑+H2O D . Cu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Cu2++ +Ba2++2OH-=BaSO4↓+Cu(OH)2
  • 15. 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铜绿”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2Cu+O2+CO2+H2O=Cu2(OH)2CO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化合价变化的有两种元素 B . O2得电子,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C . 由此反应可知,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 . 0.2molCu参与反应消耗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2.24L
  • 16. 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如图所示图像大致相符的是(   )

    A . 稀盐酸滴加到AgNO3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盐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 B . 稀硫酸滴加到Ba(OH)2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硫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 C . NaOH溶液滴入Ba(HCO3)2溶液中(横坐标是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为沉淀质量) D . 稀盐酸滴加到一定量的NaHCO3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盐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气体体积)
  • 17. (2020高一上·高平期中) 某无色溶液只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a+、Cu2+、Ba2+、Al3+ 、Cl-、OH-。向该溶液中加入铁粉,有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   )
    A . 3种 B . 4种 C . 5种 D . 6种
  • 18. 48.9g由Na2O2、Na2O、Na2CO3、NaOH组成的混合物与300g质量分数为14. 6%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反应后的溶液,最终得到的固体的质量为(   )
    A . 70.2 g B . 64.4 g C . 58.5 g D . 46.8 g
  • 19. 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装置的实验(夹持、加热装置已略),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等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反应生成大量白烟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2NaCl B . 塞一团浸有碱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C . 钠熔点高,所以先预热再反应 D . 可据浸有石蕊溶液的棉花球的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 2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若1 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则它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②标准状况下,0.3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6.72L

    ③标准状况下,22gCO2和22 g N2O的原子数相同

    ④标准状况下,18 g H2O的体积约为22.4 L

    ⑤标准状况下,1 LH2和1 L 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A . ①⑤ B . ④⑤ C . ②③ D . ③⑤
二、填空题
  • 21. 现有下列物质:①氨水②小苏打 ③稀硫酸④稀NaOH溶液⑤FeCl3 固体⑥二氧化碳⑦碳酸氢钙溶液⑧空气。 请填写下列空白:
    1. (1) 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物质为  (填标号,下同)。
    2. (2) 有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OH-=H2O,这两种物质是
    3. (3) 加入盐酸、NaOH溶液均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为
    4. (4) 能导电的物质为
    5. (5) 若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6. (6) 某气态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 , 在标准状况下,1.28 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 mL,则RO2的摩尔质量为
    7. (7) “人造空气”(O2和He的混合气)可用于减轻某些疾病或供深水潜水员使用。在标准状况下,22.4 L“人造空气’的质量是9.6g,其中O2和He的分子数之比是氧气的质量是
  • 2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二次伊普尔战役中,德军在比利时伊普尔运河河畔针对英法联军开启了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毒气的先例。1915年4 月22日傍晚,英法联军前线战壕的士兵突然看到一股黄绿色气体逐渐袭来,很快数百名英法联军士兵中毒而死,部分跑到山坡上的士兵幸免于难。后来在打扫战场时人们发现,死亡士兵军服的黄铜扣子变成了绿色。
    1. (1) 由上述事例可归纳出氯气的性质有
    2. (2) 按照要求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用语:

      ①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工业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③实验室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3. (3) 将新鲜的有色花瓣放入干燥的氯气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原因是
    4. (4) 氯水久置或光照条件下均会变成稀盐酸,同时释放出氧气,说明次氯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综合题
  • 23. 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为了深入开展珍惜水、爱护水的主题活动,推进水资源的集约安全利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展开对我市某饮用水源水库水组成问题的研究,他们猜想该水库水中可能含有大量Cu2+、Ca2+、Mg2+和某些阴离子,从而进行了三组实验:

    ①取适量该水库水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过滤后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Na2CO3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另取适量该水库水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硝酸后再滴加AgNO3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

    请根据已有知识和反应事实回答以下问题:

    1. (1) 该小组有关大量存在 (填写离子符号)的猜想是错误的。
    2. (2) 通过实验可初步确定该水库水中(填“含有”或“不含有”)大量Ca+、Mg2+;判断依据的离子方程式有
    3. (3) 该水库水中所含阴离子可以确定有,理由是
    4. (4) 确定实验②中滴加的Na2CO3溶液已过量的检验方法是
  • 24. 侯德榜为我国化工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是中国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感动于侯德榜先生热爱祖国、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学习了工业“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后(NaCl+NH3+ CO2 + H2O=NaHCO3↓+NH4Cl)。决定重走科学家探索之路,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提出问题]能否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中制取NaHCO3的过程呢?

    [实验验证]如图是该学习小组进行模拟实验时所用到的部分主要装置。已知浓氨水遇生石灰会产生大量的N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塞紧带长颈漏斗的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说明装置不漏气。
    2. (2) 实验室用石灰石(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装置D是连接在装置A与装置C之间的气体净化装置,进气口是(填 “a”或“b”),装置D的作用是除去气体。
    4. (4) 实验时先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较多的NH3(溶液显碱性),再通入足量的CO2 , 其原因是(填标号)。

      ①使CO2更易被吸收②NH3比CO2更易制取③CO2的密度比NH3

    5. (5) 用的操作方法将生成的NaHCO3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出结论]利用“侯氏制碱法”在实验室可以制取NaHCO3。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